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常回家看看(散文)

编辑推荐 【八一】常回家看看(散文)


作者:梦在何处 举人,365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9发表时间:2021-04-03 08:47:40
摘要:心情郁闷时,回家看望父母,感受久别的母爱

【八一】常回家看看(散文) 家,是最温馨的港湾,是心灵的慰藉之处,是哺育我成长的地方。
   小时候,我刚放学回家,还没进门,就先喊一声:“妈,我回来了!”“赶紧洗手吃饭!”妈妈边喊边给我打洗脸水。一碟油泼辣子,一碟炒土豆丝,一碟凉拌胡萝卜丝,馍虽然很黑,但吃在嘴里却是那样的香,没有任何东西能胜过妈妈做的饭菜。而如今,家还是那个家,我却成了旅客,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每次回家,看到年迈的父母还在不停地为我们张罗时,不觉潸然泪下。
   平时,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忙着赚钱,钱没赚到;忙着管孩子,孩子没管好。有时静心反思,徒生一种空悲切。原以为,处处以人为善,会得到相应的感恩,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自己辛辛苦苦地付出被人看成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善良给错了人,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与忧愁。一颗失落的心无处安放,面对明月,我无数次地问自己:看你活成啥样了?以前自信、阳光的你哪去了?现在的你,一副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样子,说话没有一点底气,你到底怎么了?
   是啊!我到底怎么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我只想把自己囚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愿接触任何人。天哪!这难道是自闭症的表现吗?别胡思乱想了,我正常的一个人怎么会……?也许是闲的,多愁善感的人就是如此,脑子里总会瞎琢磨。累了,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风景不美吗?可没心情,看啥都没味。只有回到家里,看到年迈的父母,才感觉心灵得到了一点慰藉。
   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受呢?还得从去年寒假说起。
   趁孩子放假,领着孩子一起回家。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到宁静的乡村。村庄里,鸡鸣狗吠随处可闻。日暮黄昏时,村上的上空袅袅炊烟升起,勤劳的庄稼人,从地里干活回来,也不忘衔着一把柴火回来,打着鼻腔,哼着小曲,慢悠悠地往回走着。
   晚霞送走了最后一波从地里劳作回家的人们,也悄悄地钻进云层休息了。
   夜,显得是那样的宁静。躺在父亲烧的热炕上,听着父母此起彼伏的鼾声,我一点睡意也没有,任由脱缰的思绪自由飞扬。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小时候,为了我们姊妹几个生活能好一点,他就出去给人家做泥瓦小工,赚来一点微薄的钱来供我们读书。并不是所有的包工头都讲信誉,有些包工头利益熏心,克扣父亲工资,甚至一个月的工资全被扣完了;有些干完活结账时没钱,催要好几次还是没钱,最后父亲的血汗钱就那样不了了之了。活没少干,挣得钱却少得可怜。母亲常年在家,屋里屋外,全靠她一个人劳作。家里,洗衣做饭照看孩子;地里,犁耧耙耱样样精通。她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还晚。为母则刚,为了孩子,她硬撑了这么多年。跟着老实巴交的父亲,即使缺衣少穿,即使时常被人欺负,即使被岁月摧毁了容颜,她也无怨无悔,坚强生活。在她心里,孩子是她唯一希望,为了孩子,她可以忍受一切,变得坚不可催。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坎坷,流过多少汗,拭过多少泪,无以比拟。
   不知不觉,我已进入梦乡……
   迷迷糊糊中,就看到两个黑影从眼前晃过,又消失了。接着又隐隐约约听见火炉的“呼呼”声,倒水的“哗啦”声,盆碰撞的“叮当”声,刀切菜的“咚咚”声……交汇在一起,奏成了一曲清晨交响乐。
   没多大工夫,就听见父亲的喊声:“赶紧起来吃饭了!”还没等我应声,就听见母亲轻轻地佯怒道:“先别叫,让娃多睡会。”父亲不再作声了。接着,就听见扫帚扫地的声音,水桶倒水的声音,簸箕擦地的声音……原来,父母又在忙活开了。
   我不好意思再睡了,赶紧起床,摇醒孩子,叠被洗漱。母亲看到我们起来了,微笑着说:“让你多睡会,你大却把你们吵醒了。”“都几点了还睡?你看我们娘仨懒的。你俩啥时起床我都不知道,你俩咋不多睡会?”我笑着问道。母亲边舀饭边说:“都习惯了,五点多就醒了,睡的时间久了腰疼,起来活动活动。” 我们是睡不够,他们是睡不着,看着刚相反。其实,透着的是家人的爱与被爱。
   无论我们的年龄多大,在父母的眼里,我们依然还是孩子,依然会呵护有加。
   我们洗漱完毕,母亲也把饭菜端上桌,看着满满的一桌饭菜,有炒鹅蛋、红烧肉、青椒炒肉丝、凉拌黄瓜、凉拌豆腐丝、凉拌火腿。我心里犹如一股暖流流变全身,不由得感慨道:“在你这儿就是舒服,一觉睡到大天亮,起来还有现成的饭菜。而在我们家,一顿不做,就吃不到嘴里。真不想回家,你天天把我们娘仨伺候上。”我开玩笑地说。
   “没问题,我还巴不得呢!看你们轻易来不了一次,这算什么?这还叫干活?跟过去比比,简直是天地之别,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啊!”
   听着母亲的话,我沉默了:只有母亲,才会无限地包容自己的孩子。只有在母亲家,才能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在家里,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你不做,没人为你做,只有自己无限地付出,给他们无限的关爱。而在这儿,却时时处处受到父母的关爱。被关爱的感觉是温馨甜蜜的,如沐浴阳光,那种感觉真的好美!
   是啊!被爱的感觉确实不错。可再看看父母霜染的白发,佝偻的身躯,还有父亲那一瘸一拐的双腿,不觉又眼眶湿润了。可是我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想想这些,心里阵阵酸楚,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其实,父母需要的并不多,他们只希望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那样他们就感到非常欣慰。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在任何时候都不褪色,只会更加浓郁。
  

共 21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胜一句话概括了家的含议和份量:家,是最温馨的港湾,是心灵的慰藉之处,是哺育我成长的地方……然后回忆了小的时候一进家门,便喊一声:“妈,我回来了。”母亲便催促自己洗手吃饭。现在呢,作者自己也有了一个小家,但反思起来,却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感觉。忙着赚钱, 钱没有赚到。忙着管孩子,孩子却没有管好。有时一个人在家里,除了胡思乱想,还有消沉的思想产生。这时更相信家里的母校和父亲啦。于是她便回了家,去看望老母亲。当清晨起床时,发现母亲已经把可口的饭菜端上屯桌。一盘盘,一碟碟热气腾腾的饭菜暖了作者的心。常回家看看,这句话是老话了,一曲常回家看看曾经响遍大江南北,这句话在作者的文章里,显得更加地有滋有味儿。作者的散文,形散而神聚,。语言流利,在构思上较为真实,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感谢赐稿八一,问好春安。【编辑:红袖揽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袖揽叶        2021-04-03 08:51:01
  常回家看看,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红袖揽叶
回复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1-04-04 21:20:58
  谢谢编辑老师精彩编按,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3-15 09:54:05
  谢谢编辑老师的用心编辑,辛苦了,问声早安。
2 楼        文友:包桐灿        2021-04-03 20:58:04
  现实总不是那么美好,心灵却需要一个温暖的港湾。有家,有父母,平平安安,普普通通,又未尝不是幸福呢?
回复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1-04-04 21:22:05
  是啊!有父母在,平平安安,平平淡淡,也是一种幸福。谢谢老师品读。
回复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3-15 09:55:41
  是啊!父母在,家就在,趁着父母健在,常回家看看。谢谢友友留墨。
3 楼        文友:走乐        2021-04-04 07:39:58
  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文章引人共鸣!常回家看看,是孝心爱心的具体表现……
回复3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1-04-04 21:23:00
  谢谢走乐老师品读,给你敬茶,祝一切平安。
回复3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3-15 09:56:30
  谢谢留墨,祝一切安好。
4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1-04-04 13:16:39
  常回家看看,这句话成了我的痛。珊瑚早已没娘家,三十多年来除了自己的小家就没有娘家了,虽有哥哥家,那就是一种走亲戚。老师能有娘家可回,真是幸福呀,想着过去的事,跟老妈妈说说话,真的是一种幸福呀。
   感谢老师分享,期待更多精彩。祝老师创作愉快,遥祝春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4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1-04-04 21:27:13
  谢谢珊瑚老师的精彩留评,是啊!父母在,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听着珊瑚老师的故事,感受着你的心酸,还望老师想开点,祝你永远幸福!
回复4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3-15 09:57:22
  谢谢珊瑚老师留墨,祝您永远幸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