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铁路“李焕英”(散文)

精品 【丹枫】铁路“李焕英”(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61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86发表时间:2021-02-26 07:54:33
摘要:丹枫原创首发

【丹枫】铁路“李焕英”(散文)
   春节期间,要说电影院里最火爆的一件事,莫过于喜剧影片《你好,李焕英》了。就连我这个不太爱看电影的人,也情不自禁地随着人流走进了电影院。
   这是一部反映平凡人平凡事的喜剧影片。
   讲述的是2001年的女主人公贾晓玲正在为自己考上大学而欢呼雀跃,但命运给了她欢歌,却又同时给了她悲痛,当她正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的时候,却意外得知母亲因意外而去世。过分悲伤而崩溃的贾晓玲,在失魂落魄的状态下,穿越到了1981年。那个年代,她与年轻的母亲相遇,一见如故,成为好友。并尽一切办法帮母亲做事,希望未来的母亲高兴和快乐。
   因为在她看来,未来生了她的李焕英,过得实在不很幸福。
   然而,她的想法和做法,母亲并非事事都感兴趣。比如,她撮合厂长儿子和母亲的约会,母亲根本就没当回事,并在一场醉酒清醒后,直接告诉她,已经跟另一个相恋三年的男人领了结婚证,而这个男人就是她的爸爸。
   生气的贾晓玲想要撕掉母亲的结婚证,并不欢而散地离开了母亲。然而,就在她临走的时候,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都说了我很幸福了,为什么就是不相信呢?”
   其实,母亲和她一样,是带着记忆来到这里的。要不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冒出个所谓的“表姐”,以及看她时那慈祥的目光和对相亲的推辞。而这一反常态的做法,又无一不流露出一位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怜。因为,在母亲的心里,也有一个想遂了女儿的愿望,那就是:让母亲高兴一回。
   所以,即使再胖,瘦弱的母亲也敢伸手去接从天而降的女儿。那是她的宝。
   最后,当母女俩重归于好的时候,作为女儿的贾晓玲,也终于明白了母亲对她的爱。
   这就是整部影片的故事梗概。
   要说这部影片到底有多么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有多么感人至深的典型事例,没有;有多么完美丰富的人物形象,也没有。它只是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平凡事。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贺岁片,却引起了亿万观众的共鸣,而且火爆到票房收入超过了30亿大关。
   其实,仔细一想,这并不奇怪。在人民至上的年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更何况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对平凡而普通的老百姓就有高度的评价:每个人都了不起。正是这种了不起,让平凡的母亲李焕英脱颖而出。
   李焕英是一位非常普通的一线职工,但在她身上却有着一切美好的品质:天真烂漫,积极乐观,知足常乐,善解人意,不畏惧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她是一名合格的母亲,也是一名贤惠的妻子。就此一点,足可以让观众喜爱,引起共鸣;此外,它让人笑得开心哭得伤心。电影开头的各种喜剧效应,给你欢乐无限,笑声连连。但到最后,女儿对母亲的那种愧疚,用尽一切办法想弥补的做法,又很容易让人们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自己的母亲是不是也是这样?这就一下子触动了千千万万个观众的心,其泪崩之速不亚于黄河决堤。最后,故事情节的自然顺畅与转折的合情合理,也深深地刺痛了无数观众的心。比如贾晓玲垂着脑袋跟在母亲的身后,非常愧疚地说:“妈妈对不起,我没出息……”母亲则回头说,“谁说你没出息!”
   这种近乎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发自内心的、毫无掩饰的肯定,只有亲生母亲才能说出。
  
   二
   也正是这部影片的火爆与感人,最近一段时间,在我的周围就掀起了一股“李焕英”热。尤其是我们新媒体编辑部的几位同事,为了让这种“李焕英”热持续升温,专门下发通知,广泛征集铁路上的“李焕英”。一时间,凡看过《你好,李焕英》电影的职工,纷纷寄来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和写给母亲的一件件平凡而感人的事迹。
   看着这一张张年轻漂亮的铁路“李焕英”,我的思绪不由得被带回到了过去的年代。尽管对她们有的早已认识,有的只闻其名;尽管她们中的很多人都已退休回家,有的甚至离开了人世,但我依然能从她们的笑容和神态中找到“李焕英”的影子。
   赵凤仙,上世纪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全国劳模,在车站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为了工作,她几乎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更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可以说孩子的每一步成长,她这个当妈的都没能陪伴。为此,她常常愧疚地不能自己,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可能有什么办法呢?身为一名铁路职工,全国劳模,她只能舍小家顾大家,把对孩子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感化孩子。这一点她做到了,孩子在她的言传身教中听话懂事、健康成长,终于成了一名和她一样的铁路职工。
   在这次寻找铁路“李焕英”的征集活动中,她的儿子王兆磊动情地说:“妈妈,虽然您已经离开我们好几年了,但在我的心里,您永远像天使一样善良美丽,时时刻刻守护着我、疼爱我......儿子想念您。”
   王群,一个普普通通的铁路供电女职工。为了工作,她几乎把近十年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襄渝铁路线上的月河小站;为了工作,她宁愿顾高价保姆带着孩子一起吃住在小站,也不愿休产假放弃上班。那个时候,她是多么的芳年华月,柔情绰态,可是为了能多给孩子一份母爱,即使累得腰酸腿疼,也要抱着孩子玩耍,带着孩子做游戏,把最好吃的给孩子。有时孩子尿她一身,或者拉在她的裤子上,她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得仰天大笑;为了解决买菜难的问题,她利用空闲时间,专门在山脚下开辟菜园。孩子慢慢地长大,她却一点点的芳华不在。要不是孩子要在城里上学,说什么她也不愿意离开深山小站。
   在她的心里,小站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如今,她早已退休回家,可当年在月河小站上的艰苦岁月却常常浮现在她的脑海,成了她和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正如他儿子说的那样:“虽然小站的环境让您吃尽了苦头,但也积攒了宝贵的财富,每每回想起来,就有一种满满的年代感。妈妈,我爱您。”
   齐凤菊,一直工作在西秦岭小站上的女工务职工。当年,在刚休完产假的第一天,她就匆匆地离开了孩子,投入到紧张激烈的施工当中。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就是再想孩子,也只能默默地忍受。有时晚上实在控制不住,就把自己蒙在被子里,任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
   人都说母爱是一份香包,把祝福带给孩子;母爱是一团炉火,让温暖填满心田;母爱是一段蜡烛,把美好无私奉献……可当时的她,带给孩子的,只能是离开孩子后的无尽愧疚。她常常想:既然选择了铁路,就必须承受远离孩子和家人的痛苦,无怨无悔的热爱这个行业。
   如今,她也是退休好多年的老人了。在这次寻找铁路“李焕英”的征集活动中,已经成长为铁路职工的儿子孙冰说:“感谢您让我在您的潜移默化下健康成长,我在工作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您的功劳。您是我的母亲,更是我的老师。妈妈,我永远爱您。”
   还有很多很多的铁路“李焕英”,也还有很多很多铁路“李焕英”的一件件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我无法一一说出她们的名字,更无法一一列举她们的事迹。只能从她们的美丽笑容和时间在她们脸上留下的芳年华月里,去比较,去定格,去思考,去珍藏那铁路“李焕英”的模样:清纯的如一汪潭水,漂亮的像天女下凡,成熟的近乎完美。
  
   三
   静静思索之后,我觉得铁路上的“李焕英”,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环境,是自己的工作经历还是孩子的成长过程,都要比电影里的李焕英艰苦和坎坷很多很多。
   不管怎么说,电影里的李焕英,毕竟生活在城里,工作在人员集中的工厂,有着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和较优越的工作环境,即使有了孩子,也有托儿所和幼儿园,有宽敞明亮的学校。而铁路上的“李焕英”,就远没有电影里的李焕英那么幸运和幸福。
   铁路上的“李焕英”,不敢说百分之百的常年工作生活在沿线小站,但至少也有百分之七十的有沿线工作的经历。作为点多线长的铁路行业,沿线就是职工的用武之地,小站就是职工的第二个家,不管男女,只要参加了铁路工作,就必须在沿线小站锻炼几年,丰富其阅历,磨炼其意志,纯洁其灵魂。就如铁路内部常说的一句话:没有沿线工作的经历,就根本不算是一名真正的铁路职工。
   因此,这些铁路上的“李焕英”,她们远离城市和父母,告别娇柔和宠爱,来到条件艰苦、生活单调的深山小站,和男职工一样,战酷暑,斗严寒,干同样的活,耐同样的寂寞。孩子照看不了,老人孝敬不上,家务不能做,困难自己扛;别人家的孩子常常有父母陪伴左右,她们的孩子只能交给老人;别人家的孩子见到父母直往怀里扑,她们的孩子见到她们如同陌生人;别人家的孩子有父母陪着上学放学,她们的孩子只能让老人辛苦劳累;别人家的孩子有父母督促完成每天的作业,她们的孩子只能任其自由放养……
   更令她们伤心的是,即使买身漂亮的衣服,也无处可穿,更没时间可穿。上班时有防护服,下班后有铁路服,每天干活回来,累得腰酸腿疼不说,浑身上下不是油泥沾满裤腿,就是头发脸上汗水淋漓,根本没有心思去打扮和臭美。有时就是想花钱买一点好吃的零食,逛一逛热闹的街市,也无处可买,无处可逛,孤寂的山沟除了鸟叫虫鸣,就是偶然呼啸而过的火车轰鸣声。单调无聊的小站生活,把她们一个个锻造的“远看像个民工,近看就是民工”的男子汉形象。
   然而,她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埋怨自己的单位,而是用勤劳的双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默默地坚守,无私地奉献,美化着小站的环境,确保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尽管她们的孩子因缺乏足够的母爱而放任自由,或学业未成,或没有出息。但她们从不埋怨孩子,相反,把对孩子的亏欠,化作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和一种无私的母爱。同样,她们的孩子,也如她们一样,没有埋怨,只有感恩和贴心贴肺的爱。正如那一句句从心底发出的感恩一样:妈妈,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永远永远地爱您。
   如果把我们这些漂亮而美丽的铁路“李焕英”们也拍成电影,我想,一定要比《你好,李焕英》里的李焕英更精彩,更让人感动。
  
   二零二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共 39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看了电影《你好,李焕英》,从电影的事迹描述中,体会到人物的真挚情感和朴实的描述手法,以至于让很多人感动流泪,票房收入也创新高。作者由电影《你好,李焕英》,联想到铁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李焕英,甚至比电影李焕英的事迹更加动人。李焕英是普普通通的一线职工,没有轰轰烈的故事情节,却让人们趋之若鹜,这就是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作者从这部电影中受到启发,回到单位征集铁路李焕英的事迹,一时间许多稿件送到了他的办公室。赵凤仙,上世纪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全国劳模,在车站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更不能陪伴他成长,愧疚之情常常于心,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化孩子,孩子理解母亲,终于成为一名和他一样有奉献精神的铁路职工。王群,一个普普通通的铁路供电女职工,她几乎把近十年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湘渝铁路线上的月河小站,宁愿高价雇保姆,带着孩子一起吃住在小站,也不愿休产假。铁路李焕英的事迹不胜枚举,在作者的感召下,铁路李焕英的事迹层出不穷,他想,如果拍成电影,比《你好,李焕英》更精彩,更让人感动。力推欣赏!【编辑:丘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30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2-26 20:44:56
  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同祝元宵节愉快!
梦锁孤音
回复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2-27 10:47:38
  谢谢社长老师鼓励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3-04 21:12:52
  恭喜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精彩继续呈现!
梦锁孤音
回复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3-06 09:09:33
  谢谢社长老师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