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情】骑在自行车上的青春(散文)
一
上完小学,我还没学会骑自行车,尴尬至极。
那时想,以后直接买摩托车骑算了,干脆不学自行车了。八十年代中期,一个村也没几辆摩托车。五年级时,有一位同学王强的想法和我一样,我感到一阵欣慰,毕竟还有同病相怜的。可没过多久,那位信誓旦旦的同学就在他母亲的逼迫下,学会了骑自行车。
这,让我莫名地多了些许孤独和失落感,有时徒生出一些胆怵,甚至抵触情绪。每每进校,看到迎门墙上宣传画中站在火箭旁的两个小同学,就觉得他们一定是在讥笑我。人一旦有了难言的心事,便有放不下的心结,而我的心结,时间似乎格外得长。
难堪终究会来的。升入初中,全镇初一、初二抽尖子生会考比赛,全镇共有五所初中,每个校、每个班各抽五名尖子生,到中心位置的曹庄初中会考。会考的学校离家较远,有十多里路,要在规定的时间赶到,没有自行车,也不会骑自行车,这可让我犯了愁。
我们学校的几个被选中的同学,聚在一起商讨着这次会考的事。期间,我以央求的眼光看着别人,希望能有人带着我,可同班同学的眼神都在躲着我。我尽量压低嗓音问一句:“谁带着我?”这个说车子不行,那个说骑车技术不行,都想推脱掉,我很难堪。我也知道,都是一个年龄段的,体重差不多,带上人,有的就很难压住车子。一筹莫展时,邻班的于大鹏大声说:“我带你吧!”我看看他,会心地微笑一下,以表示“大恩”不言谢。
于大鹏,名出其人,一听名字,就让人一震。他家庭条件好,喜欢穿着一件皮夹克,身材比我们几个都高大。我们是邻村,每次都说好在哪里集合等我。我都提前如约而至,以免因为我而耽误大家的行程。几天下来,都是他带着我,最终完成了比赛。我从心里感谢他。遗憾的是,自高中后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只跟他匆匆见过一次面,简单交流过。
茫茫人海,相遇并非容易。那时手机还很少,联络是个难题,但至今,我仍然记得他,还会想起他。其实,心与心的坦诚相见,那种懂得,即使不言不语,也总会暖到心底。
二
经过此事,被逼无奈,加上羞于见人,我只好在小胡同里练习,再练习。那时,还特别怕别人撞见,都这么大了,真不好意思。等到溜得差不多了,就让母亲扶着车后座,我跨上大梁练习,直到练得离成功不远了。那一天,小伙伴逊祥正好路过,他见我在练习骑车,就爽快地说:“来,我帮你扶着,你练。”
有小伙伴的陪练,我变得轻松多了,便放开手脚练习。多次练习之后,不曾想,奇迹很快发生了,在不知他放开手的情况下,我竟骑行了好长一大段路。就这样,练着练着,我自己就能独立骑行了。关键时候,有点帮助和鼓励就能带来巨变,这也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吧!
我激动地跳了起来,这比过年拿压岁钱还高兴。
我兴冲冲地骑着车子赶紧到奶奶家,上下不接下气跟奶奶说:“奶奶,我会骑自行车了!”以前因为我还不会骑,奶奶曾多次数落我,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会骑了。
“是吗?”奶奶不信,用疑惑的眼神紧盯着我。
“走,奶奶,出去让您们看看我骑车去!”我自豪地说。
“走!”奶奶笑眯眯地直盯着我。
我几步蹿到家门外的泥土大街上,没等小脚奶奶走出大门,就跨上自行车骑了起来。快蹬几个回合,转头回来继续,当我看到奶奶的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时,如沐春风。
是的,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为何这么晚才学会骑自行车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家里贫穷。直到我很大了,家里才买了自行车,以致于对骑车产生过逆反心理。记得五年级时的王强同学,他也对那些嘲笑他的同学说:以后直接骑摩托车,还骑什么自行车!只不过,这都是当时的气话。
其实,自行车作为普通百姓出行的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即使在现代社会,学会骑自行车,也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家有女儿后,我对她骑自行车就很在意,一直催促她快学骑车。这就像学习一样,技能不怕多,不要落后在起跑线上。当然,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供女儿上学,完成学业,将来能谋到一个好的职业,不至于像我这样在外打工一辈子。
三
自初二下半学期起,我开始了骑车上学的日子。
有一次放学,我把挂在车把子上的书包,一不小心给挤到车轮里,划出了一道很大的口子。那是母亲用斜纹布给我缝制的蓝色书包,我已经用了几年了,有点可惜了!回到家,母亲给缝上大口子,只是书包不再美观结实了。于是,母亲给我买了一个绿帆布书包。
初三那年,我有幸考上了镇中心初中的重点班。
镇中心初中,离家有近二十里路远。在八十年代中期,这算是较远的路。那时,学生吃饭,需要自己带麦子到校食堂,再折换成面粉,然后按面粉数量买馒头或大卷子。为此,骑自行车,常常为麦袋子在车后座上偏了而苦恼,因为柏油路早已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骑一段路,就得停下来摆正袋子。还好,竞争的学习气氛,让我早把一切杂念抛到九霄云外。
后来考上县一中,这在别人眼中,美好的生活开始了。那时公路窄,路况差,地面像老乌龟壳,龟裂严重。路过的村子又多,七拐八拐,总觉得上学的路途遥远,其实只有二十多公里。骑车子,最担心的是扎胎了。若是在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地方扎了胎,只能推着车子左顾右盼地找修车铺。哪有这么容易找到的?所以,往返骑行,都会特意留心路边店铺。不过,想想美好的理想就在前方,心情自是一阵激动,每每如沐阳光。
高中的生活是紧张的,可以说是压力山大。每上两个星期的课,才歇一个星期天,待到周末放假时,夕阳已西下,而我最担心的是自行车胎是否还有气?因为自行车慢撒气,又一时难找到打气的地方。冬天天黑得早,骑到半路,路上的行人已很少了。夜幕来临,黑色主宰了一切,特别是没有月光的夜晚,只能靠眼神和感觉了。有时自行车也不争气,车胎很难承受半月的气压,一般都会慢撒气,待到用时,它却耍脾气似的变瘪了。没法,就推着车子找有灯火的地方去打气,还好修车铺关门晚,见我是学生,就免费使用打气筒。那种感动久久在心头,言而难尽,而我只能客气地说声:“谢谢,大哥!”
人间充满了爱,但人生的路上,不会只有爱,还有烦恼和伤害。
说起自行车,最让人气恼的是气门芯被人拔走了。那一次,我扭头细看,一排自行车,没有一个气门芯,真是令人苦笑不得!还有一次,我急于回家,走到车棚里,却发现自行车的车座竟被人卸去了,可笑,愤恨,无奈。这怎么办?只能出去买一个了。那个年代,车棚、路边停放的自行车,夜间需承受着类似的“凌辱”和“摧残”待遇。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也纠结、厌烦和痛恨这些恶作剧,随之而来的便是内心的迷茫和失落,以致于直接影响了学习。后来,想想,真后悔!后悔没能在学业上取得大的进步,后悔没珍惜美好的年华。
四
那段骑在自行车上的青春,充满对知识的向往,有幼稚、单纯、简单、美好和开心的时刻,也有担心、沮丧、失望,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最难忘的一次,是骑着车子路过肥城矿务局驻地时,天就黑了下来。
星空高远,生命是那么的卑微。当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安静。返家途中,骑着骑着,突然,车子停下。我在原地蹬了几圈,差点歪倒,原来是轮滑了。我赶紧从车子上下来,抱着侥幸的心理,推着走了几步,再试试。令我失望,还是滑轮。修车的,早就关门了。我失望至极,只得推着车子,慢慢顺着路,往家的方向走。
周围充满了让人头皮发麻的寂静,我虽不相信鬼神,但还是有一种压迫和恐慌。一阵冷风吹来,扼住了我的喉咙,连呼吸也被冻住似的,禁不住地我打了几个寒颤。我嗓子顿一下,用力吐出一口唾液,也想让周围的一切听见。行夜路,闹出点声音来,是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当时,仿佛唾液星子,就溅在脸上,豁得凉了一下,那种惊恐感就消失了。在黑漆漆中,走了一个多小时。踏进了家门时,方觉得委屈极了。然而,母亲的一句安慰,我啥情绪都烟消云散了。
有道是,爱是抚平一切伤痛最好的药。
青春,是一场痛苦的修行。有些伤痛不得不经历,有些错误不得不犯。人逃不过与时间的角逐,经历了一些事,一些人,也许真的教会了我们成长。在一次次的挫败和曲折中,学会完善,学会充实,也愈来理解人生的现实和生活,懂得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正是生活的磨砺,让我不断成熟。
青春如一阵风吹过,已经成为了永远的回忆。
饮一杯浓酒,醉看流年里的花开花落。青春的那些事,注定会珍藏在泛黄的记忆里,我会时常地回味曾经,咀嚼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