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不会被遗忘的秘密交通站(随笔)
夏庄,逐渐被掩埋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通往各根据地的通道和重要城镇被日军占领和封锁,偏僻的夏庄变得不平静了。
李智仁家族世代居住在申家庄,村庄北面五里的夏庄是先祖李钦给永宁寺收租的地方。红军东征经过村西的东社村,开仓放粮,红色种子迅速在村里蔓延播植,村里年轻人纷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村庄地处交城边山,进可攻,退可守,地形有利,窑院的申铁、申旦、申茂也参加了游击队,他们腾出自己的房屋,于是,游击队便在窑院驻扎下来。此时,村闾长李智仁未雨绸缪,动员村民到村外选择隐蔽地形挖窑洞居住,将村里的财物和粮食都搬到村外去。李智仁家族选择了夏庄作为避难点。他没想到,夏庄就这样走进了抗战的舞台。
他要求村民妥善藏好粮食,装在大瓮里,石板盖好,深埋,上面的土地要耕细耙匀,不要露出痕迹。队伍上需要粮食的时候李智仁会把自己家的拿出来。部队给他打借条,都让他烧了。他就没计划问部队要钱,再说留下字据,万一落在敌人手里是个麻烦。为了能保证部队粮食的供给,他大量耕种土地,种植粮食。
窑院里部队进进出出,群众工作做得再好,难免会有疏漏。所以,一些联络、转运、护送等秘密工作就安排在夏庄。夏庄在一道山梁上,周围绿树阴郁,院落都在崖壁下树木之间,从远处根本发现不了。每个院子里都养着狗,一旦有动静,能及时发现。
1940年初秋,一二0师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到太行解放区八路军总部开会,彭凯团长带队护送。他们到达夏庄后,李智仁安顿众人歇息,然后带着化装成老百姓的战士魏平到山下平川了解敌情。此时,交通员申运也从成村定香寺接头返回,掌握信息后,甘主任一行从夏庄出发,安全到达文水云周西村。
1941年7月,日伪军展开夏季大扫荡。27日,工卫旅部向双龙镇转移,在古洞道被敌人发现,日伪军进行包抄。李智仁获得情报后,立即转交二十二团一营的游击小组组长申茂。申茂小组迅速往古交方向靠拢,以麻雀战的方式袭扰敌人,他们在山怀圪垛与支援鲁沿的日伪军遭遇。五人小组临危不惧,英勇反抗,争夺高地。申茂夺敌人的机枪时,被敌人开枪击穿腹部。他们有效地阻击了敌人,为旅部转移赢得了时间,可是五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山西工卫旅平川工作团团长王文炳从平川开栅返回驻地,带着拒不交粮的反动分子。李智仁安排大家住宿,他提醒王团长还是住到夏庄安全。王团长说第二天就会带着反动分子返回旅部,就在窑院住一夜,没事的。李智仁和以往一样从村口到村外岔道安排了三道暗哨。可谁知道,第二天拂晓,文水开栅弓海泳从虎喊沟带着鬼子上了山,包围了窑院,窑顶上架着机枪。王文炳为掩护战友突围,说自己是团长,往门外就跑,吸引敌人的注意。战士弓俊岩趁机抄起机枪,一梭子弹把西墙口的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他瞅中这个空隙,跳出围墙,沿着山坡滚下南沟。而王团长却倒在了真武庙南的社房前,壮烈牺牲。
在这次战斗中,有九名战士被抓走,带到开栅,被鬼子练刺刀挑死。游击队怀疑是李智仁告的密,连当晚放哨的两人绑到八分区。这时,弓俊岩恰巧也在,他跟首长作了汇报。原来,他们从开栅上山就感觉有人尾随,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弓海泳熟知地形,他绕过了放哨的,突然从虎喊沟摸了上来,与李智仁他们无关,并介绍了李智仁是夏庄地下交通站的负责人,他们在旅部受到了热情接待。
返回申家庄后,李智仁处理了王文炳的后事,到西庄采购棺木,将烈士安葬在申家庄村西边园子一棵核桃树旁。
同年12月,接任王文炳同志工作的郭中枢团长从夏庄出发,到敌后工作。不料,在广兴牺牲。他的遗体装棺送到申家庄窑院后,李智仁积极筹备,敌工科科长苏兮佐隆重举行追悼会。
来不及擦干眼泪,苏兮佐告别战友,从夏庄出发,到平川收集情报,在大营村被捕,他坚贞不屈,在敌人的刺刀下慷慨就义。
一次次送行,或许就是永别。一个个噩耗传来,没有击垮李智仁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抗战期间,把家建成交通站,就意味着这个家的全部都献给党的事业了。他在伪闾长身份的掩护下,竭尽所能传送情报、安排住宿、护送人员和物资。除了要承担被敌人发现的巨大风险之外,还要承担所有接待和交通费用。而且工作做得越多,负担也就越重。
抗战胜利后,夏庄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1947年1月12日晚,李智仁接到情报,要查清大营、西营村闫军的常规活动。武工队员贾继武、郭万贞下山去侦察,他们里应外合,俘虏敌人,交货物资,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次日上午,八路军党政军民在申家庄庆山寺召开了庆功大会,华国锋表扬了奋战在各条战线的战士忠于党和人民的精神。
这时,夏庄接到情报。原来,闫军恼羞成怒,沿着窑儿头向申家庄进发,武工队迅速作战部署,从申家庄边打边向截岔撤退,成为黄崖战斗的导火索。
夏庄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村民没有忘记李智仁的革命故事和这个在革命年代由夏庄扮演的秘密交通站,为抗日斗争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至今没有被人们遗忘。
(本文根据李智仁之子李春、李盛口述,笔者整理而成。)

英灵不死,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