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让孩子明白压岁钱的文化内涵

  让孩子明白压岁钱的文化内涵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07发表时间:2010-02-20 22:01:49

【江山·时事述评】报道:压岁钱,让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一个词汇,在新春里承载着学生多少灿烂的憧憬。几乎是家家户户过年必给的“儿童福利”,春节在孩子们眼中成了“致富”的好日子。在短时间里,就能得到一大笔压岁钱。今年春节也不例外,大多数小朋友都有不错的“收成”,腰包又迅速鼓了起来。给未成年人压岁钱,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古时称“厌胜钱”、“压胜钱”、“压祟钱”、“押岁钱”等,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每年年头长辈们总要想方设法给孩子们包点压岁钱,以示经过一年辛勤劳碌丰收之后对孩子们的奖赏鼓励,这不仅染浓了上下辈之间的情感,也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虽然“钱”的形式变了又变,甚至有以糖替代的时候,但万变不离其宗: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没有条件,没有功利,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用象征活力、好运和愉快的红包装钱,意味再明显不过。我记得上世纪60年代的压岁钱就是几块糖,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一年内能见到糖的时候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很是不错,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70年代特别是后期度过童年的人要幸运些,压岁钱真的是崭新的人民币。虽然是几毛钱或者几块钱,父母顺手塞给孩子而不用包成“红包”,轻轻松松说句“去买糖吃”、“去买鞭炮吧”,就让孩子兴奋好几天,拿在手中舍不得花。这点儿压岁钱怎么花,全由孩子自己做主,没有功利,惟有甜蜜和快乐。80年代成长的孩子们更是幸运,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压岁钱额度成正比。城市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成“红包”发赠;即便在农村,孩子也能得到至少10元钱。那时,大人们给“压岁钱”时虽稍稍附加了些许条件,比如“不要乱花”,但总体上讲仍是快乐和祝福的物化表现。
   从90年代起,孩子的压岁钱跟现在的房价差不多,一年一个“台阶”。附加的条件也越来越多,覆盖了传统中祝福的纯洁含义,压岁钱开始变味。压岁钱成了功利的“押宝钱”。由过去成人给孩子压岁钱时说:“快快长大”,或者“今年再长高些”这类亲切的话语,变成了“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北大清华,出国留学”、“叔叔给你的钱是买学习用品的,将来要有出息”,而孩子们给成人回敬的话,也由过去的“春节好、新年好”定格为“恭喜发财”。一个春节下来,“压成”成百上千的“小富翁”大有人在,积上个万把元的“暴发户”也不乏其人。
   2010年更有创意了,“买黄金给孩子当压岁钱,既保值增值又让孩子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大年初一,在江苏中金太平南路专卖店,一位年逾七旬的南京老太太带着一大家子人,掏出30.3万元现金为孙辈们买了1公斤的黄金压岁钱,营业员仅现场为其编串压岁钱的红绳就花了1个多小时(扬子晚报2月17日)。金钱已经成了当下国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尺。在许多长辈眼里,给孩子压岁钱的多少,不但体现着自己能力的大少,也关系着孩子未来赚钱能力的大少。钱,成了春节唯一的“显学”。似乎谁给孩子的压岁钱越多,谁就最爱孩子。
   如今压岁钱“身价”越跳越高,如同股市中的牛市般一路飙升,少则一百、上千元,多则上万元。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大人们给得越来越“慷慨”,小孩子们收得越来越“坦然”。有些小孩子甚至依据给的钱数来判断长辈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彼此之间还要相互攀比。因此,有人说当今压岁钱的象征意义没有了,只剩下钱本身的流通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孩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大多来自大人的言传身教。的确,在春节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我们少不了压岁钱这样一个传统风俗和“文化图腾”。但是,家长们都该思考一下:我们在给孩子压岁钱的同时,是否也应同时送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类的“压岁言”?在孩子收到压岁钱的同时,我们是否告诉过他们长辈送压岁钱的意义?教导过孩子压岁钱该如何花?
   长辈给孩子压岁钱是我国由来已久的民俗,无可非议。孩子有压岁钱也并非都是坏事。问题在于,如何正确使用好。由于孩子没有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对金钱缺乏正确认识、自制力差,因而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一方面是互相攀比,滋长了以金钱分亲疏贵贱的倾向。另一方面是助长了乱花滥买、肆意挥霍的恶习。大部分孩子们不懂得理财,况且压岁钱来得太容易,使得不少孩子不仅花得心安理得,无所顾忌,而且是在吃喝玩乐上尽情享用,花得毫无意义,压岁钱所带来的弊端日益凸现。
   孩子们花费压岁钱,表面上看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但从孩子们压岁钱的花费中,可以窥见孩子的品德行为和家庭教育的一个侧面。古人云:“香肠肥浓,腐肠之药。”孩子们面对数百元,甚至成千上万元“不劳而获”的压岁钱,倘若没有正确的引导消费,极易使孩子们产生过度的虚荣心和极度的优越感。大多不谙世事的孩子总是把压岁钱花费在吃喝玩乐上,而一些不辨善恶的孩子则会将压岁钱尽情无度地花在上网、喝酒、抽烟甚至赌博犯罪上,使他们沾染上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品行。还有的请同学替自己完成作业、班级大扫除任务等等。
   面对不菲的压岁钱,面对孩子乱用压岁钱的现状,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使用压岁钱,成了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为了不出麻烦,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的压岁钱完全“充公”。我认为这样未免有些武断,并不足取。因为这不仅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而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放弃了借这个机会来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大好契机。压岁钱应该在家长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去使用,不应该盲目“出手”,以压岁钱花得值得、有意义、能够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为标准。一是可以设一个银行账户,以孩子名义在银行开个户头,告诉孩子积水成河的道理,让孩子将压岁钱逐一存入,到需要时再取。二是买一份保险。三是买书订报刊。四是结一个“对子”,如今希望工程日益深入人心,全国各地很多中小学生都自发加入了这一行列,父母不妨教育孩子用压岁钱结一个“对子”。这样既能增加浓浓的年味,也能让孩子在感受长辈的亲情关爱中健康成长。
   给压岁钱的行为是一种关系的表达和维护。家长通过给压岁钱这种行为,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给孩子一种爱的方式表达,能对家庭和亲子关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有些家长过分看重压岁钱的数量,往往暗藏着一些攀比和炫耀的心态,想通过给更多的压岁钱来获得自豪感。这样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看待压岁钱的心理。爱的表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当中。最好不要让爱集中在节日爆发。我们可以让爱更合理,就如同海浪一般的一波波地推进,在节日的时候可以有更美的浪花,而不是突然一个大浪潮让我们的爱溃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孩子们的爱也水涨船高,压岁钱的分量越来越重,这并非一种好现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多一些关怀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关怀必须适度。一些家长只注意到了对孩子的过分疼爱,却忽略了对少年儿童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深远意义,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赶时髦,不惜向亲朋借钱。南京老太太用30万元的黄金为晚辈“压岁”更是将这种拜金主义的新年风气推向了高潮。为此,我要向家长们进一言,爱护孩子一定要适度,切不可让孩子从小养成畸形消费心理。同时我们还要向广大少年朋友呼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传统美德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下去。如果给孩子压岁钱上你攀我比,把对方给孩子压岁钱的多寡判断关系的厚薄,如果只看重物质和金钱的多少,就是对孩子赤裸裸的金钱教育,就偏离了给孩子压岁钱的初衷,甚至是害了孩子。大人在给孩子压岁钱的同时,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要让孩子正确看待“礼”与“钱”的关系,让孩子知道“压岁钱”是我国传统民俗一个组成部分,重在压岁而不是钱的多少,礼轻仁义重。另一方面,大人在送给孩子祝福时不妨换一下思路,比如用其他礼物来代替压岁钱。
   家长应在压岁钱上做文章,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利用压岁钱为孩子上好理财这门人生“必修课”。如与孩子一起制定消费计划,学会精打细算,把钱花到刀刃上。让子女们从小树立理财意识,让洋溢喜庆的压岁钱成为孩子个人理财能力的起点,从小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让孩子明白压岁钱的文化内涵,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钱是长辈们给的,但是作为孩子应该表达一下对长辈平时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情,鼓励孩子把钱用到为长辈送点小礼物上,亲手为长辈们挑选一点小礼物,教会孩子如何购物,如何付费等。还顺便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等。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它不仅是一年之首,万象之新,更意味着希望、未来和心愿。在这样的节日里,我们倡导的不仅是新年,更应该是“心年”。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获得时光的洗礼,让亲情之心、友情之心、事业之心……等一切健康的心灵获得回归和成长。压岁钱作为新年价值观的最好表现形式,应该从“心”的角度,去坚持,去创新,去宏扬。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压岁钱,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很多学校加大对学生倡导艰苦朴素精神的力度,希望学生能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乱花压岁钱,而是把它用在有意义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要配合学校的宣传教育,与孩子做有效的沟通,明确地告诉孩子,压岁钱它是一种社会性交往的礼尚往来,是长辈给晚辈的一种祝福,而不是用来攀比挥霍的。
   要让孩子明白压岁钱并不是真正的“得来全不费工夫”,引导孩子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孩子们现在更需要的不是金钱与享受,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在心理上的关心和教育。与其给孩子很多的压岁钱,不如给些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礼物,诸如琴棋书画、文具,学习光盘等有助于成长的各种礼物,这种方法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既彰显了品位,也可以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比单纯给压岁钱有价值得多。压岁钱的多少并不代表长辈对子女们关爱的程度,重要的是要使孩子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智慧和启迪。

共 39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追本溯源,对压岁钱的含义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令人大开眼界,也对时下越来越昂贵的压岁钱风气感到迷惑。孩子打出生就得来很容易,一切昂贵的财物集于一身,这确实不是好事,会助长孩子的自私自利习气。从正面加以引导,让孩子明白钱物是来之不易的,可给孩子增强自力更生的志气。物质是越来越丰富了,让我们一代一代的将这物质消耗得没有了,将来怎么办,这也得给孩子作正面引导。“心年”一词用得非常好,将心修整得更纯净些,这日子就过得更滋润,孩子的成长就更顺利。【编辑:邬海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10-02-20 22:02:36
  文章追本溯源,对压岁钱的含义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令人大开眼界,也对时下越来越昂贵的压岁钱风气感到迷惑。孩子打出生就得来很容易,一切昂贵的财物集于一身,这确实不是好事,会助长孩子的自私自利习气。从正面加以引导,让孩子明白钱物是来之不易的,可给孩子增强自力更生的志气。物质是越来越丰富了,让我们一代一代的将这物质消耗得没有了,将来怎么办,这也得给孩子作正面引导。“心年”一词用得非常好,将心修整得更纯净些,这日子就过得更滋润,孩子的成长就更顺利。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2 楼        文友:草鞋        2010-02-21 17:15:02
  孩子们花费压岁钱,表面上看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但从孩子们压岁钱的花费中,可以窥见孩子的品德行为和家庭教育的一个侧面。
http://blog.sina.com.cn/ch141
3 楼        文友:河山秀美        2010-02-23 00:46:52
  孩子的压岁钱跟现在的房价差不多,一年一个“台阶”。一个春节下来,“压成”成百上千的“小富翁”大有人在.
对文学有兴趣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