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致天津肖老师的一封信(随笔)
敬爱的肖老师:
您好!这几天,本该是我参与学雷锋活动的公益时间,本该是我收看全国“两会”的专注时间,可万万没想到,您学生录下的您在课堂上训斥的小视频,像炸了锅似的,竟刷屏暴走网络数日而不退,夺得无数网友微友的热评。您的一些言行,还引来了区教育局的快速反应,使得您一个最美的人民教师,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取消教师资格和降低工作等级的处分。
一直关注教育、曾经当过教师的我,不得不挤出一整天的时间,重复收看您那四分多钟的视频,仔细研读网友海量的热评,还想以一个退休老教师的身份,给您写这封信。
此时此刻,我能强烈地感觉到,您的心情一定是很难受的。所以,我想用最平静的心态,从古圣先贤“五常”——仁义礼智信的视角,与您说说心里话,希望您也能感受得到我的怜惜之情。
做人一辈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做人,应该有做人的样子。人与禽兽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仁义礼智信“五常”上,这与当下“高不可攀”的所谓“道德”,其实也扯不上太大的关系。因为两千多年来,我们中国人,一直称之为做人的“五常”。“五常”——仁爱、合宜、守规、理智、诚信,就是我们做人应知的五个常识,应持的五个常态。
下面,我结合您肖老师的视频与网上的众评,谈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一、关于您“训斥”的场合
从视频上看,因个别学生在您讲题时擅自讲话,引起您勃然大怒,进而才开始训斥他们的。
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在四十八位同学的公众场合,作为一名班主任数学老师,能不能教育学生呢?网友们各执一词,虽不无道理,但也多为偏激。
作为曾经当过初中班级的一位老师,我觉得在课堂上,狠批不守纪律的学生是可以的,但也要因时、因人、因事区别对待。
记得三十八年前,当时只有二十二岁的我,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一次在一个初三班级上化学课时,我在讲台上讲得是津津乐道,突然听到有两个学生在底下说笑,当时我真的像对自家小弟一样,火冒三丈,点名到姓,毫不留情,训斥一通!当我看到他憋嘴不服的神情时,还真想上前扇他两个耳光。
当天晚上,我本是想到这位同学家访时表示一下歉疚的,没想到他的父亲知情后,一个劲地连声感谢我;他的母亲,还硬地留我在这位同学家吃了晚饭。几年前,这位同学遇到我,还一口一个老师地叫我,从此我才打消了几十年的顾虑!
肖老师啊,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呀!三四十年前,我的学生和我们一样,兄弟姐妹一大趟,家长对孩子,大都是“散养”,当着“菜货筒子”来对待,哪像现在对孩子一直捧在手心里如此娇惯的?
面对当今孩子普遍脆弱的心态,我想是不可以随便在课堂上,公开点名到姓地批评学生的。即使要公开批评,您也必要经过“精心”的导演。比如,用一个孝亲感人的小故事,或者说一个能让人回味的小笑话,触碰到学生的泪点与笑点,这样或许才能达到您教育他们的初心;实在脑中没有这些人文智慧的贮备,那您完全可以请他课后进行单独交流,至少那时他没有做您抖音小视频的机会吧!这里的关键,还是我们当老师的,对待现在的孩子要有真正的仁义爱心,能够控制住自己当时的情绪。
二、关于您“训斥”的腔调
说实话,视频中您这次训斥学生的腔调,也太有点过头了。不少网友指责您发出的声音是:焦虑不安、声嘶力竭、歇斯底里,口无遮拦、不堪入耳,甚至有的微友,说您根本就忘记了教师身份,就像一泼妇骂街的一样!我很不赞同他们评价得这么狠心,但您客观上,已经给听众造成了不舒服的印象了,况且那些在座受训的又是少年学生呢!
批评语言对人的杀伤力,首先体现在说话的腔调上。如果以声嘶力竭的方式来表达,即使您有再好的心思、用再妥的语言,也会立刻画上“恶毒”的等号。这一点,肖老师您可能以前没有体悟过吧?在课堂上,或在家里,或在其他场合,这样的腔调,是万万不可任性妄为的。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才干十分优秀,所处的位置又有十分优势,那也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人,抛弃为人师表应有的涵养、教养。如果已经养成了习惯,那也必须痛改前非,否则您是很难与人相处,获得幸福人生的。
肖老师您学习过《弟子规》吗?在《弟子规》第四部分中,有十六个字,我想与您共勉: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衷心地希望您,以后有话一定要好好说。
三、关于您“训斥”的言辞
您的这个视频,之所以成为网上热搜,大家热议的焦点,主要还在您训斥学生时的不当言辞上。包括为您辩解的少数网友,也在责难您口不择言、太过势利了。
大多数网友们不能容忍的,是在您四分多钟的训斥中,竟数次携带“妈的、你妈的”涉嫌骂人词汇,还称课上乱说话的学生是“臭鱼”。
不要怪我说您,肖老师您训斥学生也就罢了,但真不该数落学生家长挣不了几个钱;您更不应该点名到姓,说某某学生的妈妈一年挣那么多的钱,是平民家长五十年挣的还要多。这样赤裸裸地作比较,不仅会伤害那两个所谓“穷”孩子的心,而且还会伤害所有“穷”孩子和他们家长的心啊!您可能真的不知道“勿谄富,勿骄贫”的老人教诲喽!您的几句话,说得倒很爽,但您知道这样会得罪了多少人吗?难道您真的感觉不到?
您还不该咬牙切齿地发那么大的狠:如果再有谁在课堂说话,您就直接过去搧他嘴巴子;您更不应该扬言:哪怕有学生家长到教育局告您,您也不怕,宁愿受到处分也要收拾他(课上讲话学生),怎么处分都不怕!如果真的为了学生好,您有必要这样说吗?
四、关于您“训斥”的逻辑
我认真阅读网友们的评论有二百多条,发现您的训斥中,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您发飙时的逻辑问题。
我真不懂您怎敢对您的学生这样说:你妈、你爸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更不懂您竟如此说:往届学生家长,不是高官,就是富商,而这届都是平民百姓,贼不懂事,贼没有家教;当官有钱的家长,极有素质,你(学生)反思一下,你们的家长有多少素质?
您还这样训斥学生说:你爸你妈一个月挣不了几千块钱,一年挣不了10万块钱的主儿,你他妈一嘴嘴儿的,张嘴就说话。
肖老师,请您冷静一下,看看您的思维逻辑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与党的教育方针,也实在是大相径庭了吧!
难道您瞧得起、瞧不起人的唯一标准,就是官位高、财富大吗?高官、富商的素质就一定会高?平民百姓的素质就一定会低?就一定没有家教?学生家长一年挣不到十万块钱,学生在课堂上就不能说话,那家长一年挣多少钱,您的学生才能在您的课堂上随意讲话呢?
有的网友在猜度:为什么肖老师如此地夸赞高官与富商?是不是班里学生是高官的子女,自己办私事,就有了能解难题的靠山?是不是班里的学生是富商的子女,自己搞家教,就有了丰厚的收入?
我问这些网友这样说有什么根据?他们说我太奥特了,反问我:难道你们那里的学校,教师们在课上都讲重点,都不搞家教捞外快吗?难道你们那里的教师,都不利用手中的一切权力,在收学生家长的财礼吗?难道你们那里出现了“师腐”,就全都开除了吗?他们一连串地发问,就像扫机枪一样,把我问得真的哑口无言呀!
在这里,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肖老师您搞过这样的家教,收到过这样那样的“外快”吗?如果没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家长富与穷,与您又有何干呢?我再问一个我从不愿意问的问题:您的年收入超过十万吗?如果达不到十万,您和您的孩子的素质又在哪个档位呢?
五、关于事后的“补救”手段
在媒体上,我还有两个发现,就是这个视频在网上迅速暴红后,您作出的反应还是比较快的。在此,我们索性再探讨一下。
在微信朋友圈里,当天您就发表了自己的道歉:您说今天有关我的音频火了,不算什么,我不会找你的……你们不努力,就会不如你的父母,就会阶层下移。
有的网友认为,这个道歉比原先的训话还要恶劣。火遍全网以后,肖老师不仅没有表现出真诚的歉意,还要强调“我不会找你”……这是威胁警告吗?我也说不清您的本意是什么?还有您的“阶层下移”是何意呢?在肖老师的眼里,您的学生共有几个阶层?在您的教学中,因材施教是按“阶层”进行的吗?
另外,据学生家长爆料,您的丈夫和丈夫的姐姐,还在您班级召开了全体家长会。会上这两个人,带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请愿书》,还连哄带恐吓地告诉家长:如果你们不肯签,让肖老师继续留教,那这个班就肯定没人愿意接管了,到时候班上肯定没几个人能考得上高中。
家长们在“请愿书”上虽然都签了自己的姓名,但您知道这些家长的内心是何感受呢?这个“请愿书”现在哪里?为您后边的处理结果起到作用了吗?
六、关于教育局对您的处理
网友们对于区教育局对您事发后的处理结果,看法也大为不同。有的说对您的处理太重了,因为现在像您这样敢于讲真话,敢于管教学生,实在是少之又少了;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对您的处理很及时,但就是太轻了,以为您一定要会被开除的,还说这样处理,说不定风头一过,您还是会重返讲坛的。
对此,我的看法有二:
一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对您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不处理领导也没法交差是不是?务请肖老师一定要理解领导的难处,绝不能再去怨恨学校或局领导啊!
二是如果您果真能够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在思想认识上,能有脱胎换骨的根本改变,我觉得您恢复教师资格不是没有可能的,说不定将来您再上讲台,还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教师呢!
请肖老师在诚心改过的情况下,能记住《弟子规》上说的这几句话: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敬爱的肖老师,您是当地教育系统的一名骨干教师,还当选过“最美教师”。对于这些荣誉,我不赞同少数网友们的所有怀疑,我觉得至少说明了,您曾是学有所成、工作能力比较突出的一位教师。
不过,从这次严重的事件中,我的确感到您还真的欠缺什么,或许您真的被金钱名利迷住了双眼,或许您真的还缺少做人的起码元素——道德!您可能什么都不缺,唯一的就是缺德——缺乏道德的教化了。做一个普通的人,都不可以缺德,何谈一句话能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呢?厚德才能载物,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们中国老祖宗的教诲,我们不能不学,不能不听,不能不做啊!
今年是我们党一百华诞。您虽然受到了组织上相应的处分,但您还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我是一名三十六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重温《党章》,找回初心,去除杂念,克己奉公,迈出坚定的步伐,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报答党多年的教育之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重做一名无愧伟大时代的人民教师!
我在千里之外,时刻等待着您的好消息!
此致敬礼!
一位不曾相识的老教师上
辛丑牛年正月二十三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等硬件实现了腾飞,但精神、道德、文化等软件却反差极大,西方敌对与潜伏家贼亡我之心,似乎愈演愈烈,自古老二不好难当啊!
遥望二十年后,我大中华谁在当家?三十年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又是谁在做主?答案只有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党政军财文,可都是我们老同志们生养的独生子女们啊?
目前县市级主要领导已有一批“首独”族了。二三十后,全然是“独一代”们,“独二代”也不在少数,这些后生们都很能干,但与老一辈相比较,我们的独一、独二代子孙们天生没吃过什么苦的经历,他们的意志理想信仰是在一个什么水准呢?能够应对“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么?我们这代人应该如何交班?如何让子孙们接好接力棒,让中华民族永保太平呢?
一提起孩子的教育,我都异常关心,这也是我多年的老毛病了。在我的小视野里,感觉孩子的成长一直都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儿孙们天资聪颖、衣食无忧、自由自在;忧的是,自我自私、任性妄为、不能吃亏、娇骄皆重。
现在不少家庭、学校、地区对孩子的教育,都紧盯着功名二字,做人的教育呢?似乎没多少人当回事儿。这样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只能叫作“培训”。
在教育上产业化的大背景下,现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杀伤力,好像也愈来愈重了:
首当其冲的德育,普遍是听之任之;体育课老师不敢放手,不少学校选择象征性或干脆不上了,“美育”的重心,大多早已转移到了社会的培训机构,黑心的“培头”们,赚着家长们的大把大把票子;劳动教育,家庭、学校则成了稀罕物!
最大的问题,还在“智育”。现在的“智育”,应该叫“知育”更准确些。为了考出高分,千家万户的两代家长们,可谓日夜忙碌操碎了心!不少家长每天要负责孩子家庭作业的督促、检查与签字,家长还要在校内外,找寻多个补习班,因为光听课上讲的,学生考上重点学校重点班希望很小,这笔费用当然是越来越多,压得许多家长喘不过气来了……就是这样,两代家长就是做牛做马,也不能让孩子输在一个个“起跑线上”,有人称现在的孩子叫什么来着?对!叫“鸡娃”——不断打着鸡血,不断补充能量,好让孩子一路狂奔,以便拿到高人一等功名的娃娃!这些地方的这些孩子,能不让人焦虑不安吗?好在高层已经着手整治了,我们衷心地希望,大家都能早日走出误区和困境!
谢谢先生!致敬先生!恭祝先生常出精品,教导大众,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