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悟】瀑布之上(散文)
一
在遥远湘西,有一个地方,犹如一朵美丽芬芳的花,盛开在梦幻的瀑布之上,神话般地存在了二千多年。
在一个并非偶尔的机会里,我与它不期而遇了。从此,它就像一位绝世佳人,万千风情,如诗如画,一直不离不弃地倚立在我清新的记忆里。说实话,它也许不是一个最完美的古镇。但我敢说,在大江南北庞大的古镇家族中,它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最富有个性魅力的古镇。真的,我一点都不夸张,这天底下,有几个古镇是经年像花朵和明珠一样挂在日夜轰鸣的瀑布之上的呢?
那是七年前的事了。暮春三月,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湘西。
说起湘西,人们往往都会想起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土家族的吊脚楼,苗族寨门上的水牛角,异常诡异的赶尸人,以及彪悍猖獗的湘西土匪……是的,湘西风情是卓然特立的。沈先生在《边城》中写道:“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无疑,沈先生笔下的《边城》是一个几近桃花源似的小城。其诗情画意的风土人情,给身陷红尘迷茫中的人们吹来了一股清新凉爽的风;他以文学独特的力量,呼唤着浮躁驿动的人性皈依纯洁自然的爱。
今天,我要写的,不是边城,而是一个远比边城更显梦幻悠然的地方,一个漂泊在瀑布之上的古镇。它——就是芙蓉镇。
邀我前去漫游的是同乡好友老赵。他少年离乡,早期在江西伐木炼毛竹油,后到湘西开发房地产。不瞒大家说,他挂着开发“阳间房地产”的“羊头”,实际卖的是“阴间房地产”的“狗肉”——公墓。腰包鼓得像北方的大馒头,兜里不差钱。
在长沙下了飞机,他亲自开着“大奔”,从韶山冲到武陵山,从浏阳河到湘江的橘子洲头,从山如春笋生长的张家界到碧水古韵悠长的凤凰古城,带着我恣意溜转,日间游山玩水,晚上好菜好酒侍候着,好不惬意。转眼间一个星期过去,几乎把该走的地方都走遍了,我嚷嚷着欲打道回府。他还嫌不够,在凤凰古城的一家客栈里,他拍着膝盖说,还有一个地方你得去看看。我问是哪?他说是芙蓉镇,就是那个拍电影的芙蓉镇,你姓王,那个地方原来叫王村,那可是你们王家的村哦,你得去看看。
原来是这样,我当然说好。
曾读过古华的小说《芙蓉镇》,也曾看过姜文和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不是一般的印象,那碧水,那古街,那些临水依依的吊脚楼,那个苦难美丽的“芙蓉姐子”,多年以来,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啊!
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面对那座千年古城,挥手咧嘴喊道——芙蓉镇,我来了!
二
芙蓉镇,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境内,与龙山里耶镇、泸溪浦市镇、花垣茶峒镇并称“湘西四大名镇”,有“小南京”之美誉。
古镇千年,自带古意。它本名叫王村。我也姓王,开始以为它与我乃本家,其实不然。据史载,自汉高祖五年起,这里便是酉阳县的县治所在地了。唐天授二年,置溪州,王村为州治。南宋绍兴五年,第十一任溪州刺史彭福石迁州城于灵溪河畔,筑福石城(今老司城),原州治所在地作为后世湘西土司王朝的旧府,遂得名王村。如此看来,王村之名并非得于王氏居民,乃缘自土司王朝也。
古镇虽古,不乏新韵。“惯于长夜过春时,城头变幻大王旗。”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会随着历史风云的变幻而改变的,一个地方的历史命运也是如此。多少年过去,衰老的土司王朝早已淹没在苍茫的历史长河之中,而由时代风雷催生的新生事物则是葱茏蓬勃。一九八六年,因谢晋导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王村遂改名为“芙蓉镇”。我认为,人不可假装清高,追名逐利乃人之常情,亦是一方水土的天性,不足为怪。
哈哈,古老的王村因一部电影而改名易姓,芙蓉镇因《芙蓉镇》而一举成名天下知。且引来吾等白发渔樵及红男绿女纷沓而至与其喜相逢,实可谓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峡落溪州。悬崖峭壁绿油油,悠悠荡华舟。烹鲜鱼,戏灵猴,龙洞神仙游。芙蓉古镇吊脚楼,土家情意稠。”
一位名叫胡绩伟的名流,他在游览猛洞河和芙蓉镇以后如是说。芙蓉镇前临酉水,贯猛洞河,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舟楫极便。显然,这位老兄是乘舟前往的。可以想象,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他衣袖飘飘,或卧舟舸之中,或立竹筏之上,任心事之悠悠,闻江风之浩浩,赏山水之幽幽,羡慕死个宝宝了。
我是于上午九时从凤凰古城驱车前往芙蓉镇的。尽管老赵威武,大奔也威武,一路蜿蜒,尘土飞扬,到达芙蓉镇时,已是中午时分。
想象中,芙蓉镇应该有很多芙蓉树。据说芙蓉树老了会变成芙蓉精,晚上化作女子出来拉过路的男子配偶。据说有人就曾在一个月夜,见一群芙蓉仙子在清且涟漪的河水里沐浴,个个肤如凝脂白如玉,貌似芙蓉赛西施,玄得很。也许是季节不对,在芙蓉镇,我没有看到芙蓉花开,最先遇见的,却是那条古街。
古华在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条街,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民风淳朴浓郁。“芙蓉姐子”胡玉音在那里开了一个米豆腐摊子,还与老右派秦书田上演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此刻,我身披阳光,就像秦书田一样踯躅在那条梦里依稀了千百回的古街上。现实中的古街比小说中的大气悠长多了,五里长,三五米宽,清一色的青石板。史书说它有二千多岁了,路面斑驳而光滑,嵌满了时光漫长的痕迹,岁月风雨的沧桑。两旁店铺林立,摆满银饰、山珍干货、特产小吃和小背篓。志书载,在清乾隆年间,芙蓉镇的店铺就多达560余家,每日骡马千余,商贾云集,说不尽的热闹和繁荣。现在,街面上虽见不到骡马踽踽前行的场景,但就店铺而言,数不胜数。
我迫不及待地去寻找胡玉音当年卖米豆腐的摊子。有人指着手,告诉我,努,就在那。定目一望,不是小摊,而是”刘晓庆米豆腐店”。店不小,好像有三间店面,紧挨着街,它上首的街面上,横竖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楼,叫“贞节坊”,据说也立于清代,有点历史了。这家店,就是拍摄《芙蓉镇》时,胡玉音卖米豆腐的外景地,走进门去,里面的布局摆设与电影里的场景无异,墙上挂满姜文和刘晓庆当年的剧照。店里的服务员,相貌平平,气质一般,比刘晓庆逊之,较“芙蓉姐姐”胜之。米豆腐好吃,汤料是秘制的,酸萝卜别有一番风味,浓浓的酸中带着淡淡的甜,价格也便宜,五块钱一碗。
为什么不叫胡玉音米豆腐店呢?干嘛要叫刘晓庆?刘晓庆会演戏,也会写书,但从不卖米豆腐呀?我对这个店名取得很有意见。老赵说,不叫刘晓庆叫啥?胡玉音是谁呀?我说陈道明有名吧,他在古宫拍过康熙大帝,难不成把古宫也改为陈道明古宫?老赵哑然失笑道,你干嘛纠缠这些东西,你管它叫啥,只要这米豆腐好吃就行呗。
也是,广告往往讲究名人效应,知名度是首要的。想想那些满坐的吃得咂巴响的游客,有几个是知道胡玉音的呢?刘晓庆的名头多响呀,多大众化呀,我较什么真?
呜呼哀哉!真相和真理是非常奇怪的东西。人人都欲求真明相,但现实却是亲眼所见的亦未必是真相;人人都知道真理的重要,但真正掌握真理的能有几人?于商人而言,他们只讲“金理”,从不在乎真理。
三
“古城千嶂里,飞瀑落雷霆。”
早就听闻,芙蓉镇是号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素以瀑布穿城、城在瀑中冠绝天下。
为了便于游览,老赵特地花五百元找了一个导游。其实五十块就足够了,但他是一个大气的人,一出手就是五百,我怀疑他是把导游当成酒吧的陪酒女郎了。导游笑靥如花,高兴得只差点要扑上去亲他。是个土家族妹子,长得很俏丽,声音很甜美,说起话来湘西口音满背篓,会唱《小背篓》《辣妹子》和《十八里水路到你家》。老赵叫她宋祖英,她听了咯咯笑,当即就给我们来了一曲《山路十八弯》,高音飚得可以爬到在高天游走的白云头上荡秋千,宛如一只婉转的云雀。
出了古街,便闻有隆隆天音声声入耳,回响不绝,犹如串雷震荡,万马奔腾。更有氤氲水气,丝丝如雾,拂面扑眼,瀑布不远哉。导游说,咱们过河去,到河那边去,从彼岸登高远眺,方能以观瀑布和古镇全景。太言之有理了,遂至码头,驾一小舟,咿呀过河。
登上观瀑平台,极目眺望。映入眼帘的景象,太磅礴了,太大气了,太壮观了,让我震撼了,心醉了,窒息了。眼底,是清清的酉水,水绿泛蓝,这边波粼粼,那边涛叠叠。目光投向对岸,但见岸边峭壁兀立,悬崖嶙峋,绿树蓊蓊,碧草葱葱。一道大瀑布,分上下两级,疑是银河落九天,于古镇之上,挟千条白龙,拋万斛水晶,咆哮着,呐喊着,轰轰隆隆地倾泻而下,在一级岩坦上飞溅漫天水花,在河里卷起千堆飞雪。视线向上,便是一幢幢临岩而建的,层层叠叠的,五颜六色的,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再往上看,便是青青的山,濛濛的雾,隐隐的虹,蓝蓝的天,白白的云。
瀑布之上,是芙蓉古镇。
恕我笔拙,我无法形容比喻眼前这触目惊心的风景。望着那瀑,那城,那虹,那云,我只能说,向下飞流至谷之渊的瀑布,其实它的冰心玉魄是往高处升腾的。飞泻千寻的清流,在一方灵山圣水的钟灵毓秀下羽化登仙了。它飞到瀑布之上,就幻作了一朵朵硕大的芙蓉花,结出了一座艳丽迷人的古镇。它荡到悠悠碧空,就化作了一道道七彩的虹影霓光,隐隐绰绰地梦幻了一座城。它飘到青山之巅,就变成了一缕缕缤纷的烂漫云霞,飘逸弥缈了一个宛如童话般的仙境。它渗入人的心坎里,就凝作了一颗颗神奇的灵丹妙药,滋润荫佑了世世代代的土家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作为一个匆匆过客,我真的看不懂这个瀑布,更读不透这座与瀑布共生的古镇。我想,古镇在变,但这瀑布的形象应该是不变的,秦时明月下如此,大汉号角里亦然,唐宋元明清还是这样。惟有那时候,它顽皮得像一个无人知晓的野孩子,或像一个背负小背篓的村姑,藏在吊脚楼里人未识。不像现在,它名动四海,野性中多了点斯文,豪迈中多了些奔放,清纯中多了点妩媚,欢笑中多了些矜持。
既然读不懂,就容我将瀑布连同古镇一起永久收藏吧。收藏它的高歌浅唱,或笑或泣,透明厚重;收藏它的清纯可爱,飞花葬玉,一往情深;收藏它飘香的米豆腐,幽深的石板路,高高的吊脚楼,小小的小背篓;收藏它悠久了二千年的历史,传承了千百载的风情,惊艳了长时光的风景……
乘舟渡过弯弯的河,导游说,接下去咱们到“老司城”和“溪州铜柱”游览。我去了,这两个景点应该很有文化底蕴,很值得一看。但我却像浮云掠过,就不作妄言了。因为,我被那道瀑布和那座挂在瀑布之上的古镇彻底征服了,心里装得满满的,再也盛不下任何东西了。
不要问我那道瀑布有多高,也不要问我那座古镇有多大。
我只告诉你——芙蓉镇,是一朵从汉时绽放出来的芙蓉花,她的容颜,堪比那位怀抱琵琶出塞的佳人,天上的大雁见了,也会停翅醉落的。而那道瀑布,它有唐诗的高度,落到宋词里,谱成元曲,便成千秋传颂的绝唱,是世间任何一条瀑布都无法匹敌的。
芙蓉古镇,屹立在瀑布之上。那威武雄壮,滔天激流,永往直前的瀑布,不正是土家人的精神象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