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共产党人的“三颗心”(随笔) ——读《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有感
最近,我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读完了叶永烈先生著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这本书,深受感动。此书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应用任何的修辞手法,只是平铺直叙的按照时间顺序把钱学森先生近百年的人生经历叙写了一遍。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身上很多优良的品质深深地吸引着我,他的“三颗心”体现了共产党人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的革命情怀。他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榜样,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
一颗赤子心。钱学森先生是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也是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这位在美国学习工作近20年的成功人士,放着国外优厚的待遇不要,却一心想着回国报效祖国。为了回国,他和他的家人被软禁在美国长达五年的时间。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从未放弃回国的决心,他曾说“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先生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令人敬佩。为了避免写给祖国的书信被美国人搜查,他把书信寄到了居住在比利时的蒋华手里,由蒋华寄回中国,可见先生回国的决心有多么的强烈。那些不愿留洋归来的中国人在先生面前自是汗颜不已吧。那些拈轻怕重,贪图享受的无为青年在先生面前也会显得很渺小吧。先生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也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人生。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最高的境界就是要有先生那样的爱国情怀吧。要用实际行动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忠诚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敢想敢干,久久为功。坚定时刻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最高信念,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精彩纷呈。
一颗报国心。1955年10月钱学森先生一家终于回国。可以想象,当先生再一次踏上他心心念念的故土时,内心是多么激动。先生回国,美国不让他带回一本书和笔记,尽管这样他依然靠着过硬的技术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8年1月,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1号从太空坠落,苏联人怀疑坠落到了东北,先生在没有电脑和笔记本的情况下,只是在手心里写写算算很快就断定残骸落在了2000多公里外的美国,不在中国。这精准的算术也为他在火箭科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他从回国到去世近半个多世纪的光阴里只搬过一次家。在航天部大院的红砖老楼里一住就是49年。他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他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刻苦钻研,一丝不苟,从不容许有半点马虎。按照“零差错”“最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据说先生的笔记堪称印刷体,字迹工整,很有质感,等于号就像用尺子画的一样笔直。可见先生治学之严谨。先生以一颗报国心回抱着祖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他的有生之年,他躬身航天事业,陪着共和国一起成长,亲眼目睹了祖国近半个多世纪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卓越的科学家。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生的优良品质,自觉对党保持绝对忠心。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都不可动摇理想信念,为“中国梦”的实现奋力前行。将党所安排的一切任务都办好、办实。深入思考,知明行笃,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绘就好更加美好的宏伟蓝图。
一颗为民心。钱学森先生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我不稀罕那些国外的荣誉头衔。”先生一生不重视名利,只想实实在在为祖国和人民做点事,他这种为民服务的情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先生在1958年曾先后两次写下7000多字的入党材料,深刻交待了他在美国20年间思想上,生活上的情况。他还说“我愿意把杭州老家的房子捐了,这样我就成了无产阶级了”,我也就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了。他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呕心沥血。工作期间,由于他身份特殊,一个多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好多次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动向,其实他是在卫星发射基地秘密地工作。他就是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晚年的先生仍然热爱学习,致力于祖国大农业的研究,并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他希望在建国百年实现共同富裕,老百姓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怀着美好的夙愿,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先生说“我的根在中国”。爱民为民是先生不变的情怀,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向先生学习。要与老百姓建立下深厚的感情,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干群关系就被喻为鱼水关系。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做到心里头装着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把群众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心实意办一些顺民心的好事、得民心的实事、暖民心的难事,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通过读此书,让我更加认识到了一名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担当,我们应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常怀赤子之心,常怀报国之心,常怀为民之心,向钱学森先生学习,做到心中有希望,脚下才会有力量,用奔涌的激情和生命的华章讴歌这片土地,和着新中国的脉搏一起跳动,在有生之年创造出更多的价值。