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情】年味饺子(散文)

精品 【八一•情】年味饺子(散文)


作者:华为 秀才,184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62发表时间:2021-02-19 08:29:28
摘要:一碗饺子一片情,包着饺子年味重!

【八一•情】年味饺子(散文)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过腊八,我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早早地准备好年货,然后掰着手指数着日子盼着年三十的到来。过年就意味着团圆、红火和热闹,所以年越近就越想念老家想念父母。
   等到了三十这天,我早早领着妻儿,带上一大堆年货,兴冲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离家越来越近,脚步也越来越轻快。当我看见村口的大槐树和大碾盘时,心欢喜得就像飞起来一样。“近乡情更怯”,走进村子,脚步反倒慢下来。领着妻儿慢慢向家走去。遇上长辈或儿时的玩伴,就大声打着招呼,一片笑声里透着亲热。伴随着不断响起的鞭炮声,看到父母站在门前翘首期盼,心里的温暖瞬间溢了出来,化作一声呼唤。
   “爸妈,我们回来了!”
   父母看见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可总用袖口擦着眼角,那是欢喜的泪水在父母眼里流淌。院里院外一如既往地干净整洁,红对联、红灯笼、红喜字、红窗花让院子里到处都透着喜气。把年货和给父母置办的礼物放进屋里,孩子们撒着欢的玩闹也不会有人管,要的就是这个热闹劲。母亲每次都会摸摸我的头,亲亲我的脸,然后领着爱人去厨房里忙碌。过年的饭菜色鲜味足,大多都提前预备好。但有一样美食是不能提前预备的,必须现做现吃,那就是饺子。
   在我们老家那里,饺子又叫“疙瘩”。小时候吃的“疙瘩”大多数是用萝卜、白菜做的素馅。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疙瘩”馅里才会出现大肉。那时候的农村,也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能尝到肉味。等我工作成家之后,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了,也不用等到过年,平时想吃肉就买,只是不如过年吃肉那么香那么美。我想,不是因为肉不好吃,而是多了年味多了亲情。以此类推,过年吃肉香,那过年吃饺子呢?绝对是更香的。因为除夕夜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绝对是过年的象征。只有吃了饺子才算进了新年的门槛,所以这除夕夜的饺子,比其他时间吃饺子更有年味更有意思。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每到三十晚上,母亲就开始和面、剁馅、擀皮、包饺子。姐姐和哥哥也能帮着母亲一起包饺子,而我则负责抱柴烧锅。等我们都成家立业之后各忙各的,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团聚。那时候,父母也还不老,一见孩子们都回来了,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父亲把所有的吃的喝的备足,母亲把能提前预备的都预备好。只留下饺子没动,要等着全家人一起动手包呢。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当院里院外的鞭炮声响成一片的时候后,往嘴里塞上一个刚出锅的肉饺子,咬一口,那香味窜到心里,不喝酒都醉了。
   如今,我已不用再回老家过年了,那条回家的路在我的记忆中就像老家的院子一样渐渐荒芜。时光从你身边拿走一些之后,总会留下一些作为补偿。我父母在的那个家没了,但是我和妻子成了孩子们眼中,家的象征。每到过年的时候,他们不管身在何处,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只因为,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今年学校要求我们少去公共场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会,于是决定把今年的年夜饭改在家里吃。除夕这天,妻子一早起来就在厨房里忙碌。我有心帮忙,又怕妻子嫌弃。妻子在蒸馍擀面方面是个好手,妻子太能干的结果就是把我惯得啥也不会做。以往我进厨房,顶多是洗个碗,剥蒜捣蒜泥,然后调蘸汁,为吃饺子做准备。这已经是多年的习惯了,今天我打算动手帮妻子包饺子,可一时不知如何入手。妻子看出我的意图,随手把蒜递给我说:“该干嘛干嘛去,别捣乱就行。”
   厨房里热气氤氲,望着嘴里嫌弃我,可满脸都是笑容的妻子,我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围着父母包饺子的情景。想想那时,母亲也总是叫我剥蒜捣蒜还有烧火,从没教我包过饺子,大概是因为我手笨,怕糟蹋了面和肉馅。我成家后,母亲的这个习惯被妻子完全继承下来。所以和面、拌馅、擀皮、手包、煮熟、吃,这包饺子的六大步骤里,我能参与的就只剩下吃了。以前可以在酒店订年夜饭还好说,饺子是现成的,可今年是在家吃这饺子就得自己包了。再说孩子们过年回家冲的是啥,不就是冲着父母亲手包的饺子嘛。
   认识到除夕夜的饺子意义非凡,这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祝福,怎么能让妻子一个人包办呢。于是,我从妻子手里接过了菜刀。见我主动剁肉馅,妻子有点惊讶,又似乎有些受宠若惊。等她明白我的心思之后,脸上的笑容就更多了。我剁着肉馅,妻子揉着面。我俩不时对视一眼,微笑一下,忽觉这除夕最温馨最浪漫的事,莫过于夫妻两个一起给孩子们包饺子了。年味有很多种,而父母在除夕夜为儿女亲手包的饺子,应该是孩子们心中最期盼的年味吧。因为这带着年味的饺子绝对是一家一味的,所以才会让孩子们记忆尤深。
   我是懒人有懒福,找了个做饭好手做老婆。什么擀面、蒸馍、做菜、包饺子,她是样样精通。妻子包的饺子,不仅样式多,花色各异,而且饺子馅的食材也是包罗万象。除此之外,她做醺汁的调料也是做到了极致。
   或许是妻子的手艺把我的口味养刁了,又或者是我太过思念父母了。尽管妻子变着花样地给我包饺子吃,但吃起来总感觉与儿时的味道有所不同。我心里明白,这不是因为妻子的手艺不好,是因为我心里总怀念母亲在除夕夜包的饺子的味道。
   也许岁月就是这样,珍藏的记忆越少,就越显珍贵。母亲最后一次给我包饺子并非除夕夜,而是是在2014年的8月。那时地里玉米还没成熟,父亲在院外东边的菜地里拾掇种下的青菜。在他们辛勤经营的菜地里,豆角、茄子、辣椒、西红柿长得正欢。
   我把从镇上买回来的猪肉放在桌上,跟母亲说想吃她包的饺子了,母亲笑着说我是馋猫,我开心地出门爬到村外山坡上挖小蒜去了。
   人常说“八月小蒜,香倒老汉。”当我刨了半篮子小蒜到家时,母亲已把猪肉洗净切碎。看到我刨回的小蒜,母亲立马改变主意,说中午我们吃小蒜饺子。于是父母忙着择小蒜、洗萝卜,恰好妻子回来,便忙着和面。而我想要帮忙却被母亲和妻子赶到院子里,重复着我儿时的技艺,剥蒜瓣,捣蒜泥……
   当母亲把切好的小蒜、萝卜掺进肉馅时,我就自告奋勇帮母亲剁肉馅。母亲没有阻止,只是笑着。然而当我挥起刀,当当地把案板剁得山响时,母亲皱了皱眉对我说:“你怎么还是毛毛草草的,这么剁能行吗?"
   我不断地起刀剁下,不一会儿肉馅就砍的摊开了一案板,但大大小小肉馅还是不均匀,切好的小蒜似乎还有点藕断丝连。妻子接过刀将肉馅铲卷到一起,妻子剁馅的声音和母亲的如出一辙,母亲满意地点头,直夸妻子是个巧媳妇。
   我的脑海里思绪万千,可手却一刻不停。尽管我的包的饺子一个个歪七扭八的毫无美感,尽管妻子满嘴嫌弃,可还是把我包的饺子端端正正的地摆在盖帘上。
   突然,小儿从客厅冲进来,抱着妻子的大腿跟妻子撒娇,如同我儿时抱着母亲的腿一样。猛然间,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共 26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如今的饺子已经算不上稀罕的美食了,但每年除夕夜初一早上,人们还是习惯吃饺子。这个习俗已经传承了上千年。仿佛不吃这一口饺子,这年就像没过去一样。于是,饺子的味道就成了年味里历久弥新的味道。作者说的不差,这道年味,必须手工包成,也必须是一的。这样的饺子吃在嘴里年味才浓,过年后远行的游子们,才不会忘了家乡忘了父母。饺子的味道已经成了年味的标志,也一代接一代地在人们心中传递。用饺子指代年味,虽然并不全面,但也算恰如其分。感谢作者,为我们呈现出这样一篇散发着年味的文章,让这个即将过去的新年得以延续。【编辑:燕山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225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客        2021-02-19 08:36:29
  浓浓年味,款款深情。
燕山客
回复1 楼        文友:华为        2021-02-20 21:53:20
  感谢燕山客老师的指导和编辑,为八一加油!
2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02-19 10:22:22
  即使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过年还是必须吃一顿饺子。有饺子,才有千年不变的年味。饺子里融合了母爱、亲情。一句话,饺子是个团结饭,一家一个味,吃出了亲情、友情、爱情。喜欢老师朴实的文笔,怀旧的味道。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回复2 楼        文友:华为        2021-02-20 21:54:27
  谢谢您的点评,我的进步离不开您的支持!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02-26 08:59:20
  饺子好吃,过年的饺子更有特别的意义,意味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是全家人的期盼!文字亲情浓郁,温暖入心。好文章欣赏学习了,祝老师元宵节快乐!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
淡淡的云彩
回复3 楼        文友:华为        2021-02-26 16:45:11
  谢谢老师的指导和点评,再次衷心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
4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1-03-06 17:08:57
  恭喜老师散文摘精,欣赏来迟见谅。年的味道也是水饺的味道,更是亲情的味道。老师的文章,读来让人舒适、温馨的文字,浓浓的情感,精彩的描写,珊瑚学习了。问好老师,春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5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1-03-18 07:52:40
  过年的饺子,有着更温暖的含义。赏读老师佳作,朴实处皆是情,满满温馨。问好老师,祝春日快乐。
小小莲儿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