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 春】春半,且斟一杯芬芳饮(散文)
今日春分,青阳行至一半,昼夜均等,阴阳平分,自此,雨渐多,绿渐浓,花渐繁。且让身心自在,向绿浓花繁处慢行。
“桃李芬芳梨花笑,怎比我枝头三人同意闹。”调皮的杏花总是抢先一步开了。颜色是似有若无的粉,像极了新生儿的肤色。在枝头笑成一团团,一簇簇,微风徐来,便是"花枝乱颤"的样子。远远望去,一大片一大片,静若浮云,动若流霞,如果再遇上如丝的雨,就更好了。雨丝细细,织离怨,织闲愁,却怎么也网不住爱闹的杏花,只是把粉色的衣衫染得越发红了些。又如刚刚“蹴罢秋千”,罗衫轻湿,额头上挂着细密汗珠的小女子,一边喘着气,还不忘得意地唱一句“星儿摇摇,云儿飘飘,怎比我雨润红姿娇。”
闹够了,浅线褪去,花瓣如雪,或急或缓,或直扑而下,或悠然盘旋,辗转成泥,报答根之情意。
杏花一转身,在山间,在田野,在路旁,在柴门,或熙熙攘攘,或三五成群,或一株独立,
桃花酿了一冬的胭脂酒,都斟得满满的,醉春风,醉路人,醉勤劳的蜂、欢唱的鸟。
一点胭脂红,从花芯向花瓣晕染,渐渐变浅。一朵一朵,如朱唇粉面的美人,“巧笑盼兮,美目倩兮。”
桃花如女子,女子如桃花。于这,更喜欢《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有一种美誉:古代的婚礼进行曲。如桃花般美丽的女子,就要嫁入夫家。从此开枝散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其乐融融。
每逢桃花盛开,总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孩子在花下嬉闹,老人的头上是花,前后左右都是花花,眼前奔跑的孙儿们也是花,自己就笑成了一朵花。此时,你只需要静静看着,拍照的,录视频的,唱歌的,起舞的,各有风韵。
红云轻拢之下,最惬意的是选一个阳光慵懒的中午,避开喧嚣的时段,约三五女友,长裙,长发,择一棵花盛之树,于树下盘膝而坐。轻语,慢言,读一首婉约的词,哼一支旧曲。或者,只是静静地坐着,也很好。
桃花如云,梨花似雪。每逢梨花开,心里总是和梅进行一番比较。梅花凌寒而开,清香高洁,却是有花而无果的。梨花准备了整整一个冬天,才赶来迎接春天。它亦有冰肌玉骨,亦有清香缥缈于世间。花开为蜂子提供甜蜜,花落为人们奉献果实,于此,梅花恐是不及的。
漫步清香若隐若现的梨林中,喜欢听李玉刚的《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委婉又不失荡气回肠的决绝,因爱而长生恨,而爱而生长恨。在梨花深处,向历史深处漫溯听江山社稷之外,听一曲大唐的爱恨情愁,听一曲天上人间永相隔的无奈凄然。
亦或约三五好友,不拘男女,只为志趣相投,你我相知。可茶,可酒,可诗,可赋。可放浪形骸红尘之外,亦可沉醉于烟火之中。头顶浮云若雪,脚下春泥生暖,杯中酒,杯中茶,心中诗,口中赋,皆生清香。
海棠欲绽,玉兰擎杯,油菜花一片金黄……春刚至半,繁花正绣锦妆。且徐行,斟一杯芬芳,慢饮。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