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神舟•神采飞扬】走进洛阳(散文)

精品 【神舟•神采飞扬】走进洛阳(散文)


作者:美蓉 秀才,237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01发表时间:2021-01-19 20:56:32
摘要:洛阳古城,是华夏民族的圣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从这里谱写。一座洛阳城,半部中国史。洛阳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四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沿洛河两岸存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西周成周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六大都城遗址,可谓“六都贯洛”。作为天下治乱之侯的洛阳在历次战乱中,不可避免的首当其冲,毁于战火或屠戮。 一座洛阳城,半部中国史。

【神舟•神采飞扬】走进洛阳(散文) 洛阳——十三朝古都,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厚重的历史积淀,闻名遐迩的古城风韵,让人仰之已久。蠢蠢欲动的心事,为赶赴一场牡丹盛会,在仲春四月,清明烟雨之中,我从塞北直抵洛阳。那时已是杨花飞舞,落英缤纷之季,可也是牡丹盛开,花冠锦城之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不仅是天下之奇景,而且是国富民强的象征。
   先祖用智慧和力量,在远古蛮荒中,打造了一座华丽宫殿,巍然屹立中原大地。与昭昭日月同辉,并凛凛华夏共存,巍巍大观,绵绵城垣。这里飞跨出华夏文明的步伐,彰显城邑的先进和超然,这座雄宏的城邑就是洛阳的前身——斟鄩。后世又以名贵花卉牡丹相衬,显示它的卓尔不群,身份尊贵。
   为寻古迹,我遍览古籍,那茫茫五千年风雨,那远古的铁马剑戟,隆隆战鼓尤响耳畔。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咚咚凿石声韵,已在这片土地上响起,先人的足迹,早已踏遍黄河流域。夏商城邑,遍布大地,新邑、偃师,王城,孙旗屯、王湾,文化成就吸引世界目光,二里头考古遗址,便是先祖生存的有力字据。
   有了那泥石的城堡,才有了夏朝三王的政治与民生,才有了商朝的五百年神祇,才有了井田的繁荣和龟甲的文化,才能走进文明的正式史册。周朝衰败的历史必然,春秋战国的烽烟尽处,是城市文明的漫渍,时间前进的必然掩杀。那坍塌与重塑,是先民一代又一代的希冀,是人类的蹒跚步履。一座座高大的城堡,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既是防御又是进攻,是固守文明又是开拓未来。依稀可见的残垣断壁,烙印着文明的足迹,是人类斑驳的记忆。
   一百多位帝王在此定鼎。这里地下文物的叠层厚重,甚至荒山的断壁颓垣,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洛阳,曾经让多少诸侯烽烟四起,只为问鼎中原,那大禹的九只大鼎稳稳立于华夏中心。谁敢僭越礼法大逆不道?谁敢蠢蠢欲动王道不尊?华夏九州的范畴,王权的象征。洛阳是九鼎的重宝之地,是各路诸侯频频回望的圣城,在华夏子孙的心目中举足轻重。
   我从汉朝的雄风中走来,被大汉的风骨迷离。汉民族的风情蔚为大观,风流潇洒,大气彪炳。洛阳贯注华夏千年风范,开创骈赋一代词章。建安文学发端于此,建安七子,挥笔如椽,洋洋洒洒,华丽铺陈。武帝霸业,气盖华夏,东临碣石有遗篇;天下奇才,独占八斗,子建洛神赋风骚。我又以虔诚走进盛唐时代,那以牡丹为贵,以诗为重,绘画书法,歌舞音乐盛极一时。汉唐以来,文化璀璨,登临峰巅,不可企及。
   洛阳牡丹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岁月和时光,淡去了洛城的蜿蜒古道,洗去了伊河的船帆桨影。然而,那以雍容华贵而艳冠群芳的牡丹,却早已成为洛阳城永远镌刻的标记。洛阳牡丹赏花季,不由想起了武皇敕令百花开,唯有牡丹违诏令。“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奇怪的是,腊日当天凌晨,名贵花种遍布上苑,一夜之间接连开放。百花慑于此命,独牡丹不违时令,闭蕊不开。武皇盛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发配洛阳,并施以火刑。牡丹遭此劫难,体如焦炭,却根枝不散,在严寒凛冽中,挺立依然。来年春风劲吹之时,花开更艳,被誉为“焦骨牡丹”。
   洛阳牡丹花中之王,我游赏王城公园,不论牡丹有九大色系,十种花型,我最爱贵妃醉酒(一种花卉品种),那一曲京剧绝唱,那一袭贵妃霓裳,常使君王带笑看,使得六宫无颜色。牡丹便是那贵妃玉枝,宫中花魁。
   顺着时光隧道我走进宋代,领略到宋的政治经济泱泱大成,文化清明博大,汴京洛阳徐州,中原文明得到了空前张扬。宋朝是洛阳的盛世,洛阳因宋而飞扬。宋代文化的大气磅礴,宋代文人的放眼天下,宋代成为后世垫脚都在企望的一个时代,从此再无超越。世人梦里回望中原重镇,那是世界文明的高地,洛阳最辉煌的印记。
   历史从洛阳身边走过,洛阳曾经的辉煌照耀着千古文明。丝绸之路从这里起步,那绵延千秋的华彩质感,那丝绸的柔滑闪光,牵引着淌淌文明史。商业的肇始,先民的经济,奠基了后世的风云潮流。丝绸是东方锦绣的铺陈,柔美华丽,雍容高贵,诱惑了西方的目光,点燃了八方的梦想。东方文明有了最初的跨跃,这里有创造美的古老民族。
   洛阳疏通了封建王朝的经济动脉,京杭大运河中枢,贯通南北东西,南方的粮米迢迢运送,洛邑发挥着举一发动全身的作用,繁荣不可阻挡。淘淘水系流经此地,黄河咆哮而来,野马难驯之性,无数次的决堤,无数次的改道,既是灾难之汤,又是母亲之河。黄河灌溉大地,滋养华夏;黄河成就了文明的国度,也锤炼了灾难中崛起的风骨。默默的洛河,清清的伊河,条条大河交汇于此,畅流荒原,款款洋流给洛阳带来了灵气,滋养了葳蕤风光,锦绣了山川,护佑城垣重地。
   洛阳几度变迁,几度被毁,历史演义着洛阳苍茫身世。
   公元一八九年,东汉末,董卓下令将整座洛阳城极其方圆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量建筑全数烧毁,不留任何完整屋宇。火烧洛阳,是何等狠戾残忍之人才会颁布的指令,弃全城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不顾,只为了不给东汉朝臣留有退路,并在对决各路诸侯的讨伐中,握有更多胜券。昔日繁华都城在熊熊火光中,化为灰烬,大火烧了近半个月,黑烟冲天,弥漫了大半个天际,此情此景无不让人痛心疾首。整个洛阳城在董卓的肆意毁灭下,变得满目疮痍,城楼坍塌,尽是残垣。
   第二次被毁,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匈奴军队攻陷洛阳并大肆抢掠杀戮,俘掳晋怀帝等王公大臣,捣毁宫室庙宇,放火焚城。
   第三次被毁。唐玄宗末期安史之乱,对洛阳的争夺,焚烧。
   第四次被毁,北宋末年,公元一一二九年靖康之难,金太宗洗劫洛阳,然后放火焚烧。
   第五次被毁,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
   第六次被毁,日军空袭。
   1938年1月31日,日机32架首次空袭洛阳,一天中频繁空袭,洛阳城一片混乱,百姓死伤无数,洛阳城被炸毁起火。
   从1938年到1944年,日军对洛阳城的轰炸多达十几次,洛阳城被日寇彻底毁灭,全城一片狼藉,并被最后占领。
   一座洛阳城,半部中国史。洛阳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四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沿洛河两岸存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西周成周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六大都城遗址,可谓“六都贯洛”。作为天下治乱之侯的洛阳在历次战乱中,不可避免地首当其冲,毁于战火或屠戮。
   洛阳这一座历史名城,同时也镌刻着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乱史,读到此处,让人无限感叹唏嘘。后又在破“四旧”中,古城古庙遭到了拆毁破坏。如今我遍游洛阳城,却难寻古迹,洛阳的辉煌历史留存何处?我来到了大明宫遗址,却看到了一座崭新的宫殿,是时光穿越了吗?回溯到一千三百年前的武周时期?分明来到了王城领地,却不见王城宫殿?那古代的血脉如何传承?筋骨怎会没有相连?是列强入侵践踏蹂躏所致?是赔款割地皮肉不存?是日寇掘地三尺盗窃殆尽?是他们割断了筋脉,丢失了祖先的基因?
   神州牡丹园与白马寺有了关联,盛唐建筑风格、山水园林景观,我寻寻觅觅无处证实。盛唐的遗风何在?分明就是一座水泥砖瓦建筑,没有丝毫盛唐灵魂。西苑公园位于隋炀帝西苑遗址上,隋炀帝的曲径回廊,园林小榭,亭台水苑安在?山月依旧,风光不现。王城公园建于东周王城遗址之上,历届牡丹花会的主会场,牡丹神品霸气雄宏,独领风骚,是牡丹神韵之地,竟然找寻不到一丝古韵风貌。我们痛心而惭愧,祖先天上有知,是否原谅我辈的无知愚昧?洛阳,我心中的圣殿,古迹难道全部移入地下,只待考古的发掘?那将如何祭祀先祖,缅怀历史?难道中华遗风已经深入骨髓,不需要形的存在?不需要石头泥土的崇拜?
   我游离历史与现实中,百感交集,难以遣怀!
   聊以自慰的是,如今的洛阳正在迈入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对洛阳古城,规划保护名胜和史迹。引入生态城市理念,逐渐完善城市建设,洛阳,将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如今又提出洛阳副中心城市辐射作用,这座历史名城将焕发出新时期的光芒,在中原大地上起到真正光照四方的作用。
   那时,我们将重游洛阳,情寄无尽向往的古都名城。(原创首发)

共 32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走进洛阳》以自己“置身事内”行走的时空顺序为主线,似考古般对洛阳古城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娓娓道来的研判,全文引经据典、化典无痕,条理清晰内容详实,从中不难窥见作者对古城文化底蕴的深厚涵养与驾驭力道!文中,作者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将古都城的画面一幅幅打开,看画品画时,画面里复苏的生命与哲思,把读者带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感慨之余为这篇大气醇厚、文字如诗,语句如赋,回味悠长的文章点赞。感谢赐稿神舟,好文力荐共赏,期待精彩继续!【神舟编辑:欣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12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语        2021-01-19 21:02:11
  一篇寓知识性、文学性的优美散文,非常值得一读!
2 楼        文友:美蓉        2021-01-19 21:23:00
  谢谢欣语老师仔细阅读,认真点评,解读文章的水平极高,我一时激情而发的文章,作了剖经析缕的细化分析,给予极高的赞誉,深感惭愧,谢谢老师欣赏,热茶奉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3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1-01-19 22:34:33
  美蓉老师的文笔功底深厚,语言精彩,描写细腻的故事情节值得认真拜读,景物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大饱眼福!感谢美蓉老师积极投稿支持神舟!期待老师笔耕不辍再创佳作继续投稿分享神舟!问候老师!遥祝冬安!
峥嵘岁月
4 楼        文友:美蓉        2021-01-19 22:57:05
  谢谢峥嵘岁月老师的点评,谢谢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我会继续努力投稿的,老师辛苦了,茶水奉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5 楼        文友:筠萍天下        2021-01-20 12:59:01
  古城洛阳,历经风霜,千年古都,传承文明。文笔灵动,明晰简洁,中华神韵,雅文共赏。
我的天下,我的江山
6 楼        文友:美蓉        2021-01-20 18:15:28
  谢筠萍老师的点评支持,谢谢老师对文章的喜欢,祝冬安!茶水敬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7 楼        文友:石尖        2021-01-20 18:22:19
  此篇散文很好!作者思接千载,神游八分,妙笔生花,语言独具魅力,历史文化功底深厚,洋洋洒洒,把洛阳的历史、现实、人文写成绝唱了!石尖问候作者,此篇作品可推荐为绝配!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8 楼        文友:美蓉        2021-01-20 18:52:22
  谢谢石尖老师点评,石尖老师喜欢这篇文章,我感到很荣幸,由于学识水平的浅薄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不足,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希望老师多提意见,谢谢石尖老师,茶水奉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9 楼        文友:孙巨才        2021-01-27 12:32:29
  我的家乡武陟县离洛阳很近,所以对洛阳感情很深。美蓉老师的文章妙笔生花,把洛阳的历史与现实描写得淋漓尽致,深入人心。我爱不释手,反复赏析!
10 楼        文友:美蓉        2021-01-27 13:52:00
  谢谢孙老师点评留言,孙老师对洛阳情有独钟,我也去过一趟洛阳,但是给我的印象却很差,古迹一丝一毫都找不到,现代气息也不具备,有五年了吧?那时洛阳竟然没有地铁,街上拥堵不堪,从龙门石窟到洛阳市区整整堵了两个小时,那些在位者不为人民谋福利。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