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情】潍坊大集,旧时光里的暖(散文)
一
小时候,住在姥姥家,最美的事情,就是跟着姥姥去赶大集。说到潍坊大集,当地有个顺口溜:赶大集,赶大集,买了个萝卜当了个梨,咬一口,齁辣滴,回去换了个带把儿滴。从中就可以感受到潍坊人赶大集,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儿。
记得,离着大集还有好几天,姥姥就开始数算了,什么一六是寒亭、大柳树集,三八是固堤、三娘庙集,五十才是潍坊大集……
我一听姥姥在数算大集的日子,心里乐得好似吃了颗薄荷糖,甜甜爽爽的,天天吵着要去赶大集。
俗话说:进了腊月门,天天都是集。这乡里人的日子,在这腊月天里,显得格外热闹起来。婶子大娘,大姑娘小媳妇,还有农闲下来的庄稼汉子,都喜欢去赶集。
听姥姥说,她小时候,就有大集了。最早时,也就推上一辆独轮车,或是赶上毛驴车。那车子上一面是一只大箢篼,一旁是自己的亲娘,或是媳妇,孩子……年轻的男子,穿着大裤裆白裤腰的褊裤腰裤子,脚下着千层底儿的布鞋子,戴一顶瓜皮毡帽子,风风火火,很是精神。那小媳妇一般都是红棉袄,绿裤子,梳着两只大辫子,围着花围巾,浅笑着。
若是老奶奶,大都挽着一只纂,头戴金丝绒黑帽子,大襟棉袄,脚上是一对三寸金莲,露出雪白的袜子,干净利索。眉宇间,透着慈祥的温暖。
走着去赶集的,胳膊上挎着一只篮子,上面盖着一雪白的毛巾,大襟衣服上塞块小手巾儿。不时掏出来,擦一擦脸再扭头喊着身旁的人:“快些吧,中午还得赶着回家做午饭嘞。”
最是那大姑娘小媳妇走在赶集的路上招人看,也最惹眼。三五一群,两三一帮的,嘻笑着,看有年轻男子望着自己,就扭过头去,装作什么也没看见。或是有年轻男子冲自己说话,就故意对身边的伙伴说:“和你说话呢,你咋不理?”那位就说:“瞎说什么,是看上你嘞,你咋不说话?”打趣着,也不耽误脚下赶路,急着去集上买尺头,买花粉,买头绳……
姥姥家离着潍坊大集很近,我和姥姥一般都是走着去赶集。姥姥说,小孩子多走路,长高个子,人也勤快。若说去别处,我懒得走路,一说是赶大集,我比谁也跑得快,一点也不觉得累。
二
到了集上,一眼望去,人山人海。炸油条的,买锅的、卖衣服布匹的,糖瓜的……吆喝声,说话声,打招呼声,讨价还价声,交杂在一起,热热闹闹,一片祥和与欢乐。
梨膏来,梨膏来,老人吃了长寿,小孩子吃了听话来。卖梨膏的大伯声音有些嘶哑。
那些卖年画的,都摆开在集市上,花花绿绿,还有对子、福字。一只只红灯笼挂在就近的树枝头,迎风摆动,给集市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还有一串串红艳艳的糖葫芦,晶莹剔透,看得我直流口水。姥姥不急不慢的从兜里摸出一只手帕包,展开,一张一张地数着:一,两,三……够啦吗?先给俺黛玉买一只梨膏,呵呵。姥姥笑着,脸上的皱纹像干巴巴的菊花。
我把糖葫芦举在手里,用舌尖轻轻地舔了一下,酸酸甜甜,太好吃了。“姥姥,你也吃一个。”姥姥笑着摇头。
那时的潍坊大集,是在白浪河畔,即使在冬季河水也波光粼粼,也不结冰。河里有野鸭在快乐地游荡,岸边是绿绿的麦苗儿,在冬季黑黢黢的田野上更是赏心悦目。
每次赶集,姥姥最喜欢去的是菜市。先在菜市挑选好藕、山药、白菜……再去布市上给我扯一块布料,准备给俺做一件过年穿的花棉袄,口里说着:“外面套的衣服,就等你妈妈回来给你买吧,俺眼光不中用的,里面的棉袄我给你做,多絮一层棉,做得厚一点,暖和。”
买完这些再去干货市场,买芥末面、花椒面、姜、蒜等一大宗调料,准备过年炒菜包饺子用。完了说是去买年画和鞭炮,这下我就来了精神,什么《莲年有余》《鸿福满堂》《春风万里》……看着喜气洋洋,选得眼花缭乱,看着那一幅画都好,都是难舍。
那些鞭炮,种类繁多,什么麻雷子、二踢脚、大地红的,还有小孩子喜欢的摔炮和各种烟花。姥姥买了几挂鞭炮,留着除夕夜放,还有初一初五放的鞭炮,各有不同的说道和意义。姥姥念念叨叨地买着,小心翼翼地放在另一只袋子里提着,自语道:“小心嘞,这鞭炮不是闹着玩的,要小心存放。”
三
最忘不了的,姥姥一定要买上一张灶王爷,说是保佑家里四季平安,五谷丰收,或许这是姥姥内心一种纯朴的愿望吧。临出集时,买上糖、瓜子、花生……口里说着:“就要齐了年了,再赶一个集就齐了嘞。”
我一听,高兴地直蹦高:“姥姥,下一集我还要来,我听话,好不?”
姥姥笑着,手里提得满满的,说:“这大集,越赶越大了,集头都看不到集尾了。”这时,有人挤过来了:“看着像是姐姐你呢,还真是啊。”
姥姥一看,赶紧拉我:“黛玉,快叫姑姥姥,还记得吗?你小时回来,给你年糕吃的。”我看了看,好似有点模糊记忆,就大声叫着:“姑姥姥好,记得呢。”
姑姥姥抓出一把糖果,给我往衣袋里塞,“黛玉,这么高了呀。哎呀,真是越长越漂亮了。真喜人,讨人爱的。”说话间,早有好几位年纪一般大的老人围拢来,嫂子、姐妹的互相称呼着。
姥姥就牵着姑姥姥手与几位老姊妹,去集市头的老槐树下拉着呱。一拉就是好半天,才互相挥手道别。此刻,集市上人都大包小裹的,提着的、挎着的……准备往家赶了。
我却依旧余兴未减,伸长了脖子一遍遍回头往集市上张望。看着那些买的卖的,说的笑得,吵得嚷的,老人孩子,男男女女……沉浸在赶大集的快乐中。
眼下又到年了,潍坊依旧有集市。只是赶集的人几乎都是轿车、电动车、三轮车……再也不见姥姥说的小推车、自行车,毛驴车、马车、步行的人了。
站在集头,我在挤来挤去的人流中寻找着那熟悉的身影——姥姥,不由得心里酸楚。姥姥要是赶上这年代,我一定会陪着她,集集都会来大集,让姥姥看看今日的潍坊,那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繁荣。
恭喜老师摘精,祝老师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