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回家过年(散文)
一
我在金城工作,离西安不远。父母也在金城,但住在乡下,离我也有10公里。平日看望年过七旬父母的任务自然由我承担,由于我离父母最近。父母生养3儿1女,老大在河南南阳工作;老二在四川成都工作;我排行老三,在陕西金城工作;老四是小女,在山东青岛工作。
我们兄弟姊妹四人,都已成家立业。在我印象里,几十年来我们似乎没有在父母身边团聚过。每逢过年,在外地工作的他们并非年年回家,而是四五年才回家一次,总没一起回过。大哥和小妹已经四五年没回家了,二哥已经七八年没回家了。
父母年事已高,两人经年孤独地待在乡下的老屋里,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父亲患有高血压,需常年服药;母亲常年耳鸣,已到耳聋的地步。我带她看过医生,服了不少药,无济于事。近年来,母亲左腿行走也不便,一瘸一拐的,我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是左膝骨质增生,服了许多中西药,贵重的膏药也贴了许多,不见大效。
父母老了,身体每况愈下,这是自然规律,他们也能坦然接受。一次我问父母,那一天越来越近,你们怕不?父母笑答:“那有什么,老了就该走了,要么地球盛不下了。”父母对待生命的态度是达观的,但他们对儿女的依赖感却明显增强。多年前,他们总让我安心工作,不要挂念他们,可现在我一段时间不回家,他们就会打电话:“老三,回家给你拿些菜,家里很多,吃不了。”当然,在电话中父母总是喊我小名。哎——,父母老了,黏人了。这是他们无奈的恋世的表现。
我告诉了他们3个,他们也很伤感,觉得对父母尽孝太少。虽然我们没有少给父母零花钱,不会让他们因钱而发愁,但除了这些他们还需要儿女的依偎,亲情的慰藉。
“老三,我和大哥、小红商量好了,今年过年一起回家,我已告诉父母了。”2009年国庆期间二哥告诉我。小红是我小妹的小名。
“李ⅩY回家不?”我问。李XY是我二哥的女儿,正在法国读大学。
“她没办法回,法国没有春节,过圣诞节。”二哥说。
不久,小红打来了电话,大哥也打来了电话,都告诉了我同样的喜讯。
听到这个消息,父母乐坏了,逢人就说。离2010年春节还有5个月,他们已经开始做接待儿女回家的工作。改造旧房,拆洗被褥,更换取暖炉,添置家具,忙得不亦乐乎。
二
2010年的春节是2月14日。
2010年元月22日,这天是星期五。早上,我收到小红的短信:“三哥,我明天10时50分到西安,车次K911,12车厢,卧铺。如方便,来接。”
“好吧,知道了,我明天去接。明天是双休日的周六,不上班。”我回复到。
我作为老家的代理人,去接多年在外的游子回家过年理所应当。
金城到西安很方便,有高速路,从金城高速入口到西安出口,车行只需二十几分钟,加上两头的普通公路,总计不过1小时。
元月23日8时,我从金城出发,到达西安火车站大约9时半。一到车站,我询问服务人员后得知,可以买站台票。
我排队20分钟到了售站台票窗口:“K911,青岛到西安站台票1张,大约11点到。”
“没有K911,青岛到西安是K914,你买不?买错了不退。”
“买,不过我感到很奇怪,我妹明明说是K911呀。”
站台票1张1元,错了也无妨。
走离那个窗口,我立即给小红打了1个电话,询问此事。
“没错呀,我票上写的是K911呀。你等等,我问问边上的人。”小红说,她的询问声我也能听见。“三哥,我边上的人的票上有写K914的。”
“好了,我知道了。西安这边叫K914,二者应该是一回事。”
这种事我碰到过几次,我感到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呢?既然是共有的,为什么西安这边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呢?这种现象,总给我带来了一些担心,还浪费了我几元钱的通话费。
这是冬天,天气很冷,我在车站外等了许久,浑身发冷。为了祛寒,我顺着砖墙来回跑呀,跳呀。为了赶走等待的孤独,我打开手机,上了网,浏览网页,聊天。
时间到了,我向接人的进站口走去。这时广播里的声音令我诧异。
“各位接站人员,由青岛抵达西安的K914次列车预计晚点25分钟,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向您道歉。”
看来我又得受冻半小时。火车误点的现象很少发生,但我却端端地碰上了。
时间再次到了,我跑进5站台。火车就要到了,我能看见远远的车头。车头威猛地开了过来,缓缓地停下。可正对我的是6车厢,判断了一下方向,我向东跑去。就要到12车厢了,我看见小红正走下火车台阶。她肩上背1个大包,手上提1个大行李箱。
我赶快迎了上去,接过了所有行李。兄妹相见,心里该有多高兴!
“你今年怎么回来这么早?这么早就放假了?”
“为了防范甲流感,学校提前放假了,我在家都待十多天了。今年年假放两个月。”
小红在青岛德桥日语学校教授英语,担任英语系主任。
“三哥,你在西安买了1套房子,在哪块?”
“在汉城路,城西客运站那儿,咱们路过,可以去看看。”
吃过午餐,我带小红看了我西安的房子,然后乘车返回金城。
三
回到金城,小红先到了我家,受到了我们全家的热烈欢迎。
“小红,欢迎你回来,在这儿待几天,感受一下我们的新家。”我妻子说。
这套房子是我们去年初买的,装修后10月才搬进来,住了不到4个月。
“三嫂,房子不错,比我的房子还好。这样吧,我先回家看看父母,然后再说。”
“姑姑,欢迎你。壮壮怎么没回来?”我的女儿问。
“李SW,这么漂亮。”小红说,“壮壮正月初二和他爸回来。山东人讲究大,不准儿子在媳妇家过年。——李SW,你看,这是姑姑给你买的羊毛衫,喜欢不?你试试,应该没问题。”
“颜色不错,喜欢。不知合身不?我试试。谢谢姑姑。”
女儿一试,很合身,高兴得和姑姑拥抱在一起。
“小红,乡下条件不好,离过年还有20天,你在老家不想住了,就来我这儿。”我说,“你先洗个澡,我家用的是温泉水,全天供应。”
这时我同学打来电话,约我去另一个同学家贺喜,那个同学的儿子就要结婚。
到了那个同学家,我们又说又笑,又吃又喝。一看手机,快5点了,天要黑了,但还不能走。
“小红,你先回家吧,我这会儿回不来,让你三嫂叫个出租车把你送一下。有空再来。”
“三哥,好的,你忙吧!”
夜深了,我回到家里。
“老公,你妹回家了。我叫的出租车,出租车费是我付的,25元。你妹回老家心切,想见老爹老娘。”
“是啊,父母是亲情的纽带。”我说,“你做得很好,让老公抱抱。”
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没几天,岳父得大病住进西安交大附属医院,我妻子要去西安照顾父亲。
我家的生活一下子瘫痪了,没人主厨了。我要上班,女儿要上学,一日三餐怎么办?如果我来应对,一来不大会料理,二来时间仓促。
“让你妹来帮几天吧。”妻子说。
“好吧,我来说说看。”
我告诉了小红我们的想法,让她考虑一下,她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了。这天下午,我妻子去了西安,第二天早上小红就和母亲来了我家。小红在老家只待了两天啊!
第二天中午我回家吃饭,饭是小红和母亲做的。
“三哥,我带母亲在你这儿洗个澡,你这儿条件真好。”小红说。
“既然妈来了,就让妈住下来,把爸也接来。”我说。
“不行,你爸要看家,快过年了,乡下贼可多了,离不开。”母亲说,“我下午就回去,我走了,谁给你爸做饭?”
我无话可说。父母向来就这样,离不开自己的老屋。我们儿女们商量过要给父母在金城买1套房子,可父母总是不愿意,怕我们花钱。
为此,我和父母吵过几次,可他们依然不肯改变自己的主张,要住乡下。
小红帮我做1周饭了,但我妻子还不能回家。
又到了周末,小红说:“三哥,我在你这住,很开心。家里有暖气,不冷,很舒适。可我想家了,想回去看看父母,过两天再来,好不?”
“好吧,你回吧,父母也一定想你的。”我说,“让你帮我做饭,本末倒置了。你大老远的回来看父母,却待在我这儿当保姆,我也觉得不合适。”
小红要回家,好像又担心我吃不好。亲情,似乎怎么也理不清。
过了几天,李SW考完了试,也不用上学了,1个人待在家里,很不快乐。她想叫姑姑来,我阻止了。
“妈妈,你回来吧!”一天傍晚,李SW打电话给妈妈,“白天,我1个人在家里真没意思。”
“不行啊,你外公刚作完手术,需要人照顾。”
“你就爱你爸,不爱我。外公生病,还要4个人照顾。”李SW说着说着竟哭了起来。
次日,妻子就回来了。显然瘦了,脸色发黄。我心疼地说:“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你垮了,我和女儿怎么办?你父亲生病了,不得已;儿女要冷静,轮着照顾吧,都待在那儿,不好。”
妻子只回来了两三天,又走了。我妹不请自来,又来当保姆。
“小红,给你买菜钱200元,不够再说。”我说。
“不要,我有钱;嫂子把菜都买好了,添不了多少。”
“你这个保姆真好,不挣工资,还贴钱。”
女儿看见姑姑,又开心地笑了。她说的话让姑姑乐得合不拢嘴:“姑姑,你一来就忙着做饭,打扫卫生,你辛苦了,要多休息;我会记着你的好,等我长大了,挣了钱,我给你买1辆小车。”
妹妹总会提起李SW说的话,对我说:“三哥,李SW真会说话,讨人喜欢。”
小红又忙了近1周,直到我岳父出院,妻子回家。这时离过年只有3天了,她才回到乡下老家。
五
小红回乡下1天后,也就是2月12日一大早,二哥从四川成都打手机给我,说他准备驾车回家,晚上到我这儿;次日,也就是年三十,回家看父母。
大约上午9时,二哥打手机又给我:“老三,天气不好,昨天走的同事说,秦岭下雪,路滑,在山洞里堵车四五个小时。我们还没出发。我们一行4家4辆车,都没动,正在商量对策。另有一家已经改坐飞机了,去了机场。不行,我就回不了了。”
“哥,回不了没关系,安全重要。”我说,“这边这会儿天阴得很重,下小雪,天气较冷,草坪里都积了薄薄一层雪,但路上没积起来。”
我一直观望着外面的天气,和二哥保持联系。到了10时,雪停了,天放晴了一点;到了11时,竟然出了太阳。
“二哥,好消息,天晴了,见太阳了,你们怎么办?”我打手机说。
“我们已经出发了,离开了成都。”接电话的是二嫂,她说,“你哥在开车,有什么情况我与你联系。”
太好了,二哥可以回家了。我马上打电话告诉了父母、小红这一最新消息。
“三哥,那你晚上负责接待二哥,给你添麻烦了。”小红说。
“这有什么,咱们一家人难得相见。”
在我们兄弟姊妹4人中,目前就我二哥职位高,他是某公司副总经理,拿年薪。
我在家里帮助妻子打扫卫生,整理杂物,把不要的清理出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二哥回家。作为东道主,我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
我始终关注着天气,每隔一会儿望望窗外的天空。天气一直晴朗,阳光灿烂。二嫂每隔两三小时向我报告一下他们的位置,他们离家乡越来越近。
傍晚7时,二嫂打来电话:“老三,我们正在穿越秦岭山洞,再1个小时就到金城了,你把你家所在的具体位置发过来,我用导航仪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就能找到你们。”
“好吧!这里的航空广场很有名气,到了打手机告诉我,我去接你们。航空广场离我家就二三百米。”
我用手机把我家的大致位置发了过去,落脚点是航空广场。
这时小红的电话打来了:“三哥,二哥快到家了,你多熬点稀饭,二哥说就想喝稀饭。”
“好的,已用电子高压锅熬上了,菜也准备好了,就等他们大驾光临。”
晚上8时多,二嫂打来电话说已进入金城境内,让我在航空广场等候。挂了电话,我就立即下楼,奔赴航空广场。
我连奔带跑,赶到航空广场时,他们早已到广场的站台下等我。
“哥嫂,回来了,辛苦了。”
“还行,一路很顺利。”他们说,“老三,还这么年轻,没多大变化。”
我坐进小车里,带领他们很快开进我住的金城1号小区。停好车,我们说笑着走进我的家里。
“二哥二嫂回来了。”妻子问候道。
“二伯二妈你们好。”女儿问候道。
“给你们添麻烦了。”二哥二嫂说。
“别见外,别见外。不说客气话,这就是你们的家,欢迎以后随时光临。”我和妻子说,“你们洗洗,马上开餐。”
我们5人在餐厅落座,热烈交谈。
“老三,房子装修得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二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