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恋】大山,熟悉而自然的呼唤(散文)
故乡风景,永驻心底。尽管离家多年,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会在不经意间忆起,尽管它是萧条的,艰辛的。曾经到过很多地方,见到过很多风景,只是,没有一处属于内心深处的真正拥有,那份亲切和自然,惟有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方能找寻和重拾。
桂西多山,居住大山深处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日子,他们行走在密林之间,奔走在山头之上,勤劳友好是大山的永恒主题。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延绵千里的丘陵地带,形成了山里人多重生活方式,一边是灌木丛生的乱石岗,一边是沟壑交横的黄土地。曾经,我痛恨山为什么那么高,路为什么那么远。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离开后的那份牵挂和留恋却变得异常热烈,就像一根细细的线,时间越长,拉得越长,时间越长,线的牵引力越强。那些熟悉和自由的山头,有着童年的足迹,有着行走的脚步。翻过一座高高的山,再走下一段长长的坡,在一个静谧的山谷里,便是我出生的地方。右边是高耸入云的大石山,左边是连绵不断的油茶林,一条羊肠小道蜿蜒在乱石岗上,一条盘山小路舒缓地穿过油茶林。两条路,伴我童年无数次走过,我能清晰分辨大石山的每一块石头和油茶林中的每一个步伐,两条路上的记忆,深远而又悠长。
乱石岗的羊肠小道留着一层泛黄的足迹,每一块石头都被人们踩得圆润可辨。大石山虽然九分石头一分土地,但对于资源匮乏的山里人来说,一分土地亦弥足珍贵。于是,大石山的羊肠小道,总走满着或上或下的人们,一代又一代,踩出一串串脚印。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家分到大石山最深处的一片石窝地,或许太远,或许是那片石窝地光照不足,与别人家的土地相比,我家的那片石窝地面积宽泛,这也平衡边远的缺陷。石窝地在两座山之间蜿蜒着,呈U形,其中一侧连同半山的山林,都是我家的地界。因为山的一侧全是我家的域口,于是,通往那片石窝地的路,也只有我家行走,感觉它天生就是为我家服务的。而我家对它有着全部的拥有权,对路上的每一块石头有着最自然的熟悉。而我,可以随意敲打一路上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块,没有人会训斥我的顽皮。对于负重爬山的人来说,一段平坦路可以舒缓劳累不堪的关节。通往我家那片U形石窝地中,就有一段平坦路,至今,我仍然记得担着一担沉重农家肥走过那段平坦路的感觉是轻松的,最起码比爬坡要轻盈。路边的一块巨石,侧卧在坳口,山风总是经坳口从一侧吹向另一侧,于是,坐在巨石上是最凉爽的,能吹走一路攀登的疲惫。巨石顶部是平的,像一块大石板,地里收获完毕,父亲会将玉米桔杆和火麻杆放置在巨石上,留作柴火用,而山里人不会随手扛走,因为他们知道,那块巨石和巨石上的火麻杆有它特定的主人。
母亲在种植玉米的同时,会撒下红苋种子、火麻种子,还会在种植玉米的窝中同时种下几粒其它种子,如南瓜、黄瓜、豇豆……因为光照不足,玉米长不出什么大棒子,但常年湿润的石窝泥,却让红苋、火麻、南瓜和豇豆长势喜人。山里人不会轻易走向别人家的土地,这是大山的协议,因为别人家土地生长的东西不属于自己。我家的那片石窝地位于大山的最深处,更是少有人到及,哪怕是路过。各种农作物在乌黑的石窝泥中自由生长,母亲每次从石窝地里回来,都会收获满满,成捆的豇豆、大大小小的南瓜或一背篓的红苋菜。虽说山的一侧全是我家的,包括半山腰的整片山林,只不过,我还是允许小伙伴们到我家的山林中采摘箬竹叶。黄土坡的青草早已被牛马啃食殆尽,惟有大山石上的箬竹叶依旧青绿,“马无夜草不肥”,放学后采摘箬竹叶便成了孩子们的一项专门工作,近山的箬竹叶被数次采摘后,孩子们就会走向远山,通往我家那片石窝地的路上,也开始有了他人的足迹。或许爷爷曾是小队干部,在分土到户时总是优先别人,以至我家分到的土地要么非常贫瘠,要么非常边远,最终的结果是,我家的产粮总比别家少,而付出的劳动却又比别人家多。在别人面前,我们没有说话的底气,因为我家是连粮食都吃不够的贫困户,在小伙伴的面前,我常抬不起头,受了委屈,只能强忍着,因为我清楚我的身份和资格。但是,我家的箬竹叶,我有权力去保护和捍卫,这是大山的原则。当小伙伴们央求采摘我家箬竹叶的时候,也是我最自信的时刻。
如果说大石山是九分石头一分土地,那黄土坡便是十分高坡十分土地。于是,穿过油茶林那条盘山小路就显繁忙得多。每天都有着行走的人们,还有摇着马铃和“牛梆梆”的牲畜。黄土坡到处是油茶林,这是山里人的底气所在,每年,成片的油茶林都会结出茶果,为山里人提供食用油来源,哪怕是最艰难的时刻,山里人的锅中从不缺少茶油。而且,山里人还会售卖多余的油茶籽或茶油,换取家用补贴或为孩子们缴纳书学费。“你什么时候有钱还我?”“等到卖茶籽后。”这样的对话在山里重复着,这让借钱的一方有了信心,也让还钱的一方有了底气。油茶林的记忆,可以囊括山里的整个童年。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了“散茶籽”,“散茶籽”是在油茶林主人采收茶果之后,人们去捡些遗漏。父亲会给孩子们宽松的“政策”,“散茶籽”归个人所有,属于“私有财产”。于是,每到周末甚至放学,油茶林里总跑满着“散茶籽”的孩子们,长满油茶的每个山头,都有孩子们奔走的足迹,晚间,穿过油茶林的那条盘山小路上,走回一串收获的喜悦。其实,“散茶籽”并非易事,油茶林的主人往往将油茶果摘得一干二净,就连炸裂掉落的油茶籽也会捡拾得干干净净。有时,孩子们走过几片油茶林,也难以“散”到一颗油茶果或捡到一粒油茶籽。毕竟,油茶对山里人实在太重要了,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惟一的经济来源。正因为“散茶籽”不容易,让山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感受了生话的艰辛,而大人们给予的宽松“政策”也培养了孩子们独立的经济意识。于我,对通往油茶林的每一条路都记忆犹新,因为家庭贫寒让我走向油茶林的次数最多。
为什么说穿过油茶林的盘山小路要繁忙得多?因为山里人的饮水源头就在盘山小路的尽头。一处原始林木下,长年流淌着汩汩山泉水,清澈而欢快,山里人取名为水坳。傍晚时分,山里人都会到水坳挑水,扁担“嘎吱……嘎吱”一路闪过,挑水成了山村傍晚的一道风景,行走着一路小跑的人们,步伐的迈动和扁担的闪动要保持一致,才能有效防止木桶中的水荡出桶外。为了防止桶中的水荡出桶外,山里人还作了很多智慧的设计,比如在桶口放置荡水圈或摘一张蕨叶铺在桶口的水面上。因为年纪还小,我只能挑半桶水,但仍让母亲喜出望外,因为这半桶水,意味着我家已经多了一个能取水的人。每年正月初一,山里有争头水的风俗,谁家能争到头水,寓意着新一年的耕种不会拖尾巴,这也是山里人的向往和追求,谁也不愿意看着别人家的玉米已经冒尖而自家的玉米地才刚播下种子。还有,谁家春耕拖尾,往往也会被打上“懒汉”的标签。天还没亮,水坳早已人声鼎沸,大家都想争个好兆头。我一度为我家的春耕拖后而苦恼,为什么父母起得比别人早回得比别人晚而我家的土地总是最后才播种完成,这又让我在小伙伴的面前抬不起头,他们将我家贫困的原因归结为一个“懒”字。于是,我和二叔早早便到水坳抢头水,尽管父亲说抢头水跟种地没有任何关系。多年后,我才觉得父亲是对的,抢头水不能解决我家土地边远的现实,我家春耕拖尾的原因是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行走的路途中。
自然,迈向油茶林盘山小路上的步伐要比爬大石山的羊肠小道轻松得多,盘山小路是直缓的,而羊肠小道是弯曲向上的,走盘山小路往往只是赶着一群牛马,而爬羊肠小道却经常担着一担农家肥。牛马不仅是山里人的劳动帮助,而且是家庭财产的象征,对于有牛又有马的人家,常常被山里人定义为“发财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放牧是山里孩子的一道童年惊惶,星期六放牛、星期天放牛,寒暑假天天放牛,和牛的战争从未消止过,因为牛最喜欢吃地里的庄稼,那可是山里人的生存依靠啊!如果牛马吃了别人的庄稼,孩子们除了挨一顿鞭子外,父母还得赔偿,这是谁也不情愿看到的。我们经常骑着牛马走在油茶林的盘山小路上,平坦舒缓的盘山小路是山里放牧的惟一通道,也是惟一适合骑马的地方,由于当时我家没有养马,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策马扬鞭”的威风,堂哥经常借他家的老马让我一骑,老马似乎明白孩子们的心愿,总会奋力地扬起蹄子,带动一阵山风。这或许是山里孩子们难得的童年放纵,而通往油茶林的那条盘山小路上,也就多了一段不用脚步去丈量也能行走的美好回忆。
随着国家易地搬迁政策的实施,山里人纷纷搬出大山并过上了幸福便利的生活,那些曾经走过的路和爬过的山越来越荒芜,就连曾经住过的老屋也长满了杂草。总想不明白,故乡是贫瘠的、艰辛的,却总深深地牵引着离家的人们?或许,是山外的世界过于纷繁;或许,是山外的风景过于迷乱。惟有回到生养的大山,方能找回那份纯静和充实。只不过,谁也不会再次走回大山,因为大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就让山中日子在记忆里一次次闪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