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散文)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5.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73发表时间:2021-03-03 18:28:09


   “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连队。这个连队,就是我参军入伍后所在海洋守备区的守备一营守备二连。
   说起“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我与这个英雄的连队还真有着不少的历史渊源。
   最早的渊源,就是我参军入伍时,去我的家乡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接兵的新兵连的连长就是“古北口英勇阻击连”的干部。我是1969年1月份入伍的,当时负责到我们公社接兵的新兵连连长叫程纯义。我当时检查身体时,公社武装部长邵宏志说我是一等身体(其实,我的身体算不上一等,别的毛病倒是没有,只是我的右眼小时候打柴受过伤,视力当时只有不到1.0,达不到征兵的要求,是我在体检站的同学给我填了个1.5。到部队后打枪时,别人用右眼瞄准,我只能用左眼,倒是没影响成绩,但有些别扭),可是,后来定兵时却没有我。我当时正在支左解放军和公社革委会组织的本公社斗批改点上当工作组组长,是支左的解放军和公社的领导不想让我去当兵。由于我当兵心切,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夜赶到公社的征兵办公室去找程纯义连长,请求他同意我当兵。程纯义连长早就从公社征兵办公室中我的几个同学口中得知我的情况,尤其是那几个同学跟他炫耀说我如何有才,如何能写文章,口才也好,还在学校大联合委员会当一把手……再加之我年仅18岁就在斗批改的点上当工作组组长,支左的解放军不放我走,程连长也就明白了几分。程连长见我当兵的心情恳切,就说:“我同意了。你去找你们公社的武装部长和支左的解放军首长商量吧,他们若是同意了,我就带你走。”听了程连长的话,我心中非常高兴,立马又连夜去找武装部的邵宏志部长和支左的解放军杨林股长。果然是他们觉得我在斗批改点上干得不错,不想让我走,还说马上就要发展我加入党组织。在我的再三请求说服下,他们都只好表示同意。于是,我便实现了自己的当兵夙愿,跟程纯义连长来到了黄海北部的外长山要塞区海洋守备区,成了一名守岛部队的海防战士。到了部队后,我才知道,程纯义当时是海洋守备区守备一营守备二连的一排长(接新兵时被临时任命为新兵连连长,这是部队的惯例),而守备二连就是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英雄连队“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我又知道程纯义是1961年从沈阳市入伍的,人非常忠厚本分,自我要求严格,军事素质非常好,作风雷厉风行。不久,他被任命为该连副连长,后来,他又当了这个英雄连队的连长。再后来在这个营的副营长职位上转业回到了沈阳市。我虽然没有被分到“古北口英勇阻击连”这个英雄的连队,但我为被这个连队的干部把我接到部队来也感到很是荣幸。
   我在新兵连集训了一个月后,被分到海洋岛最高的近400米山上哨所当了一个月零九天的哨兵,之后便被调到政治部宣传科报道组当战士报道员。因为报道工作需要,那时候,我就更加详细地了解了“古北口英勇阻击连”这个英雄的连队的光荣历史。“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是于1943年由河北省兴隆县县支队整编而成,成立后至一九四四年连队主要活动在冀东兴隆等地,和当地人民群众一起,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连队编入冀东军分区,为五十五团八连。1946年1月,连队奉命在古北口担任阻击战,官兵们依托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已之敌展开激战,此战,经过独立作战三昼夜,又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三天,共歼敌1500余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给国民党军以沉重的打击,彻底粉碎其企图抢占承德的计划。战斗中,全连138名官兵只剩下11人,连长、指导员全部牺牲。为表彰全连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冀东十四军分区授予该连“古北口英勇阻击连”荣誉称号。之后,这个连队又先后被编为第四野战军进入东北参加辽沈战役,之后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后又奉命南下,参加解放湖北孝感、湖南长沙、广东陆丰等地的战斗战役。之后,又返回东北,不久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朝鲜新义州等地执行任务。1953年回国,1954年9月,随所在部队进驻长海县海洋岛,后改称为海洋守备区守备一营守备二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还是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古北口英勇阻击连”都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又先后被授予“学雷锋标兵连”“硬骨头六连式连队”和“黄海前哨好二连”荣誉称号。
   这样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连队,自然而然地有成为我们宣传科报组道的一个重要的报道对象和目标,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国家有重要活动,连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我们都及时予以采访,写成文章发往军内外报刊和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我在的报道组,就曾经多次采写报道过“古北口英勇阻击连”的事迹,在新华社新闻稿、《解放军报》、沈阳军区的《前进报》,以及地方媒体《辽宁日报》《旅大日报》,以及电台电视台都曾经发过不同的新闻稿件。
   让我最难以忘记的是,1979年2月中旬,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前,我和当时任海洋守备区宣传科科长的冮佩泉同志一起,到“古北口英勇阻击连”蹲点,总结该连进行战前教育的经验。当时,中央军委关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指示刚刚传达到部队基层,全军干部战士,群情激愤磨拳擦掌,纷纷表示坚决响应党中央中和央军委的号令,坚决为保卫国家安全领土完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是个具有光荣历史荣誉的英雄连队,干部战士更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一些战士纷纷写血书,表达坚决要上前线,誓死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尊严,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安全的决心。我们被这个连队干部战士的爱国精神和崇高境界所感动,便决定写一篇电报发出去。电报不同于新闻报道稿件,新闻报道稿件是由公开的新闻媒体如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发出,是面向全社会的。电报则是部队内部的文传方式。部队内部电报,就字数上说,一般都是七八百字,不超过千字。特殊情况除外;就内容上说,有的是传达上级指示命令;有的是下级向上级的请示报告;有的是通报突发事件;有的是通报某一方面的工作经验等等;就传播方式来说,一般都是由部队团以上机关机要部门密码传递;当然这样的机要文件只有部队团以上首长才能阅读到。因为这次是部队临战动员,完全是属于部队内部的事情,具有一定的机密性质,必须用电报的形式向上级汇报,公开的媒体还不适宜报道。于是,我们便在“古北口英勇阻击连”连部连夜研究赶写了一份内容为“黄海前哨‘某部古北口英勇阻击连’干部战士纷纷写血书,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自卫反击作战的英明决定,坚决请求上前线,誓死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尊严,保卫国家安全”的临战教育经验的电报,全文约800多字。当天晚上,守备区首长就签批发给外长山要塞区,很快又被要塞区首长批示上报旅大警备区、沈阳军区,之后逐级上报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军委首长。
   三天后的一天上午,我上班刚来到办公室,守备区机要科科长许天厚就把我叫到机要科,告诉我说:“你们写的咱们守备区守备二连即‘古北口英勇阻击连’临战教育经验的电报,被总政治部批转全军师以上单位。”他边说边把上级转发此电报的报头拿给我看。他还说:“我在咱们要塞区这个军级单位从事机要工作二十多年了,军委总部批示转发我们部队的经验电报还是头一次。祝贺你们啊!”
   听了他的话,我心中自然非常高兴,因为自己参加写的电报被转发全军师以上单位,这是对自己作为宣传工作干部的工作能力的一个充分的肯定。当然,我更应该为守备二连即“古北口英勇阻击连”干部战士们高兴,因为正是他们纷纷写血书,表达坚决要上前线,誓死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尊严,保卫国家安全的决心,正是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崇高境界,感动了各级领导,得到了总政首长的认可和肯定,此电报才得以转发全军。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很快将其转达给“古北口英勇阻击连”的干部战士,全连干部战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备受鼓舞。
   当时,在海洋岛的南洋坡上,同时驻守着我们陆军守备二连即“古北口英勇阻击连”,空军的“红色前哨雷达站”,以及海军的“安业民生前所在连”,三个具有英雄称号的连级单位,驻守在一个区域,被称为“南洋坡上‘三军营’”,“三军营”自然也成为我们报道的一个重要素材和目标。
   在我于海洋守备区工作的11年时间里,我曾经有两次到守备二连即“古北口英勇阻击连”蹲过点。我第一次参加写较长篇的通信报道稿件,就是到正在金县大李家公社曹家屯大队负责建设军用码头的守备二连,我的两个宣传科同事也都曾经在“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担任过指导员。
   英雄的连队,光荣的传统,干部战士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多么的令人崇敬啊!
   如今,部队几经整编改革,原来的编制体制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不管怎样,英雄连队还在,光荣传统和英雄气概,是永远不会失传的。

共 34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着英雄的历史,光荣的传统,对于这个光荣连队有了了解。内心渴望投身军旅,几经波折如愿以达,在军旅生活中更深深地敬畏这个连队,它的热血激情无一不给我以动力,为此数次深入了解,将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是中国军人的一个缩影,彰显着所有军人的精神气概。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3-03 19:35:05
  英雄连队好,作者有缘也真好!文章写得生动!好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修成国        2021-03-15 09:46:22
  谢谢编辑老师!谢谢黄老师!光荣传统代代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