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爱的印迹(散文)
2021年1月22日夜9点,刚想入睡,枕边手机响起。一看见是大妹打来的。深夜来电,有不祥感觉。一连接,便听到抽泣,她告诉我:“爸爸傍晚走了!”
“啊!”我一惊,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虽知叔叔卧床多年,病日日加重,早晚有这一天,仍如晴天霹雳:“日夜牵挂的叔叔没了!”失亲之痛绞割着悲痛的心,泪水无法控制。忙穿起衣服说:“我马上来!”
大妹说:“现在有疫情,应减少流动,不让聚集。丧事从简,你别来了!”
是啊,社区要登记,核酸检测,据情隔离。办不成事反添麻烦。只能寄钱让妹妹代表心意。心里觉得很失落。
叔父比我大十二岁,十三岁便跟爷爷闯关东。三岁时,我跟娘去探望。叔叔喜欢我,背我,哄我,领我玩。
十岁时,爷爷为赡养老人,辞掉公职,回家做农民。叔叔留在哈尔滨。
爷爷回农村,不会农活,只擅长清扫环境,街上看见草便打扫。做农活拙笨,挖草坐小板凳,拣花生用火钳。说他“耕耧不用提,干活在头里(牵牲口),忙一天不够老农顺手干的”。
曾祖父在东北做过生意赚钱回来置买土地。爸爸参军,没劳力耕种,请雇工,土改划为富农。爷爷是富农继承人。
爷爷奶奶常夸赞叔叔。说叔叔懂事,听话,孝顺,虽然没见到,但感觉他就在身边,同我生活一起,是我的榜样。
十二岁,第一次见到叔叔,个子不高,话不多,很朴实。我得意忘形,兴奋地搂脖子摸脸……他带来《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我看见了什么》等好多翻译苏联的儿童读物和文具。首次接触到课外书便入迷,书中的故事在招手,滋生求知欲。开始喜爱书。捧着书到处炫耀:“瞧,我叔给的!”
那年,我小学毕业,想考初中。叔叔辅导我数学,不光解题,还讲明道理。枯燥的数字隐藏故事,充满哲理,变得鲜活,不再讨厌。在叔叔的帮助下,我被邻县中学录取。
1955年,父亲让我转学去南方深造。
1957年,城市初中毕业。因不满继母的冷眼,报名下了乡。
1959年,同一起下乡的结成伴侣。
1962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城市清理阶级队伍。部队准备南下,父母动员我们由南方回到山东老家。那时正受自然灾害影响,吃发霉的地瓜片,生活很艰苦。出身不好,说我是右派。生产队副业,技术活,轻松活轮不到,脏活,重活,外差活,不干不行。我有孩子,劳力少,负担重,常年欠款。叔叔每逢年节,寄钱给我爷爷的同时,寄十元或五元给我。简直是巨款,一个劳动日两三角钱,要年底才分红。平日借五角钱也很困难。队里人都羡慕和眼红,却救我燃眉之急……
文革时期,我是运动靶子,备受孤立。不让参加民兵、夜校,同地富反坏一起扫街,整地……我很不平,写信给父母,他们说不了解情况,劝我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加强思想改造……再不来信。
与继母生的妹妹也中断联系,像举目无亲,感到异常孤独。有冤无处诉,千口吐沫淹死人,自己也不相信自己:“难道我是坏人?活遭罪有何奔头?”情绪低落,前途迷茫,失去生活勇气。
忽然接到叔叔来信,像见到亲人,忙拆开读,开头称我“想念中的宝贝侄儿……”突然哽咽,读不下去,叔叔信不长,却非常实在:“非常牵挂你们,在老家生活,一定会有许多困难,要勇敢面对。苦是锻炼,振作精神,勇敢面对,别退缩。你永远是我最亲的宝贝侄子……”像见到亲人,禁不住呜呜大哭。
妻子忙问我:“哭什么?”
想大声读给她听,竟哽咽得泣不成声。
妻子也跟着流泪,感动地说:“有亲人安慰,鼓励,就有希望!”
叔叔的支持和理解,是绝望中的救命稻草,给予我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后来,通过村里在哈尔滨的街坊来信才知道:叔叔是中学校长,是“臭老九”“走资派”,被关牛棚劳动改造。天天要写书面交代,不慎将“万寿无疆”写成“无寿无疆”,打成“现行反革命”。被造反派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裤子粘到肉里,家人把纸烧成灰为他吸干……
叔叔来信从不提自己遭遇,却把思念常挂嘴上,鼓励我好好活着!
农村生活,茅草屋久了要漏雨,苫屋是一笔不小开支。爷爷住的房子,父母和叔父母义不容辞捎钱修。我住的房子,无颜对他们提,但叔叔总体谅我困难,每次都慷慨解囊,让我渡过难关。
许多到东北的街坊都见到叔叔,帮买缝纫机,办事,回来夸叔叔的热情好客。我很向往,但没有条件。每年不忘寄点花生……
1979年知青返城,我全家返回南方,开始新的生活。爷爷喜欢孙媳妇照顾,要来南方生活。我父母叔父母很支持,每月寄生活费来。刚回城,条件差,爷爷不嫌,生活得很开心。长辈的资助,也让我度过当时的艰难。
1993年,叔父母单位组织来南方旅游,来无锡探望爷爷。多年没见,叔叔婶婶不显老。叔叔放弃旅游,在家陪着老人。爷爷恍如梦中,不相信叔叔会来,一直说“不是儿子”。
叔叔很简朴,吃不挑剔,穿着朴素,汗衫破个洞仍穿着。每天同我们到广场做健身操,处理生活……
第二年爷爷离世,叔叔寄钱帮我们为老人处理后事。
2004年9月,学校开运动会,邀请离休在家的叔叔参加。见了都热情欢迎。叔叔也高兴地与同事打招呼。不慎脚下一绊,摔了一跤。开始不当回事,第二天屁股肿了,妹妹忙陪他到医院检查,才发现髋骨摔裂,需开刀治疗。
住了医院,一般半月二十天便可出院,叔叔治疗不理想,又开第二刀,住了近两个月院,仍走路困难,脚抬不起步。按说是医疗事故,但老人不想追究,强忍着生活。
2005年我条件好了,退休在家。想去哈尔滨探望亲人,圆我多年的梦。夫妻俩找到叔父母的住所,原以为几十年的老东北,住得肯定宽敞。到那一看,竟不如我住的,大失所望。在普通居民区,找到叔叔的家,二楼竖套单间。厨房、卫生间都要上三级台阶,一张大床,床单很厚。
婶婶说:“没地方放,扔了舍不得,几十年的全铺上面了。”
“没什么摆设,床下堆满书。”
婶婶说:“你叔就喜欢书,什么也不管不问,整天捧本书。”
我说:“家务活婶全包了,叔可专心干事业!”
婶婶说:“他不会做,也不过问。”
叔叔说:“我高中毕业,要教高中,没知识怎么行?万一学生问起,怎么应对?只有学!”
婶婶说:“你叔太认真,做好饭叫几遍,题解不开,没弄明白就不吃。”
叔叔的书崭新,大都是数学。每本都光洁板正,包得严实。我说:“这么多书,不写一个字,怎么弄得清?”
叔叔说:“搞不错。”
婶婶说:“上次搬家,已处理了九麻袋了。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我说:“应做个书厨,把书摆上面,方便寻找。”
婶婶说:“那要多少书厨,多大房子?”
我忍不住说:“叔叔是老东北了,住得太简陋!”
婶婶很知足:“这比原来强多了。当时排队分房,抢到都眼红,已不错了!”
叔叔说:“什么都好,就是到茅坑要上台阶,脚不灵便,蹲坑要站立着。”
“叔叔走路蹒跚,抬脚困难。是实际问题。”
婶婶说:“旁边要拆迁,还经常停水电。”
我说:“这可以理解。原来住的还不如这吗?”
“你叔是臭老九,学校盖不起房子。我单位是医院,我在单位值班,你叔常到值班室来陪我。后来,单位照顾我们,让了出来。吃住在一间屋。有年冬天生炉子,你大妹煤气中毒,头都耷拉了。幸亏抢救及时,差点没命。”
婶婶告诉我们,她父母住这里,为了生计,也卖冰棍,捡垃圾,什么都干。
妻子感叹说:“原认为你们条件好,想不到也不容易。还想着我们,为我们捎钱。早知这样,说什么也不要你们帮助!”
叔叔说:“咱是一家人,你们在农村比我困难得多。我再难,每月有工资,有指望。你们是靠天吃饭,常年见不到钱……”
叔叔生活比我简单,锅全是旧的,碗有的裂纹掉边。早晨玉米糊,啃玉米棒,吃馒头。饭粒掉地上,会捡起填嘴里。喝完奶,用水冲清,粥喝完,用舌头舔……
我劝他们:“过去吃那么多苦,现在条件好了,妹妹妹夫都是大学教授,都不错。照顾好自己,好好享受,别太俭省。”
叔叔笑了,说:“道理都懂,从小养成的习惯,想改也难!”
与妻子逛街,见熟食店有煎鱼,十多公分长,烧得蜡黄,十分诱人。便买了十几条,想拿回家同叔父母美餐一顿。若喜欢,明天再买。拿回家,婶婶抱怨:“家里有菜,别乱花钱。”
买回的鱼每餐只蒸两条,没等吃完,发霉了,不舍得扔。
吃好饭,我抢着洗碗。婶婶说:“你太浪费水,还是我来吧!”放水细流,用盆接着,留着冲厕所。
分别时,我买只小电饭锅让婶婶把破旧的扔掉,换新的。婶婶说什么也不肯。逼我退掉。我说:“上车时间快到了,时间来不及了!”
她说:“谁叫你花钱?旧的还好用,已习惯了。快去退!”……
叔叔是厅局级离休干部,婶婶医院退休,收入都好,这样节俭,实属罕见!
2008年,孙女考上哈尔滨大妹妹的分校。叔父母非常欢迎,关照无微不至。节假日常一起欢聚,孙女在亲人身边非常开心。临冬,我夫妻携儿子带上蛋糕酒等,赴哈尔滨按南方风俗为叔叔过八十寿辰。
叔父母搬到妹妹高校的教师楼,宽敞明亮。有抽水马桶,条件好多了。叔叔的腿脚却越来越差。站立要扶墙,行动要人搀扶。便同儿子去买轮椅。拿回家中,婶婶夸我们想得周到。
我老伴让叔叔坐上,推着在房间转圈。跳舞给叔叔看,让叔叔开心。
临走,婶婶拿出一叠钱,定要我们收下。说资助我们旅游。我感动得流泪,说:“一生都在叔父母的恩泽下生活,一直没机会报答。六十多了,退休工资够花的,孩子不要我钱。他们不比我差。我不要。你留着好好改善生活!”
推来推去,叔叔火了,脸一扳说:“你不收,就不是我侄儿。”
见叔叔不高兴,只好收下。
老伴说:“老家的房子,前面一幢被爷爷卖掉,我又重新买回来可以不计,后面爷爷的一幢,被一起处理,应有叔叔一份——”
叔叔打断说:“这事过去写信说了,依旧是这个态度:随便怎么处理,钱我也不要。侄媳妇为几代老人养老送终,是殷家大功臣,我的给你们!”
我说:“爷爷骨灰存在殡仪馆十多年,不想留给后人。趁能动,明年把骨灰安葬到山东老家。”
叔叔说:“好,我支持,花多少钱我来。”
我说:“我有能力。只想征得长辈同意。会处理好的。”
大妹说:“到时我同你一起去!”
我说:“拉倒吧!出嫁的女孩子,这与你没关系!”
大妹调皮地说:“哥不认妹妹了!爷爷是咱共同的爷爷,难道我不姓殷?”
话暖暖的,不禁刮目相看。忙应允:“好,到时再说吧!”
每次拿到钱,心里都感到沉甸甸的不自在。总不能让叔叔惠泽一生!老人从艰苦中走来,只这几年条件才好起来,应有个幸福的晚年。平时省吃俭用,却对我出手大方!叔父母诚心诚意,不收会不开心。便取出3000元,余下的塞在枕头底下……
归来后,叔叔听我孙女说,我俩要到台湾旅游,立即带来2000元资助,嘱咐我:“你不是小孩了,看准路,步要稳,别摔着,处处注意安全……”
第二年清明节前,我在家乡东山建了三座祖坟,把爷爷骨灰同曾祖父母、父母葬到一起。大妹忙于工作脱不开身。叔叔闻讯寄来6000元。
我办事处处顺利,与叔父母的支持密不可分。一生都沐浴在叔父母的浓浓关爱中,有他们在,我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2012年,大妹告诉我,叔叔的伤口流水了。送医院要重新开刀。八十多了,担心下不来手术台。正要到张家界,越南旅游,闻讯立即乘火车赶到哈尔滨医院。叔叔的亲人全来了,正准备送手术室。叔叔见到我,非常高兴。我为叔叔加油:“好人一生平安,叔叔最棒!等你好消息!”
上午8点推进手术室,一直没消息,在外面等得火急火燎。直到下午才转到重症监护室……总算舒了口气。
没几天叔叔回到普通病房,主刀医生八十多岁,带五六名学生亲自医治,妹妹们要上班,晚上同婶婶护理,白天我同舅舅(婶婶弟弟)轮流照顾。
叔叔原来的填充物全腐蚀掉了,又重新更换。伤口很大,要经常消毒换药。叔叔的肌肉萎缩,脚变黑,手也变型,生活不能自理。有时护士打针找不到血管,连打十几针。我心疼得发火:“会打针吗?这是人,不是鞋底。技术不过关,拿人作试验!”
护士被我羞辱得流泪。叔叔忙用胳膊阻止我,笑着安慰:“没关系,他不会说话。我不觉疼,别急,再来!”
叔叔伤口渐渐愈合,可出院了。叔叔说:“你能来看看我,我太高兴了,若能陪三五天,也足够情谊。没想到你竟陪伴我两个半月,这情太深厚!”
我说:“我是你孩子,在你疼爱中长大,老了还在资助,给我太多的爱,照料是应该的。现在妹妹可照顾,我先回去。如需要我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