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重走英雄之路【散文】
清明节假期,姐妹们从北京、沈阳回到了故乡—英雄的城市义县。
朱瑞烈士陵园,位于锦州市义县。朱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炮兵部队的缔造者之一。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司令。1948年10月1日在解放义县的战斗中牺牲,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小时候,我和父亲参观过朱瑞烈士陵园。父亲说:攻打义县时,他是班长,带领战友从东大门入城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并给我们讲了朱瑞将军的故事。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主力迅速向北宁线奔袭。朱瑞将军指挥炮兵纵队参加攻克锦州以北国民党军坚固据点义县县城的战斗。10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朱瑞下令,各种口径的火炮向敌人开火,不到六个小时,就摧毁了国民党政府经营多年的城堡,将国民党政府军全歼,活捉师长王世高,胜利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1948年10月,在攻取义县的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使用缴获美国的榴弹炮。为了了解这种火炮的性能,战斗还没结束,朱端将军就从指挥所出来,途中不幸触雷,壮烈牺牲,时年仅43岁。毛泽东主席于194“朱瑞将军,解放义县。不幸牺牲,人人感念。碧血丹心,昭然可见。立此碑碣,永垂风范。”1986年由义县团县委发出号召,捐款为朱瑞烈士修建烈士陵园和重建烈士纪念碑。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题写了"朱瑞6年评价朱瑞说:“你就是中国的炮兵元帅”。
解放后,义县人民为了纪念朱瑞将军,在烈士牺牲地竖立一块纪念碑,上书:同志纪念碑"七个大字。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烈士陵园被列为辽宁省重点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县政府决定将朱瑞烈士陵园与义县烈士陵园合并。1998年5月重新修建朱瑞烈士纪念碑,并在义县解放和朱瑞牺牲50周年时竣工。
而今,兄弟姐妹站在朱瑞将军烈士纪念碑前,泪水已经打湿了眼眶。一阵微风吹来,我们向英雄致敬,献上了鲜花,心中低蜿地为将军歌唱: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朱瑞将军万古流芳。重温烈士的辉煌人生印记,爱国主义情怀又一次得到升华。
从朱瑞纪念馆走出来,弟弟开车载着我们重走父辈英雄之路。从父亲入城的东大门,到北关大凌河,在密林中,在山水之间,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烽火连天战争岁月。然而,萧瑟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的家乡,山美、水美、化石更美。在清澈幽静大凌河岸边,看水鸟飞翔。这里绿水青山,植被茂密,碧波荡漾,宛若仙境。如今华夏新颜,国家富强,是否如您所愿?历史落幕,尘埃已定,彼时贫穷与困窘的日子逝而远去,习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我在大凌河桥上伫立,凝视远方,眸底一丝幽润弥漫,湖面的波光荡漾似析出百年沧桑,仿佛影影绰绰看到我父亲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浴血奋战。父亲参加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并随四野一直打到海南岛。1950年,又跨过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华民族抵抗外敌入侵尽到了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父亲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父亲对孩子说,新中国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从不崇洋媚外,从不卑躬屈膝,从不割地赔款。我们的国威,我们的军威,我们民族的尊严就是毛主席那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用献血、用生命打出来的。父亲骄傲地对我们说,他当过兵,当过毛主席的兵!
1993年,8月13日,古稀之年的父亲患上喉癌。利用化疗间隙,父亲带着我和姐姐重走了攻打锦州时的共产党员梁士英,以自己的身体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命名为“士英街”。还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父女三人还在纪念馆前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照片。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我都能看到父亲军人的稳健身姿,庄重的神情,激动的眼神。那一刻,父亲是没有病痛的!
时至今日,父亲离开我们,离开我们这个家已经有20年多了。我常常想起父亲,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他的一言一行,想起那个年代的他们,对党、对领袖、对国家,那种朴素、单纯、真挚的情怀。
听着大凌河水奔腾,仿佛又听到了父亲唱“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从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刻起,共产党的责任和归属就是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染红了这个“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