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此生攒足一泡尿(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此生攒足一泡尿(散文)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824.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804发表时间:2021-02-16 09:04:34
摘要:尿,也寄托着人类性格中某种偏颇的高级情感。人尿得再高,高过自己头顶,甚至高过别人,尿最终也要落地;尿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象征和深层寓意。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敢于表达自己喜不喜欢哪个人,愿不愿意见到或与那人握手,就是尿不尿他!


   一、天
   尿,纯属是生理的需要,成为人正活着的标识。此生为人,谁不识得这一泡尿?
   这一生的启端,就必须要从一泡尿开始。从啼哭中的第一泡尿,到快活过完撒尿和泥巴的童年日子,直到坚持着憋着一泡鼓鼓的尿水、还得毕恭毕敬听完领导训话再飞奔入厕的青年时光,再到为打败前列腺而争取一泡尿在痛苦斗争的中年;直到老年,习惯所然的每一天,还是不敢坐的走的离厕所远些的地方,以便一有尿意就能迅速跑去,解腰带、脱裤子,长吁一口气,再到神闲气定继续看完电视节目。
   尿此人生,便了此人生;尿不尿,尿多少,在尿也在人;有情无意,有恨无仇,尿到最后,还是由尿人裁决。玫瑰人生也罢,狗猫人生也行,总之,不管再说什么,老了便老了,老了便明白,这泡温热的尿,从此随着我走完这并不太长的一生。
   送过很多逝者,他们总会坚持着,直熬到灯油皆尽,才不屎不尿地脱手而去。他们省却了污秽糊身、也避开儿女擦身的麻烦,不留遗憾地干净离开,绝不留人生一点污渍,这种人会让活者觉得死而无污,多多少少地保留着一份美好的印象。
  
   二、地
   母亲患病身体卧床后,将近二年时间,最大地问题是尿;至今,仍在苟延残喘的日子里与尿一起活着。八十多岁的老人,居然会花掉一生的时间,用自己的意志和精力,不屈不拱挠地和尿做着坚决的斗争。
   她是从年轻时开始,就和尿关系有了密切的关系。戴着地主帽子的外公,天不亮时就挎着粪筐外出,捡拾着路人和牲畜们不慎留下的粪便,然后深深地埋进自家地里,以此鼓励庄稼好好生长;当然,他家地里长出的庄稼也对得起老人家,油旺的杆壮、苗绿和穗头大,绝对比下了邻家的庄稼。同时,他绝对不允许家里的事,就是哪个孩子出去解手;即使跑到人家去玩,即使放学的路上再憋,也必须揣着这一泡尿回来,解到自家地里的菜园子里。如果回家没有去尿,他就会立即斥问,接着就是来一次说不清什么样的惩罚。他这个地主当的,虽然一生没吃好、没喝好委屈自己的家人的肚子,却还让自己和家人的肚子饱受委屈,一泡屎、一泡尿也要憋一天,更把肚子弄的生疼,仿佛这一天的记忆就为了一泡尿。
   母亲的尿,自始至老以影子一样的陪伴,穿透了她一生的所有时光。尤其是中年时份,身体开始不好,老有点点的尿意,她从不敢离家太远,生怕尿来时没地处方便。有时,尽管口渴,看着别人喝,自己却不敢喝太多的水,顶多只啃个黄瓜西红柿,聊以解渴。所以,只能以农民的身体,充满一生遗憾地委身于家门前的那片土地上,种地种庄稼,种树种蔬菜,种小麦葵花和打瓜,所种作物除满足自己的吃用,更多用途就是找到市场,和商贩讨价还价卖个好价钱。
   及至年老,从连队搬到城市住入楼房,却因为高血压的缘故,天天吃药,虽不多喝水,尿似乎变得更多些。可是,好在卫生间就在眼前,即使正看电视、正在和人说话,尿意突降的一分钟内,也能起身几步坐上马桶,不至于落得浑身荤骚,少惹儿女一片埋怨。前年,母亲得了脑梗,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需要孩子们白天搀扶、晚上接尿;加上降血压的药吃得勤,尽管不敢喝水,尿还是多得让她自己都生疑。不喝水,少喝水,润润嘴唇的喝法,是她对尿的最大抵抗,每天的晚睡前,能少喝就少喝,能不喝就不喝,尽管喉咙干得像三伏在的大地,她如同知错就改的酒鬼,绝对看着不喝。得病后因为接尿的事情,更是弄得她提心吊胆。我在照料母亲期间,每天早早晚晚间,都要给她洗十几条尿布,换二次尿不湿,再铺几次纸尿垫。因为纸尿裤和纸尿垫的成本高,我不得不给她天天换尿布,成天和尿水打交道,天天闻着刺鼻的气味,用洗衣粉把手泡得发白发肿,阳台的晾晒架上,尿布林立如同联合国门前的万国旗。推着母亲外出,与广场上晒太阳的老人们谈话,他们也说自己的尿多、背部有褥疮,从不敢多喝水,这种受尿折磨、被尿左右生命的事情特别普遍。保姆、照料的孩子们采用最多的还是纸尿裤,一天二换,早一次,晚一次。尿充满了他们的生活,也成为他们与世界的最后联扯。
  
   三、人
   人与尿的关系,说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尿,做为废物来源于人体,又以养份的状态归于土地,最后又充满食味地回归于人的肠胃食道。尿之轮回,尿之圆满,甚至尿之功用,不亚于神奇的上帝之手。尿又是中医眼里最好的东西,既能显出查验者身体的健康与否,也体验到人类食肉食菜的生活状态如何。从尿渍的色泽中看病情,从尿的气味上知病理,从尿量多少看病根何在。
   在我们苟且偷生活命的过程中,尿始终与人之间情同父子手足不断,热如情侣两厢萦绕不休。你诞生后被父母照料时撒下的尿滴,你照料婴儿孩子身上沾满的尿渍,孩子照料年老的你时留下的尿迹,尿又一次成为人生在某种寓意里的轮回。
   是人,就有进有出,有粮有便溺,除了肚子里有屎,还会有尿,尿不分你我。再高级再低级的人,上至尊世君王,下到引浆百姓,都必须面对尿的问题。何必把这些事情神秘化?君王的屎尿,无非有专人接着,送入专门的恭所处理掉了。百姓的屎尿倒是平凡,泡在木桶塘池里沤烂发臭,然后就入进粮食地,再高级的人,再讲究的嘴,也知道这嘴里的东西来自哪里,由什么东西供养出来的。
  
   四、众
   尿,寄托着人类性格中某种偏颇的高级情感。人尿得再高,高过自己头顶,甚至高过别人,尿最终也要落地;尿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象征和深层寓意。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敢于表达自己喜不喜欢哪个人,愿不愿意见到或与那人握手,就是尿不尿他!虽然都是男人,伸手从裤裆里掏家伙撒尿装回去都很方便。可是,真的要尿不在一个壶里,也真是一件顶麻烦的事,顶牛对立、吵嘴打架、延工误事,浪费的就不止是一个壶啦。俩人都可以共事一主,却不能在一起共主,不愿意一起,尿性之高这般明了,自然会让主事者不能不出面,思量如何分而治之、嘱目以待。老百姓更简单,咱俩尿不在一起,怎么能做专卖、做朋友,在一起做事情?这样的尿性表达,当着面就直接地省掉了一个尿壶。若是人类大同、结果良好,人与人之间性格相投,能齐刷刷地尿在一个壶里,自然令人心中皆大欢喜。尿友们见面,顾不上握手问好,直接上手见一个抱一个,好不快哉!这尿,这壶,这齐刷刷,世界绝配呀!
   中年后,常为患上前列腺病症的人犯难。站在腥臊的尿池前拼命用劲,脸如煮熟的螃蟹,苍松一般半天不动,日转星移,终于听到叮叮当当的尿滴声,这副受难的样子真的让人替他们可怜,也让自己的心中顿生出无尽的恐惧;这串珍珠般的、穿过前列腺漫长曲折而狭窄小路的尿,绝对是这些人对生活困难重重的最大突破。我有一个老领导,退休后不慎摔伤住院,出院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发明自动床,床的最核心技术,就是处理卧床病人的屎尿。他躺在病床上的那一个月里,肯定没少考虑到尿,没少想自己的养老问题。
  
   五、难
   道在屎溺!庄子说这话时,凭的不仅仅是自我的感觉,而是一份圣人顾眷后世的怜爱大情。
   《诗经》有云:“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我小的时候自我管控能力很差,常带着小伙伴用尿水和泥巴,或者齐整整站成一排比赛撒尿,看谁尿的高,或是学着部队的样子整整齐齐地蹲着拉屎尿水,从没把尿水和尿水的家伙当成什么好东西,甚至潜意识地当成一种累人赘身的器官。有时,又不得不被这些尿事纠缠不休,尤其是风高月黑的冬天,怕冷怕黑怕鬼不敢出门,偷憋着一小泡尿水睡觉。半夜时分,总有对着墙角尽情撒尿的梦境如约而来,然后一喷冲天;放开的那份痛快,速瘪的那份舒服,炫晕的那份尽情,是一个学生的文字能力无法表达出来的事。当然,第二天的结果肯定不妙,炸雷骤起,哭喊嘹亮,全场乱拳,一顿臭骂;然后,我会鼻青脸肿地自己提水洗单子、晒被褥,看邻居人家和同学们笑掉一大堆下巴。夜晚的尿,是人借着梦,对生活发泄出的最大不满。
   撒尿地方了标识着人间的区别,只是人不说,你不知。前半生运气好,没有体谅到底层下属的苦楚,在楼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方便,顺便又对每一扇内的人,细看一路的众生风景。从小县城进入大城市,到了最高机关才发现,恍然明白原来的自己,也曾享受过权力和职位带来的利益,却不曾感谢这些暗于心计的人为安排。没有哪个有权力的人物和部门,他们的办公室会紧靠或正对着卫生间大门,只有像我这样已经被边缘化、才入机关的小人物,才有资格被安排在这样的地方。七、八年间,我坐过的办公室,不是在卫生间的对面,就是在旁边,最好的一次是在侧对面。天天看着领导的身影从另一头缓缓走来入厕,天天听着别人在卫生间里发出的肆意的声响,天天闻着渗和着樟脑气、屎尿混杂的气味,我就像战斗在敌人内部的潜伏者,熟悉了本楼层里每一个男女方便时的特征。甚至他们不知道,我却不回头转身,就能从声音和动作上辨别出谁来。当然,这份窥视的特长,我只能深藏于心,从不敢亮相于人,否则,我面临的将不再是提水洗单子、晒被褥、听人家笑话这样简单的结局。
  
   六、归
   这泡水尿温温热热地存在着,从没有丧失和离开过一天,贯穿着我整整的一生;身体的承重、时间的温度、生命的出入,甚至包括了精神的隐忍和尊严的获取。我觉得,它早已远远地超越了一种生理意义的极限,正在日渐衰败的萎缩里,成为一件充满灵魂气息的器官。极尽张扬的饲养,带着养份慢慢地融入血管,流入肺腑,深藏于灵魂之体的隐秘之地。
   如果哪一天,尿不再继续烦我,我会顿然觉得轻松万分;当然,我更不会再生故事,去烦恼它们。两者相忘于路,两情永不再遇,何曾不是一种天道人生?
   尿,从某种证明自我或表达世界的角度,就是我们的温暖人生!
   二〇二一年二月三日于乌鲁木齐市

共 38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泡尿,洋洋洒洒写了近4000字,比国家著名作家蒲钰老师写的那篇《板栗山红了》里边的一泡尿还长了一千多字。天地人,众难归,一泡尿,尿出了时代背景,一泡尿尿出了人生。尿,通俗点,就是人体排出的废物无机盐。深奥点,就是看谁尿得高,尿得远。人有人分,尿有尿途。尿是一门大学问,大到可以在哲学里深入研究,国学里相互探讨。尿道,通俗点,就是那物件的管路,没有尿道,是尿不出的,人也会被憋死,你家那块地也会少了肥料。所以尿道很关键,尿道是人生待人接物,处事方式的高深境界。没有一点尿道的人,在如今混杂的社会里,是很难吃得开的。所以,尿和人息息相关,它包罗万象,意可指点江山。尿是一门大学科,在生活中,在事业里,在身体中,在社会里,它无处不在。精彩好文,文章内涵深奥,描写细致细腻,生动精彩,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 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1-02-16 09:06:30
  一篇实力佳作,很有意义哲理的文章。问好老师,祝新年快乐!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