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人间值得】这边风景独好(征文·散文)
那晚,天空飘着小雨,我们流年采风团走进太工疗养院时,仿佛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岸边、湖面上闪烁着彩色的光晕。一树树的樱花,在光晕下绚烂着,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在灯光的映射下,湖面波光粼粼,像是闪光的彩缎。
无锡工人疗养院,坐落在中犊山上。中犊山并非是山,是太湖和五里湖之间的一个小岛。小岛南边的二泉桥,连着鼋头渚风景区。
当天晚上,我们就住在犊山楼上,一个远离尘世,幽静,亦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天刚蒙蒙亮,我推开窗户,一股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俯瞰山下,湖水茫茫,湖面上烟波浩渺,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像仙境一样。“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首《太湖美》,又在耳畔回响。十多年来,就因了这首歌,使我对太湖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向往。
我离开窗口,准备去洗漱,想早点去看美丽的太湖。还没过一会儿,门外就传来了“咚咚”的下楼声,接着就听见春光兴奋地喊:“雪,玫瑰姐,我们要去湖边了!”话音一落,人已经飘出了走廊。我一看时间,才六点多,一贯晚睡晚起的她,今天起得可真早啊!
我顿时慌了,手忙脚乱地洗漱完,赶紧穿好衣服,背起包包,也走出了门。外面空气清新,地上湿漉漉的,昨晚下了小雨,草木青翠,花儿水灵。走过蜿蜒的回廊,走下一个个石阶,我一直追到环湖路上,也没有看见春光。
望着茫茫的湖水,我恍惚在梦里,十多年了,今天,终于见到了它的真面目,真让人兴奋。我沿着环湖路向下走,一直走到了山下。在路口,一块大石头映入了眼帘,上面写了四个红色大字“中犊晨雾”。
中犊山风光旖旎,具有小蓬莱之称,从明末清初起,就有文人雅士在此隐居吟诗。乾隆年间的施随,在《犊山》里写到:“太湖西北第一峰,中流兀立势且雄。千峰万峰不可并,上许一老庐其东。”可见,中犊山的美,是绝非一般的。
绝佳的景致,不仅吸引了文人墨客,也吸引了富商权贵们。民族工商业者陈子宽,1921年在山顶修建了娘娘庙和别墅。而小蓬莱山馆,则是1928年,由民族工商业者荣鄂生,也就是荣毅仁的叔父,在犊山风景绝佳处的西南麓修建的私人别墅,醉乐堂是小蓬莱的主体建筑,还有观旭楼等共十二间,据说当年盖楼用的砖头,还是从南京运来的明长城的墙砖,醉乐堂就用了不少。
醉乐堂茶社,是依山而建,面朝着太湖,掩映在苍翠的绿树中。醉乐堂雕梁画柱,大气,木雕格子门窗更显得贵气十足。
在醉乐堂旁边,还有一座三折楼,是清末的无锡人孙莲叔建的红叶读书楼。当秋风吹拂,红叶飘落满屋时,坐在书桌前读书,那是多么的惬意。在读书楼旁,就是“观旭楼”,是用来看日出的。
天蓝,湖水也蓝,我们坐在醉乐堂前,喝着茶水,眺望着碧波荡漾的太湖,以及远处青翠的山峰,任阳光透过树叶,在脸上移动,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一股风吹来,头顶上的桂树,一阵悉悉索索,一片翠绿的叶子飘落在了茶碗里。时光慢了下来,心也静了下来,我身轻如燕,就像这片自由飘落的叶子一样,忘乎了所有。醉乐堂,是让人极为享受的地方。
1948年5月,蒋介石与宋美龄第三次来无锡,也是最后一次。他们可能预感到大事不妙,是来烧香的。可祈愿也没得到灵验,也阻挡不住国民党的溃败,是大势所趋,一年后,蒋介石宋美龄逃到了台湾,中犊山成了他们永远的记忆。5月17日那天,信奉耶稣的宋美龄,陪着蒋介石到中犊山上的娘娘庙烧了香,下山时,曾到醉乐堂歇息。
如今的醉乐堂里,蒋介石宋美龄坐过的红木椅子,还摆放在长条桌边,椅子上的黄色靠垫还在,像会议刚结束,人刚刚离开一样。七十多年过去了,早已物是人非,伟人、富商都化作了云烟,是非功过,只留下后人评说,只有醉乐堂还矗立在太湖边。
中犊山的美景,是让人极为向往的。195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始兴建养老院,准备一南一北建两个国家级工人疗养院,北方定在北戴河,南方选在无锡太湖。经苏南行署书记陈丕显等领导,对太湖风景区的多次考察,最终选定在中犊山醉乐堂山馆。
可此时的中犊山,早已渺无人烟,是个荒芜,野草遍地,十分荒凉的小岛。除了子宽别墅,小蓬莱山馆,二泉桥,还有零星的几个散户之外,别无其他了。太工疗养院筹建委,于1952初春,委托公专工程师沈元恺负责,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园艺专家曹仕铭,无锡城建局长张养生等人研究审定,先在半山腰依山面湖,错落地建了一区的远山楼,二区的宏远楼,到了年底竣工。1954年初春,又在前山的东侧,建了综合疗养大楼——烟波致爽楼。还是由沈元恺负责设计,并由著名建筑设计家刘敦桢,杨延宝,陈从周研究审定。
从此以后,昔日达官显贵出没的中犊山,成为了劳动者的疗养胜地。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锡太湖工人疗养院,已成为体检、保健、餐饮住宿、商务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
山下环湖路上,还有湖边,我看见不少老年人在漫步。那天我吃早餐时,见几位老人刚一进餐厅,就有服务员迎上去,热情地将他们引到座位上,又低头轻声问他们想吃什么,不一会儿,服务员就端来了各色饭菜。等老人们吃完,服务员又将他们送出门外,并叮嘱慢点走。这样暖心的服务,让人有家的感觉。
住在太工疗养院,其实,就是住在太湖风景区里。清早起来,在疗养院吃罢早餐,走过二泉桥,去鼋头渚观风景,到樱花谷去赏樱,再坐船去三山岛都很方便。中午如果累了,在餐厅吃罢午餐,还可回房间休息一会儿。
斜阳透过枝叶,斑斑点点洒落下来。醉乐堂的茶桌上,早已坐满了人,有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有的聊天,有的看手机,还有一个年轻人,像一尊雕像一样,眺望着太湖在沉思,也许,他已穿越到了一百年前。
昔日,这样风景绝佳处,是达官显贵出入的地方,解放后全面开放,虽有不少名人到访,也有不少普通百姓慕名而来。
蒋经理说:“现在还不是醉了趟最美的时候,到了秋天,这里才最美,树上的桂花开了,到处飘着桂花的幽香。坐在这里品茶,聊天,眺望太湖美景。一阵秋风吹过,桂花飘落在茶碗里,茶香与花香交织在一起,那才是最美的享受。”
从醉乐堂出来,我们坐上电瓶车去太湖边游览。午后的阳光,照射在茫茫的太湖上,湖面一闪一闪,像铺了一层碎的银子,一艘帆船在湖水中漂泊着,时光仿佛静止了一般。我们走进一片深林,林间小道旁,开满了紫色的二月兰。二月兰,像展翅欲飞的紫色精灵,挺立在绿叶间,可爱,讨人喜欢。
走出林间,我们来到了湖岸上。湖岸的一边是碧波荡漾的太湖,一边是犊山的山脚,岸边与山脚下都盛开着二月兰,山峰,绿树,湖水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景致。
我们在湖岸上漫步,边走边聊,边欣赏着湖光山色,当走到一片盛开二月兰的山坡时,都兴奋地要与鲜花合影。只见春光放下背包,第一个跑进花丛中,伸开双臂,大喊着:“哇哇!哇哇!太美了,太美了!快给我拍一张啊!”
春光穿着黄色的长裙,戴着红色围巾,二哥形象地说,像西红柿炒鸡蛋。现在,西红柿炒鸡蛋陷进一片紫色花海中,那么耀眼靓丽,美得让人窒息。接着,我们也一个个的沉浸在花海中,拥抱着二月兰,让花香滋润心房,让心沉醉。
中犊山的美,美在湖光山色,美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在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而中犊山上的太湖工人疗养院,又为游人欣赏美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离开太工疗养院那天,我们几个相约,等到金秋,等到桂花飘香时,再来中犊山。
写编按,也是第一次一气呵成。
如有不妥,姐姐自修。
——读玫瑰美文《这边风景独好》随感
心美,一切皆美。
这次我们流年采风团一行8人走访中犊山,由于二哥凤鸣的精心关照,我们确实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卸下旅行的疲劳,乘下的就是一心一意赏读美景了。所以,看山山美,看水水美,看花花美。
这边风景独好。独好,好在静美;独好,好在太工人的服务热情美。独好,好在人文历史美。
今天,我读文的地方春阳明媚,玫瑰的美文,又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中犊山醉乐堂那个美丽的午后风情美景中。
游记的魅力,不仅仅是记载了旅行经历,也封存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独特空间。
玫瑰辛苦。佳作阅读欣赏!

手扶樱花,眼观流水,人就在画中了。春光姐好可爱,凤鸣兄好幽默。羡慕生活在无锡的人。
风景 佳絶处,尽在玫瑰姐细腻的笔端徐徐向我们展开。最神秘的南京,太美了。令人神往。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