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回归】半幅亭读书随笔(一)(随笔)

编辑推荐 【回归】半幅亭读书随笔(一)(随笔)


作者:梦羽 秀才,114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4发表时间:2021-04-20 10:24:02

【回归】半幅亭读书随笔(一)(随笔)
   一、低调
   袁子才先生说:“写诗,有典不用,如人有权势而不逞。”原来写诗亦是要懂得低调的,原来低调是一种更好的审美。
  
   二、小挂钟
   决定去买一个小挂钟,古典的风格,因为古典的表象是保守与传统,作我书房的点缀。当读书不得不思考的时候,或者清玩沉沦的时候,有习惯点一支烟,浅呷一口茶,然后抬头望望,不经意却看见了小挂钟的温馨提示:“时间不早,该休息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般状况我觉得也是诸恶之一种,小挂钟提示我歇下,歇下便可以息心了。
  
   三、札记
   许石林演绎北宋初年“斧声烛影”,算得上合情合理,却剥去了传奇的外衣,读来使人不再有神秘的遐想了。曾读过某书,书名与作者之名都已记不起来了,书中有段话颇有意思,原话亦记得不是很清晰,只好用我自己的语言表述:在历史记录止步的地方,恰恰是文学想象开启的地方;在史家住笔的时候,作家的工作正好开始了。所谓史家行到水穷处,便是作家坐看云起时。然而,我不是史家,也非作家,看客而已。得闲的时候看看书,如同看风景。
   说到如同看风景,则更喜晚明小品。譬如那个用梅树的树枝扎成的筏子,在万顷碧湖上漂游,黄汝亨《浮梅槛记》云:“有梅湖者,昔人以梅为筏,沉于此湖,有时浮出。至春则开花流满湖面。”这样的文章离人远离天近,故而干净得饶有意味。
  
   四、《子恺品佛》札记
   烦恼时翻看丰子恺先生《护生画集》已养成我的一种习惯了,便也时常读他的散文随笔。因为读得多,所以买他的书也较多,尤其海豚出版《丰子恺全集》凡五十册是未作思量就买下的,或者有俞晓群先生主编的缘故亦未可知。
   信知丰子恺文章读得较多的缘故,故而心生敬畏,故而很自觉地每于读之前必要沐浴焚香,端坐静心。读书我向来很难慢得下来,面对丰子恺的书却不自觉地成为一种慢读,浑浑然不知有我。亦只是读他的书,不敢有姑妄之评说的。随意摘抄他品佛随笔《无常之恸》里的一段话:“人类的理想中,不幸而有了永远这个幻象,因此在人生中平添了无穷的感慨。所谓往事不堪回首的一种情怀,在诗人——尤其是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上随时随处地流露着……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这一点小暂的衰歇之象,已足使履霜坚冰的敏感者兴起无穷之慨;已足使顿悟的智慧者痛悟无常呢。"
   丰子恺是简约的浅白的。这种简约的浅白的不单单是他的文风,能诱导我们慢慢地品悟的,更主要的是使人的心思慢下来,如他的《护生画集》,真不简单,却不可说。
  
   五、读丰子恺先生
   丰子恺先生《护生画集》缘起在为他老师弘一法师祝寿的用心,他还写过很多关于弘一法师的文章。今天闲抄一段加深学生对老师的用心:
   “我却能理解他的心,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贤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住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学生这样写自己的老师,师生的人文传统可见。我们见贤应该要思齐的。
   夜半深坐,有时也检点我一生所经历的老师,发现在我心里始终也遵从亦师亦父的传统。
  
   六、趁茶札记
   某春日下半昼,天气晴和,又去中发兄书法馆趁茶。所谓书法馆,有从前私塾的意味。虽传授书法,每课前却也讲授《论语》,尚且要求背书。中发兄说《论语》养人,又说先器识而后文艺乃书家正道,不然沦落匠人。可见其情怀的好意。他自己亦是读书的,近十年反复读孔、孟、老、庄、以及佛家之《金刚经》、《心经》、《坛经》。他读书用的是笨功夫,却十分的有益。他说少年时沒有经受圣贤书的涵养,根底尚浅,但也不必老大徒自伤悲,读书补课便是。这样的识见不简单,一个有自觉心的人。故此得闲的时候去他那里趁茶,成了我的功课。这次刚坐下,他便先拿出一册册页赠我。然后边泡茶边说,“这册页写了几天,知道你懂得,送你清玩。”说我懂书法其实有夸张的意思,但我还是喜欢的,何况一盏陈年普洱与一些关于读书的清谈。漏夜灯下,我席地而坐,便开始把玩这册页了。中发兄题册页名《锥画沙》。听说锥画沙是法书的一种技法,含有“藏”的意思。藏舟于壑,藏山于泽,中发兄把他的一些小品随笔藏之于册页,既可以拿出把玩清赏,亦可以收之书架累积光阴的底蕴。这藏的意思不只是书法的藏锋吧,更是人生的一种感悟。在此聊表谢意,中发兄是有心人。
  
   七、《文林回想录》札记
   宜好看的玻璃杯冲泡绿茶,蒲团上趺坐显得过分的正经了,落地灯下,闲闲散散地席地而坐吧,读董桥我取这样的状况,无拘而自在。董桥先生在《文林回想录》上说:“文学家不光是著作是文学,一颦一笑一个回望也是文学家。”这一章他的谈往是著《城南旧事》的林海音先生。董桥先生《文林回想录》牛津版预购几个月了,一周前终于收到。日日忙于俗事,稻粮谋也,却因读董桥,倒也觉得日日是好日。
   读董桥,如果从知识的层面,满目玲珑的却都是从前的长物从前的人物,风雅的掌故,参照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可谓百无一用也;如果从思想的层面,他文章竟没有思想的表达,或者说思想在文章之外吧,见仁见智的事情。其实,思想之说从某种意义只是私见而已,所谓思想往往造成人心的紊乱。读董桥已多年,每有他新书的出版必买必读。我读书的习惯囫囵吞枣,难得尝得枣子的味道是酸是甜是苦是辣。然而读董桥我是细细咀嚼的,我以为董桥的随笔在于他不可言说的韵味,恰如他评说宋诗之江湖派时,说:“七绝最考人,二十八个字轻易露出诗人是不是诗种,骗不倒人的。”故强说之,则借用俞平伯先生一句话:“回头一看,真有点儿旧时月色了。”能否称为董桥味?总之我是这样的读董桥的,不在知识,不在思想,在乎的是他的旧时月色。
   读董桥的时候,插读些张岱的《陶庵梦忆》,有相得益彰的效果,他人读董桥肯否如此则不得而知了。
  
   八、《晚明二十家小品》札记
   明人小品我有一种特殊的偏好,尤其晚明,究其所以然却又不得而知,也许纯属个人的兴味吧。昨日得旧书,施蜇存先生1934年选编《晚明小品二十家》。即使不是1934版,是1984上海书店影印出版,中间相隔五十年的风云,而民国的风貌未作任何的改变,所谓红颜不老,多谢那个年代文化热中的怀旧了,我真是欢喜的。还是晚明小品的偏好,其实这本书多年前已得已读,也许过眼即云烟吧,得书后才发现书山乱叠的中间它静静地站在那里独自风景,不禁哑然失笑我的再得再读是缘分,有缘分更好。二十家有汤显祖一品,他在《赵乾所梦遇仙记序》云:“千世而遇一人焉,犹旦暮遇之也;百年而梦一人焉,犹旦暮梦之也。”读时却想起他在《牡丹亭》上的言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都是梦一般的言语,难怪他作得出《临川四梦》。汤显祖,号若士,当时人称他汤若士。
   我不敢妄评明人小品,只是读一读赏一赏而已。施蛰存在《序》说二十家:“对于正统的明代文学说起来,差不多都是叛徒。”但他们都饱读诗书,在当时旧文化的涵养里成长的。那个时代守旧叫正统,创新即叛逆了。所以我觉得当下的文化创新依然需要旧文化旧传统的熏陶,不然根底何在?
  
   九、懂得
   张爱玲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纯属她个人的情境和语境。很感人的言说,却被现代人用成了熟语,几乎不再需要它真实的意思了。若真能懂得,若真能慈悲,真好。故人相见,彼此满脸的沧桑,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也是一种懂得。面对这种情境,董桥先生说:“因为懂得,所以无语。”从而联想到杜甫《赠卫八处士》“夜雨剪春韭”的情境,人生荒凉的暖意在此。我想“懂得”是有它相应前提的:“因为相知,所以懂得”,胡兰成先生便这样说了。
  
   十、读《在春风里》札记
   读董桥经常读到董桥笔下的陈之藩先生和他的《在春风里》。陈之藩先生从事机电工程研究工作,科学的范畴。然而,当他寂寞的时候往往显现的不是他的科学而是他的人文素养。人类有很多问题并不是科学所能解决的,比如与生俱来的寂寞,比如温情与关怀,比如生死。我以为科学主义有时也是一种迷信,如若堕落到纯粹的科学思维里最可怕的可能是把人给物化了。这种时候,关怀何在?慈悲在哪里?陈之藩先生《序》中说:“我们当然对不起锦绣的万里河山,也对不起祖宗的千年魂魄;但我总觉得更对不起的是经千锤,历百炼,有金石声的中国文字。因此,我屡次荒唐的,可笑又可悯的,像唐吉诃德不甘心的提起他的矛,我不甘心的提起我的笔来。”于是他又从科学转而向文化了。他的不甘心是他的情怀他的慈悲,让他的寂寞《在春风里》开花了。也因此,我努力搜求,终于在昨日得到1988年台北远东版《在春风里》,繁体竖排。漏夜深读,“我翻开吴尔夫的《无家可归》,翻书页的声音,在这样静夜,清脆得像一颗石子投入湖中。”夜半却还只能读了他的第一篇《寂寞的画廊》,反复地读,但在我心上更反复的是思考“何谓无家可归”的问题?
  
   (原创首发)

共 39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见梦羽君。自君一别,已光阴飞渡二十余月。偶也寻到梦羽朋友在楚汉操弄古韵,赋诗抒怀,虽心有戚戚,却也告慰,毕竟在多事之秋还能露面,让人也有一些轻松。今日朋友发来《半幅亭读书随笔》(一),仔细读来,还是那般趣味,那般滋味,那般品味。恰好也看过丰子恺先生《护生画集》,文人书画也。读书随笔乃文人惺惺惜惺惺,有一番顿悟,有一番觉悟,有一番自悟。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此等生活历来迥异,阶层的固化很难要求彼此,也就是疲于奔命,适当索取,梦魂牵绕,平安无事罢了。懂得低调是百好千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是难以实施。君不见,今日庙堂僧侣求财心切,已胜过屠夫。近日购得《牡丹亭》一CD大碟,是昆曲名家顾卫英演唱,为纪念伟大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而作,与我前几年购得白先勇先生操持《牡丹一百》纪念版DVD,相映成趣。欲撰写一篇文章虚掷倾诉,巧遇梦羽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也吟诵一曲《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以凑趣味。“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对。故作此编,以为是懂。佳作,特此推荐!【编辑:策马南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4-20 10:30:28
  无论如何,还记得写文成趣,确实为人生乐趣之一。思来想去,人生境况,只要快乐,怎样都好。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回复1 楼        文友:梦羽        2021-04-20 11:26:21
  见南山先生在,凑份热闹,肯否?
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4-20 11:44:32
  热闹就好,人世间莫过于热闹二字了。曾记得赶庙会,那叫一个热闹,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人气火旺。回归自有一番热闹,梦羽君不嫌弃就好!
人生如梦
3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21-04-21 07:25:12
  楼上二位真是华山论剑一般的切磋!
4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21-04-21 23:31:18
  静心读书,在今天已难得;能随时做札记,更难得。读你的文字,浮躁心得以宁静。真好!
勿忘本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