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一树梨花泪沾襟 (散文)

精品 【风恋】一树梨花泪沾襟 (散文) ——清明祭奠亲爱的父亲


作者:文绮 举人,419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27发表时间:2021-03-30 06:46:23
摘要:爸爸的一生,是高洁的一生,勤劳的一生,又是无私无畏的一生。您用一生的卓绝,为我们儿女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您的恩德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儿女心中。

【风恋】一树梨花泪沾襟 (散文) 梨花,是圣洁,是雅致,又是一树一树的崇高。梨花是孤傲,是凄婉,又是一树一树的落寞。面对梨花我要说的是他纯净的品质,高尚的人格,是我永远的怀念与追寻。
   爸爸,自您离别后,我的心沉痛得如千斤巨石积压,饱含热泪地对着苍天自言自语地问:“爸爸,您为啥要走,您为啥舍得丢下我们,不顾一切地朝着天堂的方向奔驰。”我的思念从白天到黑夜,又从黑夜到天亮,从天晴到天阴,眼前无休止地闪现着您的身影。它又将我的期盼变成一片片黄纸飞扬;将我的惦记变成缕缕青烟,在凄风苦雨里袅袅,将我的牵挂变成潺潺溪水,朝着没有止境的山脚流淌……
  
   一
   爸爸啊,在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我的泪水已经打湿键盘,模糊的眼睛,看不清键码。但是,我还是要坚持写,哪怕是微不足道,也要在键盘上敲出您灵魂的高洁。
   3月3日是您离别的第53天。这短短的53天,度日如年。不忍朝朝暮暮的追思,我干脆回去,回到老屋去看看您,去沿着您的踪迹寻觅一件件令我终身难忘的往事。
   来到门口蓦然看到不远处,就是往日队里抽水机站旁,盈盈满满地开满一树光鲜、透亮、嫩柔而芳琼的白花,开得那么豪迈,那么飒爽,彷如勃发,似如英姿。好是令人痴迷,这一特殊景观,怎么往日没见过。唯独今年,它格外的呼之欲出,是不是您的灵魂将它浸染,促使它誓将玉叶喷薄成生命的琼浆,怒放出朵朵乡音,招呼着回家的游子。一簇簇玉瓣令人心动,又心疼。因为看到梨花的那一刻,就像您那一身洁白无瑕,那么孤傲而又谦卑的样子。心里只想嚎啕大哭一场。诉说想您,想您,想到无边无际。
   站在门口的我落魂失魄,像旷野中的一柱香烛。孤苦凋零。没有您的相觑,找不到回家的感觉,有的只是身边差点什么。惆怅半天,看看门口长满蒿草。人去楼空,草也不讲情面,肆无忌惮了。爸爸,您在世的时候,门口总是光光的,不说没草,就连手都没有让我们伸过,总是您平常一个人铲完了,让我们回去安享清闲。
   看着看着实在过意不去,进屋拿着您以前用过的锄头,在门口薅起来。边薅,边想着您,想着您年轻时的样子,想着您年轻时已为人父的优良言行,对我们子女无限的深情爱抚。印象特别深的是您帮我们洗脸。那时已有大弟以后,我们就有姊妹三人了。每天早晨,您和母亲要赶着在队里出工,往往早晨的时间,总是那么紧张。您不得不抓紧时间,匆匆忙忙地在大锅灶里烧一盆热水,准备一家人起床洗脸。不像现在,摁个按钮,热水自来。在您烧水的时候,母亲已经将我们全部穿戴好,就等着洗脸了。您赶忙端过一盆热水,拿过一条不叫毛巾的毛巾,就是往日土织布机织出的棉布,母亲将它剪下一块如毛巾大的洗脸巾,用来洗脸。那时,只看得您麻利如梭地打湿毛巾后,两手一拧,揪得干干的,左手捧点水,在我们每个伢脸上拍拍的打湿,怕有眼屎,鼻涕,还有夜晚睡觉流的口水,随即就是为我们每个人一个个把脸抹干净。特别是抹的时候,您的手特别重,有时把我们摁得歪歪扭扭。
   待我们长大一点,自己洗脸时,毛巾总拧不干,抹在脸上,湿漉漉的。因为那种洗脸巾没有毛,没揪干,就透着水。弄不好,还把衣服都打湿了。有时总希望您能帮忙拧一把。免得母亲生气。
   日后,每当回忆起那种洗脸法,父子父女间笑个不停。说是爸爸动作太鲁莽,不知轻重。听到这话的您,总是莞尔一笑。笑出一脸的慈祥,一脸的厚爱,还有一脸的得意。
  
   二
   爸爸呀,您的年轻,就是您得意的资本。是您用温暖的双手,与过人的智慧,搀扶着我们一步步朝前走。一路生怕我摔跤,受委屈。
   尤为记得:贫穷落后的60年代,一大家人就靠国家发的布票解决穿衣问题。随着二妹的出生,家里就是6口的大家庭了。莫说穿衣难,铺盖更难。子女多了,分床要铺盖,布票紧张,根本解决不了需求。那年临近寒冬,看着大人伢们挤在一个床上,您不得不想办法到十里外的黎明公社,向家尾的洲上去托人偷偷买点棉花回来纺线织布,解决当务之急。当时的棉花是国家紧俏物资,私人不能随意交易。只能国家统购统收。如果谁违背了,就是犯法的。那时的您,平常留意谁熟悉那里的农户,是自家种的,还是集体种的。如果自家种的,带口信,叫人家联系几户,积攒一点,卖给您。这样就避免犯法。尽管这样,还不能白天明目张胆地去购买,尽量避免一些是非,免得惹麻烦。
   记得那是一个五更头间,天色还是黑漆古董的,看到您背一袋棉花回来。听您悄悄跟母亲说:“托人买的。”后来才听说,为了买一点棉花,您那晚乘天黑步行到洲上去。那一去就是10里开外的路程,曲径幽深,又是隔湖趟水。一个来回20多里路。买那点棉花,一晚上都没睡。您把解决伢们的急需,当作心头大事去做,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在所不辞。后来母亲把棉花送到外婆家,是外婆,二姨,小姨帮忙纺成线,织成布,拿回来后,解决了当务之急。每当您看到伢们睡在暖烘烘的被窝里时,您取笑地说:“这一群乖,多可爱。”看您心疼伢们的,该是一份多么善良的心,连大声叫伢们,都舍不得,把伢们叫乖的昵称。爸爸呀,您把甜酸苦辣融进一滴滴艰辛的汗水里,化作一阵阵春雨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让我们快乐成长。
  
   三
   打小我就记得,您总是叫我“林子”,叫二妹善玲为“善儿”。在您心里,从没重男轻女的思想,总把女儿贵养。直到后来家里又添了一个小妹,算起来就是四个女儿了。四个女儿,全都受到中等教育。这在当年的农村,是幸之稀少的现象。而您做到了。做得人家都看到眼红地说:“丫头们读啥书,不如回来争工分,贴补家用。”每当您听到这话,从不动摇“女儿也要接受文化教育”的观念。为了让我们读书,让您没少吃苦受罪。让您穿不如人家,吃不如人家,做得比人家多。记忆犹新的,那年夏天,您的牙痛,就到医院去拔牙。拔牙后,医生建议您休息一天半载。可是您为了不落下别人,一回到家里,就赶往生产队抢挑草头的任务。草头是禾梗谷粒连在一起的。收割后捆在一起,然后往稻场里挑。那是每年夏季“双抢"最重的任务。在您挑草头的时候,口里一口口吐鲜血,实在止不住,就含一口冷水,继续挑。后来连社员们都看得心疼,母亲看得泪流满面,这也是我在门口带弟妹时看到的。您那么痛苦不指望别人去替您。也许我们不读书,都在家里挣工分,您会轻松多了。您就不会舍不得丢下那一分半文。您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养活我们,为了我们安心读书,从无怨言,从不发牢骚。爸爸,在您生命里融入着不愿推卸的责任与担当。将您顽强的生命哺育着我们。您总把我们读书当作一件光荣的事来做。您总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没有读书的机会,现在新社会了,能有机会读书,就尽力让伢们去读。”您总是希望女儿要知书达理,做得人上人。那才能从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里解脱出来。虽然您没多少文化,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宣传与学习,您深深懂得些道理,并用来在我身上实现您没有机会读书的理想与愿望。
   爸爸呀,您的离别,何能让我能止住伤心的泪,您的大恩大德,我们何以报答?您不光是养育我们的父亲,还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支柱,生活上的大靠山。没有您的精心养育,哪有我们的健康成长。
  
   四
   爸爸,您知不知道,二妹圆玲一直在念叨:“爸爸从小山刘背西瓜回来给我们吃,还记不记得?”我说:“记得。”
   那是70年代初,家里已经有姊妹6个了。加上您和妈妈,就是8口人的大家庭。当时的农村还处在贫困阶段。湾里基本以种水稻为主。发展副业,种植经济作物是资本主义尾巴。所以,家家户户仅有的自留地,只能种点蔬菜贴补餐食。所谓瓜果,根本不敢想。
   那时您有机会到公社农林牧副单位去工作。在组织派您帮助小山刘地方改造一片荒山时,那里因为是山地,地域宽阔,当地农家就利用一些闲置的地方自己种了些西瓜。一天晚上,时间不早了,一家人在母亲照料理下,正准备睡觉时,只听得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说:“伢们,你们看,我背啥回来啦。”一听叫喊声,母亲说:“快,伢们,爸爸回来了。”几姊妹顿时高兴得一窝蜂似的急忙去开门。一开门,您背着一个袋子放在地上,一看是两个西瓜。我们都高兴得像没见过稀奇似的蹦起来。您一进门,歇都没歇会,到厨房拿刀过来打开西瓜,分给我们一人一块。您疼爱儿女们的心情急切。而我们拿着西瓜啥也不问就啃。看着我们大嘴巴,小嘴巴吃得脸上黏黏糊糊的时候,您不知道多乐意,还问:“好吃不?这比水田种的西瓜有啥区别?”说老实话,只顾吃的我们,哪里记得去区分好坏。
   后来母亲问:“瓜不便宜吧?”您说:“人家认个数卖,一块钱一个。”原来父亲是瞅着便宜的机会,就买点回来我们吃的。
   母亲又说:“山里的西瓜口感是沙瓤,爽口,甜腻。”您说:“是啊,就是好吃,才买点回来你们尝尝。”爸爸,您整天操劳集体的事情,还不忘家里的伢们。您对子女们的疼爱,该是付出了多少艰辛,多少心血与汗水。您精心养育我们的恩德,苍天有眼啊。
   回想小山刘那个地方,是当年公社最偏僻的位置。走出山路都要翻山越岭,然后还要沿着一条铁路走几里路,最后才能沿着湖边往家里走,走到湾里附近还要跨过一道大大的放水沟。背着西瓜跨越那道水沟,是非常吃力的。尽管是男人,同样也是一种挑战。爸爸为了我们能吃上西瓜,吃尽苦头,乃至搭上生命也心甘情愿。爸爸,我要诉说的,我们的孝心远远比不上您对我们的爱心。您的爱心比天高,比海深,比草原辽阔。如梨花,晶莹透亮,如牡丹,燃烧着您每一分挚爱。
   爸爸,这一切,我们忘不了啊!虽然几十年过去,一切如昨。
  
   五
   爸爸,我们深知您人生的蹉跎。在您中年丧妻后,没有因此而颓废,一蹶不振。而是毅然决然地挑起家庭的重担。
   那时,您刚刚50岁。50岁的男人,身体十分的健壮,如果再娶,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为了未成家立业的儿女们,您放弃一切奢想,一直坚守寂寞,全身心地照顾好我们。后来您还跟我谈过,湾里有几位好心人劝您再娶,都被您拒绝。
   爸爸,您55岁从乡镇企业退休。您的退休是意味着失业。过去年代,乡镇企业退休人员,毫无分文养老金。不比现在退休后的老人,有足够的退休金安享晚年。
   为了继续过日子,为了小弟要继续升学读书,您不得不重新谋生。您带着一年老一年的身子,找到村里个体承包的采石场打工。采石场的活不是老年人干的。热天,如在熊熊的炉火里煎熬,一上场就是汗如雨下,人有多少汗渍流淌,那流淌的全部是您的血与髓,冬天,寒天冷地,如在冰上作业,每抱一块石头,是冰手冰脚的。您一个年迈的身体,为了保护儿女们安心度日,不光与繁重的体力劳动挑战,还要与大自然搏击。家里又没有多的营养补充,时常是饱一餐饿一餐。因为太累,回到家里想歇歇,没人为您做饭。爸爸,您是人啊,必定不是钢铁铸就。一个肉身又能经得起多少严峻的挑战。
   记得您一年下来,双手一层厚厚的老茧不说,十根指头,包括掌心都是大大的裂口。那是在小妹家的一次相聚,我们无意看到的。当一看到那种情况,我们都心疼得流泪。可是平常,从没听到您叫过一声苦。我们只以为您在采石场干活,谁也没有想到您背着沉沉的压力,克服身体的伤痛,为家里挣点微薄的收入,能支付小弟的学费,解决无米之炊。后来听您说:“场里并没有给足全年工资。”爸爸,您的苦愁,让我怜悯的心,时时颤抖。为您伤心欲绝,伤心您一颗为儿女仁慈的心,比冰雪剔透,比梨花洁白,比青松挺拔,又如荷花般的圣洁。
   现实社会,多少男人,为了自己寻欢作乐,斥儿女于不顾的大有人在。而您,为了儿女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爸爸,我嘶声竭力地呼喊:“舍不得您,我放不下您啊。”可是,可是再也听不到您的回应。
   爸爸,后来您干不动采石场的活回来后,不甘坐以待毙,等着平穷而彷徨,而是积极进取,想办法解决家庭生活出路。那时,村里的田亩都已承包到个人。为了生存,您找到村里一户种不完的素田租种。
   为了种那块田,您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从整田、施肥、播种、育苗、到收割,没少吃尽都靠一个人面面俱到的苦头。
   那时的爸爸,总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彷如回归田园,就是您的本真。有时,迎着朝霞,背着一成犁头,前面赶着牛,卷起高高的裤腿,卷起高高的袖挽,打着赤脚,吆喝,吆喝地走在长满蒿草的田埂上。有时以同样的样子披着晚霞,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总是乐呵呵的。口里还哼着丑剧小曲,自娱自乐。在人家眼里,您是“秀才。”您心胸豁达,志存善念,无往不前。
   风雨中,您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挑着担子,缓缓地走在田埂上,或者赶着牛行走时,这在文人笔下,是一首浪漫的诗、词、曲;是画家粉墨中的一幅生活写真。可是,现实中的您,饱含热泪与艰辛,步履艰难地前行。因为没有母亲的陪伴与搀扶,没有夫妻双双的相濡以沫,是您孤身一人,相伴的只是凄风苦雨,是心问口,口问心。

共 808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世洁白,一世忠厚,一世赤忱。这是作者对老父亲勤劳质朴一生的衷评,与日,与月,与大地同在。是对老父亲那崇高人品的赞美。一篇回忆,有过去年代的点滴,也有艰苦岁月的撑熬。有父母对子女的心血,也饱含着对一代人的殷殷关爱。都说,父爱如山,那遥远的记忆如泪如诉,绕过时空的羁绊,再一次来到我们心中,在那里隐隐作痛。把一个时代的划痕慢慢消磨掉,需要一代人重新经历和思考,把一代人的精神消化到现在人的血液中,则需要用世世代代的传承。老父亲那洁白如梨花般的品质和对子女那深沉的爱,和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永垂不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深度好文,力荐共赏。【编辑:刘春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331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春庆        2021-03-30 06:51:04
  读了文绮老师的纪念文章,文中如泣如诉的回忆深深的打动了我。感谢支持社团,希望好文获精。问好老师,遥祝春安。
2 楼        文友:文绮        2021-03-30 08:27:27
  问好刘春庆老师,编辑拙作让您辛苦。一篇令人十分满意的编按,道出了编辑老师优秀的读文内涵与理解的之意,也是一种良好的责任与态度。好感激不尽。一直以来,刘老师对社团辛勤耕耘的精神,大家有目共睹,定当向老师学习。遥握春安。
文绮
3 楼        文友:山雨潇潇        2021-03-30 09:30:53
  好文,必须赞一个!作者将“父亲”的高雅品质比喻成一树洁白的梨花,非常贴切。这是一个男人的担当作为,是对生活负责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对家庭无私奉献的父爱大爱。如今,一些男人大大咧咧,无所事事,大男人主义严重,封建思想严重、粗暴、偏见,这与“父亲”相比,是锈铁与黄金的差别。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干干净净、不屈不挠、顶天立地,还应细心耐心、温文尔雅。 “父亲”缝补衣服的情节,体现了一个男人的温柔细腻,这绝对不是“娘们”,这是一个男人精工负责体现。文章情真意切、告慰“父亲”在天之灵,作者文品人品俱佳,非常具有现实教育意义。拜读了!
回复3 楼        文友:文绮        2021-03-30 18:11:27
  多谢山雨潇潇老师美评。祝贺春祺笔丰。
4 楼        文友:东辰        2021-03-31 13:34:33
  滴血沁泪忆父亲,字字行行血染成。天路不远父通感,文姐大孝含泪行。梨花一树慈颜到,几慰长思梦中倾。
   一一
   文姐节哀。父亲早知好姐姐心,一篇祭文早以献,文姐大可宽心渡春秋,也是慈父心头想。再抱抱拥拥好姐姐。父亲让你高兴,好姐姐。不要再悲伤了。
回复4 楼        文友:文绮        2021-03-31 19:14:23
  东妹,你来啦。看到你,我该多高兴。有劳你费心费神留墨安慰。
   自从父亲去世到如今,我的心神不安,睁眼闭眼都是父亲,只有父亲,才是我的灵魂。
   清明来了。该死的天气一直在下雨,凄怆,悲怜交织,我的心何以放得下。
  
   问好东妹。您多保重。
5 楼        文友:东辰        2021-03-31 19:26:00
  文姐,一定要节哀,我喜欢姐姐开开心心,您的老父亲也一样愿你开心每一天。再紧紧抱抱好姐姐。看到你文字开心了,姐姐朝气应在,老父亲一定会开怀。
回复5 楼        文友:文绮        2021-03-31 20:48:57
  东辰妹,多谢您,多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怀,关心,我会慢慢走出困境的。爸爸的去世,给我带来的打击太严重了,给我带来的伤痛也太大了。
   您一定安好,一定多保重。
6 楼        文友:为爱守候        2021-03-31 21:43:52
  文绮老师的文感情真挚,读后让人感动,愿老人家在天上不再辛劳,不再孤独。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回复6 楼        文友:文绮        2021-04-01 17:17:55
  问好为爱守候老师,多谢关注,多谢褒奖。多保重,祝贺春祺笔丰。
7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1-04-01 12:19:51
  恭喜祝贺文绮老师的散文佳作获得精品!也祝贺社团!期待文绮老师更多佳作呈现!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老师关照支持!辛苦了!问好春祺,祝福创编愉快!
碧潭飘雪
回复7 楼        文友:文绮        2021-04-01 17:18:52
  问好飘雪社长,谢谢鼓励,谢谢关注,多谢美评。感谢江山。
8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1-04-02 11:24:27
  清明节,又是一个追思季,斯人去,情难舍。作者以回忆的方式,历数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亲情在作者笔下流淌,浓浓的父爱溢满字里行间,令人动容,感人肺腑。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一位勤劳、善良、正直、宽怀的伟大父亲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敬仰!拜读佳作!感谢赐稿支持社团!愿天堂的老父亲安息!文绮老师节哀保重!顺祝安康!
碧潭飘雪
回复8 楼        文友:文绮        2021-04-02 19:09:03
  谢谢飘雪社长关爱,关心,多谢鼓励与鞭策。您要多多保重。安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