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历经坎坷的麻雀(散文)
麻雀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鸟类,可以说,只要是有人类久居的地方,便会有麻雀的相伴,因此,人们称麻雀为“家雀儿”。
于是乎,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就有许多与麻雀相关的语素。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有“解剖麻雀”之说。也有负面表述与麻雀相关的话语,如有的人好耍嘴皮子,人们就谓之“家雀儿脑袋包饺子,竟嘴”。还有的人嘴总是好说,人们就说他“长个家雀儿嘴子”。
也许是由于麻雀与人类的关系如此之密切,于是致使有一个时期,将麻雀列为了“四害”之一,认为麻雀每年都可吃掉许多粮食。
由于当时认定麻雀为“四害”之一,当时便号召扑杀麻雀,以除掉“四害”。我曾记得,在那段时间里掀起了一个猎杀麻雀的高潮。应该是在晚秋季节,人们敲打着铜盆,以此来扰动麻雀的栖憩,而使麻雀飞出来,以便想办法打。我也曾记得在读书的课堂上,有一位老师讲:为了除“四害”,捕杀麻雀,村村户户敲打铜盆,不让麻雀落在任何地方,于是麻雀飞疲劳了便累死了。从天上掉下来,就捡麻雀烧着吃。当然,这是编的小故事。
在打麻雀高潮时,学生是主力军。学校号召每个学生都要积极的参加打麻雀的运动,充当除“四害”的先锋,而且学校还组织评选打麻雀的能手和标兵。于是男同学便欢腾雀跃起来,在夏季放学后,男生都去掏麻雀窝,掏出麻雀蛋,让它们断子绝孙,以绝后患。或掏出小麻雀雏鸟,然后摔死,剪下小鸟的两条腿,送到学校报送战利品,看谁报送的战利品最多,便被评选为除“四害”的标兵。
还有一种打麻雀的方法,就是用鸟夹子。将鸟夹子埋放在(直露诱饵)麻雀成群结队落地的地方,一旦麻雀上夹子啄食便被夹住了。打住了麻雀后,小孩子便将麻雀放在炭火中烧熟了吃,其味道还挺好的。那时有种说法: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
我们小的时候,男孩子们都爱打麻雀,每人都会有几个鸟夹子。只是我没有,因为我父亲不让我打麻雀。我父亲对我说不要杀生,说我爷爷那一代经常花钱买鸟放生,据说这是一种行善积德之举。于是我便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别的男孩子们成群结队的拿着许多鸟夹子到野外打鸟雀。我也只能随同打鸟队去看,以过把眼瘾。有时与我交好的男孩子便借给我一个鸟夹子与他们一起打,当然,由于别人的鸟夹子多,有时他们便可以一人打几只,而我便只得空手而归了。
打鸟雀,不只是打麻雀,也还打那许多种类的山雀。每到春季小满以后,各种候鸟都非常多,候鸟山雀的羽毛长的非常的漂亮,好看又好打,于是小该子们都说山雀比麻雀傻,好看又好打。同时给麻雀起了一个绰号,称“老家贼”,还有更不雅的绰号叫“老家干儿”,“老家屁”。
有一次我随一群男该子去野外打鸟,由于没有遇到合适可打的鸟群可打,白跑了一个上午,快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了,大家只能空手而归了。在回家的路上,上空飞过一大群鸟,我们便用眼盯着鸟群,有一个男孩子说:鸟群落到那片地里了,要大家跑很远的路到那片地去打。我看得很清楚,鸟群根本就没有落到那片地上,而是飞得不知去向了。那男孩子硬说鸟群落到那片地上了,非要去打。这时有人说:咱们就去那片地,如果没有鸟,你就将借给他那个夹子送给他。于是我们便去实地考查验证,结果一个鸟也没看到,于是那个男孩子便只得认输送给了我一个鸟夹子。回到家中,中午饭已过,我爸爸问我哪来的鸟夹子,我便如实的说了。我爸爸说:“不许要别人的鸟夹子,以后也不许再打鸟了。这样我也只得将赢了的鸟夹子送回去,虽然也还恋恋不舍。
用弹弓也可以打鸟雀,如用这种工具打要有打的准的射击技术,方可打到鸟,否则,便是弹都虚发了。男孩子还可以在冬季的夜间到马棚内打麻雀,用手电筒照棚上麻雀栖息的地方,然后用弹弓瞄准了打。如麻雀被打到了,就带伤落到地上。还有的男孩子用一根很长的木棍子,在棍子的顶端钉上一个钉子尖朝上的铁钉子去扎麻雀,但麻雀被扎到后,便带伤飞走了,于是便只能眼看钉子上的一些血迹而遗憾了。
夜间到村子的林中也可以打麻雀。麻雀在粗一点的树杈间栖息,用手电筒照到鸟后,用弹弓打。当鸟听到弓弹的响声便立即飞上天空,还发出一种怪叫声,似乎在骂:干么呀?我在树上睡觉你们也要打?太不讲鸟道了!
也还有一种打麻雀的方法,叫下扑啦杆。这种捕鸟方法就是冬天在院子里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将雪除净,然后在地上钉一个长铁钉,再横放一根长木棍,木棍的一端缚一根长长的绳子,以铁钉为支点,构成一个倒放着的大杠杆,再在木棍前撒些小米为诱饵,待麻雀落下来啄食时,人便躲藏在室内用力一拉绳子的另一端,木棍一甩,力度很大,便会将麻雀打死或打伤。
然而,我曾几次下扑啦杆,却未等麻雀下来啄食,一些该死的鸡尤其是那招摇摆摆的大公鸡却抢先去啄食,于是我便用力一拉绳子,那些鸡便大叫一声再跳起来,然后拖着个瘸腿溜之乎也。过了一会儿,那些鸡却记吃不记打,在该死的大公鸡的带领下,又去啄小米,有时也有麻雀与鸡同食,看到时机到了,我便又一次用力一拉绳子,但还是打不到麻雀,鸡却为麻雀挡打了,因为麻雀都敬畏鸡威,而溜边啄食于是便避开了。
还有一种抓捕麻雀的方法,就是用一块大木板,再用一根短木棒将木板一端支起,高度以鸡进不去为度,在木板内与其前边撒些小米,同样在短木棒上缚一根长长的绳子,待麻雀进到木板下,人在室内一拉绳子,麻雀便被压在了木板下。然而,那麻雀却精的狠,根本就不下来啄食。难怪男孩子们都叫它们为“老家贼”呐。
不过,有一次还真进去了一只口馋难忍的麻雀,我在室内一拉绳子,那麻雀还真被盖在木板下了,我急于拿到鸟,结果一掀木板,谁知那鸟命大,没被压死,而是一展双翅便远走高飞,回归大自然了。以后当我再用这种方法(木板上再加上几块砖)捕麻雀,它们就再也不上当了。
几十年过去了,而如今,人们方重新认识了麻雀。
其实麻雀并不是什么“四害”,而是益鸟,麻雀在植物生长季节是扑食害虫的。既使在麦收前,麻雀有时经常落在麦地里啄食,但它们也只是捡已自然脱落的麦粒吃,并非主动的吃未脱落的麦粒。因此,人们认为麻雀吃麦子损害粮食,那是草率的冤枉了麻雀。而在冬天,麻雀就只能以草籽为食了。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写进了宪法。同时,国人也极为重视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爱护鸟类。为了更有效的保护鸟类,国家建立了许多鸟类自然保护区。
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最美体现。
过去也曾有过一句话“老天饿不死活家雀儿子”。然而,如果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必然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如此,假如在北方冬季连续下十天半个月的暴雪,活家雀儿子也就真的被饿死了。活家雀儿子被饿死了,人也固然要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
因此,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的使命。人和自然是一体,人必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互为友好,共为友爱,如此,未来的世界方能更加美好!
遥祝春祺!
遥祝春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