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散文)


作者:柳絮依依 举人,4774.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99发表时间:2021-03-25 12:15:50

【丁香】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散文) 一、田园牧歌,油菜花香
   春光明媚,姹紫嫣红,周末是春分后踏青的好时光。可是一夜寒风起,气温连跳三级,岭南从初夏的气温重回冬季的寒冷。但冰火两重天的气温不能阻挡我踏青的脚步,周日我清晨五点起床,吃了早餐,就下楼乘车,兴致勃勃地去参加增城区朗协2021“诵读春天”采风交流活动。
   一件白色复古裙装,搭上薄薄的浅紫印花棉服,我就喜滋滋地轻装上阵了。与颂友们来到小楼镇邓山村的油菜花田地,立马被淡黄色的油菜花吸引了。青翠的群山环抱中,一片淡黄色的油菜花如淡黄色的毯子铺在大地,我们欢乐地扑入花海,花儿和草地的馨香扑鼻而来。
   上周我在老家江南金黄的油菜花地赏花,大地的金黄色就是这样有魅力,让我不顾江南雨水缠绵、泥泞不堪,我待在油菜花地拍摄视频和风景照,玩得不亦乐乎。
   江南的春天是多雨的季节,乍暖还寒,我穿着白色羽绒服寻找油菜花。当看到一小片油菜花,我惊喜地想下公交车,走回去寻觅那梦中的金黄色。阴雨绵绵,寒冷的气候冻着各种花儿,它们依次绽放了。就为了不坐在家烤火,我把买来的菜、米放下,休息片刻就走出去,寻找坐公交时看到的菜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时候读过的这些诗句,怎么也忘不了。现在看过的电视剧,转身就忘了,真的是年纪大了?站在泥泞不堪的路边,寻觅闯进别人家菜园子的入口,穿着高跟鞋进去了,惊喜地看到蚕豆花、草籽花(紫云英)、油菜花。拿着自拍杆拍摄眼前充满烟火气的一幕,多少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与菜花私语。我拍摄视频时不由自主地说,岭南没有这么金黄的油菜花,只有这里才有。看着时间,为了不错过最后进湖的摆渡车,我不舍地离开金黄的油菜花。看过一篇文章,说“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乐多”,我得做个忙人,再冷都要走出家门,用手机记录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美景。夜晚看走路的步数,竟然有两万多步,这就是我选择坐车返回的原因,确实有点累了。
   连续十几天阴雨霏霏,第一次沐浴温暖的阳光。在离油菜花不远的梅林遇到踏青的孩子们,在他们的嬉笑声中拍摄,竟然误把桃花当梅花。听着他们远去的笑声,我在桃花边幡然醒悟,小亭边矮小的一株是桃花,长在梅树边的那一株也是桃花,这不亚于发现新大陆。这里的几株桃花还是五年前在雨中见过的,去年回来只见盛开的梅花,就以为所有的桃树被梅林替代了,因而前几天舍近求远跑到远处寻找桃花。在岭南,我只在阳山县的山野见到故乡才有的桃花。后来与儿子的干妈去森林公园,见到玫红的桃花、淡黄的油菜花,内心有点失望,我那时第一次知道竟然有和老家山野不一样色彩的桃花、油菜花,在我的记忆深处,桃花是粉红色的,油菜花是金黄色的,尤其油菜花是如婺源油菜花那样金黄的色彩。五年前的雨水中,拍摄了桃花就匆匆离开了,那天见到两株桃花,欣喜不已。那年在路口见到的桃树已变成梅树,现在仅有的两株桃花在梅林里面悄然绽放,我就在桃花边拍摄视频。钓鱼的阿姨起身回家做中饭,我还在花边拍摄,不忍离去,要见桃花,只能待明年了。
   几天后在百度上搜到河西有片油菜花,我不顾夜晚还大雨滂沱的路上积着水,第二天清晨就乘公交去了河西。河西的体育公园那片油菜花地金黄如画,偌大的花海就我一个人在田间陌上赏花拍花,我是多么欣喜若狂。
   一路杨柳吐新绿,一片淡绿的烟雾笼罩着野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想起《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句子,不由自主走到杨柳树下。杨柳树飘着淡绿的柳穗,如万千条绿色飘带,在风中飘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想起小学老师教我们背的古诗。多少年过去了,这儿时的课文一直在记忆深处,这缕乡愁一直藏在心底。
   今天,当我来到增城区小楼镇邓山村的油彩花地,就会比较岭南油菜花与江南油菜花的区别,江南的油菜花是金黄色的,油菜杆是碧绿的,叶子也很青翠,盛开的金黄色油菜花有女士的拳头大小,花瓣儿或像绸缎,或如宣纸,不小心触碰到金黄的花蕊,手会粘上一些金黄的花粉。而这里暗绿色的油菜杆像打了一层霜,或如涂了一层银色粉末,我把此色称为灰绿色。这里的油菜花瓣儿也小一些,花朵也小了些许,清风拂过,高高的油菜杆上盛开淡黄色的花朵,似淡黄色的蝴蝶在飞舞。如果扑入花海,就淹没在淡黄色花中了。岭南的颂友们见到油菜花,很兴奋地涌入拍摄的走道,在花海中任丝巾飘飞,摆个最美的姿势拍照。
   一周前,我已见过江南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那片花海前驻足,拍摄远山、田野、花海。“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在金黄的油菜花海前,如急走的儿童,重温儿时追碟的情景。油菜花,别名为芸薹,在老家的山坡、田野,处处可见这春天的色彩。自小就熟悉的金黄色油菜花有四个花瓣,呈十字形,盛开的金黄花朵如裙子装扮着青山。如果站在山上往下看梯田上的油菜花,就像看到青山穿着蛋糕裙,洋溢着青春少女的美。茎绿花黄间,我拍摄精致的花瓣儿,在翻着金浪的田野想起老家人的淳朴和粗犷,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大山,和油菜花茂密的叶子、坚韧的根茎一样,是那么朴实无华,他们劳作之余吼上几句山歌,是那么应景。
   现在远离江南,我亦能爱上岭南的油菜花,我常低吟苏东坡的诗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能随颂友们欣赏岭南的油菜花很知足了。我常说,我的乡愁是金黄色的,那是梦醒时分最想念的色彩。
   小时候,我们在金黄的油菜花地嬉戏,从没有觉得它美,就像看到草籽花(紫云英)一样平淡。直到远离老家,才记起那片金黄色是梦中最美的色彩。那时老家人种上油菜后,就数着日子,念叨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他们希望油菜籽成熟了,结出的黑色菜籽能炸出很多菜油,让我们这群馋猫有馨香的菜油炒菜吃,榨油粑粑吃。那时,把送油菜籽到溪边的油坊,油坊的人起早贪黑榨油。我们见惯了乡里人的劳作,这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平凡举动,山里人祖祖辈辈就这样勤劳,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们都这样过的。
   那时,春天来了,男人们开始春耕,山上的油菜花摇曳着金黄的花朵。插秧了,奶奶、姑姑会为了水田防水和邻居吵架,谁都想自己家的田里有水灌溉。秧苗碧绿青翠,不久油菜籽就成熟了,忙碌不已的人们就开始收割油菜籽了。小小的油菜籽如一粒粒黑色珍珠,奶奶不让我们浪费一粒,说炸出的油可香了,到时家里就不缺油吃了,没有油,就会饿得面黄肌瘦。
   当我长大了,再次走在溪边,那个水碾茅房不在了,榨油坊也空空的,我恍然醒悟,这一切一去不复返了。直到几年前,走在张家界的码头溪,见到简陋的榨油坊里有人在劳作,我才知道在缕缕,他们做着原始的动作,那工序是那么熟悉。那时,榨油坊的人喊来唱山歌的邻居对歌,高昂的山歌声在山谷回荡。那座三百多年的风雨桥上坐着乘凉的路人,他们即兴吼一嗓子,和着这纯朴原始的山歌节奏,寂静的榨油坊热闹起来。
   如果遇到唱阳戏的美女们穿着古装演着小姐丫鬟的古戏,我们就一饱眼福、耳福了,不用猜疑,她们把田野当舞台了。坐在古桥上看戏的人们如痴如醉,不时也跟着哼几句阳戏。
   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远远地点缀在金黄色的花海边,清香四溢。牧歌轻飘时,黄昏时的山沟里炊烟袅袅,一幅水墨山水铺在苍穹下。这幅画定格在我的脑海,从来就没有褪色过。
   去年一场洪灾来袭,几百年的风雨桥在水中倒塌,网友发出拍摄的视频,看着让人心痛。这可是山里人歇脚的风雨桥,是山里人唱山歌的风雨桥啊。
   现在站在岭南邓山村的油菜花地,我们如彩蝶一样穿梭在田野。有颂友欢快地跃过小溪,在潺潺水流声中走向天空之境,希望在荡秋千时拍个特写。无奈天公不作美,阴沉的的画面拍不出天空之境的美妙画面。大家遗憾地返回油菜花地,说下次在晴空万里时再来,阳光明媚的天空下会更美。
  
   二、遇见春天,走进艺术天地
   田园牧歌,是现代人向往的农家生活。我们离开油菜花地,前往邓山名村的农舍。据说邓山村是岭南典型的山区村,以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房屋老旧闲置。经过连片改造后,邓山村迎来了发展机遇和巨变。阅读宣传栏的文字,方知以邓山村乡村振兴为核心,这里已被打造成增城中部美丽乡村群。整合基础交通网络、幸福绿道网、美丽碧道网及古驿道网,联动周边农业产业园、旅游景区资源和产业基地,以点为线,以线串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模式,构筑三条联动发展轴,带动小楼、荔城、中新及朱村等区域乡村振兴发展。其中向东北整合金农农牧一体化园区、省级迟菜心产业园、小楼人家、何仙姑、沙岗村、二龙村等形成现代农业发展轴;向东南联动百花水库、百花山庄、白水山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以及群爱村乡村景观构建郊野山水康养发展轴;向西南融合广州科教城、丝苗米产业园、白洞风景区以及三星村、联兴村、丹邱村形成都市休闲发展轴。
   物转星移,沧海桑田,邓山村旧貌换新颜。走进邓山书院,墙边上展示有红色的剪纸作品,下面摆放有精致的榄雕作品。
   一幅剪纸作品《古橄引福》的含意是:邓山古橄茂密成林,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近景以恩爱的人儿手携双鱼,鱼口纳榄,鱼为富裕、吉庆、幸运的象征,到邓山村的古榄园一走,即可得福遇旺,好事连来。另一幅剪纸作品《观星小镇》的含义为:邓山村在上级的关心下,创造出一天比一天更美好的生活,构图以邓山村观星小镇美轮美奂开启让人惬意的生活诗篇,万年青硕果累累和灿然开放的菊花朵朵迎客登阶而上,远山和瀑布繁盛春色。增城是传说中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中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喻为贤才择主、良禽择木。2019年,广州市政协选取邓山村为帮扶试点村在增城美丽的土地上,邓山村发展蓬勃向上成了“网红村”。
   作者吴俊凯的榄雕作品《藏龙》为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邓山村而纪实创作。作品有三个面,第一面为村地标石(阳),第二面为村内一境(阴),第三面为现时航拍村貌图(阳)半张和腾龙图半张(阴)组合而成。
   增城盛产乌榄和白榄,榄核是艺人们制作榄雕的天然材料。增城榄雕已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种雕刻工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增城榄雕工艺始于新塘镇,在清代是历年的贡品。其中的《苏东坡夜游赤壁》花船雕刻作品被称之为雕刻之王,已作为稀世珍品收藏于增城博物馆内。这是清朝咸丰年间新塘艺人湛谷生用榄核雕刻的精湛艺术品,作品小巧玲珑,运用镂雕、浮雕、圆雕、微雕等手法创作,使雕刻作品上面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生动形象,船底雕刻了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全文。小小的榄核雕刻的作品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精雅别致,令人叹为观止。
   再环顾室内墙边的图书和画作,有颂友拿起书本开始阅读。他们在墨香中看书,我就拍摄墙上的图画,人们把图描绘在大地,田园风光一览无余。边欣赏邓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风采,边惊叹这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令人振奋。
   欣赏剪纸、古榄作品后,我们在春光中爬上古榄园。邓山村古榄园是岭南地区连片面积最大,平均树龄最长,保护最完好的梯田种植古树群。邓山村地处山谷中,水田不多,早在三百五十多年前,勤劳的邓山村先民就开始有意识地在山坡上连片开垦梯田种植乌榄作为经济作物。由于邓山村气候适宜,乌榄树生长茂盛,年年丰收。清朝年间至民国初期,邓山村乌榄曾一度远销东南亚,享誉中外。山坡上,乌榄树依地形而长,郁郁葱葱,树影婆娑,三十多处的古乌榄树有一千多棵存活。现在具有最大规模的邓山村石围合作社古梯田乌榄园,有一百多棵古乌榄树,平均树龄两百年以上,那棵具有六百多年树龄的古乌榄树,有“千亩万年”榄园之美誉。古榄园树下怪石林立,美女们身着白色、黄色、红色衣裙,如仙女下凡,大家在古榄树下的石林里拍照、谈笑风生,给古榄园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途经星作民宿,大家进去品尝新鲜的西红柿、草莓,口齿生香。墙上的古星图是那么神秘,宇宙的浩瀚无穷让我们心生敬畏和无边想象。雕塑作品《大地》创作的古代美女衣袂翩翩,手持古扇,亭亭玉立,具有东方女性之美。作品歌颂了大地母亲,孕育着万物生长,繁衍生息。另一幅雕塑作品《悠闲老子》栩栩如生,一位白眉、白胡须老者悠闲半卧在树下,古香古色的龙、牛成了他的坐骑和床榻。作品人物意涵苍古深邃,回归自然境界。
   走出星作民宿,走向山间。溪水清澈见底,岸边花草丛生。不远处瀑布的声音传来,我加快了脚步。紫色的牵牛花藤蔓缠绕,彩色的野花临水而照,黄色、橘色的美人蕉鲜艳夺目,绿草中浅紫色的花儿闪着梦幻般的色彩。一股白色水流从岩石飞落而下,直接跌入潭中。这里是汇仙瀑布,溪流名为梅溪。相传年少时的何仙姑经常来梅溪上游的红玉洞修炼,炼丹制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何仙姑是增城小楼人,她的家庙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年间重修,她在仙姑家庙的仙姑井跳井飞仙后,经常想念曾经修炼的邓山红玉洞,多次邀请八仙中的另七位神仙到邓山游玩。后来,何仙姑下了一道仙谕,凡到邓山者皆可得仙机,健康长寿。那白色的瀑布就是何仙姑的身影化成的 ,人们称巨石上的瀑布为汇仙瀑布。说这里是众仙汇聚之地,邓山灵气所在。宋朝一位道白玉蟾曾不远千里来邓山寻找何仙姑的红玉洞,留写红玉洞的诗歌“阆苑无踪迹,唐诗有姓名。不知红玉洞?千古夜猿声”。我也想逆流而上,寻找神秘莫测的红玉洞,可是细雨飘洒,我们要离开邓山这块风水宝地,前往1978电影小镇了。
   遇见春天,增城区朗颂协会2021“诵读春天”采风交流会的最后一站到了。新老会员走进“广州最美乡村”小楼镇邓山村采风,在田园欣赏花海,在邓山书院观看艺术作品。来到1978电影小镇开展朗诵培训、新会员“诵读春天”并有专业人士现场点评,把采风活动推向高潮。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愿我们不负春天,努力耕耘,收获满满!
  
  
  
   (原创首发)

共 560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充满阳光暖意的散文,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清香四溢,一幅水墨山水铺在苍穹下,醉了醉了!重笔浓彩描写油菜花,拿岭南的油菜花与家乡的油菜花做比,一缕乡愁弥漫在字里行间,“我的乡愁是金黄色的”,表现了出作者对油菜花的眷恋之情。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油菜花的形象,“盛开的金黄花朵如裙子装扮着青山”“青山穿着蛋糕裙,洋溢着青春少女的美”,文笔细腻,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引出小时候,物质匮乏,油菜籽榨油,古老的油坊,辛勤劳作的乡亲,大山深处还有古老的榨油坊,还有原始的榨油劳作。作者心中升腾起思乡情。人在画中游,情意满眼流。一篇有情有画,语言优美,感染力很强的美文佳作,值得细细品尝。力荐佳作共赏,祝依依老师笔健文丰。【丁香编辑 晚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1-03-25 12:19:58
  一篇充满阳光,洋溢着的春天气息的美文,文意深厚,使人流连忘返,献给读者最美味的春天宴席。谢谢依依老师,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1-03-25 12:34:40
  三月份是踏青赏花的季节,我恰好回了一趟江南,又参加了岭南的采风交流活动,就匆匆写了草稿。谢谢晚秋枫叶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
2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1-03-25 12:32:30
  谢谢晚秋枫叶社长精彩的编者按!丁香有您真好!敬茶!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3 楼        文友:闰土        2021-03-25 18:11:07
  情感真挚,作者把春天描述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语言接地气,描写细腻,是一篇挺不错的文稿,拜读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1-03-25 19:45:41
  去了老家油菜花地三次,一直不舍得离开,到了岭南,依然依依不舍,也许是心里太爱这色彩了。谢谢闰土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向您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