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悟】蛇舞山泽云行雨(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悟】蛇舞山泽云行雨(散文)


作者:白玄 秀才,152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08发表时间:2021-04-02 19:46:41

【宁静•悟】蛇舞山泽云行雨(散文) 蛇,俗称“老蛇”,也称“长虫”“小龙”“地龙”,是一种小动物。在地支中属“巳”,蛇与龙的形象相似,又称“小龙”,自然界中虽没有真实的龙,但龙的形象则取诸蛇。人们由于对蛇很厌恶,故而讳言蛇,而称小龙,也有攀龙附凤之意。上午9至11时(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也有一说,巳时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再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因此称“巳蛇”。
   蛇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变温动物。中国有200多种,全世界有3400多种。躯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或在低等蛇类横裂的泄殖孔两侧有爪状的后肢遗迹;周身被鳞;头部形状各异,鼻孔位于吻侧,但终生海栖的海蛇科种类则居于吻背;眼球外有保护性的透明皮肤,瞳孔圆形、垂直椭圆形或水平椭圆形,无活动性眼睑,晶体几呈圆球形;舌细长分叉;前颌骨(仅蟒科蛇类具齿)、上颌骨、腭骨、翼骨和齿骨上附生着齿尖后弯的牙齿,然而齿的大小、数目及其结构则随不同蛇种而异;尾部明显地短于头体长。
   蛇的栖息环境因种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栖息的环境多种多样,有的生活于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树上,又有生活在水中。蛇是一种体温随气温而变的变温动物,因为蛇本身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和维持恒定的体温。蛇是肉食性动物,所吃的动物种类很多,从无脊椎动物到各类脊椎动物。分布于地球上除南北极以外的所有地方。
   相传,九头怪来到人间为害,吸干了村庄附近所有的湖泊、河流以及井水,村民们都快渴死了,青青蛇听说只要拿到九头怪的镇海珠宝,它就无法再危害人类及其他动植物了。于是青青蛇不畏危险,潜入九头怪的齐天洞,偷到珠宝,在洞口与九头怪大战,砸毁宝珠,最后与九头怪同归于尽。人们为了纪念青青蛇,于是将这一年定为蛇年。
   《说文解字》说“它”字为蛇,“它”是象形字,像弯曲垂尾形。“虫”字为蝮蛇卧伏之状。民间也称蛇为“长虫”,无论是“巳”“它”“虫”,在字形上都已将蛇的美妙线条描绘下来了。
   蛇在古代中国也被用来当图腾,神话里,伏羲与夏娃为人首蛇身或蛇尾。在台湾原住民排湾族传说中,视自己为百步蛇的后代,认为蛇是自己的始祖,这也是原始图腾的崇拜遗存。福建省的简称“闽”,闽字形则为门内供奉一条蛇,也是反映当地崇蛇之风是图腾崇拜的一种说法。
   在自然界中,蛇主要吃荤,鱼、老鼠、青蛙、小虫等都会成为它的美餐。它和青蛙是怎么结怨的呢?
   传说,远古时期,蛇和青蛙是要好朋友,那时蛇长有四条腿,青蛙没有腿,靠肚子蠕动爬行。可是蛇好吃懒做,青蛙却非常勤快。它不但要捉虫给蛇吃,还帮助人们捕捉害虫。因此人类当然厌恶蛇,喜欢青蛙。
   蛇逐渐发现人们讨厌它,它就开始仇视人,报复人类。见人就咬,见畜就伤,弄得人间鸡犬不宁。土地神见状,告到了天宫。玉帝传蛇上天,劝它弃恶从善,蛇却口出狂言,恣意而为,毫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天兵砍去蛇的四条腿,免得祸害人类。从此,蛇就失去了四条腿,玉帝见青蛙有功于人类,就把蛇的四条腿赐给了青蛙。
   青蛙有了腿之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躯体,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做好事。蛇还跟着龙学治水,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当药物救治了很多病人。
   后来,玉帝知道蛇已知过能改,悔过自新,在册封十二生肖时,让它排在了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蛇当了生肖后,当然不主动伤人,一旦恶念萌生,便将恶念化成一层皮蜕下,以示痛下决心重新做人。尽管如此,它还是对青蛙拥有它的四条腿怀恨在心。因此,直到今天,蛇还是见青蛙就吞吃。青蛙自知理亏,白占了蛇的便宜,于是见了蛇就会吓得瑟瑟发抖,急急忙忙地避开蛇。
   在神话传说中,蛇的形象、习性十分怪异多变,且人可变蛇,蛇也可以变人。《方中记》曰:“东海有蛇丘,地险多渐洳。众蛇居之,无人民。蛇或人头而蛇身。”《博物志》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食之无心腹之疾。”《山海经》曰:“泰华山有蛇肥遗,六足四翼。”
   蛇有无毒和有毒之分,有善良和邪恶之别。贾谊《新书》曰:“孙叔敖之为儿,出游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旦见两头蛇,恐死。母曰:今蛇安在?曰:闻见两头蛇者死,恐他人复见之也,已杀而埋之。母曰:无忧,汝不死矣,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这里的蛇被写成人类的天敌,赞扬人类与蛇斗争的一种高尚的牺牲精神。《搜神记》曰:“窦武母产武,并产一蛇,送之林中。后母卒,及葬未完,有大蛇自榛草而出,经至丧所,以头击枢,涕血皆流,俯仰诘屈,若哀泣之容,顷而去。时人知为窦氏之祥。”跟上则故事中与人为敌的两头蛇相反,此蛇颇通人性,知恩报恩。同书又记:“隋侯行,见大蛇伤,救而治之。其后蛇衔珠以报之。”意义与“窦母送蛇”略同,后人便用“隋珠”称赞知恩必报的美德。在人同自然的斗争中,人与蛇妖蛇精斗,也有蛇仙帮助人类战胜邪恶。如《白蛇传》中的蛇仙白素贞同许仙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同法海恶势力的斗争故事,感人肺腑,可歌可泣。在生活中,因为毒蛇难辨,人们对所有蛇都敬畏惧怕,产生厌恶心理。虽然蛇的毒液、蛇胆可入药,蛇肉可以食用,蛇皮可以制琴,但见到蛇总是双腿发抖,心惊胆战,拔腿就溜,敬而远之。
   蛇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
   小时候,在偏僻农村山区,在路边、草丛、岩坎、水塘、树上,我们都能时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蛇在游行活动。特别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蛇冬眠结束,出洞觅食。处处有蛇,时时堤防。我们这一带的蛇主要是菜籽花、哈蛇、五步虎、断里步、雨伞蛇、两头蛇、金丝蛇、眼镜蛇、竹叶青等。常常听大人说邻村某某被蛇咬伤,某某被咬死,某某被蛇绞死,再加神话故事里的蛇妖兴风作浪,为害人畜,看到蛇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躲开。传说,人被五步虎咬了,最多走五步路就死,被断里步咬了走不到一里路就毒死。竹叶青身躯很短小,经常在竹子上,颜色又像竹叶,不易辨认,颈部被咬,多数是被毒死。父母长辈告诉我们:如果被毒蛇咬了手或脚,就要用带子扎牢手脚,不让毒液流到心脏,叫人帮忙送到医院抢救。有的就直接自己砍了手脚,不让恶毒攻心,留下活命,太可怕了!父母长辈再三交代,割草时,要先打草惊蛇,把蛇赶跑后再割草,以免受其伤害。哈蛇、雨伞蛇还会“嘻呼嘻呼”发着声直立起来追人,你往上坡逃,你跑不过它,往下坡逃,它会打滚速度慢一些,横向逃最好,它摔倒立起速度更慢。一般来讲,你不惹它,蛇也不会咬人,如果你不小心踩住它,就会被咬。有一次,有几只鸟在树上不停地叫,我看到一棵树的树杈上有鸟窝,就欣欣然地紧闭嘴巴以防鸟粪拉下来,快速地爬上树掏鸟窝摸鸟蛋,谁知手一摸鸟窝,竟摸到冷冰冰的东西,拿起一看,竟然是一条蛇,马上把蛇丢掉,“呀”地一声大叫,跳下树,吓得浑身哆嗦,原来蛇先我一步吃鸟蛋。庆幸自己没被蛇咬,虚惊一场。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掏鸟窝摸鸟蛋了。民间俗话说:“一初二误三冤四仇”即被蛇咬伤的伤口是一个牙齿印,蛇是懵懂初犯,无毒;二个齿印,蛇是误犯,错以为你要伤害它才咬你,毒伤不重。三个齿印四个齿印,蛇前世对你有冤仇,是来报冤仇的,救治不及时的话,多数是必死无疑。父母长辈也教我们小孩几种草药治蛇咬伤的方法,如针叶草、半边莲等,嚼碎敷伤口。还有用嘴不断吮吸毒液吐掉,用水冲洗挤弄伤口等应急办法。
   我家住在半山腰,有的蛇竟然胆大包天,爬到我家里来抓老鼠、小鸡、幼兔吃。有的青蛙被蛇追得没办法,跳到我家里来躲难。有一次,我听到家里的一群公鸡母鸡都在叫,连在鸡窝里孵小鸡的母鸡也逃到旁边咯咯地叫,立马去看一下,原来一条比较大的蛇在偷偷地吞吃母亲放在鸡窝里孵小鸡的鸡蛋,十八个鸡蛋只剩下一个了。我火了,急忙找一条竹冲担想打死它,可又担心蛇找我报复。无奈只好赶它走,蛇却盯着我看,不慌不忙,心满意足地慢腾腾地向门口爬去,爬到道坦,蛇站起来摔倒,站起来摔倒,反复几次,还翻滚几次。这是为何?后来母亲告诉我,蛇是很聪明很有灵性的动物。蛇吞吃鸡蛋是把整个鸡蛋吞吃下去的,站起来摔倒,是把肚子里的鸡蛋打碎,便于消化,蛇还能把鸡蛋壳一片一片吐出来。如果吃了小动物,它也像人一样会把骨头一根一根吐出来。这也太神奇了!
   有时,蛇的出现被视为某种显灵,借以占卜吉凶。村里人徐某,父亲病故,母亲生病,夫妻整体吵架,六岁的儿子成了出气筒,不是挨骂就是挨打。有灵蛇多次爬到其屋,并有母鸡像公鸡那样打鸣。徐某听村里人劝说去占卜撮卦,原来是其父派遣灵蛇警告徐某不准打骂孩子,要孝敬母亲,否则把孩子母亲带走。是凶卦。邻居有蛇进屋,去撮卦,说是吉卦,灵蛇报喜,家中有喜事。结果是儿媳妇生了一个大胖儿子。《风俗通》曰:“车骑将军巴郡冯绲,为议郎,发绶笥。有一赤蛇,可三尺,分南北走,大用恐怖。卜云:此吉祥也,君后当为边将,以东为名。后五年,果为大将军,拜辽东太守。”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蛇也被相当的看重,往往有文学家为之画像。晋郭璞曾为不同种类的蛇写了一系列的蛇赞。《腾蛇赞》曰:“腾蛇配龙,因雾而跃。虽欲升天,云龙陆莫。材非所任,难以久托。”《长蛇赞》云:“长蛇百寻,厥鬣如彘。飞群走类,靡不吞噬。极物之恶,尽毒之厉。”《蟒蛇赞》曰:“蠢蠢万生,咸以类长,惟蛇之君,是谓巨蟒,小则数寻,大或百丈。”《巴蛇赞》云:“象实巨兽,有蛇吞之。越出其骨,三年为期,厥大何如,屈生是疑。”又《枳蛇赞》曰:“夔称一足,蛇则二首。少不知无,多不觉有。虽资天然,无异骈姆。”其所赞的对象,都是蛇中有特异者,且勾画出其异常之能。本地歌谣唱:“四月巳生是肖蛇,生儿哺子在岩窠;蛇行千里却无脚,高山草地紧紧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蛇亦如此。我们要记住蛇对人类的好处,如吃老鼠,减少鼠患。蛇肉能吃,蛇胆、蛇酒、蛇涎可入药,救治病人生命,减轻病苦。蛇皮可以制二胡,拉出优美动听的乐曲,陶冶性情。我们只有兼容并蓄,才能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生态文明程度会越来越高,也能更好地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要建设好生态文明,我们要人人参与,从自身做起。要正确处理好环保与发展的关系,守住文物古迹与新区开发的关系,挖掘自然资源与生态有序保护的关系,农村发展与污水治理的关系,合理科学地把控规划实施的节奏、速度,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付诸于行动中去。
   蛇舞山泽云行雨,鹊鸣柿杏雪点梅。要建设好生态文明社会文明,风清气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先要调查好了,规划好了,再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落实实施。不要杯弓蛇影,疑虑重重,更不要画蛇添足,做无用功。要打黑除恶,扫除一切阻碍发展的“地头蛇”,不能打草惊蛇,鲁莽行事。不能像春蚓秋蛇那样笨拙地走弯路。不能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多贪全贪功。不能救了青蛙害了蛇。更不能有蛇蝎之心,为一己私利借名害民。为人处世,当以诚心相待,决不可顾左右而言他虚与委蛇……蛇行千里却无脚,我们主要靠自己的力量,一件事一件事地把事做好,做大,做强,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相信,有大家的风雨同舟,戮力同心,必定会:
   云霞燕舞春光艳,灵草蛇衔寿气浓。
   瑞草惊蛇开眼绿,春花惹蝶向阳红。
   人民有福歌新政,祖国长春舞小龙。
   龙腾华夏春光丽,蛇蛰神州福气浓。
   春满人间,万象更新。蛇行千里,福到千里。万里长城,万里蜿蜒。爬山越海,永屹东方!
  
   ——2021-4-2

共 45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应为作者中华传统纪年生肖文化系列篇,兼具艺术性和学术性。生肖文化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提到部落图腾。古今文献中涉生肖动物形象的数不胜数,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白蛇传》,《十五贯》中娄阿鼠作贼心虚,南朝诗人沈炯有《十二属相诗》,齐白石有《十二属图》,柳宗元有《永某氏之鼠》,《红楼梦》中贾宝玉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其中有"虎兔相逢"说暗示元春悲惨结局,《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乃十二生肖中猴形象的光辉代表。连篇累牍,不一而足。而今,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画廊再添浓重的一笔,其传承并弘扬华夏民族璀璨文明意义,体现黄炎赤子不辱使命的文学担当精神堪称可嘉,不言而喻。【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1-04-02 19:49:08
  祝贺先生,愿身健笔丰!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1 楼        文友:白玄        2021-04-08 15:44:04
  谢谢郭老师留评鼓励!我将继续努力。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1-04-04 09:57:11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2 楼        文友:白玄        2021-04-08 15:44:51
  谢谢宁静社申报!
3 楼        文友:菁茵        2021-04-05 16:44:14
  以十二生肖作系列散文,可见作者功底深厚,拜读欣赏了。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
回复3 楼        文友:白玄        2021-04-08 15:45:49
  谢谢菁茵老师留评鼓励!
4 楼        文友:白玄        2021-04-08 15:42:25
  感谢郭永涤老师精心编写按语推荐!辛苦了,敬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