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喜喝祝寿酒(散文)
过了除夕,奶奶就九十岁了。父母和叔叔、姑姑们就商量为奶奶操办祝寿酒宴的事了。
按照浙南山区当地的习俗,给50岁及以上的长辈做生日又称为“祝寿”,一般都是小辈组织,给长辈设宴、送礼物等,表达对于长辈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既是孝心的表现,也是对于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继承。如是凑十的整年要大操大办,50岁称暖寿、半百添寿;60岁为小寿、花甲;70岁为中寿、古稀;80岁为上寿、大寿;90岁为绛老添寿、耄耋之年;百岁为期颐或期颐之年;百岁以上每两年举办一次,102岁称益寿一;104岁称益寿二;106岁称益寿三,以此类推。选择办祝寿宴的时间,要么在长辈生日那天,要么在正月初几日。如50岁正月初五,六十岁正月初六,七十岁正月初七,以此类推。百岁及以上的祝寿酒都放在正月初十日,寓意十全十美。一般选这一日的中午,太阳当空照,也便于近的亲友回家,不选晚上,日落西山,寓意不好。中国的祝寿有很多礼仪,因为祝寿对象一般是家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因此,从各方面都非常讲究。于是,父母和叔叔、姑姑们商量的结果是定于正月初九日中午为奶奶举办祝寿酒宴。大家分工合作,各自忙开。
奶奶吃过很多苦,姓留,大坵边人,由于家庭困难,其父母把她卖给周岙底帽头程氏当媳妇囡(童养媳),后来程氏当女出嫁给爷爷。爷爷又因逃壮丁时落下心头疼的毛病身体不好,奶奶艰难地撑起这个家,生了八个孩子,养活三女二男。吃尽了苦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决定要隆重地办好这次奶奶九十岁寿宴。以前奶奶都不同意办祝寿酒,这次竟同意了。我们十分高兴。
选寿礼。一般来说,前去给老人祝寿,都要赠送一些礼物,称为“寿礼”。在寿礼的选择上,应选择有长寿、平安、吉祥等寓意的物件。困难时期,一般女儿做衣服裤子鞋帽袜一套,猪蹄一个,男丁做寿桃、寿糕,操办酒席。传统的有寿嶂、寿桃、寿饼、瓷寿星等,有些地方还会在寿礼外面写上一些福、禄、寿等大红字。如今生活好了,寿礼并不仅仅局限在这几个方面,晚辈可以根据长辈的需求或者喜好来送寿礼,比如送玉器、字画、工艺品、按摩仪、保健品等,只要符合老人的心意即可。我看奶奶怕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就买电热毯、取暖器和大蛋糕给她当寿礼。现在中西文化融合,吃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已成时尚,这一环节不可少。
备酒宴。父母主持准备酒宴、邀请参加亲朋、请民间乐队、安排厨帮人员等。自己有的可以先做的食品先做,杀鸡宰羊,做寿桃、寿糕、豆腐等。先订菜单,不能遗漏。其他的食材就是陪主厨去城里市场或店里购买了。
饰门堂。这任务父母就交给我了。门前要张灯结彩,厅堂上要点红蜡烛、摆香案、铺红毯,两旁摆两排酒桌。中堂正中央贴上寿星图或万寿图或一个大大的“寿”字。两边贴红底金字对联:“瑶池草熟三千岁,海屋添筹九十春”,横批:“慈竹风和”。大门口的对联是:“愿效嵩呼歌福寿,还随莱舞祝期颐。”厅堂两旁也贴一些对联,诸如“蟠桃经三千岁月,鹤算历九十春秋”、“耄耋齐眉春常在,孙曾绕膝福自多”、“人生五福当推寿,天保九如合献诗”等,显得堂皇富丽,气派非凡。
行拜礼。正月初九日临近中午,各类宾客亲朋陆续到来,负责收礼的家人一一登记,并回赠200元如意红包。接下来就是行拜寿礼仪。老寿星奶奶穿着新衣坐在中堂香案前靠椅上,接受拜礼。这时,民间乐队齐奏《喜洋洋》《好运来》《祝寿歌》等轻快活泼喜气的曲调,在快乐的气氛中,宾客亲朋依次向老寿星奶奶一一道贺,说些祝愿的吉祥话。平辈的就拱手祝贺,晚辈的要鞠躬或跪拜祝贺,如果是年幼的晚辈,还要行跪拜大礼,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客人在拜礼时,一般老寿星或家人要在一边致谢。礼毕,大家就上桌等候祝寿酒宴。
吃寿酒。桌上渐渐摆满了寓意十全十美的十样美味佳肴:寿桃(小寿桃形的年糕)、寿糕(一种糯米炊糕,中间用红枣嵌有“寿”字,甜味)、长寿面(本地特产索面,有三到五米长)、汤圆、青菜豆腐、鸡肉、羊肉、鹅肉、鲤鱼、大虾等。不能端上来就吃,还有礼仪。老寿星奶奶开口说话:“各位客官,各位亲戚,各位子孙,大家好!我能有今天,全靠大家的帮扶,感谢你们的帮扶,也感谢你们能抽空来祝贺我,我很高兴!请大家倒上糯米红酒,满堂红,干一杯!”家人代表讲话,父母叫我代表家人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长辈,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中午好!
红灯高照福庆长乐,爆竹连声寿祝久安。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我最敬爱的奶奶九十岁寿辰的大喜之日。今天,各位亲戚朋友、邻里乡亲能够来到这里共同为奶奶祝寿,我和全家人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家人对我最敬爱的奶奶说一声:祝您生日快乐!下面请老寿星奶奶吹蜡烛许愿,吹掉厄灾,吹掉霉气,许下好愿,迎来好运。大家唱《祝你生日快乐》歌。请奶奶切分蛋糕,分享您的喜悦。同时,我也代表奶奶和全家人,向在座所有亲朋好友的亲切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小时候,我父母常年在外地打拼,所以我和弟弟从小就是在奶奶的故事和歌谣中长大的。十几年的朝夕相处,让我对她老人家一直有着一种别样的深情,从小到大和奶奶也特别亲近。
奶奶从小就教育我,人要勤劳、善良、宽容、诚信、感恩,坚强,才能走向成功。她这样教育我,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九十年的风风雨雨,她就这么走过来了。正是这些坎坷和考验,磨炼了她坚定的意志,使她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辛苦地养育儿女们孙子们。
亲爱的奶奶,您知道吗,您的健康和幸福就是我们这些子孙最大的心愿。我们都衷心地希望您可以度过一个轻松的晚年,希望您将来多为自己想一些,少为我们儿孙操心,安安逸逸地享受您的晚年。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真诚祝愿奶奶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时,我也衷心地祝愿在座的各位来宾家庭美满、工作顺利!请大家倒上红酒,祝老寿星奶奶健康长寿,祝大家万事如意!干杯!
开宴喽——请大家尽情地喝,尽情地吃。吃寿酒,每人必须先吃寿桃、寿糕、长寿面。都含有长寿、年年高、寿龄高、长命百岁之寓意。吃长寿面时,每人都喊“长,长,真长”,这“长”含有长寿、长久、长安、长情之意,谓之吉利吉祥。在民间,生日吃寿面源于西汉年间。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相信相术。有一天,他与众大臣聊天,谈到人的寿命这一话题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一寸长,就可以活到一百岁。”当时,坐在汉武帝身边的东方朔听后,就大笑起来。众大臣莫不吃惊,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一百岁,人中一寸长,彭祖活了八百岁,他的人中就八寸长,那他的脸该有多长啊?”众大臣和汉武帝听后,也不禁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必须换个说法来表达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便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俗,并称之为吃“长寿面”,一直沿用至今……家人代表到各桌敬酒,奶奶跟随着劝喝劝吃。奶奶喜笑颜开,乐在其中。吃到一半,乐队又开始吹拉弹唱,一位女高音唱起《祝寿歌》:“山中桃熟九旬银,海上莲开七朵金。王母娘娘真经送,世上又多一寿星……”歌声激昂优美,在山村上空跟随悠悠白云久久回荡。
喜喝祝寿酒,乐煞老寿星。《诗经》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感谢报答父母长辈的生养辛苦之恩。“爱之欲其生”,趁父母长辈还健在,我们要不遗余力地让父母长辈健康、长寿、幸福、快乐!不要等待“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悔恨终生!祝寿酒,不仅体现了晚辈的孝心,也满足了长辈的心愿。不仅传承了美德,也和谐了家庭。不仅凝聚了人心,也联络了感情。不仅淡化了隔阂抱怨,也浓重了谅解亲情。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