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国学与少年(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国学与少年(散文)


作者:李寻 白丁,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6发表时间:2021-03-21 16:21:02

只记得那年的武汉,恰好是花季,樱花开得盛,花瓣一直飞舞到我的鼻尖上。
   ——一个大河北边的孩子
   父亲与大伯,带着我,穿越秦岭,来到汉江与长江交汇的地方。谁知道呢,第一次到江南,便忘不掉江南。到武汉的时候已是深夜,数十个小时的车旅令我疲倦,撑着睡眼,望见光影海洋般的武汉。它符合我对南方的一切遐想,一座陌生的城市,和那个未曾谋面的异乡亲人,对我有着同样的吸引力——吸引着我走过长江大桥,又增加一个印记。
   无数次从河西到河东,从河东到河西。北方高原游弋的巨龙脾气暴躁浮桥一起一伏,龙息掀起的巨浪打湿了鞋子。时不时这铁链被挣脱,几辆车被他吞下。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自祖父到表兄弟无不是吼秦腔枕青石。黄川上那万丈沟壑的边缘,幼时我跟随着祖父,深耕黄土,挑水黄河,放歌黄沙中……
   后来在河东定居。还是经常,风沙乱人眼。
   樱花下真是梦里的诗雨迷蒙,那时候我还不会写诗。她也就那样游着我从南岸望北岸,这江道,比我熟悉的河水宽了很多。又异常的亲切。
   老舅就是我组母的弟弟,很喜欢我,带我游了鄂州的山,武汉的佛寺,他说武汉是中南地区佛学文化的圣地。那佛门重地,依水傍山。一扇扇红漆木门徐徐打开,一声声冗长的钟声回荡。山鸟,山竹,山泉,山花。我好像看到过僧人挑水,那个担子上的符文会不会能解开客旅们的红尘之问……
   老舅给我讲了好多诗僧的故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第一次听到这首诗也是自他为我讲的,贾岛写的,他还写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老舅小时候顽皮,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那个贫穷落后的陕北,祖母把他拉扯大,只有上学可以改变命运。后来他果真考上这南方的大学,有了出息,风云陕北,声赫两湖。而今已是暮年,在此处定居。往事如风,无限感慨。
   他在江边长椅上坐下,把我倚在他身上,刚刚宴会上他喝了酒,有点晕,那酒是陕西太白酒。装的都是乡愁。他给我讲这身后巨大孙权像的故事,说三国,说当时的新中国,贫地方。讲长江,那长江就横在眼前,清澈的水,自由的鱼,大大的江轮,美美的中华。
   河东,我的姥爷,似乎就是个民兵,我突然想起他来,那时候他很老了,他在床上呼唤我,我却跑了。爷爷说,他很爱我的。
   在那个新中国成立前候成长的他,当了民兵,扛着枪剿匪了好多次。
   尚小的时候不理解他为我讲的故事,现在突然搞明白了一点。他的日记本,是我爷爷代写的,是我练不好的行楷,是我没有深刻思考过的中国历史……
   我越发顿悟了,少年在语文和历史,国学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只不过是一日复一日的熏陶罢了。
   老舅乘我们的车回到了陕西,一路上,酒气扑在我鼻子上,那胸腔中的家国情怀就入了我的心。他从书房里抽出来的几本书已经塞到了我手上。国学经典,儒学著作,中华诗文……
   渡过黄河后,在朦胧中听到父亲和老舅语重心长的聊着些什么。
   我大伯的孩子那年辍学,我也学业不精。不思前进,更是叛逆。老舅回去了之后,车里边父亲不知道为啥又抽起了本戒掉的烟。
   但我挺过来了,少年站在悬崖上边,看湍水东去,风陵渡这边安检,父亲笑呵呵地看着我。我却不由得心头一颤。他老了,岁月的风霜打的他满是沧桑。
   少年在哼秦腔《关中晓月》,很有名的一段。这些年来,少年也想过好多,但他放不下书,也晓得父母辛苦……
   一江一河正在他心中盘着。国与家,他都满怀激动。多少个日日夜夜里伴蝉读书……
   他既无礼又知情,像个混血,又真是个混血,混血于河东西人,混血于南朝北国,但他知道,他的一切,都是国学与国人给的。
  
   清秋上国路
   2020年九月完稿

共 14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入学后对往事的回忆,樱花树下的浪漫生活与记忆中亲人们小时候的故事串在一起,写出了现在的美好生活,也写出了许多年以前的穷苦生活,而且通过老人们讲的故事对自己的影响,又写出了自己的成长,包括如今的家国情怀。但是写来,结构安排稍微乱了点,有待进一步修改。谢谢支持。 【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1-03-21 21:24:51
  等把修改稿给我之后再替换上吧。一定要好好修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