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深处的母亲(散文)

精品 【流年】时光深处的母亲(散文)


作者:安之鱼 白丁,1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67发表时间:2021-04-06 11:19:02


   一
   作家止庵在回忆母亲的文章中,多次引用母亲写给女儿的信。止庵的母亲在信中给女儿写自己细碎的生活,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写自己一生中偶尔回忆起的点点美好。读止庵母亲写给女儿的信件,就像是在听他的母亲唠叨的话语,情景历历在目。这些信件,对于一位失去母亲的女儿来说,是一笔多么珍贵的精神财富啊!
   母亲去世后的春节里,我深深体会到了古人所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真正含义。关于母亲,除了想念之外,还有些不敢触碰的细节。时间越久,这些细节不但不会丢失,反而在时光深处越发地清晰起来。
   母亲健康时,回到娘家,我与母亲总是通宵达旦地聊天。我静静地听母亲讲家里的琐事,讲邻居们的趣事。那时母亲与我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我的母亲没有上过学,只进过识字班,但能读书看报,还能写简单的信件。遗憾的是母亲却没有给我写下只言片语。
   201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母亲永远沉睡不能醒来。
   在医院做了尽可能的治疗,均不见起色,医生建议回家静养。
   回到家,母亲所有的吃喝拉撒我都要细心负责。吃进去,需要我想办法;排出来,也需要想办法。我这个从前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会了插胃管和导尿管,一开始手足无措,后来竟也驾轻就熟。推拿、理疗、火灸,足浴,所有被认为能帮助恢复的方法都试过了,但收效甚微。最后两年,物理治疗基本停止,但我还心存侥幸,坚持每天跟她说话,给她做全身按摩。我希望她在某一天里,突然能从无尽的沉睡中醒来,希望她日渐飘忽的灵魂,回归到枯瘦的身体里。但是无论怎样细心的护理,终也没有将沉睡的母亲唤醒,母亲在2014年的4月30日夜里去世。     
        
   二
   母亲去世的第一年,我在夜里常常会梦到她。母亲衣着褴褛,要么出现在我住的房子里、要么躺在她睡过的房间里、要么站在我的床前、要么睡在我的对面:光头,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只是用怨毒的目光看着我……每一次梦到这样的母亲,我都会在惊吓中醒来。过后,我又总是大病一场。这是因为看她痛苦的日子太久,母亲受病痛折磨的样子已深深地根植于我的脑海之中。爱与愧疚,纠缠着我,在梦里一览无余。我把这些说给年迈的父亲,父亲便会去母亲的坟上坐一会,说一些话,至于说的什么,我不清楚,但能猜到。  
   对母亲照料,我是费尽了心力的。她五年植物人状态,皮肤一直清洁白皙。虽然瘦,但没有褥疮和溃疡。每当感染其他病菌住院,熟悉的大夫都惊讶母亲能坚持下来,对我的惊人付出给予肯定。
   对于母亲的愧疚,主要来自于她去世的那一天。那天在医院用轮椅推母亲做各种检查时,其实她已经陷入了深度昏迷。她时有时无的呼吸,早已表明,母亲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因为不懂,我让母亲在弥留之际,经受了不必要的颠簸和折磨。还因为我不相信,母亲会弃我而去,在最后时刻,没能及时通知母亲的娘家人,与她做最后的道别。我也因刚刚睡着,错过了与她诀别。孤独终老,对母亲而言,是怎样的痛?她有理由怨恨我。
   那天,我刚睡一会儿,即从惊悚中醒来。爬起来,给母亲翻身,母亲已经没有了呼吸。医生查看后,说母亲已经没有了生理反应。医生征求我的意见,问是否要做心肺复苏,我沉默片刻自作主张:让母亲就这样去吧,不要再让她在世间受折磨了。
   给母亲擦洗穿寿衣时,摸着她还温暖的手,心里有些异样,但也没有多想什么。那时母亲的神情安详极了,仿佛是从灵魂到肉体得到了解脱。
   母亲溘然长逝后,父亲从老家赶到医院,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父亲给母亲脸上盖黄纸时,母亲的嘴巴微微张开。父亲捏住母亲的上下颌,试图将她的嘴巴合上,但无论如何都合不上,母亲就那样张着嘴巴入殓了。
   与母亲在殡仪馆,做最后的告别。母亲包裹在寿衣中,显得那么瘦小。母亲的脸已经蜡黄,非常冰冷。因为脑积水而肿胀的脸,恢复如常,嘴唇上却出现了一道道红色的裂口。干涸的血丝沾在那些裂口上,本来微张着的嘴巴更大了。远在他乡的哥哥奔波回来,伏在母亲的遗体上痛哭。哥哥也试图将母亲的嘴合上,也无济于事。母亲就那样张着嘴巴被推走,被火化。
   我常常想,五年来没有说过一句话的母亲,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张着嘴是因为她不甘心。
   母亲被入殓时,我为什么没有再去握一下母亲的手?如果那里母亲的手还是温热的,父亲和弟弟,他们会做出什么决定?如果听从他们的决定,我是不是会少一些愧疚?
   葬礼过后,看着母亲睡过,如今却空空如也的床时,我崩溃了。甚至觉得,是我放弃抢救,葬送了母亲再次生还的机会。为了安慰自己,思前想后,即使再次抢救过来,母亲还是植物人。抢救时甚或还要再次手术,那对母亲又是怎样的煎熬与折磨?我不停的自问自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背负愧疚生活着。   
   母亲去世后,她用过的物品,我把它们存放在阁楼的储藏室里。床、轮椅、藤椅、被褥、衣物、氧气瓶、雾化器,我将每一件物品都擦洗得干干净净,码放得整整齐齐。 
   曾经有人劝我将这些东西捐了,卖了甚至烧了,但我就是舍不得。采用任何一种方式,我都觉得是对母亲的舍弃。母亲的身体已经离我远去了,留在这个世界上关于母亲的,除了记忆之外,就是她用过的这些物品了。这些物品还残留着母亲的气息,尽管越来越淡,但对于一个想念母亲的女儿来说,聊胜于无。
   那间屋子,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打开。有点怕,到底怕什么,我说不清。我将那屋子锁着,似乎是锁住了一个心魔。
   母亲的缝纫机,与我年龄相仿。母亲生病后,它就一直闲置在老家的角落里。台面堆满了杂物,机身落满了灰尘。父亲说放在那里除了生锈,就是攒灰,要么卖掉要么送人。我大略检查了一下,觉得没有很大的毛病,就把它放进后备箱里,直接送去修理。修机子的师傅把机头擦干净,上了油,换了几个小零件。师傅说,缝纫机很好,再用几十年也没问题。
   当我脚踏缝纫机的时候,我会常常想起母亲,想她用这机子为我们做这做那时的情景和心情。
  
   三
   每年清明,我都想回去,给母亲上坟。但是按我们这里的风俗,女儿是不可以在祭拜的仪式上出现的。每当一些这样的日期到来之前,我都会买一些金箔纸,趁有空的时候,洗净手坐下来,虔诚地将那一张张方方正正的纸,折叠成一只只圆鼓鼓的金元宝。一只,二只,三只……三百只、五百只、八百只……直到将那条长长的口袋装满为止。我认为多多益善,好让母亲在另一个世界有足够的银两可花,不至于过拮据的日子。旁人看我无休无止地叠,劝道:差不多就好,太多了背不动。哎,说的也是,母亲那病重的身体怎堪如此重负? 
   祭拜那天不能回去,我就在前一天或后一天,不带供品,去给母亲烧点纸钱、元宝或者送上一束鲜花。给母亲嗑几个头,在坟前坐一会,说几句话。我很心酸,却很少落泪。 
   四年过去了,我慢慢不再惧怕去阁楼的储藏室,我也早已不再被母亲的气息窒息得流泪了。我可以在母亲住过的房间里,也就是现在的书房看书、写字、看电影、打盹,甚至梦到母亲也不再恐惧了。前些天,太阳正好,我把母亲用过的藤椅拿到露台上,铺上毛毯,躺上去。面对天空,享受太阳抚慰,也沐浴在母爱的温馨里。  
   时间是一剂良药,所有的爱、愧疚与惩罚都会慢慢的淡化,以致消失。梦中的母亲渐渐柔和下来,恢复到了健康时的样子。梦里靠着她的臂膀,也有了温暖的感觉。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所谓的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明白,母亲在时光隧道里已经越走越远,甚至连背影都消失了。我不必追,也追不上。把母亲留在时光深处,最好。

共 30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认真读作者的文,还确实有几处打动我。一是母亲卧病5年,作者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二是作者对母亲愧疚的心情,写出了自己当时两难的处境;三是入殓时母亲张开的口,父亲和哥哥都试图合上,心有不甘。隐喻母亲想说而说不出,对世间亲人永难尽叙的牵挂;四是对母亲旧物件的不舍,以及旧物件残存气息的忌惮;五是遵照风俗,清明祭扫时,无以寄托的怀念。作者在最后,通过对母亲遗物能够坦然接受,说明“时间是一剂良药,所有的爱、愧疚与惩罚都会慢慢淡化,以致消失。”作者的孝心、付出与爱都值得称道,然而更可贵的,是放下爱的包袱,打起精神向前看。母亲已经走了,越走越远,连背影都看不到,确实是不必追,也追不上。把母亲留在时光深处,最好。亲情文章,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40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4-06 15:45:54
  作者孝心可嘉!斯人已逝,尽心即可释怀!感谢赐稿,即颂春安!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1 楼        文友:安之鱼        2021-04-22 19:39:59
  您好,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只是陪我们一程,这一程中有爱,有愧疚,有争吵,有风雨,无论我们不舍得,都无可奈何,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吧!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4-07 22:59:5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安之鱼        2021-04-22 19:40:49
  您好,所有的回忆与思念都是财富,不是嘛
3 楼        文友:伊蘭        2021-04-08 13:48:54
  读过许多写母亲的文字,这一篇最是触动。能够把母亲的病痛和离去用笔写出来,这需要强大的内心,更需要时间这一修复剂。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平静回忆失去的种种。
万人如海一身藏。
回复3 楼        文友:安之鱼        2021-04-22 19:41:58
  您好,是的,只有时间消弱了那些疼痛之后,我才敢回看那一段段艰难不舍的时光,才敢将那些回忆一点点打捞上来。
4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1-04-08 17:50:51
  很感人的文章,我看哭了。时光深处的母亲,她永远地留在作者心中。因为爱,所以爱,这份深沉的爱,感人至深!
永远红梅
回复4 楼        文友:安之鱼        2021-04-22 19:42:26
  您好,因为爱,所以爱!
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4-13 19:03:50
  读着佳作,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那慈祥,满含笑意和宠溺的目光,是我当时读不懂的爱和关怀。人生有多少的遗憾和多少的思念,落在永远失去的时光中。我真的很想她了,很想流逝的岂止是岁月,抖音上常见一句话:门前老树依旧在,院内再无唤儿声。老人走了,家里只剩空。空荡空寂空荒空凉。更是心酸苦痛泪一把一把粹入心底,流逝的再也回不来了……作者很好孝心可嘉。梅子姐说的好,尽心亦可释怀。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5 楼        文友:安之鱼        2021-04-22 19:44:32
  您好,我们都是母亲的宝贝,母亲都是我们的至爱。母亲去世后,我的脑子里总是有一句话在无限循环“这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
6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1-04-21 20:58:35
  看到这篇文章时,我的父亲离开不过20天,特别理解您当时的无助和之后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如此深刻的体悟,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也可以如此静心地书写父亲,可此刻却如何也无法面对。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好好的,告慰离开的家人。
回复6 楼        文友:安之鱼        2021-04-22 19:45:18
  您好,是的,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的体味。抱抱你~~~
7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4-23 07:15:24
  好女儿就是如此,五年的无怨无悔的照料,换不回母亲的生命。你已然尽孝心了。愿老人在天堂安好。留在尘世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
   妈妈一定想说,谢谢你。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