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人间值得】聚散两依依(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人间值得】聚散两依依(征文·散文)


作者:梅子青 秀才,225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13发表时间:2021-02-22 17:04:10

【流年·人间值得】聚散两依依(征文·散文) 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五个思亲之梦。梦醒时分,新春佳节悄然而至。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身陷囹圄的未成年犯来说,更是期待父母家人的爱护,期待亲情的滋润,期待有机会挥洒热泪尽叙心中的忏悔……
   一个团圆的梦珍藏得太久太久,似乎,一如匆匆岁月走得越来越远。当失足少年渴盼又一个会见日时,未成年犯管教所沉重的黑色大门终于向他们的亲人打开了。
   六十名,未成年犯家属怀着焦虑、急切,夹杂着一丝兴奋,带着家中其他成员的问候和希望,终于见到了久违的亲人,圆了一个绵长的思亲之梦。
  
   一、“禁地”并非令人望而生畏
   未成年犯管教所,是关押未成年罪犯的监狱,向来被外人视为禁地。除了庄严、肃穆外,还有沉寂和压抑。“禁地”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第一次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六十位服刑人员家属,在参观了整个监管区后,得到的却是一个截然相反的印象。
   上午九时,全体家属参观监区环境,拉开了帮教活动的序幕。只见那洁净平整的球场上,行进着整齐划一的操练队伍,不时响起雄壮有力的“一、二、三、四”的喊声。当家属们得知,这是入所不足十天的新犯在训练时,目光中露出了惊讶和赞许。
   “严格的管理出成绩,比我们在家管得好多了。”家属们走着、看着,一路慨叹。
   队列汇报表演完毕,一位中年男子摸着一个少年的头问长问短,言辞中充满惋惜、鼓励之情。那少年仰起头凝视着长者的脸,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
   “痛改前非架新生彩桥,罪错不改蹈囚禁覆辙”。一幅大红标语分外醒目,监管区花坛翠柏青青,监舍内张灯结彩、窗明几净。
   “这里比我家还干净,我儿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改造,我也就放心了。”未成年犯周某的母亲如是说。
   最吸引大家眼球的,莫过于那排放着许多照片的宣传栏。有未成年犯认真学习的镜头,有民警手把手传授劳动技能的画面,有热闹的劳动场景,还有光荣榜、狱务公开栏等等。家属们驻足凝神,兴奋地寻找着自己熟悉的面孔,捕捉与自己亲人有关的信息……
  
   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集体参观过后,家属们被领进监舍,与自己的亲人见面团聚。
   四层的监舍,并不算太高,而在杨秀兰的脚下却似乎没有尽头。
   杨秀兰是五管区未成年犯肖某的母亲,年过半百,一贯体弱多病,几年来的会见仅两次成行。这之前,杨秀兰卧病在床,在接到未成年犯管教所发出的帮教函后,兴奋不已。在她的一再坚持下,老伴只好在凌晨四时,与她一起从家里出发,搭乘便车来到这里,并把入所与儿子团聚的机会让给了她。
   杨秀兰迈动蹒跚的步伐,怎么也跟不上其他人。一位年轻的女民警搀扶着她,一步三摇地登上了四楼。一位民警对着监舍喊道:“肖某某”。随着一声响亮的“到”,一位壮实的小伙子跑进活动室,站在了母亲面前。母亲和儿子四目相对,怔怔地对望着。一句“妈妈”的喊声打破了沉默,儿子扑向母亲,两个人双手交握竟无语凝噎。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
   “让妈妈好好看看你。”杨秀兰打量着长高了的儿子,充满了慈祥和疼爱;儿子看着形容憔悴的母亲,双眼噙满了泪水。
   “崽呀,看到你,我很高兴,家中一切都好,一切都好……”杨秀兰反复念叨着,泪水哗哗而下。
   肖某某沉浸在母子团聚的幸福中,丝毫没有察觉出母亲强忍着的悲痛、欲言又止的神情。
   搀扶她上楼的女民警看出了母亲的异样,试图引导她尽情叙谈。但杨秀兰看看女民警,看看依偎在旁的儿子,唏嘘而语:“我很感激……”竟至泣不成声。
   “这位体弱的母亲怎么了?”这一疑团直到新春过后,接到杨秀兰的一封亲笔信才解开。
   在信中,她倾诉了失去二儿子的巨大悲痛。原来她的二儿子以骑摩托车在城内外接送客人为业,某天晚上惨遭杀害。这对于一个善良的母亲来讲,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杨秀兰病倒了,躺在床上茶饭不思,时时在眼前晃动的是她被害儿子的音容笑貌。她在信中写道:“我作为被害者的母亲,怎不肝肠寸断,悲愤伤心呢?正当我悲愤欲绝时,收到了你们的邀请信。手捧书信,我情急难抑,彻夜难眠。我默然了,慢慢地冷静下来,想到死者不能复生,而正在接受管教的儿子更需要妈妈的温暖、关怀和教诲。”于是,她在孩子父亲的护送下参加了帮教会。
   这是一个哀婉动人的情节,一个催人泪下的事实。肖某某身为罪犯,又是被害者的手足,应当另有一番感受。所有接受改造的浪子,都应该地想一想:如何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
  
   四、亲情唤得浪子回
   儿子跪在饱尝生活艰难的父亲跟前,让忏悔的泪恣意地流。父亲抚摸着儿子的头,询问组建文艺宣传队的情况。生活的窘迫使老父亲恨不得将一个子儿掰成两半花,但为了儿子能学到一技之长,他反复叮咛:“儿啊,只要你学好,买乐器和书籍的钱,我舍得花。”
   未成年犯张某某曾是三管区的刺头,认为自己是无期犯,新生无望,便破罐子破摔。可当他得知所里请他父亲来参加帮教活动时,一连写了好几份思想汇报。学习认真了,劳动肯干了,遵守所规所纪自觉了。
   张某某的父亲入所帮教前,心里全是恨铁不成钢的恼怒,当管区民警介绍了张某某的转变和自我表白后,他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张某某在一份思想汇报中写道:我下定决心,痛改前非,踏实改造,以自己的行动来报答党和政府对我的恩情。争取把刑期当学期,努力以一技之长回报社会。
  
   五、留住美好把希望带回家
   照相,在一般人的眼里,也许不值得一提,因为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对于囚禁中的少年,能在高墙内与父母亲人合影,那可是奇之又奇的大喜事。浅笑相依在此定格,企盼希冀在此显影。团聚是美好的,同时也将希望带回家。
   文艺宣传队未成年犯周某某,初入所时还处于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几年来,会见室冰冷的铁栅栏使他享受不到父母温情的怀抱,记忆中幸福的感觉也变得遥远而陌生了。帮教那一天,母亲温暖的怀抱又一次成了他休憩的港湾。
   “来,站这儿。”民警热情地招呼未成年犯及其亲属合影留念。周某某也拉着母亲站在摄影机前。母亲仔细打量着儿子,叮嘱儿子精神些,说是新年应该有个新样子。又说:“只要你好好改造,仍是妈妈的好儿子。”
   摆正姿势,准备照了。此时一位民警指着周某某的囚服说:“把它脱下来吧,大过年的,免得家里人看到不舒服。”是呀,囚服是陈年的标记,只要脱胎换骨,就会旧貌换新颜。抛弃旧我,重塑新我,比什么都重要。
  
   六、饥肠辘辘却难以下咽
   午饭时分,未成年犯及帮教家属手拉手走进监内食堂。偌大的饭厅被十多张饭桌挤得满满当当。桌上的饭菜冒着热气,人们心里涌动着热浪。许多家属望望亲人,看着桌上丰盛的午餐,热泪盈眶,饥肠辘辘却难以下咽。
   一开始,围坐在桌边的家属和他们狱中的亲人,面对丰盛的午餐,神情静默,沉思不语,内心百感交集。
   是所领导和民警祝福的话语将他们拉回现实,拉回亲人团聚共进午餐的现实。
   短暂的沉默过后,整个饭厅开始热闹起来。一位家属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拿起筷子一个劲地往儿子碗里搛菜。民警劝她自己也吃些,她说:“我吃不吃无所谓。”全然不顾也不觉得饥饿,静静地看着儿子吃,仿佛在欣赏一件杰出的艺术品,眼里充满了怜爱和喜悦。
   举起饮料,喝尽苦涩辛辣的“酒”。通过这样的帮教活动,亲人们珍藏起失足少年的忏悔和决心,未成年犯铭记着亲人的教诲和深切的希望。亲情感化作用巨大。
  
   八、相见时难别亦难
   中午一时,整个帮教活动在亲属们恋恋不舍的告别声中结束,但思念和希望永远不会终结。翘首送行,回头张望,好一幅依依惜别的画卷令人感动。
   曾经迎接未成年犯亲属入所的黑色大门又一次徐徐开启,未成年犯及其亲属的心情如铁门一样沉重压抑。相见时难别亦难,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走了,走出监狱的大门,家属们与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领导、民警告别。只见一位年迈的母亲还在回首狱中,在寻找儿子的身影,泪水不知不觉又模糊了她的双眼。
   开启的铁门,重新关上,发出笨重的声响。刚刚享受到欢聚幸福的未成年犯不愿亲人离去。有一位少年跑近黑色大门,把脸贴在门缝上,试图再次看见父亲的身影。
   送行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送别的目光越来越炽热。趴在监舍栅栏上的其他未成年犯目送着、谈论着,心中充满了羡慕和期待。
   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五个思亲之梦,愿梦中不再有别离,愿重聚早日属于每一个曾经失足的浪子。

共 33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聚散两依依】是一篇真实记录未成年犯管教所一次帮教活动的随笔文字。文章将整场帮教活动分为“‘禁地’并非令人望而生畏”“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无声胜有声”“亲情唤得浪子回”“留住美好把希望带回家”“饥肠漉漉却难以下咽”“相见时难别亦难”等七个小的版块,又从每个版块中撷取一二特写镜头,以点带面,着力表现了父母亲人对未成年犯的思念之情,对他们认真改造的热切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六十名未成年犯深受感动,下定决心,痛改前非,踏实改造的信心和决心。在这一个个分镜头里,既有管教所整洁环境的描写,也有宣传栏所发挥的正向激励作用;既有家属杨秀兰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未成年犯张某某、周某某的真诚转变;既有年迈的母亲离去时频频回首,也有少年犯把脸贴在门缝上,试图再次看到父亲的身影……而所有这些积极变化,完全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未成年犯的挽救,得益于管教所领导和民警的真诚帮助,得益于父母亲人对他们的教诲和深切希望。文章标题,源自琼瑶同名小说,既诗意又切合主旨,令人耳目一新。整篇文字,带着对失足少年的真挚情感,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展示了会见日一帧帧温馨感人的画面。尤其很多细节描写,更是生动感人。譬如:在合影留念时,民警细心地提醒犯人换下囚服,寓意“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再如,一位家属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拿起筷子一个劲地往儿子碗里搛菜,而全然不顾自己也饿着肚子。这些注入真情的细节,正是促使未成年犯思想转变的阳光雨露。文章主题集中,描写细腻,首尾呼应,语言晓畅自然,特别是富有深刻寓意和诗意的小标题,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温馨文字,编者倾力推荐赏阅。【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226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1-02-22 17:16:47
  一直以为监狱就是冷冰冰的国家机器,总是让人倍感沉重和压抑。今日,编读了此文,才真正了解了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真实情况。党和政府一直未放弃这些失足者,管教所的领导和民警也一直在用真诚的爱心温暖着一颗颗冰冷的心,而家属更是热切希望他们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一篇有如阳光般温暖的文字,真的打开了读者了解监狱的一个窗口。
思绪飞扬淡墨痕
2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2-22 18:42:54
  读了这篇文,挺感动的。这是人性的呼唤,人间的温暖,母爱的力量,能让浪子回头。这样的主题,无疑具有强大的能量注入读者的心田。
江凤鸣
回复2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2 20:35:38
  关于为文,重在写情;关于为人,重在用心。这是我从二哥写作为人中悟出的道理。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冥顽不化的,但大多是可以改造的。改造人的工作十分辛苦,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构建系统工程。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2-22 19:30:30
  好有温度的一篇正能量好文。关爱是一种生命的感应,即使他们当时迟钝地没有察觉,但那已经像一粒种子,悄悄地落入他们的生命中,落入记忆中,在以后的日子里生根发芽。这是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失落灵魂对生命的呼唤,也是对生命的拷问。再怎么迷茫,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未成年管教所的工作人员对这个群体带着爱、梦想和希望前行,以自身的大爱默默地坚守,无私地帮助、鼓励他人,为他人带去光明与温暖。工作人员从未放弃这些迷失方向的灵魂。每个人身上都有着相同的闪光点,那就是大爱无疆和无私奉献,并希望把这种无私奉献精神能够继续传播下去,人间大爱无声无息,读来好感人。问好梅子青姐姐新春快乐,万事顺遂!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3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2 20:45:20
  若雪的文,若雪的评,都让我感觉到了你的善良和宽容。一个人身陷囹圄,家庭关爱、社会支持很重要。在这些方面监狱做了大量尝试,既要保证法律惩罚到位,也要体现挽救落到实处。责任重大!感谢理解!
4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2 20:29:59
  谢谢墨痕老师深入解读!比文章本身更好的编按,点明了我发文的初衷。普通人对监狱的了解大多来自影视剧,反映的又多是旧式监狱:阴沉、黑暗、剥夺人性。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监狱政策经历了多次大的调整,主要以改造人为主,提倡人性化改造。于是对引入社会力量帮教进行了探索。多年前,我亲历的这次帮教活动,成效是明显的。严格执法的民警,对改造对象也有很温情的一面。再次感谢!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1-02-22 21:09:39
  读这篇文,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部电影《少年犯》。跟成年人比起来,未成年人犯罪更加让人痛惜,也更需要国家付出精力和爱,教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篇文便是最好的诠释。
闲云落雪
回复5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5 14:56:52
  可能就是从《少年犯》那会儿开始,大家才开始关注失足青少年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偶发性大,可塑性强,只不过需要全社会配合,教育、感化、挽救,才能湊效。
6 楼        文友:风逝        2021-02-22 22:02:09
  用精彩感人的细节展示了监狱帮教活动的人性化化规范化,一幕幕场景很有画面感。作者选取具有团圆意义的春节这个特殊的节点去反映,更具有代表性。相信爱与尊重,定会让孩子们改过自新早日回到父母身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6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5 15:01:38
  风是教师,更能体会到教育引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工作15年,亲历了许多家庭的不幸。通过接触可以发现,有的孩子即便是犯了大罪,但本质并不坏,究其根本,他们也都是受害者。
7 楼        文友:夏云泥        2021-02-23 10:30:57
  监狱人性化、规范化管理,以及亲情的及时介入,点燃了改造者人性深处的灯盏。浪子回头金不换,一篇温暖充满阳光的文字。问候子青。遥祝顺安。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7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3 11:29:53
  谢谢!阅读并给出美评,就是支持!监狱里有很多可以写的人和事,苦于没有云泥的才学。以后有机关请你们来写,让社会上更多人了解监狱,支持并参与监狱改造罪犯的工作。善莫大焉!
8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1-02-23 19:21:26
  高高的围墙,森严的大门,超高压的电网,把这里与外面的世界彻底隔离。这里是一片“禁地”。
   相见时难别亦难,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子青同学的随笔《聚散两依依》以真挚深情的文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沉重的黑色大门,并且告诉我们:原来,这个禁地——未成年犯管教所,并非令人望而生畏。
   作者以7个散文诗一样的小标题:
   1.“禁地”并非令人望而生畏。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此时无声胜有声。
   4.亲情唤得浪子回。
   5.留住美好把希望带回家。
   6.饥肠辘辘难下咽。
   7.相见时难别亦难。
   向我们多侧面的介绍了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生活场景。
   正如编者墨痕所说,这是一篇有阳光般温暖的文字,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了解监狱的一个窗口。
   文字精练,情感真挚,叙述生动。写得真好。
   祝贺子青同学的文字越来越好,越来越娴熟。
回复8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3 20:14:26
  写得一丝不苟!谢谢引路人!
9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3 20:16:28
  我回复了每位留评的老师,咋就看不到呢?如有怠慢,请原谅!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0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1-02-24 09:14:40
  很新颖的题材,很温馨的真实生活再现。七个板块,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少管所里的真实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爱依依亲情。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字。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10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5 15:03:49
  不熟悉监狱的人,都会觉得沉闷和压抑。轻舟大哥读了拙作,如果有温暖的感觉,就不枉费监狱人无私奉献了。
回复10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2-25 15:07:50
  监狱戒备森严,给人沉重压抑的感觉。如果轻舟大哥从拙文中读出温暖的感觉,那监狱人所有的奉献都值了。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