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情】冬夜听雨(散文)
这场雨,来得正是时候,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
腊月,便是年前的最后一个月,过了这个月,冬天便有了暖意,慢慢走向春季。冬天的雨,寂寥凄冷,“冷雨敲窗被未温”,连被都是凉的。而我喜欢坐拥在被窝里,竖耳听着窗外的雨,滴滴答答,疏落有致,似僧敲月下门,韵在雨中,乐在心中。冬天的雨,特别是冬夜的雨,在我听来,似老年寄居僧庐般的安静,不急不缓,想着这一生的悲欢离合,尽在雨滴声中。
幼年时的撒欢,是在中街路的两旁,留下脚印串串,在雨中奔跑的快乐,又在父亲的疾声呼喊中归来,并不会受到父母的责怪。那冬雨淋湿了衣袖,小脸冻得通红。父亲一把将我拥入怀里,是那么地温暖。童年时跟随父母下放农村,在即将放假的腊月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我学着当地农民的孩子,脱了鞋袜,光脚奔跑在回家的路上。前面有一条小河,河水大概有一米多深。河面上架着两根手臂粗的树条,上面用一些短树枝横钉着当作木桥。树枝间有缝隙,时间久了,树枝会松动。晴天还好,下雨天,木条上沾了泥土脚会打滑。我颤巍巍地走上木桥,一不小心,右脚踏入树枝间的缝隙里,一条腿滑了下去,身子倾斜着快要掉入河浜中,是身后的好心人一把将我抓住。我吓得哇哇大哭,父亲得知后,凡是寒冬里的雨天,再也不让我上学,宁可缺课,也不让我再次冒险。回城后的冬雨里,心头是凉凉的,看着父亲日渐衰老,母亲时常担忧着父亲能不能过了腊月十九的生日,那年还没到冬天,父亲便离去,那年的腊月十九,让我的心头结了冰。
而我的人生中,际遇了一位生于冬天的男子,他带着我在冬季的雨夜里享受着美景,让我的生活充满希望。从此,我对雨夜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与感怀,不再讨厌雨夜,特别是学会了冬夜听雨,到了腊月,离过年就不远了。腊月的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冬雨,听雨的心情也变暖了。
今夜,雨一起在下。雨声中,夹杂着声声竹笛的悠扬,似远似近。打开窗玻璃,雨扑面而来,丝丝冰凉滑露脸颊。对面楼房里,星星灯光,人影晃动。江南的夜雨,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了诗意。是谁在吹响这冬天里的笛声,此刻,宁静得让人感叹,这冬夜里的雨声便也莫名地有了独特的美,这便是大自然赐予的美吧。
一曲《姑苏行》笛子独奏曲,优美婉转的旋律,打开了我的心扉,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气息,以及运转的技巧,演绎不出那种飘渺神秘之感。雨,在拍打着窗扉,洒下一串雨滴,我随手关了半扇窗,不想将笛音关于窗外。这时,笛声由慢变快,强烈的快节奏,旋律也变得起伏起来,我的心情也跟着兴奋起来,我想起了四十几年前三哥在冬雨之夜吹奏的笛音,别人觉得还有待于提高,在我听来,那便是天籁之音。我坐在三哥对面的小凳子上,手托着下巴,听得着了迷,曾再三央求哥哥教我吹奏,可是三哥总是说哪有女孩子吹笛子的,来打击我的积极心。这些年来,每每听到笛音,我便走不了道,总会站着细听,有时怕别人误会,就低下身子假装整理鞋带。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我不得不关了窗,站在窗前,竖起耳朵细听。此时的笛声已经慢了下来,我知道即将进入尾声。整个《姑苏行》笛曲,分为三部分,由慢变快,再由快变慢,如同旭日东升,又热日炎炎,然后过渡到夕阳西下。在这三部分中,我最喜欢结尾部分,如同霞光将天空染得通红,留下五彩缤纷的美景一般。整个笛曲在几分钟内将姑苏的秀丽风光呈现在人们面前,那小桥流水人家、园林亭台楼阁以及小街小巷在曲中变得鲜活起来。在欣赏中,由长音加上颤音,再渐渐减弱,直到笛音消失,给人回味无穷。
这笛音,是江南雨夜里的独特韵味,掩盖着夜色中冷风的凌乱,穿过一切空隙,来到我的身边。让我想起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听的不是一场雨,听的是人生的况味。“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我不知道蒋捷在雨中有什么样的感受,他是否听过冬日的雨,是否感受到冬雨里有一种希望,就是不多时日后的新年期盼与理想的欢愉。
古人是喜欢听雨的,凄凄楚楚的李清照的诗句里有梧桐更兼细雨,难得的宁静心态,来一句雨后的感叹。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对百姓民声的体贴与感悟。那陆游人生不尽意时听雨落的一声叹惜,是一夜的风雅,更是一夜的疾苦,听一夜雨声,点滴到天明的无奈。想来他们听夜雨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而我此时所感受的雨夜却是温暖的。再过些时日,便是新的一年,这冬夜的雨下得正是时候,让我静下心来梳理一下心绪,于清冷中,让自己的心生静意,是一种超脱,是一种古意的韵味。
雨越下越大,我拥被坐在床上,看窗外灯下雨如帘幕,顺着窗玻璃蜿蜒而下,似欢乐的孩童,透着几分愉悦。看远处,风如狂,将树杆摇动,小树一团凌乱。对面楼顶上蒙着一层雨烟,整个新村似一幅水墨画,水气洇散,如入幻境。这便是冬雨与众不同的绝妙处,被万千条雨线包围着的植物,一种坚强、一种柔韧、一种即将冲破风雨的胜利,在几十天后将是绿的世界。正如《百年孤独》的那场长雨,终究会停下来,那些绿色,将会笼罩群山、河流与万物。
江南的冬雨,终究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没下几个时辰便停止了。
此时,我已无睡意。冬雨如酒,将我灌醉,醉了我的心扉。听雨本是文人雅事,而我却热衷于此,完全是因为喜欢。冬季里,特别是冬夜里,站在窗前,看雨丝绵绵,听雨滴声声,是心灵的洗涤,是心态的升华。
冬天的雨,不同于春雨,没有春雨那般受庄稼人的喜爱。也不同于夏雨,没有夏雨那么豪放与痛快。更不同于秋雨,没有秋雨那般“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愁绪。冬雨是雨滴的升华,美妙之处我已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听雨,静下心来,才能领略人间天籁之音。冬雨的韵味里,贮满了对来年的诗意。
冬雨是需要欣赏的,细细聆听,确有一番诗意的美。再过些时日,便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人家期盼着。
问好老师,遥祝冬安。

此时,那位笛子高手,正在不停重复地练习一段笛子曲,高亢的笛声,让我在电脑上打字都困难,我被它吸引,时常分神。也许我的前生是个吹笛人吧。
问好老师,遥祝冬安。

问好红袖老师,遥祝冬安。
珊瑚喜欢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愉悦的还是忧愁的,也许写出来,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释放,好听点,是一种享受。
问好老弟,遥祝冬安。
江南的冬雨是缠绵的,柔软的,是需要细品的,站在窗前看雨滴,是珊瑚的喜爱,有时一站就是一个时辰,特别是冬雨,或雨夜,看雨中的小树随风摇摆,细细的芽尖上的雨丝结成的雨珠是极美的。(当然,有时是借助放大镜或手机的某些工具。)
冬天并不是没有花芽,细看还是有的,只是没有破,还在孕育中。
问好老师,遥祝冬安。

人生很短,尽享快乐。在无奈的冬夜里听雨便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有些小资,但能让尽情快乐起来,便是极好的。
谢谢老师,问好。祝冬安。
就当是珊瑚文学路上的航标吧,谢谢老师,问好,遥祝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