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罗汉英烈》剧本产生记(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罗汉英烈》剧本产生记(随笔)


作者:通德江南虎 童生,87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1发表时间:2021-02-02 08:57:29

【菊韵】《罗汉英烈》剧本产生记(随笔)
   腊八是佛日,民间有进庙堂拜佛祖吃腊八保平安之习俗。可我们就在这天一行四人:民间文艺创作爱好者郑英豪、宿松民歌传承人司国庆、二郎河民歌协会创办人曹志杰和本人——“宿松新世纪论坛”发起人何仁对崇拜红军、敬畏烈士进行了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深感先烈们的革命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弘扬!其中有些不为世人所知道的背后真的有待更多的文化仁人志士去挖掘、去证实。此行收益颇丰。
   文化的挖掘,对那些有责任的、自觉的文化人来说,始终都是无私奉献的。为迎接党的生日百年庆典,郑英豪早在半年前就在搜集、整理这方面素材,想以1934年鄂豫皖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遭受挫折为时代背景,红25军开始长征,红28军利用宿松罗汉尖特殊地理优势,在这里创立革命根据地开始游击战为事实来展现罗汉尖版的江竹筠、刘胡兰,载誉中华百名女烈士之一的朱赛英一家三口献身革命的可歌可泣动人故事为主线带动整个《罗汉英烈》出场来取到教育后人: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一早,我们四人开车轻装而驰。山色虽是冬季景象,可到处都孕育着春天的生机。山路虽弯,虽陡,虽峭,寻踪烈士的足迹心同火热。进入罗汉山村地界,到处可睹红色标记,接待我们的是该村洪流副主任,洪副主任也是我们公益协会人士。因时间有限,想了解的内容特多,我们在洪副主任的带领下直奔主题处——黄山周屋。周屋山沟之地,三面环山,对面青山翠竹,一直婉延起伏通往罗汉尖,屋前是沟壑田地,屋中原是一口大水塘,现已填小变成了泉水洞,“朱赛英烈士旧居”就在其旁边。周屋现无周姓,吴氏祖堂隔壁就是烈士朱赛英小儿子吴朝进新家。吴朝进老先生现年已90多岁,身体尚佳。当听明我们此行来意,非常高兴,有问必答。有时虽随着年龄的关系,所答非所问,但那访者还是能知道其大概。我被说者的执着认真,三位专心记录者所感动,就总会情不自禁地摆弄着手里的手机留下当时的情行现状。这时洪流副主任任务完成,村里又忙,先告我们而去。
   大约时间两个小时已过,郑英豪早已准备的五个问题得到证实和解答,司国庆、曹志杰手头所要的笔记也载得满满的,与老人在其母亲“朱赛英烈士旧居”合影那是必须的,三人实地拜别烈士墓地和留念合影更是对烈士敬仰的具体表现。
   晌午已到,民间的结伴自觉行动毕竟比政府组织的硬性工作任务逊色许多,三位老师一致意见,午餐就在下山的饭店随便凑合,而免扰人家工作繁忙。路过村部,使出许里,电话辞别是礼节。谁知电话那头正常工作餐早已准备好,还有更重要的细节因我们此行所需要讲述。盛情难却,回头迎主,其乐融融,书记亲自陪同。这更表明书记们对我们这些文化志愿者的关注和重视。
   午餐后,我们就与朱留安书记在村会议室亲切交流。一个多小时的交谈,朱书记就挂断了三次来电,我们一行四人真的对一个农村基层干部村支书记工作太忙并对其村特色——红色文化知识的畅谈了如指掌刮目相看。朱书记说:“我们村与全县各村一样,原来在老百姓心目中都不是十分肯定,自从省里下派扶贫专干刘安国书记居村以来,面貌逐渐改观。刘书记走访学校,进入群众中间,了解村部内部结构,一两年时间,路正在扩建、干群关系融洽、扶贫扶志观念转变,特别对我们村红色文化始终放重中之重位置……”
   从所言谈举止中,朱书记的格局非常之高,对本村的红色旅游文化、农耕智慧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侃侃而谈。阐释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肯定当地人民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证实共产党的高尚品德,知恩投报、重申行善事,知感恩,一定有好报的道理。特别是朱书记谈话当中献出当时革命气氛下存留下的三首民歌,对我们真是视获珍宝。朱书记最后说:“罗汉山村为革命献出了16位烈士的生命,朱赛英烈士不是罗汉山一村的,而是全县、全中国的,我们都应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宣传、弘扬其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革命情怀而感恩!其后人更是践行着烈士的情怀而成为家教!”
   临别,郑英豪握着书记的手:“感谢此行提供的方便!这次的诸多信息,对我们四人以各种不同方式展现创作目的都提供了好多的第一手、非常珍贵材料。罗汉山的红色文化建议广泛发动周边文化爱好者都来挖掘,因为他们近水楼台优,身临其境多,把它整理出来,印成册子,馈赠将来红色旅游成大气候时的游客,就又是另一种效果,对时下的传统文化亟待传播非常重要!”朱书记非常认同:“欢迎下次再来!”
  
   《罗汉英烈》剧本产生记
  
   崇敬红军、缅怀英烈,责任、义务、担当。
   通过半年的材料搜集,《罗汉英烈》剧本大概已具雏形。一次机会与文联江林顺主席谈到,实地调研非常重要。
   庚子“腊八”,我们这些不拿俸禄的自封官,宿松民间地域文化研究“五人团”——宿松新世纪论坛何仁会长、宿松民歌传承人司国庆老师、二郎河民歌协会创办人曹志杰老师及剧作者本人郑英豪驱车前往,产生了“《罗汉英烈》创作之’黄山周屋实地调研行’”
   承诺就要兑现。现创作进展比较顺利,50多个镜头已草成,预计年内草稿基本定型、年外定稿并逐渐公开发布,旨在引起社会兴趣人士的关注,并请宿松县委县政府相关单位、北浴乡政府、罗汉山村两委领导诚恳意见和建议。
   《罗汉英烈》是宿松人民的!更是全中国人民的!(宿松“五人团”供稿)

共 21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能激励后人不忘创业之艰,珍惜今日生活之甜。老师的初衷很好,不辞劳苦远赴当地自费实地调研搜集资料的精神可圈可点。随笔详述了创作组一行的调研过程,阐述了弘扬烈士精神的重要性,行文认真具体,情感饱满充实,读来让人受教颇深。作品的语言深入浅出,很接地气。感谢赐稿!佳作推荐欣赏!【编辑:刘银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02-02 09:07:33
  一篇革命传统教育作品,紧跟时代,政治性很强。欢迎继续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21-02-05 09:36:24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2-02 12:31:57
  感人的举动!值得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21-02-05 09:34:47
  谢谢老师的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