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动态的人生 童话的世界——读动态童话《森林的等待》(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动态的人生 童话的世界——读动态童话《森林的等待》(散文)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5.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91发表时间:2021-04-05 08:22:53
摘要:很喜欢网上文友动态童话的《城市森林的等待》——因为动态的意识、动态的语言、动态的交流、动态的画面。应当说,这是一次非常巧当然也是非常成功、非常有意思的合作:一个女孩和三个男孩,一个作家和三个画家,一个北方人和三个南方人……于是擦出许多文学艺术的火花——在差异的互补中完成了许多颠覆或者说反传统的创作

——关于网名
   很喜欢网上文友动态童话的《城市森林的等待》——因为动态的意识、动态的语言、动态的交流、动态的画面。应当说,这是一次非常巧当然也是非常成功、非常有意思的合作:一个女孩和三个男孩,一个作家和三个画家,一个北方人和三个南方人……于是擦出许多文学艺术的火花——在差异的互补中完成了许多颠覆或者说反传统的创作,这是我读《城市森林的等待》后最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似乎读懂了作者在《榕树下》文学网站及其“雀之巢”文学社团里使用的网名:动态童话。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倘若我们的生命由“动态”变为“静态”,倘若我们的生活由“童话”变为“白话”,会是多么面目可憎,枯燥无味啊,尤其是在这个日渐死寂和昏噩的“城市森林”中,我们更需要思想的“动态”和心灵的“童话”。
  
   ——关于书名
   黑人的眼神不好,做事又比较马虎,因此这本书已经翻了好长时间了,一直以为它的名字就叫“城市森林”,后来才在书的内容中一点点读出了浅浅印刷的“等待”二字——原来是《城市森林的等待》。于是便引申出两个问题:何谓“城市森林”?究竟“等待”什么?那就只有到书中找答案去了。然而,这是一本“留白”很多的书,不同的读者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而我的答案则是从书中的主人公“蚂蚁”那里找到的,就像我在书的扉页上写到的那样:城市森林的等待——蚂蚁生活的选择。我们生存的世界犹如一片森林,我们每个人都像树根下的蚂蚁,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宿命,冥冥之中都有一种报应在那里等待——生命的全部意义和最高艺术无外乎这样两个字:“选择”。也可译成“取舍”。问题是我们实在太渺小了,实在太愚昧了,恰如森林里的蚂蚁,怎么可能看到前面的道路和外面的世界。
  
   ——关于蚂蚁
   书中的第一个单元叫做《蚂蚁的选择》,其中写到几个而立之年的同学:“毕业多年后,当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接近或已经三十岁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就像一群忙碌的蚂蚁,我们也曾面对过整个森林,我们依然在面对着树的枝杈纷杂……”接下来,作者相继写了走自己的路,做点小生意先解决眼前问题的“陈”,漂在北京,奔在路上,总在不断追求下一个目标的“冯”,尽管不甘,但最终还是选择安全而放弃“自我”的“楚”,心无旁骛,一头扎到“象牙塔”做学问的“王”,从浪漫归于现实,在仕途的金字塔的斜坡上拼命跋涉的“魏”……显然,这五只蚂蚁以及他们的选择,在“城市森林”中,在当代青年中,是颇具代表性的,依我看,就其价值取向来说,陈像务实而普通的黑蚂蚁,冯像热情而勇敢的红蚂蚁,楚像懦弱而懒散的灰蚂蚁,王像执著而坚定的白蚂蚁,魏像变色而辛苦的花蚂蚁。更有趣的是,作者把自己归类于灰蚂蚁,其实这正是在现实生活中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倾向。
  
   ——关于树杈
   除了了《蚂蚁的选择》,书中还另外一个同样精彩的篇章《苹果不再从天而降》:如果说《蚂蚁的选择》是由人想到蚂蚁的话,那么,《苹果不再从天而降》则是又蚂蚁推演到人,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童话。故事中的小蚂蚁由一场从天而降的灾难开始逃命般的爬上苹果树,于是,一段又一段地选择“树杈”,一个又一个地邂逅“旅伴”,一天又一天地生长身心,一步又一步地完成宿命——在不断的取舍和行进中,前方的路由三十六个树杈变二十七个树杈,再变成十八个树杈、九个树杈、三个树杈,到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小蚂蚁已经长成了大蚂蚁,一方面它学会了选择,另一方面,他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这种自然界的悖论正是我们人类一代又一代循环上演的悲剧。除了“全卷”,还有“个案”,这就是前面说的形形色色的“旅伴”:譬如“树爷爷”的“生命箴言”,譬如“小黑”妈妈的“生存理论”,譬如止步而安居的“叮叮、咚咚”,譬如充分享受大地美丽的萤火虫,譬如因为糖浆成为琥珀的七星瓢虫,譬如自由自在却无常无奈的小鸟,同样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复制和粘贴。特别让我感叹还是蚂蚁与苹果,一如人类与太阳,与之相比,我们的生命是那样微不足道,我们的命运是那样的无法预判,今天,我们充分地享受阳光,也许明天或者后天,太阳便是那突然砸向蚁穴的可怕的轰响和红色的火光。
  
   ——关于颠覆
   无疑,这本书的思想内容是深刻的,这本书的文学形式更是新颖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令人耳目一新。一方面,是作家与画家的合作,而且这种合作绝不是一般插图或小人书似的合作,咋看起来,那些画面和文字并没有很直接很密切的联系;然而细想起来,他们的联系应当是基因组合与细胞培养,是灵魂与灵魂的关照,是文学与艺术的感应,是作家与画家以不同的形式和角度共同诠释生命的主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特殊节奏和状态中,对城市一族、年轻一代的快乐与烦恼,困惑与觉悟、安逸与危机、“蚂蚁”与“苹果”的辩证关系进行多维阐述和立体图解,给于读者的审美角度和思考空间都是特别的大,可以见仁见智,可以多种解答。另一方面,是作者与读者的交流。这也是网络文学的一大优势和特征。譬如《蚂蚁的选择》在网上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许多读者在第一时间给作者写信写评论,当然,也包括坦诚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其他文学载体望尘莫及的。于是,作者也把这些精彩的评论放到书中,其篇幅竟是文章的二倍,这样读起来,便感觉到一种生动的交流,一下子拉进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关于时空
   这本书真的很反传统——没有序,没有跋(甚至没有目录和单元),因此,呈现给我们的只有作品,没有作者,如果一定想要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和思想渊源,只有一篇短小的《后记——疑似的日子》。那就让我们一起从这里试图打开一条深邃的通道,一步步走想作者的心灵世界。《后记》一开头就做出了宇宙=时空的理解,特别是提出了“任何事物的时间性存在就是宇宙中的一个点,一个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的点”。坦率地说,如果这些话说在“序言”里,黑人会有振聋发聩的感觉,而现在,读过《蚂蚁的选择》,读过《苹果不再从天而降》,同时也欣赏了美术作品《流动的车厢》、《困惑》等等,我渐渐接受了作者(们)观察生活的视角和思考生命的途径,那就是“鸟瞰”和“透视”——把地球看做蚁穴,把芸芸众生视为忙忙碌碌的蚂蚁,把许多未知的事物都放到大宇宙的时空交叉点上探究必然,而作者一旦有了这种站在上帝肩头的时空感,也便有了在许多“疑似的日子”里,在许多“交叉的时空”中把握生命、选择生活的方位感,实乃大彻大悟,因为远观远望。然而,更加感动我的是,作者并未因此走向虚无、颓废和悲观,而是非常严肃的告诉读者:“我们与生命在不经意间也签了一份合同,不知何时被终止,所以更应该认真地履约,认真地生活......”
   (原创)

共 26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女孩和三个男孩,一个作家和三个画家,一个北方人和三个南方人……于是擦出许多文学艺术的火花——在差异的互补中完成了许多颠覆或者说反传统的创作,于是有了《城市森林的等待》深刻的印象。作者从书名、蚂蚁、树杈、颠覆、时空几个方面做了深度解读,黑人阿明读懂了作者,从这篇作品让我们知道了《城市森林的等待》这本书的真正含义“我们与生命在不经意间也签了一份合同,不知何时被终止,所以更应该认真地履约,认真地生活......”才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通观全文,语言流畅,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让读者全面解读《城市森林的等待》这本书。思想丰沛鲜明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1-04-05 08:24:25
  感谢支持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1-04-06 06:19:13
  感谢闲妹及其社团,代表文友杨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