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牛年追溯牛的恩怨(散文)
在江南,很多人都知道牧童这个形象——一个束了两条小辫的孩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行走在乡间路上。只见他从斜阳当中缓缓走来,一副悠然自得的浪漫。
在我六、七岁时我也做过几年牧童。放的是一条两岁多的小黄牛。那时它是少年,我是童年。之后我的童年一直伴随它到我变成少年,它变成老年。
但我跟这小黄牛之间丝毫没有那种牧童的浪漫。
因为它有个爱偷吃农作物的习惯,这种习惯经常会让我遭到大人责骂,重则还要挨揍,尤其会妨碍我自由玩耍的欲望。最令我不满的是,它从来不让我骑在它背上。
我唯一的任务是不让它超出我控制的范围——不准他危害别人的庄稼。因此我们之间只有束缚和反束缚的斗争,只有我拿着棍子你追我赶的对立之恨。
然而,不管我如何拿棍子咬牙切齿的抽他,甚至虐待它,它也没把我放在眼里。毕竟它的体量比我大得多,无论力量还是速度都远超我这个小屁孩,或许为此它根本看不起我。有时我把它拉近眼睛对视时,里面好像就没有我的影子。
尤其当遇到外来的公牛时,它立即就会向对方开战。拖不住也拦不住,让我胆战心惊,还得躲得远远的。
如果它打赢了对方逃了,还会洋洋得意的“哞”几声,这时过去就抽它一棍子;如果打输了,我就在一旁对它幸灾乐祸。
尽管它比我强大,但是我当时也是瞧不起它,因为我始终认为它是没有智慧的。
当然我也有吃亏的时候,当遇到一个大人深宽的水沟时,它轻轻一跃就跳过去了,对着别家的庄稼一顿狂吃。而我必须找个比较窄的地方跳过去。当我刚跳过去时,它立马跳了回来。当我跳回去后,它又跳了过去。如此来回五、六次,把我搞得精疲力尽又气急败坏。
这时我忽然想起,它不是完全没有智慧啊?
总之,它消磨了我快乐的童年,束缚了我的天性,尽管未必都是它的错。
直至有一天下午它突然倒在了田野边的草地上起不来。听母亲说,当时它被人拉着刚犁完地。
那时刚好我放学,我想应该去看看它是怎么回事。
当我赶到它身边时,它看着我试图想站起来。可是身子刚离开地面就踉踉跄跄又倒下,几番努力之后就彻底不动了。
突然,我看到了它在流泪,是一大串眼泪夺眶留出。我不单看到了它的泪光,还看到那泪光里的我。
我吃惊于它怎会像人一样流泪?此前从未见过它流过泪。曾经因为它趁我不注意玩失踪了一天,害我不准吃饭也饿了一天。我把它固定在树桩上往死里抽,它也没有哼一声。
我蹲下身子对视它的目光,那目光复杂极了,我力图领悟其中所有的含义——
是乞求还是悲伤?是孤独还是劳累?是痛苦还是告别?
这超越了我这个还是懵懂少年的理解能力。但在这一刻,我知道我们达成了和解。
我也把此情景永远铭刻在了脑海中。
后来忽然意识到它和我是一样的生灵啊!可我们从来就没去想过它会有什么感受啊!
后经解剖,发现它有严重的胃溃疡。它是病死的,也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累死的!
苍生皆苦,谁来为众生立命?我有此心,却无此力,呜呼!
只能值此牛年之际,祭奠那些痛苦逝去的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