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二月小集(随笔)
贾浅浅的诗
记得,鲁迅曾在他的《半夏小集》中说,“譬如画家,他画蛇,画鳄鱼,画龟,画果子壳,画字纸篓,画垃圾堆,但没有谁画毛毛虫,画癞头疮,画鼻涕,画大便,就是一样的道理。”
先生似乎是对今天文坛乱像说的。
浅浅写屎尿诗,是她的自由,她的爱好,她的审美,与我无关。问题是,一,她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贾平凹的闺女。二是,这诗,竟能在全国作协权威诗刊发表并有人肉麻地吹捧:“有的人可能写了一辈子,也未曾像她这样天然地靠近诗歌本身。”三是,对此,文学家们大都在沉默。或是说:你们懂诗吗?!
是的,我不懂诗,但我知道冬冷夏热,饭香屎臭。
其实,自从那年,“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这诗获“鲁迅文学奖”后,我就不再读诗了。利益交换,文明堕落,圈圈主义,指鹿为马……
黄钟尽毁,瓦釜雷鸣。现实的中国文化到了如此地步,却是我痛心疾首的。痛心疾首的还有对那个不知饭香屎臭的拼命捧臭脚的作协。
我又想起鲁迅先生的另一句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鲁迅:《人生论》)
世无鲁迅,我更加痛心疾首了。
附:浅浅的诗
“裤裆体”的称谓来源于这首《日记独白》:
迎面走来一对男女
手挽着手
女的甜蜜地把头靠在
那男人的肩上
但是裙子下
两腿间流出来的东西
和那男人内裤的气味
深深地混淆在一起
“屎尿体”的称谓来源于这首《郎朗》:
晴晴喊
妹妹在我床上拉屎呢
等我们跑去
朗朗已经镇定自若地
手捏一块屎
从床上下来了
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
坑
“拉姆真好看,她那么能干,上山挖药,冰雪泥土里爬着,又是那样疼爱孩子,心疼家人……这样的女人,本应该是世间珍宝。”“拉姆很贫困,哪怕遭受家暴,她在直播时依旧笑容满满,乐观自信……”
她却被丈夫浇汽油给活活烧死了……如果拉姆还活着,拉姆此刻会在山上挖羌活。一种半人高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叶片像鸟儿的羽毛一样,根茎晒干后,可以入药……羌活根深,常常要用手挖,山上多雨,土壤潮湿,几个月下来,手会开裂,乃至烂掉,脏污用肥皂使劲搓也搓不掉。拉姆在短视频里有点怯怯地说:“手很脏,勿喷,因为是挣钱的手。”
同样的女人,我给你说说另一个“拉姆”。她曾是上海一家大型媒体的记者,一个知识女性。她也遭遇长期的家暴凌虐,她常常被丈夫打得鼻青眼肿尿失禁……她的丈夫是一个牧马养蜂的康巴汉子,一个文盲。
她只是偶然在一次藏区采访时遇到了他。蓝天上飞翔着雄鹰,远方是巍峨的雪山,风吹过广阔草原,格桑花在风中摇曳,嘤嘤的蜂儿追逐着花……野的剽悍,或是壮实的彪悍的马背上的他成了她眼里的爱情世界,甚至,野蛮都成了她心灵陶醉的浪漫。她读过一首诗“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只身打马走过草原……”
后来,她远嫁了,远嫁到了草原。她嫁给了她心目中的爱神,那个康巴汉子,她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后来她成了另一个拉姆,她叫马金瑜。
后来,她写道:
“和我一起工作的藏族女工,大多是这样的,头发蓬乱着来上班,脸被扇肿了尿失禁;在巷子大门口,被掐住脖子,膝盖顶住,男人的拳头,一拳头一拳头砸在脑袋上,散落的头发已经遮住了脸,背后墙上的石灰不停抖落在头发和脸上;大白天,男人冲进来,手里掂着菜刀,醉得摇摇晃晃,要把这里干活的媳妇砍死……”
人生读书糊涂始,她把故事当成了人生,把远方当成了爱情。文化遇到了文盲,爱情嫁给了野蛮,精神的放飞却折了青春的翅膀。曾几何时,马金瑜的故事曾在行业内传为美谈,可叹的是,如今拖儿带女伤痕累累的她,在比风还远的远方迷失了自己。她对打她的丈夫说,不要打我的眼睛。总想着,有眼睛,我还可以写字,养活孩子。“没有呼吸,我很快什么也看不见了,眼前是黑的,也许已经昏过去了。
等我再次睁开眼的时候,他在床边坐着,我看不清表情,我闻到了臭味,我已经被掐得大小便失禁了。那是一个中午,阳光还很好。”
在那个地方“女人没有说话的权利”。那个县城离黄河很近,每年都有跳河寻短见的媳妇。
她写她的孩子:“智力发育迟缓的老大,在七月炎热的中午,穿着冬天的棉裤,衣服里面的大便已经干透了,成了硬壳,孩子一个脚踏拉着布鞋,一只脚穿着一个大拖鞋,身上已经很臭了,孩子手指头疼,带去诊所的时候,孩子的手指甲轻轻掉了,指甲下面都是脓水,孩子已经不知道疼了几天了。老三还小,牙还没有长起来,孩子父亲给孩子塞了一块很硬干透的馍馍,老二的球鞋没有鞋垫,里面就是一格一格的硬塑料鞋底……”
我不想去赘述她痛苦的遭遇……我只想说,花田月下的爱情不是锅碗瓢勺的婚姻,文化难敌愚昧,二次元和三次元本不就不在一个平面上【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我只是难以理解,当马金瑜忍受丈夫家暴肆虐的那些年,一七年的时候,马金瑜去大学里演讲,她还告诉一群毕业生:“你们要相信爱情,不要怕冒险,哪怕下一步是悬崖,不要怕,跳!”跳啊……杜丘,你看,你看多么蓝的天啊。一直走下去,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走吧,一直向前走,别往两边看……突然,我想起日本的电影《追捕》。
不说人性的虚伪和丑恶,我只说:文化是个坑。仰望星空可以,可你要随时注意脚下的路。
注:二次元,二维的虚幻的动画世界。三次元,三维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
清澈的爱
在喀喇昆仑山上,18岁的戍边战士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
看着照片上小伙子露着两颗虎牙的阳光灿烂的笑容,我鼻子酸了,似乎要落泪。
烈士陈祥榕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春节刚过,2月19日,解放军报刊发报道《英雄屹立喀喇昆仑》,披露4名解放军官兵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卫国戍边牺牲全过程。印军越境,“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团长祁发宝头部遭到重创。在战斗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我军后援赶到,一夜激战,80人击退敌200余人的进攻,印军丢下死伤的20多人,狼狈溃散,逃过河去……这本是发生在去年六月的边境冲突,为何时至今日才对外公开?当初,中国怕刺激印方,不想扩大事态,你想想,他们又一次惨败,如何给国民交代!终于,春节期间,边境谈判结束了,双方撤军了,我国才公开了去年六月冲突的真相,也是为了回击印度不断的歪曲、渲染和炒作,澄清他们对国际舆论的误导。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常说,让人难免耳俗。春节,烈士魂归故里,让我们再次泪奔:军人身后就是万家灯火,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是祖国的安宁。这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事,就在今天。
他们和我们常人一样,心怀着美好和幸福,陈红军烈士还有四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肖思远烈士一直憧憬要娶上他心爱的姑娘,但很可惜没有能够等到这一天,而把生命和青春永远地留在了青藏高原。钢铁战士,民族英雄,血肉之躯,舍身戍边,他们为了谁?
“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为什么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一名B站网友的感言让无数人泪目。记住陈祥榕烈士的这句话吧:“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是的,我们欠他们一个清澈的爱,清澈的如孩子的笑脸,如二月的溪水,三月的风。
2021。02。21。浐灞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