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人间值得】春天的鼓点(征文·散文)
风轻柔柔的,太阳暖融融的,整个天空蓝汪汪的,没有一丝杂色,这是一个早春的午后。
十几个衣着素朴的人,围绕着一个身穿深红色绒衣的男子,在凤彩山坡麓下的甬道上,疏疏散散站成了一圈。
车子经过凤彩山前的刹那,我看到了他们。有的双手持大镲,或者小镲,有的一手提着锣,一手拿着木槌。穿深红衣服的那个男子,戴着蓝色口罩,端坐在马扎上,面前静默着一面黄白色的鼓。
向东十多米是南方人来山城建设的天桥,横跨马路的天桥具有南方廊桥的风格,灰色屋脊高低错落,映衬着蓝天,有着一份静寂的古朴。桥一端连接的是城市的高楼大厦,一端是铸着三只巨大的红黄绿三色苹果的凤彩山。桥下是如织的车流。
好多单位已开始上班,但不妨碍凤彩山上游玩的人,简直多如过江之鲫。未开学的孩子,相互搀扶的老人,还有许多周末休息的青年男女,他们三三两两沿着台阶攀爬,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享受着余味袅袅的年味。
站在廊桥上,忽闻激情火爆的轰鸣,引出连绵不绝的激越声响——咚不隆冬隆冬锵,咚不隆冬隆冬锵……节奏舒缓,在迎接着什么,又仿佛在送走着什么,让人分辨不清心中所感,身不由己沿着石阶下了廊桥,来到这些人身边,驻足,聆听。
忽而,敲击鼓的那位男子双手加快了节奏,翻飞的鼓槌急速敲击着,带动锣镲齐鸣,那声音,明快,激越,高亢,雄壮。急骤如疾雨,气势如狮怒,轰响似雷鸣。鼓点纷纷飞溅,仿佛在急切地撞击着你的心海,让你忍不住心潮澎湃,摩拳擦掌,精神亢奋,随时准备奔赴疆场,英勇杀敌。耳畔仿佛回响起这样的曲调——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鼓槌愈捶愈烈,在那猛烈节奏带动下,心仿佛被放空了,什么烦恼苦痛,什么忧郁愁伤,什么名利荣辱,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有如水的沉静,沉醉在持续轰鸣的锣鼓声中。
我细细端详着站着的这些人,有的鹤发童颜,有的满面沧桑,有的瘦高儒雅,有的敦实矮胖,看样子最年轻的也超过了半百,有的甚至古稀。他们身体形态各异,但精神无不饱满,即使腰背弯曲的大爷,木槌敲下的力度也是相当了得,铜锣在铛铛轰鸣,声音洪亮,雄浑,激昂。
敲击同样乐器的人站在一起。东南半圈主要是镲,三四个人是小镲,三四个握着的是大镲。大大小小的镲,小的如饭碗口大,大的则如盘子一般,时而直接对击,时而上下拖擦,发出或清脆或低沉迥然不同的音色。持镲的几个人中,有一个身穿鲜红色长衫的女子,红色的长围巾垂在胸前,她有力地撞击着,随着动作幅度,围巾飘飘悠悠,让激越阳刚的敲击,染上了女性的柔美。那一身鲜艳的红,仿佛点燃了周围的灰黄蓝黑,七八个打镲的男子动作更为齐整,雄壮,有力。
圈子东北边演奏的是锣——那种体型较小的锣,他们两人左手指勾定锣的内缘,置于胸前,右手持一薄木片,自上方垂腕敲击,急奏时只见木片翻飞,发声柔和,短促,清亮。圈的西边是敲大锣的,他们三人左手提着锣绳,使锣面垂直,右手握紧击槌,以圆形槌头击打锣门或锣边,锣音绵长,高亢。在鼓槌疾奏如雨的时分,大锣那雄浑的一声“铛”传出很远,许久还有余音延绵。
那个鼓手简直就是整个鼓乐队的灵魂。看,如暴雨倾泻一般,他急速猛烈地敲击着鼓面,周围的乐手也被带进这强烈的节奏,一同合奏出了激动人心的乐章。那气势磅礴的音符,让人血脉贲张,情绪昂扬。一会儿,他左手执鼓槌抵住鼓面不动,右手轻柔敲击,演奏出一段舒缓的散板,那些乐手,也停下了动作,仿佛留下他一个人在月下沙滩漫步,让细软的沙子温柔地亲吻足迹,与朵朵美丽的浪花窃窃私语。继而,他双手同时勃发巨大的力量,鼓面发出了急行军般的旋律,大小镲锣随之齐奏,仿佛千军万马在战场厮杀,那气势宏伟,场面壮阔,将周围暖阳下懒洋洋的空气,也变成了四处飞溅的珠子,弹跳四射,活力万千。原来不疾不徐敲击大锣的人这时也加快了节奏。在大锣连续急促的铛铛铛声中,鼓手猛然止住了敲击,奏乐声戛然而止,只留下锣声的余音,似微风下的涟漪,一波一波轻轻荡开去。不知何时四周聚集了一圈听众,他们在马路牙子上听得如此如醉。
天依然蓝汪汪着,头顶的上空,驻足了几朵不知何时飘来的白云,仿佛也在这鼓乐声中沉醉。马路上,依然车水马龙,鸣笛声仿佛扯破了静谧的空气,穿透耳鼓。
铿锵的锣鼓声静下来了,心海却开始了波涛汹涌。眼前又展现出那一幕——
清凉如水的夏夜,与夫君散步在马路边的甬路上,远山如黛,星星在蓝黛色的天幕上活泼地眨着眼。蝉鸣声声,蛙鼓阵阵,多么静谧美好的夜色!我们感叹着,向城郊走去。马路东面陡坡下锣鼓喧天。被热闹吸引,顺着坡路往东,奔向马路交叉口的热闹处。
在东西向与南北向宽阔马路交汇处,是一块面积较大的地方,路南是百姓的农田,不时传来青蛙鸣唱,隔着马路,就是村庄。高大的路灯下,挤挤挨挨的,一大群人在围着。走近看去,是近二十人的鼓乐班子在此。看,他们刚刚结束了一段激情演奏,亮晶晶的汗珠正顺着发丝滴哒哒淌落。那只大鼓,足足有一米的直径。此刻,擂大鼓的中年男子正在劝说一位胖胖的女子:下一场,你上。那女子同意了。在他们没有开始的间隙,我随便问了那女子几句,交谈中,知道他们是周围好几个村子的爱好者,自发组织一起,天天晚饭后用车子把大鼓拉来,十好几个人聚齐到这儿演奏。还别说,这个地方选得不错,沟谷的风徐徐吹来,很是凉爽,高大的路灯朗照着,而且距离村子城市都有一定距离,还不扰民。交谈中,我很惊讶,这个大姐已年近七旬,但是看起来也就是五十多岁模样。红红的脸庞,有神的大眼,整个人看起来利索,豪爽,精神头十足。还没有来得及再说几句,他们燃烧起了又一轮激情。好家伙,七旬大姐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抡起粗粗的鼓槌,敲击出铿锵鼓音,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这些土里刨食的农民,和凤彩山下初春奏乐的人们一样,拥抱着对生活的热爱,以最淳朴真诚的乡土韵脚,敲响这圆圆的锣鼓,撞击着圆圆的镲,让美丽的梦在铿锵的锣鼓声中回响。他们不懈敲击,把所有辛苦劳作的日子,残缺不全的情感,拼凑成一个个幸福快乐的圆,以热情的调子娱乐着自己,感染了他人。
月亮圆圆的,太阳圆圆的,圆满的日子是人们心中一直的企盼,于是,这古老的鼓乐在庆祝集会时奏响,在欢庆丰收时奏响,在劳动竞赛时奏响……成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伴奏。闲暇时光,他们也时常敲击圆圆的锣鼓圆圆的镲,将庸常的日子镀亮为最吉祥的日子,将平凡的生活加上快乐的吟唱。
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大镲、小镲撞击,表示一切修成正果的飞禽在飞动时双翅发出的声响。这些挥舞着红色镲巾,奋力敲击出最美音符的人们,莫非是在传递着用快乐普度众生的善念吗?
锣鼓声声,铿锵鸣响,撼人心魄,惹人思绪绵长。声音起起落落,鼓点意味深长:他们用结实有力的双手,敲击着锣鼓,莫非在提醒人们——谁握住命运的槌子,谁就能敲响心中梦想的嘹亮,敲出日子圆圆满满的地久天长!
向作者学习!学习她善于观察生活,学习她善于体验生活,学习她深入民众,学习她关注普通老百姓,学习她生活里到处是文章!

尽管社会还有很多痛苦,民众还有艰难,还有很多社会底层人士过着刚好温饱的日子。
我们的路还很长,脱贫攻坚还要巩固,还要继续向小康日子前进。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定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像文里描写的这样。
如果全社会都这样了,岂不美哉!

之前,我常常见到我们这儿唱豫剧的业务爱好者,就是不知道怎么提炼素材,从风姐姐你这儿学习到了,以后也试着去提炼一下素材。

谢谢鼓励!
祝妹妹佳作不断,也祝妹妹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小作家。
我很笨呢,一是没乐感,听不出节奏,只好手机录下来,反复听。而且乐器也不认识,得百度具体叫啥名字。
就是当时听了情绪昂扬,想表达点什么,支吾了半了多年,才凑付写了这么点东西。老师见笑了!
祝云泥美文不断,成为潍坊新一代文学巨星。
实在佩服姐姐的语言组织能力,精描细摹,场景逼真生动,有很强的代入感。认真学习中。

夸得俺找不到北了!谢谢妹妹鼓励!
愿妹妹写作愉悦,佳作不断!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