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试论人生高处(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试论人生高处(杂文)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5.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83发表时间:2021-03-15 15:59:21

“人往高处走”,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鞭策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格言。人们常常把它与“水向低处流”这一自然规律相提并论,这不仅反映了人们追求进取的愿望,而且也被视为人成长进步的一种规律。
   然而,敢问高处在何方?并不是人人都观察得很明白的,古往今来,就有很多人根本没弄明白,甚至完全弄错了弄颠倒了。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常常把人生高处视为高官厚禄,认为当了大官,就可以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就算是走到了人生“高处”。官越大,便是走得越高,因而当了小官想当大官,当了大官还想当皇帝,直至像明代朱载堉在《醒世词》中所说的那样:“一日南面坐天下,又问那有上天梯”。
   由于把这样的官位视为人生的高处,有些人为此便不择手段,无能之辈靠金钱贿略,钻营之辈靠溜须拍马,狡诈之辈甩搬弄是非,卑鄙之辈靠出卖灵魂,奸佞之辈靠陷害忠良……而一旦达到了他们所追求的“高处”,大权在握,便骄奢淫逸,声色犬马,挥霍无度,败家破业,祸国殃民,似这种“高处”,这种走法,则又应了我国古代的一句格言,叫做“爬得越高,摔的越重”,“露多大的脸,现多大的眼”。当然不仅封建社会,当今社会,这种走法的人也不乏其例。从本质上讲,这样做并不是走向人生高处,而是在走向人生的低处,在走向深渊。
   人生的高处,不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官位。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实的社会里,既然有着官位这个体制,这个现实,那么,就必然要有人来做这个官,而做官也就必然握有一定的权力。然而,做官也好,掌权也罢,是要有个明确的目的,就是要为大多数老百姓做事,为国家民族而鞠躬尽瘁,这才是走向人生高处的正确含义,这才是老百姓所仰慕的高处。我国历史上的范仲淹、包拯、海瑞、于成龙、刘统勋等,身居相位,刚直不阿,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千古流芳。进入新社会,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他握有一县之权,但他是用来带领人民群众治理兰考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贫穷的面貌而积劳成疾埋骨沙丘。被誉为“雪城雄鹰”的孔繁森,当了地委书记,但他不顾自己小家,二度进藏,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直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还有甘祖昌、杨善洲等等,身居高位,却没有运用权力谋取私利,而是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景仰。如果说当官也是人生追求的一个高处,理应是这样的。
   人生的高处,还应是一种造诣。世上之事,360行,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技能要求和内在规律,每一个人都应该从事一番事业,并能够在自己的行业自己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应当说这也是一种高处,这就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高处。古人讲:“为官一地,造福一方”,而真正走向科技文艺的高处,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所造之福则不仅仅是一方了,而是福及全社会甚至全人类,而是福及子孙万世了。如中国汉代的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而且很快传到世界各地,对于推进文化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保存古代文化遗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近代世界伟大的发明家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近代大工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时代,在世界生产技术上引起一场深刻的革命。我国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堪称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用革命精神培养新一代的典型教材。还有李白杜甫的诗歌,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音乐,邓肯的舞蹈……都成为人类的宝贵财富。走向这些科技文艺的高处,并不比做官容易,甚至要难上千百倍。蔡伦虽发明了造纸术,却被安帝逼迫自杀;瓦特发明蒸汽机,刻苦钻研了20多年,百折不挠;曹雪芹为了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披阅10载,增删6次”,“字字看来皆是血,10年辛苦不寻常”。尽管如此,仍未完成全部书稿。诚然,因各种条件的制约,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和行业达到这种高峰的。但是,只要刻苦努力,每一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应该达到的高度的。著名作家浩然曾说过:“在文学这支大军中,有元帅有将军,也有士兵,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出不了大部头系列作品,经过努力,出一本书,总是可以的吧。”
   人生的高处,也应是一种贡献。走向做官的高处,既需要领导素质又需要机遇。走向科技文艺的高处,需要较高的文化和科技专业知识。而努力走向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这个高处,则不需那么多苛刻的条件,也是比较容易办得到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甘愿做一颗螺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不拒绝平凡的小事,干一行爱一行,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这难道不也是走向了人生的高处吗?还有在祖国人民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的英雄们,如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体堵枪眼的黄继光,奋不顾身拦惊马的刘英俊,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当代雷锋郭明义……以及最近涌现出来的许多普通劳动者的榜样等。人人都比较容易办到的事情,未必人人都能办得到,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是要树立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这本身也是需要有一个痛苦的修养和磨炼过程的。
   人生的高处,更应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传统的美德,一种优良品质的体现。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童叟无欺;廉洁勤政,公正无私;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爱好高雅,健康向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谦虚谨慎,好学上进……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当然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努力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而这些又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长期学习积累才能达到的,因此说,达到这种境界,也是人生应努力攀登的一个高处,也是人往高处走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种人生境界的高处,比起其他方面,对一个人来说更重要些,人们更多的是依据这种思想道德品质境界的高低来品评一个人。这是因为,这种品质上的境界,有时对一个人能否走向人生其他方面的高处起着决定性作用。君不见,有的人虽才华横溢,但德性不好,遂因失德而毁才。有的人能力很强,但心胸狭窄,猜疑嫉妒,无法与人共事。有的人敢于拼搏,大胆创新,创造了辉煌业绩,却醉倒在石榴裙下……由此看来,人的道德品质这个境界,作为人生的一种高处,似乎比其他高处更难攀登。而且这种高处,不仅人人需要攀登,而且一个人一生一世都要始终不渝地为之努力,不可一劳永逸,否则,还会功亏一篑。君不见一些人虽然已经到了桑榆之年,仍然晚节不保,甚至身陷囹圄。更多的人虽然已经退出了工作岗位,甚至到了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仍在人生的境界高处上攀登不止。
   看来,人生的高处并非一处,像人们在自然界登山一样,可登之山峰并非一处,而是有无数个高山之巅,未必都往一个山头上挤。走向高处的道路也并非一条,山南山北均有路,东侧西侧皆可攀,只要人们认准适合自己攀登的方向,持之以恒地攀登不止,一定会达到各自的人生高处。

共 28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修成国的杂文《试论人生高处》,指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高处又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搞出就是做高官,挣大钱。有人认为高出就是思想境界高一等,做对人民有利的事,惠及社会,惠及人类,或者对子孙万代有益的事。若为了一己之利,不择手段,以权谋私,搬弄是非,骄奢淫逸,祸国殃民,到头来终是东窗事发,当啷入狱,这不是高处,是低处,是深渊。所以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有多大能力造福多大地方,千古流芳更是高处中的高处。【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1-03-15 16:03:06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品质决定高度,行为决定品质。感谢赐稿菊韵,期待更多精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3-15 18:13:09
  做对人民有利的事,惠及社会,惠及人类,或者对子孙万代有益的事。是高处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修成国        2021-03-18 13:36:26
  谢谢编辑老师!谢谢黄老师!道德是高处的基石!
4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1-10-09 11:39:30
  老师的文章很有深度,学习了。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