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七月(散文) ——七月(三)
七月(三)
文/王美林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每当读起这句子的时候,我就想起那个时期的《燕山夜话》作者邓拓,中学时代,我非常喜欢他写的杂文。在他那篇文里,我看见了一个有热血的青年,那天分手之时候,我想起你唱得的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只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春天来的时候,你说会回耒来的。为何沒有看见你最后的一面。
那天你离开了我们,去了很远地方。小的时候,就听人家讲,那个地方冬天很冷,每天都住在那个贫穷、唱着花儿歌的山村,夜晚只有北风呼啸。尽管知道树枝在使劲晃动,这里山下,到处是土堆,土堆上老百姓在这建房,你在简间草堆牛棚里,依着生病的老牛,睡在铺着草席地上,你刚给牛喂过玉米,大家伙摁住牛,你给牛用体温计量过体温,从药瓶取出水打了针。
你渐渐地睡着了,睡梦中你梦见父母从家乡来看你。记忆中,妈妈还是那样的和蔼,脸圆圆的,眼晴像蓝色宝石。她穿着自已用缝纫机做的蓝布衣服,裤子。她原来,每天是需要上班的,自从生完他以后就不在去上班了。之后,又为他生了两个妹妹。母亲一天到晚除了拖地,擦桌子,一早就上门市部去买菜。之后回来,就开始把买来的菜摘洗干净,还要给幼儿园的女儿把衣服洗干净,在灯下开始给去农村的他写家书,寄去母亲对儿子的牵挂。
那个过节的日子,父母来到这里,城里二层楼小旅管里,给他带来从商店里买来大白兔奶糖,是正宗上海产,牛奶特别多。又特别的店,还给带来一只炖好的老母鸡,这里冬天很冷,连个炉子也没有。小屋是用茅草和泥巴盖的,外面门口上,因为,这里的冬天,几乎在零下十多度,特别的冷,所以,就挂了一个厚厚的棉帘子。屋里面的窗户上,贴满了剪好的窗花,你和同事就住在这个简陋乡村的小屋里。
后来,你去了边彊的一个地方,那里更多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人很少,你去当了一个小学老师,教的只有一个班,五十个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你是孩子们从语文课到美术等所有课的老师。学生都要离不开你,你更像是他们的爸爸。你给孩子每天从早上升旗,上课改作业,中午还要给孩子们做饭。下午放学,你把没有家长接走的孩子,留在自己家中贴心的照顾。听说,你娶了一位蓝宝石大眼睛维族姑娘。
岁月,像小河一样流失,你英俊的身影还在脑海里出现,它挥之不出。记得电视剧《渴望》里的歌词是这样说:"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故事不名多宛如一段歌,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
“好人一生平安",这句话,就是我对你深深祝福!
拜读您节选的散文,感悟您写的支援新疆的教师。那么辛苦地教学生。真是不容易。期待您的后期之作。(?ò ∀ ó?)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