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独具西北黄土高原地方特色的镇原饮食文化(散文)
文明镇原,饮食文化独具特色。
可爱的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带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了愉悦心情,享受人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人们每遇“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便组团旅游,坐飞机,乘高铁,或者自费包车,或者圆梦自驾游。也有不少青年恋人一改昔日传统风俗,婚娶佳期则选择旅游结婚,老年人选择生日旅游,金婚、银婚旅游,企业团队则定期组织职工轮流出游,朋友亲友们组团亲情旅游等等。大家走州过县,天南海北,欣赏风景如画的祖国大好河山,领略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四季风景,游看古今人文名胜古迹,感悟伟大祖国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心旷神怡,快乐满满,甚至于会产生乐不思蜀的感慨。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同胞也时不时来我们的家乡陇东庆阳镇原旅游观光。
百步之外晴雨不同,百里之外风俗各异。旅游途中,最为直接的,首当其冲的美好享受自然是莫过于各地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了。
在我们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甘肃陇东庆阳市镇原县,具有代表西北特色风味的饮食文化在全国享有盛名。
“镇原宫廷宴席”按照大菜、小菜、荤菜、素菜的种类分别有“全席”、“十三花”、“八跨五”、“供海菜”、“全活络”等等。不过,随着川菜“麻辣味、”南方“甜食味”还有“海鲜”“西餐”饮食文化的引进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做不出地地道道的“镇原宫庭廷宴席”了。每逢年头节下、每遇红白喜事,每遇贵重希客来访,为显摆隆重气魄,主人家(东家)必须以席(宴席酒菜)相待。四邻乡党亲友们必须前去“寻情”以示礼尚往来之情。客人们互相打招呼时也是口口声声说:“舅爷您老人家席坐了吗?表叔您偏桌吃了吗?表弟你便饭吃了吗?龟孙子你汤喝了吗?”
“坐席”,是镇原人招待客人们较为隆重的饮食文化礼仪。家境好一点的人家,遇到有贵客来访,也要“拾几个碟碟”(开席前必须有十二个碟子,是镇原宴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示敬重。
镇原老席源于何时出处典故,众说纷纭,说法各异。有人说源于汉朝,也有人说源于明朝、清朝的,有人说是来自皇太后胡允华(镇原籍皇后湾人氏),各种说法,都是因其别致考究,都认为是来自宫廷的宴席。
镇原老席无论从每个礼节到每道菜名,都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特色:哲学席、礼仪席、文化席、养生席。
其一、哲学席。镇原老席传统习俗是摆设“八仙桌”(地方土语称其:方桌),寓意为“天圆地方”,每个方向只坐辈分相同两人,共坐八人为满,有“四面八方”之说,有很强的中华“哲学”意味。
其二、礼仪席。坐镇原老席不是随便就坐,而是要“看座、安坐”,这是坐镇原老席最重要不过的礼仪规矩,被看座、安坐于上正座位置上的两个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辈份最高,第二必须是德高望重,这两个人也都必须是级别基本一致,如果把谁“看”不到正确位置,就算是被“小看”了,觉得尊严不再,常常发生“愤而离席”之事,俗语叫“酒席面前分贵贱”。来宾几十甚至数百,谁应该坐在什么位置,“安席看座”的人都应该心里有数,做到“人在其位”。总之而言,“安席看座”首先要看亲戚的贵重程度,比如红事,舅家就是最重要的客人,俗称“大客”,坐席当然要坐在“窑掌”,即窑洞最里面。
而白事,若是父亲去世,舅爷家是父亲的“娘家”,坐席自然要坐“窑掌”;若是母亲去世,和红事一样,舅家是大客坐“窑掌”,而舅爷家是“请客”,也要换着坐一次“窑掌”。如果有“几处”坐席的地方,大客和请客是不能在一个窑洞坐的,好让他们都坐在窑掌,以视尊重,只不过用坐在“主窑”和“边窑”来区别。其他宾客按辈分、亲疏、年龄和职业,看坐皆有不同安排。
说镇原老席是礼仪席,“看坐”只是礼仪的前奏,坐席过程从头至尾都贯穿着礼仪。比如敬酒,由“周席”捧着酒杯,提壶者先象征性的看些酒,“周席”将杯子从上席一左一右敬给客人,俗称“落杯”,然后提壶者上前先左一后右,左边为大,以次斟酒,给左边客人斟酒时,用右手提壶左手按壶,给右边客人斟酒时,要左手提壶右手按壶。
丧事中,上热菜时一定要“孝子跪菜”,孝子手持丧棒,到席前作揖跪下,“周席者”会即刻大声说:“孝子跪菜着呢!”客人齐声说:“挡了,挡了!”孝子磕头起身,有几个吃席的窑洞就要在几个地方磕头。白事席上“扫席饭”的时候,孝子还要跪在地上,头上顶着盘子,里面放着“谢帖”,待周席者将“谢帖”给客人一一敬献、孝子磕头谢恩后,客人才可以离席。
其三是文化席。开席的十二个碟子,最中间是猪肝子和鸡蛋,代表“父骨母血”,有很深的儒家文化意蕴。坐镇原老席背后必挂中堂,如没有字画作背景,菜肴无论做得如何地道,都被看作“野着呢,没有规矩”,一定会被人“谈嫌笑话”。在镇原几乎没有人不爱字画的,也没有人不爱坐老席的,老席和书法是寻常人家的最爱,如同血脉,近乎基因。
其四是养生席。镇原老席有“十全”“十三花”“八挎五”“五魁”等很多种,“十全”席是基本席。“十全”席中,凉菜碟子十二个,分别为荤菜四个,水菜碟子四个,干果碟子四个。热菜大菜四道,第一道为鸡肉、三鲜肉,第二道为肘子肉、糖丸子,第三道为两撇肉、甜米饭,第四道为东坡肉、凉粉。
每上一道热菜随后上一道馍,一道饼,一道酒,一道汤,至此主席菜基本上齐。后面还有四个小碗,分别为黄米干饭、白菜炒肉、生汆肉、蛋花汤。镇原老席无论是哪种形式或规格,其中所用的食材都是农家自产,做法上传承、开创、引进各种不同做法,菜品琳琅满目、五味俱全、老少咸宜,使之传承至今而不衰,体现的是尚书知仪的镇原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对美好事物不断追求。
岁月不可及,美好在心间。扎根于农耕文明亘古、礼仪文化繁盛之地的镇原老席,在奶奶、妈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烟火氤氲的操劳下,历久弥新,在其之上,有儒家文化的深深烙印,也有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若要仔细考究,恐怕得近万言才能说清一二,今日略谈,是自己对镇原老席的粗浅认识和介绍。
为了让外地游客能够欣赏享受到别有西北黄土高原地方特色风味的“镇原宫廷宴席”美食文化,一些有识之士便在一些重要旅游胜地或旅游景点开办了多家古朴优雅的餐饮饭馆,专门营造“镇原宫廷宴席饭菜”,一方面为了传承、古老珍贵饮食文化遗产技艺,一方面也是为了以飱服务四方游客朋友。
外地游客来镇原旅游参观的主要景点有:北石窟、古长城、烽火台、文庙、武庙、二郎庙、娘娘庙、皇后湾,四八战役地址、九龙庙、鸡头山、白露山、柏山等等名山古寺,还有陇东天然湖泊之神奇景点镇原“三池明珠”――太阳池、白马池、翟池。之后再绕道去红色圣地“南梁革命纪念馆”。
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潜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