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影视戏曲 >> 【东北】顺溜削面(剧本)

编辑推荐 【东北】顺溜削面(剧本)


作者:秋月如水 秀才,1281.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595发表时间:2021-03-15 15:12:14
摘要:一个农家孩子学习刀削面,创出“顺溜削面”品牌,流传于世……

1.大同城郊农家小院 夜外
   一个农家小院。
   顺溜快步走上来,开门进院,一边走,一边喊:蚕姑,蚕姑,我雕完了……
   蚕姑从木屋跑出来说:顺溜哥。
   顺溜从怀里掏出一对玉蝉递给蚕姑说:你看看,喜欢吗?
   蚕姑看着说:喜欢,太漂亮了!怎么是两个?
   顺溜:你一个我一个,不就是两个吗?一对。
   蚕姑笑着看了一眼顺溜说:谢谢你,顺溜哥!哪个是我的啊?
   顺溜:你看。
   蚕姑看着两个玉蝉说:看不出来。
   顺溜拿过来一个说:你看这个,尾部有一个小尾巴,那个就没有。雌蝉有,雄蝉就没有。
   蚕姑看看说:真的!
   顺溜:你把两个蝉扣在一起看看。
   蚕姑把两个玉蝉扣在一起,竟然天衣无缝,变成一个椭圆形的球。
   蚕姑高兴地说:走,让我娘看看。
   说着,拉起顺溜走进屋里。
  
   2.蚕姑家 夜内
   蚕姑娘拿着玉蝉看着说:蚕姑啊,这是顺溜四年的功夫,给你雕刻成的,你要珍惜顺溜的这片心意啊!
   蚕姑:娘,我知道。
   顺溜:我爹跟我娘说了,这两天就要来提亲。
  
   3.蚕姑家 夜内
   蚕姑跟娘在炕上睡觉……
  
   闪出;山坡上 日外
   山坡上开满鲜花,蚕姑跟顺溜在山坡上高兴地跑着,来到一颗大树下,顺溜抱着蚕姑,蚕姑抬脸迎合着,俩人吻在一起,突然,蚕姑说:顺溜哥,我看看你的玉蝉。
   顺溜摘下脖子上挂着的玉蝉,蚕姑也摘下玉蝉,俩人把玉蝉往一起一对,突然一道灵光,玉蝉飞走了……
   蚕姑娘跑上来追着,玉蝉越飞越高,蚕姑娘伸手喊着,突然脚下一空,落入深渊……
  
   闪回:蚕姑家 夜内
   蚕姑娘在炕上睡觉,身子不断翻滚,突然啊的一声,惊醒了。
  
   4.大同刀削面馆 日内
   荣老板坐在上房翻看这本,一个下人走进来说;老爷,我打听到了,蚕姑跟顺溜要定亲了,顺溜娘已经托李媒婆去提亲了。
   荣老板一瞪眼,说:什么?要定亲了?
  
   5.蚕姑家 日外
   蚕姑娘跟荣老板站在房前说话……
   荣老板看着蚕姑娘说:不行,不行,门不当,户不对。不行,蚕姑怎能许给那个顺溜呢?蚕姑虽然是你生的,但她是我的女儿,我得管!
   蚕姑母亲顿时泪流满面:你为什么只在我面前认蚕姑是你女儿,干吗不当着你家人的面认?我好不容易把蚕姑拉扯大,要嫁人了,你倒好,要来作主了。我且问你,你要把蚕姑许给谁?
   荣老板:顺溜肯定是不行,怎么也得是哪家商号的少爷公子吧,那才是我的女婿。
   蚕姑娘:好,好,你去找吧,你赶快去找吧,去找个削面馆的少爷来,我倒要看看,会有哪家老板会请媒人来走走我的桑园,他们会娶个养蚕女人的私生女,他们居然会不像你的不怕门不当户不对。
   荣老板皱起眉头,说:放心,你放心,一个月内,包管你有个商号少爷的女婿。
   蚕姑母亲拭泪冷笑:一个月,顺溜家来下聘我怎么办。
   荣老板:那就半个月,我抢在顺溜家下聘之前。行了,我走了!
  
   6.大同刀削面馆 日内
   荣老板气呼呼地走回面馆上房,转身喊了一声:来人!
   一个下人跑进来说:老爷!
   荣老板:你去把咱们城西分号的掌柜裕泰找来。
   下人:是。
   下人转身出去。
  
   7.蚕姑家 日内
   蚕姑在绣活,蚕姑娘走进来说:你去找顺溜过来,中午在咱们家吃饭。
   蚕姑高兴地说:谢谢娘。
   说着,跑了出去……
  
   8.大同刀削面馆 日内
   荣老板跟裕泰掌柜坐在上房喝茶,边喝边聊……
   荣老板:你儿子不小了吧?儿子亲事落实了吗?
   裕泰如实回答:大儿已定,小儿尚未。
   荣老板:那好,我给你的小儿子介绍一个好闺女。她的人,绝对是花容月貌,但人家平平。不过,我可以保证她的嫁妆起码十担十扛。
   裕泰摇摇头:多谢老爷好意,但是,我要的是门当户对的名份,不是十担十扛的嫁妆。十担十扛的嫁妆,配得起我家的亲家难道会嫁不起吗? 荣老板:诶,我说的是这十担十扛不用你家去化一文聘金,你家的聘金由我去下。
   裕泰沉吟良久,说:毕竟,没有名份啊。
   荣老板看着裕泰说:再加上二担二扛,如何?裕泰啊,你两个儿子,一个有好名份也就够了,干嘛要那么十全十美呢?
   裕泰为难地说;可是,我家失不得名份啊。
   荣老板:我告诉你吧,这门亲事的成不成,是还有个条件的。
   裕泰点了点头,说:老爷,我知道城西分号这么多年都是你让我打理,这是您看得起我啊。
   荣老板:你知道就好。大同城里,这面食生意,谁能大得过我荣某人,我说让谁做就让谁做。
   裕泰思虑着说:老爷说的是,谁能与您相比啊,别看咱们做的是小小的刀削面,但姥爷您也是富甲大同啊,您一跺脚,整个大同城都得颤抖,我还怎么敢不听老爷的?
   荣老板哈哈笑着说:好,这就好了,那就立即请媒下聘,以你裕泰的名义,聘金聘礼我荣某人办理!
  
   9.蚕姑家 日内
   蚕姑娘在和面,蚕姑在烧火,顺溜站在一边看着……
   蚕姑娘一边和面,一边说:你们别看这小小的刀削面,它可是养活了不少咱们大同人,也富了不少大同人!
   顺溜:嗯,我知道,荣氏大同刀削面就开了好几家,富得流油。
   蚕姑娘:我让你们学会刀削面,不是想让你们大富大贵,就是想你们万一没啥干的,这也是个手艺,起码能养活自己啊。
   蚕姑:娘,你今是咋了?干嘛教我们学做刀削面啊?
   蚕姑娘没搭理蚕姑,看着顺溜说:顺溜,你看好,和面是有要求的,一斤面,三两水。
   顺溜:嗯,我记住了。
  
   10.蚕姑家 日外
   媒人带着一行人抬着聘礼,敲锣打鼓地来到蚕姑家。
   蚕姑娘跑出来说:这是干啥?
   媒人上前说:恭喜你啊,荣氏刀削面城西分号掌柜裕泰的儿子看上你家的蚕姑了,我这是带人来下聘礼的。
   蚕姑娘冷冷地说:高攀不起,请回吧!
   媒人:哎呀,那可不行,我是受人之托,你咋说也得给我个面子啊。
   蚕姑娘:我不是不给你面子,我们小户人家,怎么能高攀得起啊,你还是请回吧!
   媒人:去,把荣老爷叫来。
   荣老板走进来说:怎么?
   蚕姑娘看着荣老板说:你这是——
   荣老板:这门亲事,你不允也得允。来人,把聘礼抬进去!
   下人往屋里抬着聘礼……
   蚕姑娘指着荣老板说:你——你——你不配!
  
   闪出:荣氏大同刀削面馆 日内(蚕姑娘回忆)
   厨房,蚕姑娘(年轻时)在洗菜,厨师在削面……
   荣老板(年轻时)走进来看着蚕姑娘说:你来一下。
   蚕姑娘看看厨师说:我忙着呢,摘菜呢。
   荣老板:你来一下就好,来。
   说着,走了出去,蚕姑娘看看放下手里的蔬菜快步走了出去……
  
   闪出:墙角 日外(蚕姑娘回忆)
   荣老板站在墙角,蚕姑娘快步走上来说:啥事啊,我还忙着呢,快点,别让老爷看到。
   荣老板笑嘻嘻地掏出一个布包,打开是一个镯子,拉过蚕姑娘的手戴上说:喜欢吗?
   蚕姑娘羞涩滴说:喜欢。
  
   闪出:树林 夜外(蚕姑娘回忆)
   荣老板拉着蚕姑娘的手坐在树下说:我今晚回去就跟我爹说,我要娶你。
   蚕姑娘:老爷能同意吗?
   荣老板: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嫁给我吧?
   蚕姑高兴地点点头,荣老板一下抱住蚕姑娘亲了起来,慢慢的把手伸进蚕姑娘的衣服里乱抓着,接着俩人躺在地上……
  
   闪出:蚕姑家 日内
   荣老板扶着舔着大肚子的蚕姑娘走进屋里。
   蚕姑娘抹着眼泪说:以后你不要来了,我生了这个孩子,我能养活,你就好好做你的少爷吧。
   荣老板愧疚地说:嗨,你放心,我不会把你扔这不管的,我会照顾你的。
  
   闪出:蚕姑家 日内
   蚕姑娘跟五岁的蚕姑在吃饭,蚕姑瞪着眼睛说:娘,别人都有爹,我的爹是谁呀?
   蚕姑娘:吃饭,你没有爹,你爹死了。
  
   闪回:蚕姑家 日外
   蚕姑娘站在院子里哭着……
   荣老爷冲着下人一挥手,说:走!
   大家走出院子……
  
   11.蚕姑家 夜内
   蚕姑娘抱着蚕姑看着满屋子的聘礼,哭着说:蚕姑,你是真心想嫁给顺溜吗?
   蚕姑点头说:嗯,除了顺溜我谁也不嫁!
   蚕姑娘:好,那你去找顺溜吧,趁天黑赶紧走,去太原,到太原找一个叫张放的人,他跟娘是熟人,我们都在荣氏大同刀削面馆做活了,现在太原府开刀削面馆,听说开的挺大,找到了就说你是我的女儿,他就能收留你们。日后,你们稳定了,自己也开一个削面馆。
   蚕姑:好,娘,我去找顺溜。
   说着,走了出去……
  
   12.太原府大街 日外
   顺溜拉着蚕姑走在大街上,一家一家的看着……
   顺溜逢人便打听张放刀削面馆,但是人们都晃晃头走过去。
   顺溜带着蚕姑来到汾河边,在一棵树下遇到一位老人,顺溜上前说:老人家,我打听一个人,张放,您知道吗?
   老人家看看顺溜说;你是他什么人?你找他干什么?
   顺溜:他是我的老乡,我们从大同来,想见一见他。
   老人家:哦,你打听张放已经没人知道了,现在人们都叫他张百万了。你顺着河边往前走,看见一个高门楼就是了,张放削面馆。
   顺溜:谢谢您啊,老人家!
  
   13.张放面馆 日内
   张放削面馆,很多客人在吃面,顺溜跟蚕姑走进来,看着客人在吃面,顺溜说:哎呀,这么大的面馆,比大同荣氏面馆大多了。
   伙计上来问:二位,吃面吗?
   顺溜:不,我找人,找张放。
   伙计:找我们老爷?那你们跟我来吧。
   伙计把顺溜和蚕姑带到上房。
   伙计看着张放说:老爷,这两位说找您。
   张放正在翻看账本,听见伙计说,抬头看着顺溜和蚕姑问:你们是大同人?
   顺溜点头说:是。
   蚕姑:我妈说让我们到太原来找您。
   张放:你妈?你妈是谁呀?
   蚕姑:我妈是原来在荣氏刀削面做杂工的小娟。
   张放惊讶地说:哦,我说你一进来,我就看着面熟呢,好,我收下你们了。说说吧,怎么到这来的?
   蚕姑看了一眼顺溜,顺溜说:是这样……
  
   14.蚕姑家 日内
   蚕姑娘坐在凳子上哭着,荣老板气势汹汹的指着蚕姑娘说:我限你三天,你要不把我女儿交出来,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蚕姑娘哭着说:我上哪去找啊?你限我三天,我还想限你三天呢,不叫你阻拦,女儿嫁给顺溜是不是挺好的事,现在女儿不见了,我告诉你,我女儿要有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荣老板厉声说:行了,你别哭了,你说吧,你把我女儿藏哪去了?
   蚕姑娘停止哭声说:你真是恶人先告状啊,你要不逼,蚕姑能走吗?你现在倒来问我要女儿,你还我女儿,你还我女儿…
   荣老板躲着说:好,你等着,你等我找到的,我一辈子都不让你在见到我女儿!
   说着,走了出去……
  
   15.张放面馆 日内
   张放看着顺溜和蚕姑说:这样吧,我答应收下你们。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供你们吃住,你们得干活。顺溜到面馆干活,城北店还缺一个管事的,顺溜去吧。蚕姑暂时先到我家里做点杂务,帮助洗洗衣服收拾屋子什么的。至于你们说的婚姻一事,我看就等一年再说吧,为什么呢?你叔我啊,一下子是没有太多钱的,你们既然结婚,那就不好用别人的房子,得自己买房子。我到时候会替你们去乡下买来的,乡下房子便宜。你们干个一年,你们的工钱凑起来,不够的,我再给你们凑足,这样,你们就有自己的家了。
   蚕姑看看顺溜,顺溜也无奈,只好这样。
   张放:好,那就这样吧,我还有事,让下人带你们去。来人!
   下人走进来,张放说:你先把蚕姑送回府上,然后带顺溜去北街面馆。
   下人:是,老爷。
   张放看着顺溜跟蚕姑说:去吧。
   顺溜弯腰施礼说:谢谢张老爷!
  
   16.汾河岸 日外
   张放在汾河临水的河房前,让人摆下桌椅茶几,泡了壶龙井香茶,一个人独酌独饮……
   汾河两岸,岸柳垂丝随风飘拂,月季、蔷薇伸出人家的篱笆,河对岸的人家后窗上,垂吊着几盆四季兰、秋海棠。秋风拂过,河面上荡起层层涟漪,一波追着一波,偶尔有一两条游鱼从水中跳起,在水面上拍出些水花花。河床上,有三三两两的姑娘、媳妇在洗菜、淘米,青石阶上有女人用棒槌敲打着衣裳……
   张放一面品着香茶,一面看着汾河上的景致,看到得意处不禁用手指在茶桌上轻轻拍打哼起了小曲……
   慢慢的,张放闭上眼睛睡着了……
   朦胧间,恍惚看见曾在他家做私塾先生的季先生,从河对岸踩着水面走了过来,走过他面前时,季先生咧开嘴笑了一笑,然后低头俯首直奔张家内室而去,张放想起身拦住他,季先生却一溜烟不见了……
   正在此时,有丫环高声报喜:恭喜老爷,夫人生了个大胖儿子。
   听得这一声喜报,张放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张放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生了个儿子,刚生的吗?
   丫环脆生生地回答:是的,恭喜老爷!
   张放站在那愣住了——
   账房先生匆匆奔了过来,压低声音说:报告老爷,大好事。季先生死了。
   张放急切地问:什么时候?
   账房先生凑到张放的耳边:刚刚传来消息。
   张放瞪大了眼睛看着账房先生:你,你再说一遍!眼直勾勾的有些吓人。
   账房先生有些发呆,看着张放说:刚刚传来消息,老爷。
   张放突然大喊:天啊,我的天。报应啊,报——
   一句话没说完,突然青筋暴起,两眼翻白,噗得喷出一口鲜血来。接着向后便倒,从椅子上落下,昏死在了地上。
   账房先生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好大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不由得大声高叫:快来人啊,老爷昏死过去了。快来人啊——

共 25445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剧本是一种展现电影思维的文学样式,它根据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理解与认知进行构思,并有着完整的创作模式与表现手法。比如:人物、场景、时间、说白、行为等等,加之后期的拍摄与制作,用以呈现出艺术的最大化。这个剧本创作中,顺溜是个穷小子,蚕姑是个私生女,两人迫于蚕姑生父攀高亲的伎俩而私奔,在母亲的暗助下,投往太原面馆老板张放处,于此安顿下来。殊不知张放是一人面兽心之辈,不但贪财害人,赚黑心钱,还暗使钱财,伤人性命。尤其为一已私利,打算把蚕姑许配给周师爷之子,蚕姑自然不从,二人又合力诬陷顺溜入狱,以此逼迫蚕姑就范。在顺溜即将成为第二个季先生之际,刘春,这个与顺溜并不熟识之人出面搭救,为他四处奔走,经历种种之后,几好友在古交路口做起刀削面生意。与此同时,为救顺溜意外失踪的蚕姑,被八路军救起,与顺溜最终重逢古交路口。张放面馆倒闭,顺溜餐饮日盛,诚信至尚,世代相传。此剧本构思精妙,情节紧凑,人物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且重情重义,欣赏性极高。尤其张放与季先生浅夜对酌之际,几位小姐所行《女儿令》,足见作者文字底蕴之深厚。佳作,推荐阅读!【东北风情编辑:彧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月如水        2021-03-18 16:12:43
  谢谢编辑老师点评!
2 楼        文友:鲁芒        2021-03-19 12:38:49
  才看了一部分,就觉得作者塑造的蚕姑娘这一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的形象树立起来了,虽然电影重情节,但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重要。剧本语言性格化,通俗易懂,情节的安排合情合理,看出作者有一定功夫。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回复2 楼        文友:秋月如水        2021-03-29 18:32:51
  谢谢老师评论,请多指导!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