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代呼兰河吊唁(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代呼兰河吊唁(散文)


作者:刘江生 布衣,19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0发表时间:2021-04-05 20:20:08
摘要:刘江生,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影视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在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发表过文学作品,作品多次获奖;有著作9本出版,4本获奖;曾被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授予“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大型活动十佳作家”称号。其书法作品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收藏。


   我打哈尔滨走过,去参观郊外的萧红纪念馆,一路的呼兰市情随物,赋形,紫色的花卉异常绚丽,挤着热闹。萧红定格为一尊石雕坐着,梳着长辫,右手托着腮帮,仿佛是在纪念馆前与人们谈心:清明不来,柳絮不飞。“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偿愿,春天送她一首勃勃的新诗。
   我是带着一种对自我的纯粹性体验,走进纪念馆;随意读一点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感到作家萧红的回应,在让那年的夜色明亮了一下。这里曾是浇灌萧红对爱的缺乏而产生滔滔不绝的灵感之地:左边是她祖父母的土炕,通过客厅,暗室仓房,是她的房间。萧红缺少父母的爱,寂寞的童年,漂泊的凄苦,无意注定了一生的苍凉。
   那是她在早晨,见到了牛羊、狗、泥巴墙、老井,还有青草和云。那有些蝴蝶、蚂蚱、蜻蜓的后花园,堆满了破旧东西。那老祖父讲陈谷子烂芝麻的故事,有着左邻右舍千年不变的刻板生活。昏暗的油灯还在,蝉声沉落,蛙声升起:“我讲含着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人怀着寂寞的心情。”萧红离开呼兰去北平,想到了“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一支笔都将陪我走遍天下”。梳装台,摆着很多书信,还有她和鲁迅往来的书信。呼兰河分界在同一疆土上,让她相信未来,相信未来人的眼睛,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屋外边的呼兰发出打更的声响,死水也能冒出浪花:那胡家的小媳妇病了,又在跳神了。那磨倌冯歪嘴忽然有了老婆,有了孩子。记忆让萧红看到因为爱和月亮而活着的女人,使小镇的兴亡为人性的呼吸开了一扇天窗,也让萧红惊讶自己。萧红的《呼兰河传》陈列在书柜里。那大街小巷篱笆后的唠叨、争吵、哭笑,乃至梦呓,能让我从文学的参与角度注视这地方。河流反映了奴隶的灵魂,不能成为一座高山,不能与天空挑战,只退避在地上,藏起它的威吓在心里。萧红违背世俗观念而思索而生活了,旧的浪花必须淘汰,这可是一个好兆头,具有朝霞的某种特征。男尊女卑,让萧红逃婚,女性的解放,从幕后转入前台。
   陈列的照片有很多被掩埋的词语:鲁迅对萧红,比较家常,为人作想。萧军对萧红一见钟情。生活逼着萧红打了胎。萧军、端木、骆宾基、胡风、丁玲、梅志,这一群左翼青年作家值得致敬。爱是永恒的,但生命却有限。萧红用笔蚀出大坑,令人空空落落的想到落泪。对生活的困难,就是忍受。那是拥抱真理追求自由,求殷实而更求功名的时代,灿烂、自由、活得更热情,才是真正的“民国范儿”之魂。呼兰河把凄风苦雨译成青色的语言,在于承受过封建社会的剥削压迫,而也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血腥的侵略。茅盾为《呼兰河传》的出版写序:女性的天空是低和的,羽翼是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萧红鞭挞了受传统思想奴隶、以及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原始性的顽强,只能听见彼此目光的声音。
   其实,萧红是一抹亮眼的红,因为鲜丽,而让人更觉凄凉。她是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一支海棠花,一生无法言说的伤感和憔悴,仿佛只能在秋阳下消逝,哪怕她与张爱玲等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萧红受过抗日的影响,还写过小说《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等小说。她是有大海的人,她所经历过的一切,很多人永远不太清楚。她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很多人不一样。
   她在香港,又跟端木在一起,渴望心底仅有的温暖和归属。生命是轻的,比烟花更寂寞,漂泊驱散不了她心底的孤傲。她很感慨: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最大的忧虑是生死,最大的收获是满足,最大的能源是信仰。她让往事遥遥从呼兰河的上流漂来,唧唧复唧唧,在夜里倾述得格外惊心。“我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想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民众的呼声,应该成为新的文学和文化符号。
   萧红寂寞而孤独地死了,埋在香港浅水湾。一只白鷺从水田惊起,飞越香江,猛然飞升:作家靠写作维持不了生活,萧红那32岁的一生,没在挣到一处栖身地,只能以使命感留下70万字的作品,集中地表现才情。岁月怎能阻挡思念在路上,她在西天想起一些后悔的事,就有梅花落下,落满北山。故乡万里烟云,思念无限绵长。
   最是孤独求微笑。不死的萧红感受了故乡的仁慈,归来兮,帆影如翅膀拍打呼兰河,推敲了黑暗的本质。岁月沿着晨曦的路线,追奔蔚蓝的方向,以云淡风轻的定力,赢得风平浪静。呼兰河养育了萧红,庆幸水土给了文学纯粹的骨骼,也对萧红的早死深致其惋惜。河浪花,在将阳光和春雨装进镜头。在背后,是神居住的广大的北方。
   萧红纪念馆的后花园,已经种植了无数祷词般的花木。新的希望在庄严的成长,散发出芬芳。呼兰,不断充满阳光的意义,春雷的鞭响,让枊絮抽条扬花,童趣声,喧响声,车轮声,落满耳鼓;也有老人,踏着晨露,与它对话。永不消失的彩虹,有萧红开心的笑意,有风儿的歌唱。萧红坐守呼兰,是让你们高过她。
   回到萧红纪念馆大前门,我诗性的认为,那些清明献上的丁香、菊花,如心灵素洁的宣纸,等五彩雪落笔,而将阐释交给读者。追忆、思念和缅怀,有着一次灵性的曝光,呈现具有唯一性。萧红的塑像倾斜向前,凝视呼兰河畔,新建的广厦千万间。呼兰河对清澈适应抒情的天空互相说:你好!欢乐,惜缘,和平与爱情,生活有着现代性的巨大变化。

共 20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哈尔滨走过。去看了中国旧时代文人的先驱者萧红的纪念馆,萧红已经定格成了一尊石像。作者带着对自我纯粹性体验,来祭奠这位新文化先驱的女性。萧红是文化寒冰中绽放的一朵鲜艳的花朵,艰苦的生活,缺乏父爱和母爱,一声漂泊不定,婚姻失败等等,但那本《呼兰河传》写出了在日本的铁蹄下生活的恐怖,和对人生的崇高信念。她是一支冰雪中的海棠花,无法说出那种寒彻心扉的体验,但对民众呼声却充满了激情,这就是她的伟大之处。欣赏力推美文,【编辑:丘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丘八        2021-04-05 20:24:16
  作者文笔细腻,情感丰富,语言充满张力,充分表达了对萧红这个文化先去的爱戴和崇敬。希望多赐稿丹枫,共同打造文学高地。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