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徽州锅(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徽州锅(散文)


作者:鸿雁南飞 秀才,116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75发表时间:2021-02-13 06:24:34

【东篱】徽州锅(散文) 又到大年三十了,年的脚步清脆急促,由远及近。吃,成了过年恒久的主题,吃什么才不腻?小时候吃徽州锅,不腻反上瘾。
   多少情意,多少想说的话,都可以寄托在徽州锅的一锅汤里。
  
   一
   在徽州乡村过年,总是隆重而热烈。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为过一个好年而忙碌着。杀年猪、做米粿、冻米糖,还有徽州糕点顶市酥,这些忙碌,让平日里食不果腹的苦难日子,充满了温暖与希望。忙碌不觉饿,看年前弄回家的美食,心花怒放。
   徽州谚语“赶忙三十晚,清闲初一朝”,将忙闲划分得清清楚楚,所有人的忙碌,都围绕着家人的团聚和那香喷喷的年夜饭而展开。一家人,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劳作,为新年到来前作最后一轮准备。归乡途中的人,无论路途遥远,冰天雪地,无论身在何处,也无论道路崎岖,交通是否中断,他们都要回归故里,因为年夜饭上的徽州锅正洋溢着层层幸福的热浪,热浪在召唤着游子。人们总是喜欢这样想,徽州锅啊,充满了温情,洋溢着激情。
   在我的记忆里,徽州的大年三十,隆重而繁忙。父亲忙准备鞭炮,亲自挂到门楣上,说要亮亮眼。写好的春联,大门小门,还有猪圈门一个不落,窗户上也贴着“福”字,来一个满门红。家里再挂着灯笼,整个房子顿时鲜活起来,年味里的暖暖的喜庆气氛,是被父亲亲手弄起来的。不管当年收成如何,父亲说,都要给我们的生活披红,披红是为了来年。生活的希望,从来没有离开热爱家人的父亲。
   父亲还有另一项忙活,就是准备祭祖和拜灶神的所有香、纸。祭祀是虔诚的。我们则是忙着里里外外的打扫,犄角旮旯地方灰尘统统打扫干净,家里桌子椅子擦得雪亮,中堂也要换上新年画。过年了,虽然没几样像样的家具,却能收拾出好心情。
   父亲说,吃徽州锅,得讲究个环境氛围,不忘祖先,吃着安心;贴上春联,吃着喜庆;看着年画,吃着顺心;尤其在把徽州锅摆在了干净的器物上,态度最对头。这样,往徽州锅里填什么样的食材,都是最有食欲的,与其说吃锅子,不如说是吃心情,吃幸福。
   母亲说新年要有新样,得把头发剪好,收拾得利索些,人要精精神神的,还得早早洗个澡,一大早烧了大锅开水,我们也轮流洗着个干干净净,把身上所有阴霾、晦气统统洗掉。母亲说,孩子们围拢着徽州锅,就要干干净净,不能在锅里映一个个大花脸,母亲说得有点夸张,我总觉得是故意挑逗我们的食欲而已。
   徽州锅啊,是在父母的劳作和唠叨里呼之欲出的。越是铺垫得厚实,越是让人无法忍耐。我眼前总是出现徽州锅滚滚的热气,红红的汤煮场面,真的是欲罢不能了。
  
   二
   母亲则盘算着一家人的年夜饭,做出团圆饭的主题来,大年三十的饭菜是重头戏,必须融入太多的期盼和团圆的幸福。
   母亲钟情于徽州锅,也叫千层锅。只有过年、或新婚宴上才能品尝,而平时连想想都觉得是件奢望的事。
   母亲曾经讥讽我说,念书不咋样的,吃徽州锅也羞愧。当然,母亲是以此激励我们很好读书,天天向上。不过,说起徽州锅,总能想起一些读书出仕的名人来。
   这徽州锅,曾经熬煮的是一代代人的乡愁文化,融入了太多游子的情怀。一代文化巨匠胡适,经常约文化界名人在家作客,最令他引以为傲的是,妻子江冬秀对家乡的徽州锅做得很拿手,让胡适总忘不了故乡童年的味道。即使远在他乡,依然对徽州锅情有独钟。江冬秀亲自下厨,做出的色香味俱全的徽州锅,让客人们赞叹不已,给胡适挣足了面子。
   我最早熟悉徽州锅的历史典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山市成立之前的《徽州报》上有过介绍,徽州歙县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与绩溪上庄人胡适,两人同在美国,因都喜欢家乡的徽州锅而常相聚。
   行知与胡适有“六同”,同为安徽老乡,二人同岁,从小是同学,同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的高足,回国后同在教育领域工作。同是美国的异乡客,虽政见不同,但他们对家乡饮食文化的认同是一致的。陶行知先生也是胡适家常客,江冬秀烧家乡的徽州锅,让陶先生赞不绝口,胡适说陶兄啊,这锅在俺绩溪叫一品锅,陶先生说,这锅是徽州人特有的,我们徽州人都爱吃,就叫它徽州锅吧!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那就是一样的乡愁,浓浓的乡愁,都藏在徽州锅里,家乡的味儿缠绕了他们,也有了共同的话题。找到一处“共同”,足以让不相识的人变成熟稔,不相干的人变成一段故事的主角。
   美食与美名,在两位名人的交谈中升华了,故事的好,徽州锅的美,都无与伦比。从陶先生与胡适的对话中,总能读出胡适对家乡的那种偏爱,我们更能读懂陶行知先生的人品格局,这也吸引着我常去拜读陶行知先生关于徽州的著作。
   梁实秋,胡适的女婿。第一次进家门,按徽州风俗招待,便是这徽州锅。胡适说,你是绩溪的女婿,当然要用绩溪名菜招待你,这是徽州大道礼仪,可见胡适待客心诚,同时希望他记住这一方故土。
   梁实秋吃完,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介绍徽州锅:“一个大铁锅,口径二三尺,热腾腾地端上来,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饺,还有萝卜、青菜,味道好极。”丰满的口味,不加修饰地呈现,足以让我口齿生津。
   徽菜的那份美名与骄傲,在文化名人的交往中,让味蕾记忆增添了文化色彩,它的名声也随之传播天下。
   当年,胡适到美国留学时,为了感激恩师约翰.杜威,胡适请他吃了一次家乡名菜徽州锅。
   徽州有名人,徽州有名菜,是名人将菜肴推成了名品,还是名菜给了名人以饮食风味和情趣。难以说清了,但有一点,怀念名人就会想起徽州锅,吃着徽州锅,一定会浮现名人的影子。
   徽州锅就是这样走向世界名人的餐桌。眼下,人们吃徽州锅的情调更丰富了,有的餐馆,还专门推出了讲人文故事吃徽州锅的特色餐饮,据说,吃完还有赠送,都是徽州名流的著作等,还有纪念品,吃一顿徽州锅,成了一生难忘的经历。
  
   三
   徽州府城里东乡、毗邻绩溪,以及胡适故乡上庄一带,都颇为盛行徽州锅,这儿的村落,每逢重大喜庆,或迎娶、送嫁,必上的一道大餐就是徽州锅,当地人叫“吃大块”。读书之后,我去理解这个名字,与成语“大快朵颐”联系起来,但“块”与“快”是两个不同的字,说不通的。
   食不果腹的年代,这徽州锅里每只锅每人至少切一块二两的猪肉,亲朋们都围绕一张八仙桌子而坐,而精选食材,是徽州锅美味纯正白关健。童年时代,也有幸去邻近的绩溪亲戚家参加这婚礼,感受了吃徽州锅的盛大仪式。
   门口走廊上,用砖头支起一排排炉灶,上面支着两耳大铁锅,阿姨们忙包蛋饺,切着大块的肉,干豆角、豆腐包、粉丝、金针姑、笋干,都摆在锅周围。而食材的不断改进和搭配,也让这徽州锅的味更加丰满与持久。所有材料弄齐后,一层一层地添加入锅。让人们在吃的时候,总是惊喜锅里一层接一层的美味,层出不穷,又层次分明,这些食材味道相互烘托,相互作用,总能吃出一种醇厚的感觉来。干豆角、笋干必须有肉烧,才会更入味,而猪肉的油腻,被这些“干货”吸附了,吃起来更爽口更香甜。烧锅也很有讲究,得一次加足佐料,用柴火旺烧,一直烧到香气弥漫整个村庄,随风飘散,乡村每个角落都被香气笼罩着,让人一出门,就发急伸出舌尖,品一品弥漫在空气里的香味。大人们从不笑话孩子们,总认为孩子们这样的表现才说明徽州锅做得好。
   我从小很喜欢体验这吃徽州锅的滋味,尤其喜欢看十几个人同时开吃的场面,那叫一个壮观,哗啦啦,筷子拨动着一个水琵琶里的音符,音符入口,飞到了吃饭人的脸上。
   我们小孩也能围上八仙桌,各自都有兴奋与期待。接着只听倒酒师发言:各位亲眷、朋友,我接受东家委托,陪同前来祝福新人的亲朋,吃饭喝酒,你们远道而来,不辞劳苦。我提议,为祝福新人大婚,百年合好,儿孙满堂,我们干杯!倒酒师的角色,曾经是我的理想角色。现在,谁都可以做一次倒酒师,体会那种致辞的郑重。
   今天徽州婚礼,多是由礼仪公司主持,基本上继承了徽州锅的场面仪式,只是少了浓浓的乡情,不如在农村的家里,庭园里,老街上,胡同里,地点,成了徽州锅是不是吸引人的关键。围拢徽州锅的应该是乡邻,夹一筷子,亲朋相视,如果是陌生的人,这个动作就让人尴尬了。而我们孩童,哪还懂得矜持,酣畅淋漓,一会工夫,一锅美味底朝天了,东家管事的看了,才开席呢,大人们刚动筷子,我们这桌子上空空如也,场面上怎么也过不去,赶紧为我们再添上满满一大锅。
   幸福和满意,是徽州锅的内蕴主题,熟稔的人,心知肚明,相视一笑,就容易走进氛围,不必言说,心领神会。
  
   四
   大年三十,刚吃过午餐,母亲就把所有的食材一层一层地叠满锅里,一只硕大的两耳铁锅,下面放着碳炉,红火的炉升腾着蓝色火焰,锅里冒着热气,锅底咕嘟咕嘟地叫着,飘着香气。如果徽州锅不是滚热,我真的想揪住铁锅的两只耳朵,喜庆滑稽的样子全在耳朵上,据说,那耳朵也是用来听人声的,如果谁说了坏话,徽州锅就不开。当然,我们没有看见,只是民间吃饭时的一种禁忌罢了。
   年夜饭是要喝酒的,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最喜欢喝,尤其年三十则是酣畅地喝,母亲说是不要命地喝。也不知酒有多好喝,偷偷倒一杯一饮而尽,辣得满脸是泪。真奇怪,如此难喝的东西,怎会津津有味?父亲为了讨好过年的日子,过年的奢侈,过年是那顿徽州锅,总是锅里香,实在扛不住,所以就贪杯了。
   过了好一会,酒开始有甘甜的回味,还想接着喝,原来酒会上瘾啊?大人们爱喝酒都有酒瘾犯了,小小年纪染上瘾如何了得?于是我下决心从此不碰酒。而年三十还是要喝的,我们做小孩来点自家的酿米酒吧,推杯换盏总会增加些气氛。
   我们边喝酒,边吃着,这徽州锅越炖越有味,越吃越想吃,吃到锅底更是难以割舍,而除夕夜常常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烤着火熥,暖融融的冒着热气,不知不觉间见到了锅底,还有讲究,酒要下一杯,小孩子继承大人的习俗,父母看着徽州锅的面子,也不再给孩子们使眼色,弄怪脸了。两个叔叔家也早已开席了,去吃吃他们家的美味吧,于是我们又去叔叔家喝上几杯,叔叔家的锅加了新鲜冬笋,别有一番风味。边吃边聊,互相问候,这样几家一来二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菜也见了锅底,酒还这么喝着,一杯过来,两杯过去,忘记了时间,锅里煮沸不息,人们的欢乐就不灭,徽州锅,是可以助兴的,就像锣鼓,筷子就是徽州锅的鼓槌,擂响了生活的鼓点,唱响了日子的美好。
   徽州锅烧起来,就会营造出最美的意境,构成一首冬天的交响曲。心暖暖,人亲亲,意浓浓,菜美美,酒香香。徽州锅让所有美好的情意都踏着节奏跳起来,不胜欢喜。
   团圆饭在徽州锅层层叠叠的幸福感中意犹未尽,老人说要“坐岁”,等分岁再睡觉。而我们在急切等待父亲母亲的压岁钱,心里盘算着可以买几小串小鞭炮。那些年,没有春晚,吃好年夜饭之后,唯一等待的就是放鞭炮,小孩可等不了分岁,坐着就打瞌睡了,弟弟总是那么猴急,怕在熟睡中耽误了放鞭炮,晚上就穿上新衣入睡。母亲说,新衣服是要新年穿的,我那弟弟不情愿地又脱下来,放在枕底,只等远近一声声鞭炮惊醒,穿上新衣和父亲一起炸响我们家的第一声春雷。这个时候,我们都忘记了咕嘟咕嘟作响的徽州锅,鞭炮声,压过徽州锅的沸腾声。母亲总是默默地在家中忙活着,她在席上吃不饱,等这个时候,她在捡些剩下的饭菜胡乱吃一些。锅子里的热气也消散殆尽了,母亲就捞着锅底,凑合着吃一点。
   除夕的徽州锅,弄香了我们的过年日子;层层的热浪弥漫着屋子,此时,最适合诉说着彼此的思念,我想,就是过年的事务再怎么缠身,都不能挡住家人团聚的脚步。因为徽州锅已经蒸煮了一锅的温暖,撩拨着游子的心啊。
   母亲的味道,温暖的乡愁,徽州锅里的层层幸福,泛滥在心头。独特的徽州锅总在呼唤了我们,煮着温暖的岁月,煮沸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共 47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徽州锅,煮沸了幸福的日子,盛着人们的乡愁,作者深情描述徽州锅,叙述与徽州锅有关的故事,写得细腻精彩。徽州农村,年三十的饮食不管怎么丰富,都离不开徽州锅,徽州锅煮沸了人们的希望。在外的游子,不管路途怎么遥远艰难,都要回家团聚在徽州锅的周围。作者的父亲,年前不断忙碌着,一切都为了一顿开心温暖的徽州锅,要为一家人煮沸好心情。年前,要给我们这些孩子收拾干净了,就为了围拢在一个大锅的周围。母亲盘算着过年的饭食,农村人有了大事就凑在一起吃徽州锅,其盛大的场面,丰富多彩的食材,还有那欢乐的氛围,都令人难忘。年夜饭,酒当家,徽州锅陪伴着喝酒人,一直到午夜放鞭炮。徽州锅与过大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与亲情有着难舍的距离。这篇散文,主题表达鲜明,围绕徽州锅,写出了亲情于乡愁,写出了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幸福追求。问候画面感强,取材精美,描述细腻,感悟自然,语言朴实生动。徽州一地的风俗尽在一个徽州锅,文章创意构思精巧,是一篇精彩文章,推介赏读,了解徽州锅里的乡情乡愁。【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3 06:27:08
  想在雪飘飞的日子里,吃一顿徽州锅了。你也想吗?那先看看有何门道吧。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祝贺过年好,阖家欢乐,幸福美满,牛年大吉。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2-13 07:07:37
  鸿雁老师的文越来越有味道了。老师当地的美食,真的让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这徽州锅里的特色真的值得去大书特书。一家人的团圆饭可是够热烈,够火爆。问候春暖,谨祝老师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3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2-13 07:10:37
  感谢怀才老师精心编辑,倾情雅评推荐!徽州锅是乡村民俗的美好传承,无论离开多久,走得多远,有了徽州锅,总能记得回家的路。怀才老师宏观把握,精心润笔,让家乡徽州锅更加出彩。向老师致敬!祝老师春节愉快!
4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2-13 07:13:55
  感谢孤老师师泼墨雅评,看老师写了东北吃大席,先押宝。我便想到那盛大的场面,乡村的大餐总是那么感人。祝老师新春愉快!
5 楼        文友:鸿鲲        2021-02-13 07:17:04
  感谢鸿雁老师,给东篱添了一份徽州锅。深情雅致的文字,于孤独男孩的东北风外,又添了一份道地的徽州情。东篱缤纷多彩。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3 07:22:53
  傻傻地问一句:这精美的徽州锅是否可以快递?
怀才抱器
7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2-13 07:23:37
  感谢鸿鲲老师驻足赐墨!徽州人特别钟情徽州锅,成了乡村做大事的一道靓丽风景,我们有责任传承好!祝老师新春快乐!
8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2-13 07:27:50
  谢谢怀才老师,这锅的发展,应考虑与时俱进,把食材备好,快递了,只要客人拿回去旺火一烧,就是绝美的舌尖美味,该多好!如有一天实现了,我希望年年给您寄!
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3 07:34:49
  谢谢鸿雁的安排,心领了,期待着。不过,邮寄至胶东,是不是少了点什么?少了乡愁啊,可也好,多了一份友情。我老琢磨这徽州锅的特色,颇似胶东的“锅贴鱼”,鱼在锅底,没有浅水,静卧着,不舍得下筷子。不过,锅边贴着喷香的玉米饼子,大圆里盛着小圆,也是团团圆圆的样子。如果两个“锅”同时上桌,怎么样?
怀才抱器
10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2-13 07:39:16
  怀才老师的设想,把各地文化基因融为一炉,一道道美食,就是一道道文化大餐,真是很妙!
共 26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