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过年回家吧(随笔)
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
在这个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末、农历新年即将来到的此刻,我又读起了这段话。几多感慨中,不禁泪湿眼眶,想对一个人,我伟大的母亲说:感谢您给了我生命,让我幸运生长在这个人世间!让我在这个温暖也有遗憾的时光里悄然走过近四十年!让我遇见生命与爱,遇见一花一叶,遇见大千世界,遇见所有过往皆不再回来。
小时候的临近过年的那些美好时光,虽然遥远,可只要有了思念的力量,便势不可挡的被我一瞬间拉回在了眼前,一幕幕,一帧帧......
家里兄妹多,粮食不太够,但几乎每个春节,母亲都会带我和两个姐姐走3个小时的土路到县城里买花衣裳。母亲说:平时再难,过年了,女娃总要有个新新的样子。
母亲小学文化,在那个苦难的年代,供我们读书,养育我们长大。对于好强的她来说,吃可以孬点儿,但过年一年就一会,孩子们出去要有个干净的样子,有身穿得出去的衣裳。
记得去街上的那天早早从床上爬起来,欢呼雀跃的跑去分享给小伙伴儿:俺妈今儿要带俺去买新衣裳了!跑了一圈回来,坐在门槛上焦急万分的等待着母亲刷了碗、给猪煮好了一天的猪食儿,摘下围裙,再到里屋换好一身干净的衣裳,穿上一双只有在走亲戚或者外出时才会穿的黑皮鞋。母亲用黑色的鞋油刷在皮鞋面上,再用擦鞋布蹭上几个来回,黑亮黑亮,映着母亲那沧桑却有力量的脸庞。
终于出发了!母亲在前面走,我和两个姐姐跟在后面。路旁庄稼地里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路上结冰了,温度低还没解冻,走在上面咯吱作响。
遇到自家庄稼地,母亲便抬起胳膊指给我们看:你看今年这麦长势还行,过了年会有个好收成!母亲说完咯咯笑了,我们也开心的跳着叫着笑着闹着。冬日的冷风吹红了我们的脸颊,偶尔几只麻雀在头顶叫喳喳,一种满足又幸福的感觉充满了心间。
一路谈笑风生走到公路上,公路相比村子间的土路好走了很多,可会有汽车的鸣笛声不断的响在耳边,感觉那时的汽车喇叭声音真大,吵得我和母亲站在身边说话都听不见。母亲不断提醒我们,要靠边,慢点走。
这段不低于3小时的路程,母亲带我们从小走到大,从农村走到城里。教我们认识了通往城里的每条路,在每条路上会经过的村庄,那些村庄的名字都牢牢记在我们心里,也记下了村子旁那一片片美丽的白桦林。
到了集市上,母亲通常是买几个火烧,分到每个人一个,吃着逛着。感觉被我们逛过的市场真的是又长又大,好像没有尽头。我们一路走,一路看,看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衣服,看卖年货的摊位上红彤彤的对联、糖块、瓜子和装礼盒的果子。
家里没有那么多经济来源,父母亲靠种庄稼和省吃俭用能给我和姐姐们添置新衣裳,可他们却几乎不给自己买新衣裳。我每次追问为什么,父母总说,他们老了,干农活用不上。
遇到光景好的年,我和姐姐们一人一套,鲜艳好看的上衣,搭配好的裤子,或者扯布做的裤子;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一人只有一件,选一件上衣或者一条裤子。母亲喜欢选红色,玫红色的外套,水红色的棉衣。等我们姊妹三个都选好了心仪的衣裳,母亲再简单买些要添置的年货,分开装在自带的布包里,满载而归的往家赶。
说赶真是赶,要赶时间。北方冬天的天黑的早,出了集市场已是下午两三点,母亲领着我们加快脚步往回走。
可这回去的路真不如早上来时那么好走,因为经过太阳一天的照晒,路上的积雪融化了,土路上几乎都是泥泞,又滑又难走,遇到回去晚了,抹黑走路,深一脚浅一脚,一不小心便会摔上一跤。
母亲让我们在前面走,她在后面跟着,还不时提醒:看到路上白的透亮的地方,千万不能走,一般都是水坑和泥坑,要挑那些有干草的路边边走,但是要小心滑进沟里。
现在想来,母亲叮嘱的这些话很有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遇见有光亮的道路自然越走越快,路好走,但记住不能走错方向;遇到黑暗和泥泞就要有选择,路固然难走,可终会有到目的地的那一刻。如果目的地是家,一个温暖的家,再慢再累,也终会回来。
今年又是一个疫情影响的春节,虽然都是建议选择原地过年,可对于家在远方的我们毅然选择回家过年。不为别的,只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因为父母亲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我们,我们能给母亲的只有陪伴,回家吧,有母亲的地方才是家,家才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
父母老了,喜欢陪伴。面对疫情,冷静思考。只要安全,尽量回家。父母等你,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