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暖】师友永贵(散文)
知非之年,拜师永贵。亦师亦友,点顽愚,开清窍,授予技能。
一、初见
我第一眼望见的是永贵老师的背影。
深秋薄凉,叶落水瘦。老师却脱掉外套,身着藏青色毛衣,肩背微凸,正在讲台旁的写字板上奋笔疾书。他用标记笔写完一句,用力画上标点符号,那卖力的劲头,与农民伯伯开荒锄地相媲美。
永贵老师来衡阳讲课前,我查看过资料。简介的照片上,老师五十多岁,蓄八字须,短发浓眉,慈祥和锐气交织在透亮的眼神里溢出。我的好奇心被勾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眼神如此深邃。
老师授课那天,我迟到了。趁老师转身写黑板,我猫着腰,几乎匍匐而行。等我坐到位子上,才发现老师的目光有震慑力,虽然他只轻轻瞄了一眼。
老师的讲课非常全面,每一个部位的骨性标志、肌肉和所支配的神经。
“大腿前群肌肉从内往外数,股内侧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肌外侧肌。支配它们的神经是隐神经和股神经……”
老师讲课非常细,细到每一毛孔,每一根头发,治疗时医生的姿势和患者体位的角度。
“患者俯卧位,额头低于下颌,暴露头后颈项。严格消毒三遍,避开头发毛囊,垂直刺针……”
我最爱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弄明白为什么,举手提问。
“老师,请问为什么要避开毛囊?”老师点我站起来。
“毛囊太脏,容易引起感染。”
我的脸瞬间红了。这样简单的问题,自己居然想不到,还举手提问。
“管不了那么多,至少比不懂装懂要强。”自我安慰一下,“把心中的迷惑提出来,既帮助自己,也让其他同仁也学一遍。”
医生同仁们中年居多,也许久未读书,或许所学知识,已退还给当年的老师,荒废已久。听老师讲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永贵老师为让课件简明易懂,不是画家的他一边画图,一边讲解,活脱脱地把老师逼成天才画家。
老师的画,似乎是广袤的原野。条条经络是四通八达的路,老师在荒地上耕耘,撒下“绿色治疗,平衡疼痛”的种子,“疾”逢对手,让患者收获无痛的希望。
二、追逐
医学无止境,任重而道远。
为追求秒杀疼痛的更高境界,我追寻南北各级名师,这次就在本省。
出发前,我特意搜索天气预报。虽同属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平均温度比衡阳低几度。我穿上一身厚厚的冬装,上班一整天,傍晚出发了。
兴奋盼望和紧张茫然,在前往澧县的途中,心里很纠结。我渴望学习、盼望见到文贵老师;却没复习解剖知识,年轻时所学,忘得一干二净,我更像丑媳妇怕见公婆,有点紧张和茫然。
我们一行四人,祁东的周医生、衡南的肖医生、衡阳的欧阳医生。四百多公里云和月,凌晨一点多,我们到达住宿地。我脱下外套,倒下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澧县中医院,老师办公室门前走廊已站满病人,他被病人团团围在中间。见到我们的到来,龚老师抬头示意了一下,便又埋头苦干。
这位处理“骶髂关节”,那位处理“喙突”,处理“膝关节髌上囊”,处理“鹅足滑囊炎”……
老师有一个特点,上班时间不抽烟,下班后可一根接一根。我纳闷,抽烟之人,为什么抽烟分时间?又见一位病人递烟过来,老师拒绝后,立刻为他做治疗。
“医生,您本来抽烟。我的烟,您不接,是烟太差了吧?”病人躺着,与老师聊天。
“我上班时间是不抽烟的。医院是无烟区,医生要自觉遵守。”老师微微一笑,八字须也动了动,“我如果抽烟,你现在就做不成治疗,还得等一根烟的功夫。”
我还发现老师有与众不同之处,他吃饭特别爱打包。
每天午饭,老师上场就拿出饭盒,把稍好的菜,先挑一些装进盒里。想必老师一定是爱老婆的,自己吃的饭菜会给老婆带一点;又或是老师节俭,带回去饭菜,可节约家里生活开支。以至于每次吃饭,我都先想着替老师装饭盒。
一星期学习过半,我仍感觉腹中空空。我决定中午不休息,去办公室温习书本,等下午老师上班,活学活用。
我三扒两咽,吃过午饭,直接去老师办公室。保洁阿姨正在把老师做治疗卸下的针头胶套,送往医用垃圾处置室。那一盘子胶套,就像战场上的子弹壳,又像扫获的战利品。
老师的办公室竟然还有一位双目失眠的老婆婆。老婆婆弯腰驼背、膝关节疼,每天由老爷爷送来做治疗,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您怎么还在医院没回家?”
“我下午还要做治疗,回去不方便。”缺牙的嘴角抽搐一下,嗫嚅道,“老头子每天送我到医院,就去工地上干活,我眼睛看不见,只能等他收工后,来接我回家。”
“你在哪吃中饭……”
我的话没问完,感觉身后有个影子,回头看到老师提着饭盒在门口。
老师面色略显尴尬,不好意思地笑笑。他侧身从我面前经过,把饭盒和筷子递到老婆婆手上,小心地揭开盒盖。饭盒盖上的水珠,汇成一掬清水,滑落在老奶奶枯瘪的脚下。
三、收获
一个星期的学习,紧张而充实。
老师把知识要领复印,每人一份。治疗中,老师亲手操作后,又让我们动手找感觉。下班后,老师进行哲学讲解和理论授课。
永贵老师说话,张弛有度,生动幽默。
“刚分配到医院的几年,我太年轻,狗不闻,鸡不啄,只因为太嫩。”老师稍作停顿,微微翘起八字须,“年轻不是过错!只要不停地学习、再学习,年轻就是资本,一切皆有可能!”
“我不年轻了,可以不学了!”我暗自庆幸苍老的自己,竟然可成为惰性的借口。
“我带过年龄最大的学生六十九岁,退休后,她自己创建医院九年,再来学疼痛。”老师看穿我的心思,直接盯着我,“你也别以为自己老,你比她还年轻二十岁。”
“医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我年龄最小的学生八个月。妈妈来学习,宝宝和奶奶跟来陪读。”
永贵老师的声音,和缓有力,直戳人心。
“医学学习,必须坚持。学习就像给苹果树施肥,治病是给苹果树捉虫子,如果既不施肥,又不捉虫子,只想摘苹果,苹果树将来必定没有果。”老师环视一周,“如果人的思想只想挣钱,请不要选当医生。”
“水载舟,亦覆舟。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既可赢利,又能毁人。我倡议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治好病。”
“当个狙击手,秒杀疼痛的感觉超爽!”老师一脸陶醉,“努力学好,你们都是合格的狙击手。”
时光匆匆,一星期过去。到了分别的时刻,我们都不愿意走,执意留下。老师又利用中午休息,帮我们把所学内容,从头到尾梳理一遍。他约定,来年带上我们,一起拜访师祖。
为痛而行,不枉此生。永贵老师,情深义重,永远珍贵。
作者以细腻的笔墨,多个不同的细节描写,将一个有情有爱,有高度负责感与人格魅力的老师,刻画得如此让人印象深刻!人物形象非常有烟火气有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