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 】走亲戚(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烟火 】走亲戚(散文)


作者:千骑卷平冈 秀才,264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1发表时间:2021-04-10 00:33:15


   我有一个姑姑,嫁得很远,平常我很少去她家。只是每年的寒暑假期间,我总会去住一段时间。那时候,奶奶还活着,她和亲戚们没什么来往,也不爱走动,但这个姑姑,是她的亲生女儿,对她很好,体贴她,爱跟她说一些家长里短,也时常回来看她,带一些乡里少见的肥皂牙膏给她。有时候还带一种米糕,很甜,粘牙,含在嘴里,会慢慢化掉。这个姑姑和奶奶很亲,由此,奶奶也爱去这个姑姑家,每次带着我。
   现在,我已经记不清那个姑姑到底住在哪里了,只记得,奶奶带着我,走过一条长长的土路,去赶一趟公交车。公交车不是时时都有,我们在站在马路边,翘首张望,慢慢地,身边围过来很多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等车的。这样总要等上大半天,远远看见那车来了,像一个沙丁鱼的罐头,大家一拥而上。车里真挤啊,到处都是人,前胸贴后背,汗臭味真冲鼻孔。奶奶怕我丢了,上车之前,总要叮嘱:“拉紧我。”
   不知道要坐多久的公交车,慢慢地,车上的人就少了,活动的空间变大。渐渐有了座位,开始是奶奶抱着我,合坐一个座位,过了一段路,我们就各有了一个座位,到后来,车内到处是座位,我简直可以躺下来。
   窗外的风景不时变幻,一会儿是一片树林,一排排的白桦树,笔直挺拔;一会儿是一处草坪,几只黑山羊悠闲地吃草,它们的下颌,长着一绺胡须,偶尔会抬眼看一下我们的车。
   公交车到最后一站时,奶奶牵着我下车。那时候,我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由奶奶牵着我走。我们要走过一条长长的柏油马路,路的两旁,栽着一排银杏树,笔直的树干,像一列士兵,一直延伸到我看不见的远方。我们沿着那条柏油马路一直走,走到天色暗淡,星星在夜空中眨眼的时候,就会看见一片竹林,绕着竹林转过去,就到了姑姑的家。她家就掩在竹林后头。
   这里是和我家完全不同的一个地方。
   姑姑家是一个四合院,中间有一个天井。天井里到处是青苔的痕迹,它们绿油油的,即便是冬天,青苔萎了下去,绿色却保留下来,只等来年喝饱了水,又重新长出来。
   天井的北面,放了一块条石,上面摆着几盆山茶。山茶开花很早,春节的时候,就全开了,一朵接着一朵。天气晴好的时候,太阳会越过四面的房屋,在那些山茶花上,停留片刻。我们在天井里玩,抬头能看到瓦蓝的天空,还能看见一棵柚子树,长得比房子都高,它总是探过墙头,向会我们显摆已经掉得差不多的柚子。
   姑姑家有一口水井,这也是我未曾见过的。水井上面建了一个“人”字型屋顶,是来防止雨水滴进去,污染水源的。水井不知有多深,我每次才将头探过去,就会被姑爹抓住:“小心。”
   姑姑一家总是小心翼翼地看着我,生怕有个闪失,其实,那时候已有十来岁,早就是小大人了。早晨,姑爹站在井旁,双手扶着井轱辘,将两只桶扔进井里,吊上来两桶水,冬天的时候,能看到水腾腾地冒热气,我把手伸进水里,温温的,感觉特别神奇。表妹说,夏天的井水是冰的,将西瓜用桶悬在井里,半天之后,捞上来切开一尝,沁人心脾,比城里人的冰箱都好用。
   水井旁边是一条小路,通向菜园子。小路的两旁扎了许多竹篱笆,中间夹了一些茉莉花的枝子,春天,茉莉花开了,篱笆像一堵花墙。菜园子是附近村民共用的,有几十亩,占地特别广。园子里有几株桃树,春风一吹,花开得很热闹。村民们冬天种的白菜,一到回暖的时候,窜得特别快,有太阳的日子,白菜开花,一地金黄。宋代杨万里写过一首《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首诗仿佛就照着这个景写的。
   我的印象中,姑姑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坐在小天井里择菜。她变着花样给我们做菜,红烧肉,猪脚,麻婆豆腐,都是我平常吃不到的。特别是每次我们要辞行回家了,她给我们饯行的那餐饭,总是做得特别丰盛。高大的八仙桌上,十样锦,辣椒炒肉,红烧煸鱼,要配上八个碗。我是很愿意去她家的。
   我的小姑,嫁在邻村,离我们住的地方只隔了几道田垄。
   小姑家里是做钢材生意的,家里的房子建了三层。她家的地基打得很坚固,建在一个高高的台阶上,去她家里颇有一种朝圣的感觉,二楼有个大大的露台,向外面伸着。房子的外面建了很高的围墙,墙沿上安了很多碎玻璃,太阳一照,反射出冷冷的光芒。门口有两只石狮子,目光凶狠,冷冷地盯着来来去去的行人。他们家的门,永远是关着的,一只黑色的大狼狗,站起来比人都高。大狼狗不停地在门后徘徊,偶尔发出一阵低吼,瘆得人头皮发麻。
   小姑家里很安静,两个表哥很少着家,他们忙着生意上的事。小姑爹永远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有人进来,他抬一下眼皮后,又去看电视了。
   我很少去小姑家。我去学校,如果抄近道,要经过她家门口,但我总是绕另外一条道,每天要多走几里路。
   奶奶也很少去,记得有一次,奶奶带着我从小姑门口经过,正好遇上小姑从大门出来,撞个正着。小姑一把将我们拉进她家,硬是要留我们吃午饭。
   小姑厨房忙碌。我们坐在客厅里。小姑父斜倚在单人沙发上,耷拉着眼皮,似乎我们都不存在。我缩在沙发的一角,感觉气温不停下降,周身冷冰冰的。
   好不容易等到小姑做好饭,我和奶奶匆匆扒拉了几口就说要回去了。面对小姑的挽留,奶奶不停地说“家里有事,有事”。我们走出小姑家的大门时,外面阳光正烈,晒在身上,热气烘烘。
   奶奶去世时,她的儿女六个齐齐到场,聚在一间小屋里开会,门都上了锁。我从门口经过,听见小姑的声音,从门缝里钻出来,尖厉得像把匕首,扎人耳朵:“……我晓得你们,个个看不起我,我娘在世的时候,也跟你们一样的,跟我都不亲,你们个个都把我当外人……”
  

共 22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走亲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幕人间烟火。和奶奶去走亲戚,同样是两个姑姑,我和奶奶都喜欢去姑姑家,而很少去小姑姑家。姑姑很热情体贴,事无巨细,姑爹也善解人意。和小姑姑家不同的是,小姑姑嫁了一个特别奇怪的小姑父,接人待物和常人都不同,不喜欢言语,对人不冷不热。也正因为此,我和奶奶很少去姑姑家,就连上学都会绕几里路,就怕被小姑姑请进家门吃饭碰到小姑父那张冰冷的脸。其实小姑姑人是很热情的,只是因为小姑父的原因,让亲戚们都不想去走。小姑姑也很委屈,以为大家都把她当外人。精彩好文,文章讲述了一个走亲戚不同的经历,也体现了每个亲戚都不同的冷热待遇。可这又如何?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有自己接人待物的态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但人都是有情感的,大家都喜欢一个融洽的亲戚氛围。姑姑家的氛围就很好,无拘无束,感觉自在。但在小姑姑家,却如芒在背,就因为小姑父的太度,所以,做人还是要热情点,不要像谁都欠你几百万一样,冷冰冰的面孔留给人家。文章描写细致细腻,情感鲜明,也刻画了现实中亲戚之间的为人处世的不同。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 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1-04-10 00:33:49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