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欧洲游纪事(散文)
2018年4月11日,我们一行六人从温州永强机场飞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开始了长达12天的欧洲之旅。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后,我们在机场附近住了一夜,为的是赶次日上午9:15在浦东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23号门内集合。这次旅游的行程是:德法瑞意+金色山口列车+阿尔卑斯山少女峰+新天鹅堡。
这次旅行是属于上海组团,旅行也是从上海开始,我们乘坐的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A380客机,这型客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之前还没坐过,第一次坐这么大的飞机,心里多少有点喜悦。
我们进入候机厅时,A380飞机早已在停机坪候着,起飞时间还是延误了两个多小时。当我们登上A380飞机的时候,一切的喜悦都荡然无存,因为A380的机舱内一排十个座位,两通道,通道两边各三个座位,中间四个座位,位子的空间比普通客机的座位还要小,而且我们俩坐四个位子的中间,两边各有一人,我的旁边坐着一个黑人,我爱人旁边坐的虽是同路人,但并不熟悉,出入很不方便,十二个小时的航程是要受尽煎熬的。我找空姐说要调换座位,空姐说:“你看看哪里还有空座位?”我说:“那就楼上吧,升级座位。”空姐说:“楼上一个人要加一万多人民币。”我说:“行!上去看看。”空姐领着我们上二楼,空位置却只有一个。一个人坐楼上一个人坐楼下联系也不方便,只能将就一下了,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座位,耐心地坐吧。
经过漫长的空中旅行,我们终于到达了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又马不停蹄地去赶21:30飞往法国巴黎的班机,到了巴黎已是当地时间22:40。
到达巴黎,我们感觉不到世界一流大都市的豪华,总觉得我们的大都市远比巴黎豪华。不过这只是意想,没有具体了解。现在我们中国人有钱了,国力强大了,我们的腰杆子挺直了,到哪里都觉得不比别人低半分。我们醒来的第一站就是离开巴黎去郊外的凡尔赛宫参观。
凡尔赛宫豪华大气,每一根方柱和每一根圆柱都有艺术内涵,宽大的长廊,大小适中的厅堂中雕梁画栋尽显皇家气派,用金壁辉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室内装饰艺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些吊顶吊灯,壁画以及室内配置,都精致的无法描述,昂贵的无法估量。很难想象这是三百多年前的杰作。
下午我们去坐塞纳河上的游轮,欣赏塞纳河两岸风光。虽然游轮不那么豪华,但我们的游兴还是挺高的,拿着手机不停地左拍右拍,你拍我我拍你,拍了那么多,也不知道哪几张有意义,远远地我们就看到了埃菲尔铁塔的雄姿。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是法国文化象征之一。欣赏了塞纳河两岸的风光后,我们就急切地上岸看埃菲尔铁塔,其实许多人工风景,近看还不如远看好。不过大家还是不问青红皂白,一个劲地拍拍拍,很少关心它的人文历史和由来。
第二天我们一早就去向往已久的卢浮宫。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
我们深深地被卢浮宫里面的浮雕艺术震撼了,卢浮宫内的每一件人像石雕,都是活灵活现的,比活人更具艺术性。像男裸雕大卫手臂上的脉络清晰可辨,脉络里边似乎还有血液在流动,那些女性裸雕的体态是那么的丰满,又是那么的匀称,几乎是肥一点就显胖,瘦一点就骨感,比现代的欧洲女人要迷人得多。到了欧洲才发现英国女人的高贵,德国女人的典雅,法国女人的浪漫……也许说的都是很早以前的。
第三天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去看了石室圣心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
几天下来我们没有去看欧洲的名山大川,也没有去看辽阔的草原和大的湖泊,到欧洲旅游似乎就是看宫殿和教堂,看了教堂还是看教堂,接下去还是看教堂。还好,到了瑞士还有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峰值得攀爬,我对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峰很感兴趣,少女峰是阿尔卑斯山的制高点,海拔在4000米左右,具体数字记不清了。
我们坐带齿轮的火车上山,到了3150米处火车中途停车,让大家下来感受一下。在车上没感觉,下来就有点轻飘飘的,当时上山的勇气大打折扣,当火车到了最高峰的时候,我的高原反应比较厉害,和我同行的人几乎都没有反应,就连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没反应,唯独我感觉不好,多少有点惭愧。
我对阿尔卑斯山上的雪情有独钟,它不张扬不跋扈,安安静静地覆盖着阿尔卑斯山的顶部,千秋一色,从未更换过洁白的礼帽。雨来包容,日照反射,不赞美也不抱怨,就像瑞士的村庄一样安静。阿尔卑斯山下的村庄,没有炊烟,不见人影,鸟鸣的声音也轻轻的,生怕吵醒睡眠中的草坪。阿尔卑斯山哺育下的瑞士,风光迤逦,水流充沛,生活富裕,手表是支柱产业。虽然地处欧洲,但不用欧元,依旧使用自己的瑞士法郎,不接受移民,也很少有人离开。
欧洲是现代文明的摇篮,是仅次于美国的发达地区。我对欧洲印象一直比较好,一直想去欧洲看看,看看发达国家是什么样子,和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有什么不同。年轻的时候感觉欧洲是天堂,人到中年感觉欧洲是富有的象征,大多数群体有贵族的气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小康阶层,我很想到欧洲见识见识发达国家的模样。
但是在上海,初见导游时,导游就曾给我们泼了一盆凉水,他说我们这次旅游为中等档次,住四星级宾馆,但欧洲的四星级宾馆比我们国内的四星级宾馆差多了,严格意义上说还达不到国内的三星级标准,吃的基本是中餐,有一顿牛排,很一般,能吃饱,中途还有几餐要自己解决,大家要有心理准备,旅游不要想吃好,要吃好挺过12天回国吃。
我们一头雾水,以为是听错了,发达国家怎么比我们还差。后来才知道,西方国家的吃比较简单,没有我们那么讲究,我突然想起舌尖上的中国,天下美味在中国,吃的花样也是中国最多。中国人会吃,吃遍山珍和海味,吃遍草本和木本,吃出了文化,吃出了风采,醉了天南地北。
导游接着说:欧洲现在很乱,不仅有偷还有抢,贵重物品必须在视线之内,背式旅行包要背在前面,最好不要或少与外国人搭话,特别是那些叫你签名的吉普赛人,一定要拒绝,这不是危言耸听,大家小心为好,在欧洲找警察是没有用的,根本破不了案的,即使能破案,也是遥遥无期,绝对不可能在你的旅行期内。我半信半疑,欧洲有那么恐怖吗?
我斜身背着一个长带子的工作包,包里不放一分钱。大多数人都背着背式的旅行包,不管里面有没有贵重物品,都背在前面,以防万一。头两天都相安无事,4月14日我们从卢浮宫出来的时候,几个吉普赛女人大概是看到我背着斜带的包,包不在视线内,她们以为得手概率比较高,五六个拿着夹子的吉普赛女人围过来要我签字,旁边有几个拉我的包,我躲闪不及,包被打开了,一个黑人冲过来为我解了围,我被这群吉普赛人搞慌了,一句谢谢的话也没对黑人说就匆匆离开了。幸好包里没有钱,值钱的也就一副眼镜,眼镜又是欧洲最不缺少的,贼也不要。
通过这次近于抢的偷盗,大家的警惕性高起来了,虽然我还是背着长带的包,却也知道处处留意包了。但是欧洲的小偷是三五成群的,有组织有预谋的,有时候真是防不胜防。当我们在瑞士卢塞恩——狮子纪念馆看表情非常痛苦的狮子时,也可能是我背着斜带包的缘故,一个黑人拿着照相机,叫我给他拍一张照,我当然给他拍了,他还不时过来用手势告诉我怎么拍,旁边的一个黑人就把我的包拉开了,我转身把包拉过来的时候,偷盗的黑人还向那个叫我拍照的黑人做了一个肢体动作,大概意思是包里什么也没有。
我们这才知道现在的欧洲已不是从前的欧洲了,警察荷枪实弹只是为了对付恐怖分子,不是为了社会治安。欧洲这种小偷小盗太多,警察也麻木,见多不怪了。那个曾经夜不闭户的欧洲乱了,不复存在了,被人标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变味,变得没人崇拜变得焦虑不安了,我们也不羡慕了。反而觉得我们这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处处英姿飒爽,社会安定祥和,发展势头强劲,生活也富裕了,精神文明也有所提高,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是真正的发达国家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将会重新出现在世界东方——中国。泱泱大中华,五千年文化,我们曾经领跑世界,将来领跑世界的一定也是我们大中华。
从德国开往意大利的大巴上,沿途高速公路两旁的草坪,绿绿的令人陶醉,也许这就是发达国家的象征吧。大巴到了意大利境内,高速公路两旁的草坪没有了,我迷糊了,我是否已经走出欧洲了?到了比萨斜塔前才看到像德法一样的草坪。
4月19日,我们一行去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水城没有公路,来的人很多,大概真正在那里居住的人不会很多。威尼斯是个很会迷路的地方。如果你一个人掉队,稍微离开远一点就会迷路,别人找不到你,你也找不到别人。
威尼斯全是各种各样的商铺,是商业很发达的水城,在国内那些有名气的国际品牌,那里基本有,只是我们很少买,不是我们买够了,而是我们想去罗马买,特别是我。因为我的朋友和我儿子的同学都在罗马,这次去欧洲早就和我们联系了,他们会陪我们买东西还会请我们吃饭,我早几天就开始少吃,准备到罗马吃牛排,吃意大利海鲜,美美地饱餐一顿。
4月20日,我们一行去弗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据说这个教堂只有外观比较气派。21日下午我们到达意大利首都罗马,我儿子的同学到罗马法院广场那里接我们,带我们去看梵蒂冈大教堂。看了梵蒂冈大教堂真切地体会到:东教堂西教堂,看了梵蒂冈大教堂才叫震撼。儿子的同学开车带我们方便多了,去看西班牙台阶、特莱维喷泉,西班牙广场购物,一溜烟地过去。晚上我儿子的同学在罗马的高级酒店订了一个位子,我的朋友也来了,还带来了珍贵的礼物,我们真的好感动,他乡遇故知,不醉待何时?
4月21日我们从原路返回上海,如期结束了这次旅行。但是旅行中遇到的点点滴滴,虽然过去了几年,却依然留存在我的记忆中,清晰如昨。这次的旅游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以后多在国内游,多去看看我们国内的名山大川,多去看看我们的历史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