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又是一年春运时(散文)

精品 【丹枫】又是一年春运时(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62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93发表时间:2021-02-09 08:20:09
摘要:原创首发丹枫

【丹枫】又是一年春运时(散文)
   春节来临之日,正是春运最忙之时。这是春运最显着的特征,也是铁路人最切身的体会。
   节前十五天,节后二十五天。这是春运最科学的时段划分,也是铁路人争分夺秒的一场征战。
   “春运”,最早见之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它的出现,犹如一股洪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助推下,波浪滔天,滚滚向前。
   此刻,站在已经奔腾了四十一个年头的春运潮头,感受平稳、安静、有序的春运潮流,心中又一次波浪翻滚、感慨万千。那排山倒海的春运浪潮,那感人至深的春运故事,那令人深思的春运课题,那浴火重生的春运巨变,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二
   在我的记忆里,春运,就是一场“人类最大规模的短期迁徙”。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不管是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还是居无定所的农村打工族,是定居在各大城市的事业有成人士,还是抛家别子的异地做官者。过年,就是最真切的招唤,回家,就是最隆重的迁徙。
   即使路途再远,车票再难买,车上再拥挤,也要想尽办法,回家团圆。
   曾记得,每年的春节前夕,为了买一张回家的车票,深更半夜前去排队,一天买不到,两天,两天买不到,三天,即使冻得瑟瑟发抖,即使饿得饥肠辘辘,也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直到拿上票的那一刻,心里才算安心。因为,为人子女的我们,必须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尽一份做儿女的孝道和责任:将父母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亲手为他们准备几顿丰盛可口的年饭;陪父母去医院检查检查身体,确保老人的身体健康;多与父母交流,了解老人的所思所想;或者一句话不说,只静静地坐在老人身边,也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曾记得,每年的春节前夕,为了买一张回家的车票,四处托人,八方求情,哪怕“黄牛”的车票一高再高,我们也咬咬牙、狠狠心,痛快的答应。因为家的终点有妻子爱的港湾。一年了,365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劳累、奋力打拼,为的就是改变贫穷的家境,给爱人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多少个夜里想着爱人,多少句知心话想给爱人说。过年了,也该回家给爱人有个交代了。
   曾记得,为了赶上回家的列车,在人山人海的车站焦急等待,在拥挤不堪的车上耐心煎熬,在摇摇晃晃的颠簸中遥望家的方向。因为家的终点有孩子可爱的笑脸。整整一年了,没有见过孩子的面,没有给孩子好好说说话。虽然有时候也视频聊天,可每一次都被孩子的一句“爸爸,你什么回家?”问得无言以对。年底了,说什么也要回去看看,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陪孩子玩他最爱玩的捉迷藏。回家,本身就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对孩子最深切的关爱。
   是的,春运的一头是传统中国、传统节日,另一头是时尚都市、现代生活。这种特有的时空架构、文化架构意味着:春运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平安出行、阖家团聚的最大期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最大民生。
   重逢的欣喜与激动,是激励每个人拼搏奋斗的不竭动力。即使天各一方,割舍不开的始终是家和亲情。
   家乡令人魂牵梦绕,因为梦想在这里起航;亲人令人朝思暮想,因为有家才有团聚的幸福。不管奔跑的路上曾经有多迷茫、多无助,只要回家便有了依靠,为浮躁的心寻得净土,让焦虑的心找到归宿,往日的疲惫与忧愁也得以一扫而空。
   梦想将心与远方连接在一起,团聚则将家与亲情融合在一处。如期而至的春运,让亿万个在外游子瞬间温暖如初、感动常在。
  
   三
   在我的记忆里,春运,就是对铁路运输保障能力的一次“大考”。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春运以最快的速度、最有力的态势占领了交通行业的主流渠道。然而,这一势不可挡的春运大潮,让运力严重不足的铁路,一时无所适从,难以招架。一票难求、列车晚点、旅客滞留,时时困扰着铁路的发展,更成为春运最难破解的课题。为此,铁路部门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开展了一系列以“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为目标的春运活动。比如,“领导干部下现场,全力以赴保春运”的干部包保活动;“岗位立新功,春运当先锋”的劳动竞赛活动;“春运党旗红,一线当先锋”的主题党日活动。一时间,铁路各个系统各个岗位上的铁路职工,把春运当成最艰巨的任务、最体现个人能力水平的一次大考,克服一切自身和家庭的困难,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全力以赴确保春运旅客出行平安、有序和温馨。
   看,那些坚守在售票岗位上的售票员,态度是如此的温和,问候是如此的亲切,打票、收钱、给票,其动作之麻利,技术之娴熟,令人咋舌。
   看,那些忙碌在站前广场的公安干警,在拥挤不堪的旅客中来回穿梭,一会儿维持秩序,一会儿解疑答惑,一会儿搀扶老人,一会儿又帮助妇女儿童买票送站。虽然是寒冷的冬天,但他们却像春风一样温暖着旅客的心。
   看,那些忙碌的安检员、检票员、候车大厅的服务员,认真查验每一位旅客的车票,仔细检查每一包行李的物品,详细解答每一位旅客的提问,主动解决每一位旅客的困难。他们在,旅客就心安,就能体验家的温暖。
   看,那些坚守在寂寞小站上的干部职工,有的年年主动请缨,留下值班;有的把妻子儿女接到小站,陪着坚守;有的带病工作,毫无怨言。他们巡视线路,精检设备,查找隐患,确保安全,为春运的列车畅通,默默奉献。
   听,那些普普通通的一线职工,他们的工作单调又平凡,甚至无人问津,但他们却有着令人为之动容的铮铮誓言:“辛苦我一个,也要方便千万人”,“旅客就是亲人,服务就是责任,为旅客服务,无怨无悔”。
   听,那些推着轮椅整日为残疾旅客服务的站车职工,尽管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脸上却始终露出春花盛开的笑脸:“我愿做旅客的眼睛、手和腿,时刻为他们解决困难”。
   听,那些维修设备单位的一线职工,即使病床上的亲人多么需要照顾,妻子的微信多么情意绵绵,孩子的催问一声接着一声,他们依然笑着安慰:“等忙完了春运,就一定回家。”
   他们就是这样,用满是老茧的双手为旅客铺平道路,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保障旅客安全回家的责任,用一句句像对待亲人似的话语服务每一位旅客,用一件件平凡而感人的事迹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这看似一趟趟寻常的列车出行,却凝聚着多少铁路职工的心血。如果说我们每一名铁路职工有什么愿望的话,那就是希望春运途中的每一位旅客都能在我们真挚的服务中平安到家。我们也相信中国铁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不会辜负旅客的期待,让回家的路更便捷、更温馨。
   铁路春运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关乎着万家忧乐。
  
   四
   在我的记忆里,春运,就是一次对铁路行业不断探索、发展和变化的最好见证。
   起先,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的服务水平也逐渐走上了智慧铁路的快车道。单就旅客服务来说,先是电话售票。铁路部门将售票电话公开公布,不管是国家干部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拨通售票电话,或咨询火车运行情况,或告知出行车次,就可非常便捷地买到你所乘坐的任何一趟火车车票;
   后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使用,铁路部门又实行了网络售票,将各车站的火车票全部联网。不管是询问票价还是购票,你完全可以坐在家里,打开电脑,查看列车运行情况,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便可顺利买到车票;
   再后来,随着PC、移动端、电话、自助购票机以及12306网站等多种购票方式的普遍运用,彻底解决了购票难的问题。尤其是高速列车的投入运营,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快捷。再也不用为“一票难求”而起早贪黑,排队受罪;再也不用四处托人而高价买票;再也不用早早赶到车站,站在寒风凛冽的站前广场,等候列车的到点开行;再也不用挤在气味难闻的车厢里,饱受列车的颠簸和漫漫长途的煎熬。
   只要你春运回家过年,12306的售票系统随时为你服务,广受好评的候补购票服务维护了公平公正的购票秩序;电子客票基本覆盖全国高铁线路,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进站、信息查询、打印临时身份证明、机器人个性化服务等启动的“刷脸”模式,让你回家的脚步更从容,幸福感更强烈。
   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变化,离不开铁路部门的大胆探索和果断决策,离不开铁路各个系统、各个站段团结一心、通力合作的大局意识,离不开每一名铁路职工坚守岗位、责任担当的无私奉献精神。
   如果说铁路是观察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那么春运就是一张巨大的网络,连通着从都市到乡村的每个角落,让所有的游子可以依偎亲情、慰藉疲劳、重整行装。
   春运见证了中国城镇化的滔滔洪流,见证了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
   五
   在我的记忆里,春运,就是一道疫情防控下、铁路行业最坚固的铜钱铁壁。
   作为春运主力大军的铁路部门,三十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然而,2020年的春运,却被一场突如起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搞得异常冷清。本该人头攒动、客流暴涨的春运一下子跌倒了前所未有的谷底。
   面对肆无忌惮的新冠疫情,铁路部门闻令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实行进出站测温、车站和车辆全面消毒等措施,以强有力的举措做好站车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没有通过铁路大范围传播。同时,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免手续费退票、隔座分散售票、开行定制务工人员专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措施,优先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和人民生活必需品的运输,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运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如今,2021年的春运工作正在有序平稳的进行,在全国各地倡导的“就地过年”、“减少流动”的疫情防控动员中,今年的春运工作呈现出乘客人数显着减少的特征。
   然而,有着丰富春运经验和疫情防控能力的铁路部门,并未因此而放松对疫情的严密防控。其采取的措施之得力、布控之科学、工作之细致,深得上级疫情防控部门的肯定和旅客的满意:
   我们普及的电子客票,避免了车站因人群聚集购票增加疫情传播的隐患;
   我们所推出的提前15日购买车票,通过生成的二维码和刷脸进出站的举措,让旅客进出站更加方便;
   我们实行的车票网上退改签办法,让旅客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搞定全部流程,避免了人工购票的繁琐和现场聚集的风险;
   我们配置的智能红外线测温仪,让“无接触”测温广泛普及;
   我们实行的扫码点餐办法,让乘客只需使用手机扫码就能点餐,坐等工作人员送达即可,减少人员聚集就餐;
   我们实行的大数据分析研判“一日一图”运行策略。提前掌握各线路行程客流量等数据情况,保障旅客乘车不超员,实现了乘车人员在车厢内的“安全距离”。
   正是这种“智能服务”的引导和规范,乘车人员基本实现了“零接触”、不聚集、有序进出站的安全模式,保证了今年春运工作的平稳顺利推进。
   春运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而且是永远在路上。
   我相信,有国铁集团党组和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有成千上万名铁路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情服务,春运工作就一定能换来乘客舒心地回家和满意的笑容,也一定能赢得全社会的赞誉。
   祝愿所有归乡的游子、探亲的人们一路平安,也祝愿我们的春运载着伟大祖国驶向更加光明壮丽的未来!
   二零二一年二月六日

共 45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运是中国特殊的音符,从改革开放以来,春运大军如洪流滚滚,就像候鸟一样迁徙。作者是一名铁路干部,更感受到春运的紧张而有序的脉搏。从最初的探索性春运工作,铁路职工的无私坚守和默默奉献,铸就了现代春运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的社会里,春运是游子和家相连的必然结果,无数的游子在忙碌一年时要回家和亲人团聚,那种归心似箭和又一次别离相互交织,给中国社会带来多少悲欢离合。铁路职工更是为春运不停地坚守,特别是疫情到来的时候,铁路职工不顾自己的辛劳,坚守每一个防疫的门户,给千家万户带去安全和团聚。感谢赐稿丹枫,欣赏力荐美文!【编辑:丘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21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2-09 21:00:41
  又是一年春运高潮时,让人感受到了春节前的忙碌,特别是我们的铁路职工们为春运畅通不停地坚守与付出,给千家万户带去安全和团聚,他们的精神值得敬仰!为佳作点赞,同住新年快乐佳作多多!
梦锁孤音
回复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2-10 00:19:51
  谢谢社长老师点评
2 楼        文友:金华烟雨        2021-02-13 22:00:29
  以前春运期间,最怕赶上人多,赶上拥挤,赶上一票难求的情况,可是现在忽然发现,原来置身人山人海也是一种幸福,一种热热闹闹的幸福。相信迟早有一天,疫情会被彻底消灭,到那时候,我们也可以无忧无虑的跻身于春运的人流之中了!
回复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2-14 23:27:08
  谢谢老师点评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2-15 20:28:17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祝新年愉快佳作多多!
梦锁孤音
回复3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2-16 22:21:04
  谢谢社长老师鼓励
回复3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2-16 22:21:12
  谢谢社长老师鼓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