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念】渐行渐远(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念】渐行渐远(随笔)


作者:萱草合欢 布衣,36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68发表时间:2021-01-28 16:03:17
摘要: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渐行渐远。所谓的随缘,不过是对无法左右的人事变迁的一种自我宽慰。


   睡前有时会看一会儿闲书。昨晚偶然翻到了欧阳修的《玉楼春》: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这首词写的是思忆之情。重温这首词,其中最吸引我的句子是:“渐行渐远渐无书”。此七字,无一字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然而三个“渐”字引出的三种状态,于词中主人公而言是从别离伊始往后回忆,而给读者带来的是由近及远到无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这七个字,把离别后词中人无奈、失落乃至伤心绝望的黯然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由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不禁让我联想到与之十分相似的一首词,那就是小晏的《阮郎归》: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与欧阳修的《玉楼春》相比,小晏的这首词在词语的运用上没有“万叶千声”似的那种极力渲染,也没有为后世留下可以传诵的名句,然而私下以为这首《阮郎归》情节的安排更为连贯,感情的剖析也更有层次。依旧如多年前一样,偏爱小晏的词,淡而有味,真切、生动。
   合上书,关了灯,像往常一样准备入睡。可是却睡不着了。
  
   二
   一个人辜负一个人,他(她)可能无法想像会给对方带来怎样的伤害。恋人之间这样的故事历来数不胜数,朋友之间类似的状况在这个世界上也时有发生。不说旁人,单说我自己吧。也曾经辜负过一个朋友。尽管事隔多年,内心依旧会歉疚不安。
   记得刚毕业临时工作那年,曾辅导过一个小伙子。他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有一点点羞涩的样子。当时他知道我快要离开那座城市,就邀请我和他吃顿饭。记得吃饭时,他说,快到圣诞节了,每年圣诞节他们单位都会摆放一棵圣诞树,然后上面挂满小礼物,本来打算到时给我摘几个的,可惜我要走了。又把他的电话号码抄在一张小纸条上递给我,对我说,回去以后,如果有时间一定要记得和他联系。他还说之前也有过很要好的朋友,后来搬走后就再也没和他联络过,他说他为此难过了好久。然后严肃且认真地问我:“你不会走后和他一样,也没有一点儿消息了吧?”我当时回答得肯定又自信:“不会。”
   我没有想到,我走以后,自己又搬迁了几次,生活忙忙碌碌的,竟然把他给忘了。直到几年过去,一次回家,收拾东西时,无意中发现我上学时的通讯录。里面有一页写着“安德生”,这才猛然想起了他。那个长得很好看也有点腼腆的大男孩。估计当时他早就有女朋友甚至已经结婚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同时也觉得和他在电话里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所以,那个电话号码最终没有拨出去。我想,也许他也早就把我忘了吧,最好是那样。
   尽管这样想,但这始终是我心底的一个结。不经意地想起,依然记得他当时恳切的样子,还有我说过的“不会”。
   友谊是阶段性的,而这个阶段性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取决于年龄,而在于距离。身居一处,周围的朋友关系比较容易固定下来。一个人在这世上的居处地转变的越多,那么他(她)与昔日朋友的联络可能就越少。对于友谊的双方而言,彼此都是对方眼中和心头的渐行渐远。无论当时多么在意,这份感情终究敌不过行走的足迹。
  
   三
   仔细想来,岂止朋友、恋人之间有许多渐行渐远的,亲人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又何尝不是一种渐行渐远?
   有时会天真地想把自己缩回到小时候,可是再也回不去了。时间,仿佛过得越来越快。随着年底的到来,思乡的情怀总会更加强烈。我没有想过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而经常会痴痴地想让时光停留在此刻。因为现在,父母虽然上了年纪,但他们的身体很好,又有各自的兴趣爱好,生活得很开心。孟子说过,君子有三乐,其中第一桩乐事便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是啊,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时间,是最公平也是最无情的。不管你多么想把它留住,它总是不管不顾地勇往直前。终有一天,父母会老去,这是全天下所有儿女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面对时光,我们总会觉得力不从心。特别羡慕那些离家近的子女,能够经常回到家里,和父母坐在一起,说说话,吃个饭。去年,有个同学来我这里,曾经对我说:“每年多回(家)去两次吧,爸妈的年龄大了,看一次就少一次啊。”当时,我只想哭。
  
   四
   学习古诗词有这样的好处:你经常会在诗词中遇到与自己思想和灵魂高度一致的人。有时会惊喜:噢,原来,他(她)说的和我想的一样;有时会羡慕:同样的经历或感触,人家竟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来;亦有时感叹:我想说的已经早就有人说过了呀。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到中年,会越来越觉得时光的来去匆匆。“春当三月原如客,人过中年欲近僧”,真的是这样。情怀似水,心境如僧。不再喜欢太热闹的场面,也不再想结交新的朋友。不是不能够,而是不愿意再经历离别。
   人生,是一个经历的过程。我们不断的与一些人、一些事、一处处风景相遇又分开。有些人、有些事、有些风景在我们脑海之中渐渐远去,直至消失。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渐行渐远。所谓的随缘,不过是对无法左右的人事变迁的一种自我宽慰。且行且珍惜,是正确的生活态度。只是即便每时每刻都在珍惜,然而依旧会感觉到美好的时光正在匆匆地流逝。
   最后,以宋祈的《浪淘沙近》作为小文的收尾吧: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华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共 22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欧阳修的《玉楼春》中引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渐行渐远渐无书,由此引入世事的感慨。世上事都有哪些渐行渐远渐无书呢?对于自己,有一件事,那就是因为距离而导致了最终渐行渐远渐无书,而当初的承诺犹在,这棕的辜负想起来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当渐行渐远渐无书的范围缩小,亲人之间有一天也如此,怎么不让人只想哭。词人道出了凡人的心事,也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要想避免渐行渐远渐无书的痛苦,就要做到且行且珍惜。一篇感时之作,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宁要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一篇动情之作,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1-01-28 17:58:11
  词中故事感人深,回望当年何处寻。但使人生常爱惜,天长地久更知心。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