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人间值得】乔迁之梦(征文·散文)
晓庄村要拆迁的消息不胫而走,像一股春风,从村南刮到村北,又从村东刮到村西,途径的每一处都生长出热闹与繁华。
正在做饭的女人匆忙放下手中未择完的豆角,还未睡醒的婴儿被奶奶不管不顾地从被窝里一把抱起,抡起斧头正要劈柴的男人,他们在听到消息后,几乎同时涌向街头巷尾,聚在一起,把各自听来的边边角角拼凑一体,再附议一番,很快就达成共识,你一言我一语描画着梦一样的未来。
此时的交流愉快而又惬意,互相灌注的美好想象,很轻易地就把生活带来的沉重一扫而空,就像沉睡已久的河流,突然听到春风的一声召唤,迫不及待地破冰而出,满怀希望地奔向远方了。
每一张脸上都表现出夸张的和善与友爱,即使和昔日的冤家也无所顾忌地谈起话题,看不出有任何尴尬,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是拆迁这个共同的话题让他们心里瞬间填满了爱,冲刷掉了一切恩怨,鸿沟神奇般地填平。
村长葛大壮说话听起来不再像打官腔,洪亮的声音格外亲切。他说,城乡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建设城市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我们晓庄村也应以最饱满的热情加入进军城市的行列。“噼噼啪啪”掌声像炸裂的爆竹,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欢呼雀跃的人群久久不肯散去,一张张笑脸在夜空下更加迷人了,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让夜晚也不再平静了。
拆迁已成定局,一个富贵华丽的梦就这样形成了:先去周游世界一番,一路走,一路在朋友圈里晒晒各地的明山秀水,然后骄傲地翻看一下点赞者的数目;再把那辆贴着身份地位标签的豪车开进门,从熟人朋友面前流星一样滑过,眼睛却不容错过地盯着后视镜,得意地看着里面一双双因惊奇而张大了的嘴巴,直到彼此的视线消失,才各自回到正常的生命状态。
屹立百年的老屋和它的主人依依惜别,还未等主人走远,轰鸣的挖掘机伸出长长的臂膀,轻轻一抓,一声巨响,老屋颤巍巍地倒下,他们的心也随之破碎了,离去的脚步变得沉重又缓慢,回头,再回头,终究还是坚定地走远了。
房前屋后的花花草草待尘埃落定,已是面目全非,慌乱地抖落掉身上的尘土,困惑地望着眼前的一切,怎么只是打个盹的功夫,世界就变了呢。废墟上不肯离去的猫狗,是村庄留给它们最后的记忆。
村口那棵银杏古树,历经百年沧桑,两人合抱有余,如同一个睿智的老人,淡定地望着眼前成片成片的废墟。它护佑和见证了晓庄村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变迁,世代村民兢兢业业,不辞辛劳,让晓庄村从零星的几户人家变成了现在的几百余户,从饥不择食到如今的应有尽有。漫长的岁月里,晓庄村从贫瘠走向繁华,不知是多少人的坚持和付出。如今,新时代的风吹来,晓庄村再一次面临挑战,而它的使命已完成,它是晓庄村最后的守望者。它粗壮高大的身躯缓缓躺下,它头顶的华盖巨伞再不能为晓庄村民遮风避雨、乘荫纳凉,这里很快就会恢复宁静,在一片白净的月光下进入另一个新的梦境。
新建成的幸福小区坐落在城乡之间的一块空地上,离村庄和城市分别有一段距离,突兀而高耸的幸福家园像是农村大地上突然出现的一个城堡,在落日的余晖中添加了少许梦幻色彩。进进出出的村民像生活在童话王国里的人,身披锦衣,踏着一地碎金,自由自在地活在早已编织好的乔迁梦境中。
为把晓庄村建设成为新时代下的新农村,镇党委和村两委合力寻找有志之士共商村庄发展大计。商业精英齐飞离家多年,此次被邀,心情格外激动,他无比感慨家乡发生的巨变,欣喜之余,又若有所思。他面对一张张亲切的笑脸,无比中肯地说,各位乡亲们,我们集体向城市迈近了一步,真的是没有想到啊!这要感谢党的政策,虽然我们和城里人一样住进了楼房,但我们离城市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他手指霓虹闪烁的远处,我们要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还需要一段时间,只要我们有信心,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局。
沉浸在幸福中的晓庄村人,根本听不懂齐飞的话,当然对他后来阐述建设村工厂的方案也是置若罔闻,所有村民代表一致投了反对票,认为他是在瞎折腾,这样折腾的后果就是把刚刚到手的幸福给折腾没了。
什么村民入股,钱生钱,那是给自己拉投资吧!说来说去,是拿我们的钱给他做嫁衣,出去混几年,就以为比我们聪明很多。
他是在后悔卖掉了祖屋,没有享受到天上掉下来的这块馅饼,心理不平衡,才说出这种算计人的鬼话,谁信谁上当。
你一言,我一语,晓庄村乔迁之后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不欢而散。
齐飞走的时候,他特意把车拐进通向老村址的一条路,他远远看见有个人站在废墟前发呆出神。待走近了,认出是齐奶奶。齐奶奶曾是县中学的一名校长,退休后执意回村生活,托齐飞打听一处闲置的宅院。她喜欢种菜养花,喜欢和乡人之间随意走动,无拘无束地聊天。齐飞就请人把自己年久失修的老屋重新修整了一番,低价卖给了齐奶奶。在这次拆迁补偿协议中,齐奶奶曾几次打电话让他回来签字,齐飞都笑着拒绝,卖给你了,就是你的了。
齐奶奶回头看见齐飞,伸手拍一下他的肩膀,说,我就知道你会来,特意在这里等你呢!齐飞没有说话,对着自己的老屋深深叩拜,我在这里长大,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我的脚印,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地方能比这里更让我念念不忘,我一想到这里就会想到我早早去世的父亲,我和母亲流落到此,是他收留了我们,才会有我的今天。我的祖坟不在这里,却一样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亲情啊!奶奶,我知道你要对我说什么,放心吧!我明白晓庄村早晚会有重新起航的一天,这是每个村子完成蜕变的必经之路,给他们一些成长的空间,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马不停蹄地再次赶来。
齐奶奶眼含热泪,齐飞啊!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农民。农民能抓在手里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幸福小区里每一天都像过年似的,进进出出的人互相打招呼问好,热情地互相介绍刚刚从哪买来的新鲜鲤鱼或是无污染的蔬菜瓜果。他们尽情地享受着眼前拥有的一切,仍然以为是在做梦,做梦都没想到会有一天过上这样的生活。不但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楼房,存折上多出的几十万存款,让他们时时感到无与伦比的快乐,这快乐时常让他们在梦里笑醒。在梦里笑醒无数次的单身老汉葛二强又有了新的梦想。
葛二强是五十年代末少有的高中生,能识文断字不说,心性也别致,爱好高雅,打理的五亩果园井井有条,地面无一根杂草,秋后结出的红富士苹果甜脆爽口,前来采摘的客户络绎不绝,仅十天半个月的功夫,苹果树上已空空如也。他没有错过好时机,趁着振兴乡村的东风,一鼓作气承包了村西百十亩土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当征地拆迁的消息传来时,葛二强分分秒秒都在望着他的果园,望着望着,就笑出了声。晨风慢慢走过每一棵果树,发出喃喃的低语,像是在做最后的告别。
葛二强自己也没想到曾经热爱的生活在此刻却如此迫切地希望尽快地与之告别,他看到每一片树叶都变成了一张张百元大钞,哗哗流向了他的大口袋。
葛二强的征地巨款到手之后,满心欢喜地告诉老伴他已报了一个旅游团,把以前因忙碌而错过的好日子都补回来,可还没等来那天,老伴却突发心脏病去了另一个世界。
备受打击的葛二强并没有深陷痛苦太久,他深知思念就是一味毒药,既然已成既然,那何必再说何必。寂寞难捱的夜晚让他不顾一切地把一个外地的女人揽入怀中。他不求太多,不在乎女人到底图他什么,他有钱,有花不完的钱。可是,美丽的记忆只存留了三个月,就变成了痛苦的往事。毫无征兆的一天,这个女人消失了,连同消失的还有一张银行卡上的数目。
当他再一次骑着电动三轮车,春光满面地从小区门前飘过时,正在闲聊的村民几乎同时伸长了脖子,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他迅疾离去的背影后。三轮车后座上坐着一个清秀的老太太,她感觉到了身上热辣辣的目光,慌乱地侧过身,目光瞥向道路两侧的绿化带。
上次的闹剧结束以后,住在镇上的儿子儿媳匆忙回家,第一时间带他去银行,强制转走他银行账户里剩余的钱,又匆匆把他送回,临走递给他半年的生活费,前后不过一个小时。儿子说,钱不在你手,任你折腾,怎么折腾都不管,只要你高兴。
葛二强不是普通人,他有的是办法,只要他想做,他空虚寂寞的心就能够激发出无限多的潜能。在小区绿化带干活的一个外村人自告奋勇给他牵线搭桥,但前提是女方先要二万定金,再就是必须登记。葛二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把拆迁折合后没有兑现的平方数低价卖给了一个同村人,同时许诺对方登记后写下遗嘱,他死后,他住的这座楼房也归她。
很快,他的儿子又回来了,村民告诉他,他父亲一大早带着女人离开小区,晚上又接回来。儿子儿媳兵分两路,在父亲还没有来得及出门接女人的空档,儿子把父亲扣在家里审问女人的一切。葛二强一言不发,他知道的并不多,甚至连女人的名字都没有记扎实。另一边儿媳神通广大地找到了那女人,她住在一个破败的小土屋内,守着自己瘫痪如死人的父亲。看到纸已经包不住火,如实坦白了一切。女人首先恳求她别把事情闹大,她怕远在城市工作的儿子知道,就没脸见他了。儿媳松了一口气,只要你明天去和我公公把婚离了,什么都好说。女人说,是表哥诱导她走入这个阴谋的,她一时鬼迷心窍,就答应表哥钱到手后马上离婚,却没想到离婚的日程自动提前这么多。
今天结婚,明天就离婚的葛二强成了晓庄村里的爆炸性新闻,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谈资。放下锄头把子的农民没了可依附的土地,眼下又不愁吃穿,整天无所事事地聚在一起,说东道西,尤其对葛二强这样的刺激性的新闻,恨不得天天发生,以此满足他们空虚的灵魂,在他们死水微澜般的生活中激起一层巨浪。
儿子怕父亲再生出什么幺蛾子,就把父亲软禁了几天,日夜看护,他们更怕一不留神这座房子就换了哪位女主人,白白丢失一份家产。查看了半个多月,发现父亲已彻底死心,他们才放心地走了。
从那以后,再没人见到葛二强。有人说他去镇上找儿子了,也有人说去闺女家了,也有人说他再没脸出门,说不定就在自己家里呆坐着呢。
日子平淡无奇,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晓庄村民渐渐失去了斗志,沉溺在虚无与空虚中不能自拔,慵懒地过着每一天。
沉寂了很多天的幸福小区突然又飞来一颗炸弹,一楼一单元的齐海老汉用三轮车驮着对门的三子娘去买火烧,在回来的路上被车撞了,俩人都进了医院,这下好了,两家儿女干起来了。
听说齐海去求三子媳妇让她婆婆跟他过,被三子媳妇骂成老流氓给轰了出来。
都七十多的人了,还想那事干啥,三子媳妇说得对。
搭伴过日子,说说话,互相有个照应,日子才好过嘛。
就是,儿女再好,也不能天天陪着你,还是有个伴好。
闲话中心一下子迎来了旺季,新闻层出不穷,什么葛小兵花大半万块钱买回一款苹果手机,像抱个情人一样24小时腻歪在一起,成宿成宿地刷抖音、斗地主,打游戏,把正直荷尔蒙旺盛的真媳妇晾在一边。媳妇整天面对空房,寂寞难耐,便饥不择食,悄悄和早已垂涎她美色的光棍暗通款曲,那葛小兵还傻傻地深陷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呢。
养鸡能手葛峰当年精明能干的形象也一去不复返。他找了一个看大门的活,不操心,不受累,怎么说也是份工作。八小时后的时间里除了睡觉,就是和一帮哥们胡吃海喝,撒网钓鱼,浑浑噩噩地打发着时间。他说,我以前想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今天实现了,却怎么那么不踏实,像在等死。结果,一语成谶,在不久后的一次醉酒中再也没醒来。
祸福旦夕之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什么样的生命状态才会更有激情和活力?晓庄村民开始厌倦这种生活,再次议论那些所谓的新鲜事的时候,不再是口若悬河,而是换成了低沉的语调,仿佛说的不是别人,说不定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
这时候,他们忽然无比怀念起那些久远的画面,烈日下,他们在田间浇水施肥,挥汗如雨,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颗颗蔫蔫的庄稼苗吃饱喝足了,便“唰”一下挺直了腰杆,精神抖擞地左右看看,一颗连着一颗,一片连着一片,随风起舞,那气势俨然得胜归来的将军,不可一世地迎风而立。他们看着,笑着,脚下哗哗的水声仿佛成了秋日下那金黄曼妙的音符。
躺在绿色的麦浪中,心也随波起伏,习习微风拂过脸颊,偶尔有飞鸟从头顶飞过,那思绪立马就被鸟儿带走了,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忘了自己是在哪,直到咕咕的水声在耳边响起,才慌乱地从地上爬起,却发现背部早已湿了一大片,不远处早有人笑弯了腰。调皮的鸟儿也喜欢凑热闹,从高空俯冲而下,在肩头叽叽喳喳,低旋一阵又飞走了。
虽然是农民,种地却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闲暇季节出去打工的时候,种地就成了副业。春要种,秋需收的时候,打工又成了副业。他们在城市和土地之间往返,在希望与梦想之间奔波前行。他们热爱土地,离不开土地,因为有土地,他们身处繁华都市的街口,看着眼前闪烁的霓虹,虽然也会流下辛酸的泪水,但回望一眼家乡的方向,那点点灯火,却又升腾起无限暖意。
住进高楼的晓庄村民逐渐失去新鲜感,他们聚在一起,互相倾诉日子里的无聊,饭菜的寡淡,以及忧虑自己日渐发福的身体。
突然的一天深夜,刺耳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呼啸着驶入幸福小区。
一扇扇窗户亮起了灯光,一个个脑袋探出来,村长朱大壮被几个警察塞进警车,疾驰而去。大家不顾寒冷,匆匆下楼,聚集在路灯下,打听着,唏嘘着,议论着。有人说,当时镇党委批复的一笔资金,是用来留待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却被他朱大壮和驻村第一书记狼狈为奸,以村集体的名义投资兴建了自己的工厂。
大家忽然愤怒地咆哮起来,活该,活该,喊着喊着,忽然停住了,他们想到了齐飞,各自默默回家睡觉去了。
半年以后,村址上再次响起轰鸣的机器声,大家纷纷前去,燃香焚纸祭奠自己的老屋。忽然,他们看到了葛二强的身影,并排向他们走来的还有齐飞。
叔叔婶子们,葛大爷半年前找到我,说要让我给晓庄村找到一条出路,我们经过大半年的考察研究,终于锁定一个适合咱农民发展的项目。是葛大爷不懈的努力,镇上领导才答应批复一块土地来实现晓庄村的宏伟蓝图。
村民的眼睛亮了,有了精神。齐飞说,我们没了土地,但不能没有梦想,我们农民的心里只有种满庄稼,才不会荒芜。这句话久久回荡在老屋的上空。
有大场景,有小特写,最出彩的就是人物互喻的细节,比如老屋的拟人与齐奶奶的瞻望,依依泣别,别有滋味。
为鸟儿叫好。

文章结尾一句“农民只有心里种满庄稼,才不会荒芜”,蕴含丰厚,让人眼睛一亮。
好文,点36个赞!
鸟儿的文,语言十分出彩,简直是鸟啭悠扬,妙不可言。
乡村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子要走啊。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