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敏思】陇东庆阳地区方言土语之(三)

编辑推荐 【敏思】陇东庆阳地区方言土语之(三) ——歇后语


作者:介非 举人,407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85发表时间:2021-04-26 21:20:05

一个人出了县,出了省,一听到本地区乡音方言,一下就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方言土语就是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显著标志。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过:“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一个地区的方言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庆阳方言既丰富又直白,土而不俗,奇而不怪。黄土高原陇东庆阳地区古老文化之遗传,是幽默与智慧之结晶,雅俗共赏,搜集整理与各位老师文友们探讨分享。
  
   捋着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围棋盘内下象棋——不对路数
   孔夫子搬家——净书(输)
   雪地里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狗头上长角——装羊相(洋相)
   王七的兄弟——王八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眉毛上点火——红眼(病)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煤铺的掌柜——赚黑钱
   芝麻开花——节节高
   庙里的和尚——无牵无挂
   王八抢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老鼠钻进书柜里——咬文嚼字
   王安石画圆圈——留下一个尾巴
   叫花子敲锣打鼓——穷得叮当响
   近视眼看月亮——好大的星
   刀尖上走路——玄乎
   吞了火炭——心里窝火
   猫捉老鼠——得心应手
   老鼠跳进糠囤里——空欢喜
   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
   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
   蚂蚁关在鸟笼里——门道多的是
   宋江的军师——吴(无)用
   小孩照镜子——嘻嘻哈哈
   麻雀搬家——卿卿喳喳
   蒙在鼓里听打雷——蒙头转向
   茅坑里的大粪蛆——死(屎)里求生
   麻包里装钉子——抛头露面
   满身沾油的老鼠往火堆里钻——引火烧身
   天上的月亮——无依无靠
   卖牛卖发娶回个哑巴——无话可说
   弯腰拾块补丁,脊背丢件皮袄——得不偿失
   犢羊牴头——豁出脸来干
   肚皮上磨刀——好险
   麻子跳伞——天花乱坠
   蚂蚁背田螺——假充大头鬼
   小孩学步——根子软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卖了儿子招女婿——崇洋媚外
   马尾搓绳——拧不到一起
   聋子的耳朵——摆设
   老九的弟弟——老十(实)
   歪嘴吹喇叭——歪风邪(斜)气
   青蛙鼓肚子——好大的气
   王八相亲——缩头缩脑
   张飞宴请李逵——黑吃黑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
   羊群里的骆驼——出人头地
   没弦的琵琶——从何弹(谈)起
   歪嘴吹海螺——怪声怪气
   麻布袋里的钉子——脱颖而出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棉袄套皮袄——温暖有加
   蚂蝗见血——叮(盯)住不放
   马来西亚的咖啡——耐人寻味
   麦秆吹火——太小气啦
   盲公戴眼镜——装样子的
   猫不吃死耗子——假装慈悲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猫爪伸到鱼缸里——想大捞一把
   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
   船底里留气眼——开口是祸
   歪嘴和尚——没有正经
   雪里埋驴粪蛋———迟早得露馅儿
   老鼠啃碟子——满口是瓷(词)
   蜗牛赛跑——慢慢腾腾
   马尾作琴弦——不值一弹(谈)
   刘备借荆州——九(久)借十(实)不还
   冷水烫鸡毛——难扯
   半夜赶集——晚了
   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蚂蚁碰上鸡——活该
   蚂蚁搬鸡蛋――滚蛋
   王麻子嗑麻子——尽是点子
   阎王爷打广告——鬼话连篇
   安禄山拉队伍——反了
   外婆得了个小儿子——有救(男)了
   小孩子学下棋——没有全局观念
   琴师丢唱本——没谱
   猫肚子放虎胆——凶不起来
   走夜路吹口哨——壮自己的胆子
   麻绳上按电灯泡——路线错误
   盲人掂喇叭――瞎吹
   兔子拉车——活蹦乱跳
   蚂蚱驮砖头——吃不住劲
   庙堂放屁——(凶)爷爷来了
   麻布片绣花——面子工程
   梦里见黄连——苦思冥想
   毛线穿针眼——过得去就行
   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来
   麻布袋绣花——底子太差
   老虎嘴里拔牙——不识时务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霉烂了的莲耦——坏了心眼
   张飞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马勺里的苍蝇——混口饭吃
   捂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
   米筛裆阳光——星星点点
   蚂蚁尿书本——识(显)字不多
   煤灰拌石灰――混淆黑白
   围着火炉吃西瓜——心甜身暖
   老鼠碰见猫——难逃
   蚂蚱打喷嚏——满口青草气
   王佐断臂——留一手
   棉花堆失火——没救
   媒婆迷了路——没说的了
   歪戴帽子歪穿袄——不成体统
   围着叫化子逗乐——拿穷人开心
   猪八戒喝磨刀水——貌丑内锈(秀)
   眉毛上荡秋千——玄乎
   瓦石榴——看得吃不得
   盲人骑瞎马——乱闯
   盲人戴眼镜——假聪(充)明
   客厅挂麻袋片子——太不象话(画)了
   棉花里藏针——柔中有刚
   鱼口里的水——有进有出
   歪嘴佬吹喇叭——调子不正
   猫教老虎学武艺——留一手
   战马打架——看题(蹄)
   棉花堆里找跳蚤——没着落
   门框脱坯子――大模大样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猪鼻子插葱——装的象
   蜗牛壳里睡觉——难翻身
   庙里失火——慌了神
   帽子做鞋垫儿——一贬到底
   梦里看牡丹——美轮美奂(幻)
   老婆婆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
   蒙着被子放屁——独(毒)吞
   蚊子衔秤砣——好大的口气
   弯刀遇见瓢切菜——正合适
   马大哈当会计——全是糊涂帐
   蚂蚁掀碾盘——嘴上的劲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满嘴金牙——开口就是谎(黄)
   盲人唠嗑——瞎说
   猫不吃鱼——假装斯文客气
   一根筷子吃藕——专挑眼
   马路边上的痰盂——人人吐槽
   盲人给拐子带路——瞎扯
   王八咬手指——死不松口
   蚊子打哈欠——口气不小
   老虎拉车——谁赶(敢)
   棉花地里种芝麻——一举两得
   秦香莲告状——诉不完的苦
   黑夜里耍拳——瞎打一阵
   蚂蚁挡道儿——不自量力
   梦里相媳妇——想得倒美
   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歪嘴和尚吹灯——没个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庙里的麻雀——精(惊)不了
   怀里抱冰——心寒
   “憨婆娘”耍社火――献丑
   月亮撵着太阳走——借光
   卖煎讲的赔本——贪(摊)大了
   棉花耳朵——经不起吹捧
   梦里娶媳妇——想得很美
   卖麻子的抖搂筐——干净利索
   周瑜归天——气死了
   王麻子敲门——坑人到家了
   怀里揣扇子——心凉了半截
   屎壳郎下饭馆——吃香喝辣
   麻油煎豆腐——下了大本钱
   蜗牛的房子——背在身上
   望远镜里看风景——近在眼前
   买盒还珠——不识货
   毛线穿针――一年(捻)不如一年(捻)
   温水煮西瓜——皮热心凉
   蚂蚁搬家——一齐动口
   工程师拜师傅——精益求精
   王八吃西瓜——连滚带爬
   温汤里煮鳖——不死不活
   眉毛上搭梯子――放不下脸
   梦里吃蜂蜜——想得甜
   卖米不带升子——居心不良(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蚊子叮鸡蛋——无缝可钻
   猫娃看魔术——莫明其妙
   卖水的看大河——尽是钱
   歪嘴吃石榴——尽出歪点子
   米店卖盐——多管闲(咸)事
   歪嘴和尚吃螺蛳——以歪就歪
   瞎子穿针——对不上眼
   麻绳串豆腐——提不起来
   猫儿抓老鼠——祖传手艺
   卖油条的拉胡琴——游(油)手好闲(弦)
   蚂蚱上豆架——体小架子大
   梦里当新郎子——空喜欢一场
   媒婆子舔嘴皮——有口难张
   卖豆腐的骑骆驼——生意不大架子不小
   蜗牛赴宴——不速之客
   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
   麻布袋做龙袍——不是块料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马尾做弦——没法谈(弹)
   麦秆顶门——靠不住事
   歪脖子看表——观点不正
   麻杆当秤杆——没个准星
   歪嘴吹笛子——对不上眼
   蚂蚁抬虫子——同心协力
   孙悟空听见金箍咒——头疼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老虎屁股——摸不得
   蚂蚁爬上牛角尖——居高临下
   摸布滴水——柠不干
   媒婆讲故事——天花乱坠
   王老道祈雨——早晚都在今年
   梅兰芳唱霸王别姬——拿手好戏
   王八肚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
   蚂蚁搬磨盘——不自量力
   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张九拜把子——全是奴才
   蜜蜂造窝——全是窟窿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屋檐下躲雨——不长久
   驼子上山——前(钱)紧
   井底里划船——英雄无用武之地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孙猴子穿汗衫——半截不象人
   卖螃蟹的上戏台——脚色不少,能唱的不多
   蚊子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盲人骑瞎马——没有个目的乱闯
   梁山上的兄弟——不打不相识
  
  
   搜集整理于庆阳市镇原县
   2020.04.26
  
  
  

共 36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开篇引用了语言学家萨丕尔的话:“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接着引出这篇文章主旨——歇后语。作者列举了陇东庆阳地区很多风趣、睿智的歇后语,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歇后语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短小、风趣、形象且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一般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可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感谢作者特供这些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推荐共赏。【敏思编辑:情满珠江】21-4-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介非        2021-04-27 01:48:22
  在拜读文友老师们的经典乡土文学作品的时候发现点缀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方言土语可以使文章更加风趣幽默,起到意想不到的生动渲染作效果。所以,专门搜集整理了我们陇东庆阳地区的部分方言土语之“歇后语”供文友们交流探讨。谢谢情满珠江老师的精准、全面、透彻、高水平,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般的精彩编辑按语!老师以点睛之笔的精彩按语一方面引领和激发了读者们惠读研究不同地域之方言土语式的歇后语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又给予了歇后语整理者的温馨鼓励,令人精神愉悦。钦佩老师非凡厚重的文字功夫和文化底蕴。向老师平易近人的谦逊品格、礼贤下士的敬业精神学习致敬!足见江山【敏思社团】高朋满座,人才济济,团队精神可嘉,令人钦佩、欣慰!三生有幸,相见恨晚也!
江山美丽,江山多娇,江山如画,我爱江山!
2 楼        文友:绿袖子的田园        2021-04-27 21:16:08
  这篇《陇东庆阳地区方言土语》,犹如一杯马来西亚的咖啡!
   品尝了。
我爱,故您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