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流年】那片绿绿的庄稼地(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那片绿绿的庄稼地(微型小说)


作者:徐灵娥 布衣,256.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33发表时间:2021-02-28 09:39:20

【流年】那片绿绿的庄稼地(微型小说) 六月,朱家村静谧,美丽。粗壮的核桃树、板栗树和梨树星星点点散落在村子周围。青瓦的房顶透出白烟,几个顽皮的孩子跑出门,一转身消失在绿的世界。
   土墙院里,八斤嘴里含着旱烟袋,独自一个人蹲在圈门前,直溜溜看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那头大黄牛,烟圈一个一个从他头上升起,散开,然后又慢慢消散。八斤除了使劲儿地吸着那些旱烟叶子,其它的,他已经无能为力。从发现大黄牛口吐白沫倒地不起到慢慢闭上眼睛最多不过半小时,可在这半小时的时间里,八斤已经给大黄牛灌过肥皂水,喂过牛黄片叶,所有替牛解毒的经验都试过,大黄牛的痛苦却还是丝毫不见减轻,他只能先抽根旱烟等兽医上门。一分钟、两分钟……时间像是静止了,八斤的呼吸也随大黄牛一样地在衰弱。
   八斤努力回想,自己到底给牛喂了什么。早上起床上个厕所,把大黄牛牵出圈门拴在枇杷树下,给它扔了一捆昨天在长麦地自己家洋芋地埂上割的青草。看看草不多,八斤又想起昨天回来的路上看到刘三家苞谷地里的熟地草都快有腰身那么深,想着自己去把它割来喂牛,还省得人家薅了。
   来到刘三家地里,八斤感到奇怪,草上的露珠怎么这么大。背回来,抱了一半给大黄牛,自己回家换衣服去。草都还没吃完,就听见八斤老婆大叫了。八斤出门一看,吼道:“快叫兽医!”八斤老婆慌得连滚带爬地去了。
   兽医是到了,可大黄牛也断气了。
   八斤老婆看了一眼大黄牛,眼泪啪嗒啪嗒地直往外流。八斤掐灭了旱烟,倏地站了起来,一言不发地往外走。
   八斤老婆叫着:“你干什么去?”
   “我去问问。”八斤远远地答。
   来到刘三家新盖的楼房前,刘三媳妇正背着个空农药喷壶回来。
   “四叔来了,屋里坐。”刘三媳妇笑眯眯地打招呼。
   八斤黑着脸,点了一下头,双手背在身后进了刘三家的伙房。伙房里,刘三裹着脚的母亲正在煮猪食,猪食锅里的苞谷面糊糊吧嗒吧嗒地跳着。
   “大兄弟来了,这边坐。”
   八斤习惯性地坐在墙角,摸出旱烟袋就点烟。刘三的母亲一边搅拌着盆里的苞谷面糊糊,一边冲着八斤小声地抱怨:“你看看这叫喂猪吗?猪草也不找点来放在里面。咋个说都不听,非要学着人家走捷径养猪。天天煮猪食喂的,喂点生苞谷面,猪吃了会长膘?地里长草也不薅,只会背个农药喷壶去。打几天工回来,长见识了,我这个老太婆说什么都不起作用了。往苞谷地里打农药,我倒要看看她是怎么让苞谷地里的那些杂草凭空消失的。”
   八斤往鞋底上敲敲旱烟袋,看着刘三的母亲,张开嘴想说什么,可半天也说不出。此时,在八斤的脑海里,全是这个女人的画面。她三十岁守寡,独自一个人带着四个子女守着一片庄稼地,犁地,砍柴,割草,像个男人一样。扛着锄头,背个箩,怀里还要抱个娃,如今子女成人,苦日子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却又被癌症找上了。这个八斤心里神一样的人,也要像大黄牛一样慢慢地消失在那片绿绿的庄稼地里。眼泪不由自主地涌上了八斤的眼眶,他装作被烟熏了眼,撩起衣襟揉了揉。
   刘三媳妇在门外放下农药喷壶,洗洗手也进来了。看到婆婆又在煮猪食,急了:“都说不用煮不用煮,怎么又煮了?你这身体……你有没有算算加上炭钱,这样养猪的成本有多高?”
   “我大半辈子都是这样煮着喂的,也没见穷得揭不开锅。”刘三的母亲第一次在儿媳面前发这么大的脾气。
   八斤坐不住了,起身,恶狠狠地瞪了刘三媳妇一眼,自顾自的走了。刘三媳妇望着婆婆,低下头,欲言又止。
   土墙院里,八斤媳妇望着断了气的大黄牛,眼泪流成了河,嘴里不住地念着:“断了,断了,真的要断了吗?”八斤望着躺在草堆里晒太阳的那个快五十岁的傻儿,知道媳妇嘴里说的“断了”指的是他家的香火。
   八斤老两口本来计划好,年底把大黄牛卖掉,给儿子寻个同样呆傻的媳妇,自己再把孙儿养大,也算给祖宗有个交待。现在,被毒死的大黄牛一文不值了,这下该如何是好?
   长麦地,刘三的母亲拄着拐杖,站在地头张望。一排排整齐的苞谷正在戴红帽,并没有她想像的高矮不齐,病死枯黄。风吹过,翻起的绿浪一浪接一浪,多么像孩子们你追我赶的面孔。这片绿绿的庄稼地,有她的汗水也有她的希望。她多么希望不用起早贪黑地除草施肥庄稼能长好,她多么希望八斤成群的黄牛从她的地角经过时别吃了庄稼,她也多么希望子女不再从她手里接过那些跟随她苦了大半辈子的农具。现在好了,村里就只剩下些老头老太太了,孩子们不是在外读书就是在外打工,如果不是自己病了,儿媳也不会回家。
   刘三的母亲想知道儿媳到底用了什么“魔法”,这片庄稼地怎么被收拾得如此整齐。她钻进苞谷林,苞谷苗粗壮笔直,像一个个壮汉。地上,一排排苞谷中间的熟地草自动枯黄。她不得不赞叹儿媳的“科学”。想想从前,自己要在这片地里薅两三天才能把草薅完。她还记得有一年自己生病忙不过来,这块地里的草就是八斤半夜悄悄帮她薅完的。走着走着,她停住了脚步,脚下已死亡枯黄了的草很明显刚被割过。她想起八斤那天的的神情,明白八斤的大黄牛是怎么死的了。一种不安的情绪迅速笼罩在她的心头。
   年轻的八斤养了一群牛,他常常把牛赶上青沙坡人就回了家。路边的庄稼地没有不被他的牛糟蹋过,尤其是刘三的母亲紧挨着青沙坡的那块长麦地。有一次八斤晚上没有及时把牛赶回家,一群牛把那块地里的庄稼都糟蹋得不像样了,可刘三的母亲从未责怪过他半句。八斤也仗着每个春天村里人都要借自己的牛耕地,从不向谁道歉。这些年,村里的人早就用机器耕地了,封山育林的山坡也不允许随便放牛了。八斤也老了,牛多了也照顾不过来了。晚年的八斤眼看就可以享儿子的福了,可谁能料到,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因为车祸呆傻了,另一个在矿难中失踪了。别人家健健康康的儿子三十七八都还在打光棍,八斤家的傻儿谁还会嫁?八斤老两口的头发愁得白花花的。
   刘三的母亲回到家,打开箱子,把一个用花布包裹着的木匣翻了出来,抱着木匣就往八斤家走去。
   “大兄弟,对不住,这是我的棺材本儿,本想着留到我百年之后再用,但是现在国家已经全面推行火葬制度改革,我留着也用不上,你拿去再买一头牛吧。”

共 24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微型小说充满了生活气息,满满的地气氤氲在字里行间。那种朴实的乡间味儿似浓郁的画面栩栩如生,生动,充满着生机。小说不仅写出了以八斤、刘三的母亲和刘三媳妇两代人的耕农观,更是挖掘了他们内心的东西:善良、宽厚、包容。这才是闪闪发光的,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千千万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的心地儿。同时,小说也有所暴露:庄稼地里生长的不仅有庄稼,还有被农药喷洒过的毒草,随着科学的普及推广,带给人们的是希望,也是毁灭。当然,无论如何,滇东大地这片土地上还有农村人的朴实和善良。小说构思精致,有故事有细节有画面,语言好,读来意犹未尽。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2-28 09:46:21
  文表达了一种心底里透出的善良,也读出一种警示:农药毒杂草,也能毒牲口和人类自己。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2-28 09:48:11
  灵娥,小说写得真好,喜欢这样的作品,能让读者读出意味,自然是好作品。
   加油,再写一篇,你有写作的天赋,别浪费啊!
3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1-03-01 11:34:30
  小说讲述的事件不复杂,但人物刻画非常成功,情节推进自然合理,故事温暖有力量,语言讲究,真好。学习。
闲云落雪
4 楼        文友:清鸟        2021-03-01 21:25:15
  这种人性的善良通过人物心理、对话展现的淋漓尽致,生活中的矛盾处理得当,往往可以看出你的大智若愚,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美文共赏,学习了。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3-03 21:18:50
  质朴的文字,把乡间生活写的贴切生动,几个人物心理刻化的形象。整体条理清晰,文字质感。接地气贴近生活。学习佳作。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