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摆渡·春】盼年(散文)

编辑推荐 【摆渡·春】盼年(散文)


作者:仇育富 秀才,142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1发表时间:2021-02-03 15:21:13
摘要:到了中午就到附近的河边瞎转,向进入县城的河道翘首盼望着,希望这时候父母的船队能出现在眼前,这样默默地伫立许久,几乎要把自己站成一尊塑像,任凭寒风把脸吹得通红,也不管双脚已冰得不听使唤,看到熟悉的船舶就凑上去打听:有没有我家船队的消息?


   年少时盼望着过年。在年近味浓的特定日子里,许多关于年的记忆,都深深地刻在心里,并随时被那特殊的味道所唤醒。
   孩提时欣喜于过年能穿上一身新衣裳,就连空气中也充满着浓烈崭新的年的味道。孩子们口袋里会揣上一些小鞭炮,随时随处用香头点上一两个,用自己点燃的声响为年助兴。
   当时迎接新年,家人们早就准备了一些过年的美食。如:挂在凉衣绳和墙面上的腊肉、香肠、腌制的猪头、咸鱼,孩子们每天打门前过的时候总是禁不住朝它们多看上几眼,然后掰着指头数着过年的天数。只有过年的时候这些制作的好吃的才能吃到,这也就增加了我们对年的那份盼望。
   为了接年,每家每户的屋子四周都会换上时新的画报,贴上鲜红喜庆的对联。每个人都要洗净身子,擦亮家私物什,让旧貌换上新颜。家长们指挥着孩子忙这忙那,为了迎接这个特定日子的到来,孩子们总是积极配合,不发牢骚,不抱怨,积极帮大人干活。
   这一天也是孩子们对父母手中那几张崭新钞票的巴望。那是父母早就到银行换好的零钱角票,留着给自己的孩子过年的压岁钱,既能满足孩子们的心愿,又能讨个吉利。除夕之夜,当孩子们灿烂的笑容还挂在脸上,就进入梦乡的时候。父母已将大年初一早上的糖果和糕点放在碗里,只等天亮前将一块云片糕放进孩子们的嘴中,期待他们从此“步步登高”。十张崭新的角票是孩子们的压岁钱,这就是一年中唯一的一次也是最为富有的一次奖赏,更是孩子们巴望许久的一次如愿以偿。
   年终于盼来了,孩子们穿上新衣新鞋,随意吃几个汤圆,往口袋里抓一把糖果、花生,然后撒开双腿出门与其他小伙伴们碰头,找寻属于孩子们过年的乐趣。遇到年长一点的亲戚还会调皮地叫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之类的话。长辈们同样也会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送给孩子们最为吉祥的新年祝福。
   过年也是成年人相互恭喜互相道贺的一天。更是孩子们收获的一天。无论走到哪家,大人们都会往孩子们的口袋里抓些瓜子、糖果。几户人家走上一回,早已将身上所有的口袋装得沉甸甸的了。
   年里是最清闲的日子,成年人都回家看望长辈、老人,陪着他们一同渡过这喜庆的时刻,拉着家常,满屋子里的温馨,家庭和睦就是他们的年味。
   还有一处是孩子们必去的地方,就是去看望老红军徐爷爷,一个典型的革命功臣,孩子们恭恭敬敬地给他叩头,祝他健康长寿。徐爷爷把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大伙。给童年的我们讲革命故事,他对战争年代那些英勇故事的描述,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充满惊叹。就因为有了那些战火硝烟的日子,有老一辈无产阶级战士的舍己为人精神,才有我们现在的安定生活。当时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就是觉得徐爷爷讲得真好。
   稍微大点后,过年再去看徐爷爷,能感到他对于新时代年的喜悦。在他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看望,才是最为幸福的日子。或许觉得战争时的玩命是值得的。
   十五岁那年我在水上学校上初中,寒假来临,按以往的惯例学校对水上船民子弟有照顾,可以让他们提前离校返回船上与父母团聚。船上人家居无定所,以船为家,船队永远行驶在航道上没有节假日,住校学生只要考试结束都可以申请提前离校。因为我是应届初中班,相对其他学生要严格一些,船是提前到家了,但我无法离校。眼看着父母又出了远门。而离年越来越近,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被父母带走了。
   到了年前三四天还没有父母回家的信息。学校已停伙,一天三餐只能东一顿西一顿地凑合。更糟糕的是身上的零花钱也所剩无几。没有新衣服,没有新鞋子,没有吃的,没有过年可以去的地方,和可以一同玩耍的小伙伴,我被一种孤单的情绪包围。学校就剩下两三个孤独的老头。最可怕的是没有父母亲人的陪伴,长这么大还是初次,失落感让我恐慌。
   那年冬天特别冷,天寒地冻,一个人呆在学校没处去,整个上午就倦缩在被窝里,只图省下一顿早餐。到了中午就到附近的河边瞎转,向进入县城的河道翘首张望着,希望这时候父母的船队能出现在眼前。这样默默地伫立许久,几乎要把自己站成一尊塑像。任凭寒风把小脸吹得通红,也不管双脚已冻得不听使唤。看到熟悉的船舶就凑上去打听:有没有我家船队的消息?一起打邦行船的人都不会视别人的孩子不管不顾,一定会管饱管暖。有时他们甚至会让我把衣服脱掉钻进被窝去暖和一下,然后安慰我别着急,实在不行就跟他们一起过年。每次我都会被他们说哭起来,心中最关心的还是自家的船能快快回来,那才是我最终的港湾,那才是我自己的天堂。
   大年二十九晚上,我早早进了被窝,却无法入眠,想家的念头折磨着我整个神经。外面的寒风呼呼作响,破旧的门窗到处窜风,无助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此番委屈发生在大年前,再过一天我就得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呆在被窝里过年了。委屈的泪水打湿了枕头。迷迷糊糊中听到门外的敲门声,夜已深,听到外面的动静不由得吓出一身汗。我把头伸出被窝侧耳细听,是二姐!二姐回来了,也就是父母的船到家了。我一骨碌从被窝窜出来,连外衣都没套一件就去开门了。二姐站在门外不住地互擦着冰冻的双手,笑嘻嘻地对我说:“船到家了,走,回家。”
   所有的委屈都化成了泪水,所有的委屈都在二姐出现的一刻化为乌有,让人翘首盼望的日子总算有了成果。只要能回到父母身边过大年,吃再多的苦也认了。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无可替代的亲情的温暖,陪伴我们一生。
   儿时盼望的过年是朴实、祥和、幸福的,那浓郁祥瑞的烟火气息久久不曾消散,让人回味。年,永远都是每个家庭的期待,无可改变。
   (原创首发)

共 22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情感真挚的一篇作品,作品写出一个时代的样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盼望过年是每个孩子童年最快乐的事。因为过年才能吃饭平时无法吃到的食物。作品里对于那个年代年货的描写很棒,看得小编口水都流下来了。那些温馨的画面何尝不是我们小时候所看到的场景。接下来作者通过事件来叙述自己童年不一样的年的烟火味。去看望孤独的红军爷爷,使“我”从小培养了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厚感情。懂得现在的安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那是革命前辈用生命完成的革命使命,我辈要珍惜。还有一件事是水上人家不一样的过年氛围,这是上学的作者那种对家人,对年的期盼更加不一样。作者在盼望父母的日子里,经历虽然让人心酸,但是在这心酸里,让我们也看到了船上人家的朴实厚道,互助友爱的淳朴民风。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可缺少的记忆。他承载着一个种族的文化信仰,必然会继续传承。我想将来的人们也会更加理性的去对待它——中国年。欣赏,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赵淑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赵淑敏        2021-02-03 17:19:32
  很不错的散文,值得阅读。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02-03 17:20:41
  立意很好,两个传承,一个是民族文化习俗的传承,一个是革命历史传承。正能量,欣赏。
3 楼        文友:静净        2021-02-03 17:43:09
  一篇好文,带我们重温儿时的记忆,还有一个15岁少年的渴望。欣赏点赞!
4 楼        文友:废柴        2021-02-04 12:11:17
  现在生活好了,反而没有了年味,反而缺少了以往的那份纯真。唉,好怀念过往。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